- 年份
- 2024(771)
- 2023(1091)
- 2022(992)
- 2021(1006)
- 2020(809)
- 2019(2037)
- 2018(2032)
- 2017(4098)
- 2016(2245)
- 2015(2386)
- 2014(2504)
- 2013(2495)
- 2012(2398)
- 2011(2219)
- 2010(2232)
- 2009(1929)
- 2008(1790)
- 2007(1581)
- 2006(1437)
- 2005(1352)
- 学科
- 济(11071)
- 经济(11061)
- 土地(7526)
- 管理(5805)
- 学(4260)
- 业(4196)
- 方法(4043)
- 农(3928)
- 数学(3780)
- 数学方法(3751)
- 经济学(3443)
- 企(3058)
- 企业(3058)
- 问题(2963)
- 物价(2553)
- 产品(2516)
- 市场(2375)
- 价格(2102)
- 农产(1924)
- 农产品(1924)
- 产品价格(1886)
- 城市(1854)
- 财(1637)
- 资源(1549)
- 农业(1462)
- 中国(1452)
- 发(1447)
- 贸(1375)
- 贸易(1374)
- 易(1346)
- 机构
- 大学(31017)
- 学院(30286)
- 管理(12793)
- 济(12739)
- 经济(12428)
- 研究(11172)
- 理学(11100)
- 理学院(10945)
- 管理学(10757)
- 管理学院(10703)
- 中国(9651)
- 农(8365)
- 京(7493)
- 科学(7392)
- 农业(6909)
- 业大(6580)
- 所(6020)
- 中心(5777)
- 研究所(5497)
- 财(5238)
- 江(5053)
- 农业大学(4819)
- 资源(4713)
- 省(4570)
- 北京(4509)
- 财经(4365)
- 院(4179)
- 经(4070)
- 科学院(3873)
- 范(3781)
共检索到48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使土地利用活动遵循价格调节唐健粗放型的土地管理仍在不断重复,原因在于企业和政府从外延扩张中得到的好处远大于扩张成本。运用地价杠杆调控土地市场,就是要以较高的地价增大其扩张成本,形成用地者集约用地的内在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土地供应总量控制是政府调控土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刘秀丽
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Tobit模型,从全部城市、不同类型城市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设用地价格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正U型关系。分城市类型来看:降低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能够提高区域综合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与工业主导型、其他类型城市的用地效率关系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对资源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的用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其他类型城市呈正U型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立 吴艳
本案被保险人所保标的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保险事故 ,索赔损失 2 2 0万元 ,保险公司在查勘理赔过程中 ,发现索赔数额偏高 ,遂通过查帐、外围调查 ,最终根据《保险法》、会计准则及理赔原则 ,核实保户损失为 1 0 5万元 ,并以此数额结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明 刘淑荣
价格形成机制在自然资源集约利用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以水资源为例,阐述价格形成机制对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分析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探讨我国合理水价形成区间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水价形成机制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价格机制 自然资源 集约利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明 刘淑荣
一、水价对用水方式的影响关于水价,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资源水价是指使用天然水资源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其他用水者和其他用水类别或社会减少用水的损失,是水资源稀缺价值的度量或称稀缺租,本质上是水资源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工程水价是一个体现从水资源的取用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建邦 李春霞
在我国利用国际木材资源的过程中,我国木材资源消耗日渐增加,国际上出现了"世界森林黑洞""中国环境威胁论"等言论。国内有观点说我国不需要进口国外木材,目前木材资源生产大于消费,完全可以自给等。针对不同观点,认为,中国进出口木材,是基于国民经济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遵循WTO的宗旨规则,也符合出口国利益,不违反国际原则。为了国家利益,应采用各种形式,充分利用国际木材资源和国际市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海珍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价格换算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了解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及其换算方法,是从事国际贸易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换算公式的滥用容易导致理论报价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韶峰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术理论界和土地管理相关部门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通常在成熟的土地市场中,土地资源的配置直接受到价格的影响,理论上表现为土地价格与集约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选取全国10个主要大城市2000-2008年的数据,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价格的关系。
关键词:
土地价格 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 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公昭
文章认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自觉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抓好3个基本环节:(1)重塑市场主体;(2)发展市场体系;(3)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推进:(1)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关键在于合理调节社会劳动时间的分配比例;(2)提高微观经济活动效率和效益的基本着力点,在于节约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3)形成集约型经营的根本途径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维新
苏南土地利用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维新苏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诸方面都产生了强烈影响。这一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代表了一种方向。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特点有三条:一是以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龙花楼
研究目的:科学解释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现状,厘清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冲突—协调”理论模式,并从三个维度对土地利用转型进行了科学解释: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引起土地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地系统功能的变化,辅以基于格局与过程耦合的土地利用转型调控最终促使土地利用转型的完成。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自引入中国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有力支撑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理论化;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理论创新可有效解决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所面临的复杂关联及多重因果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牧
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性的土地概查及详查工作,对于结束我国千百年来各类土地面积不清的状况和制订远期和近期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加强土地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查清土地资源毕竟还是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本文试图从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谈一下土地利用区划问题。一、土地利用区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战略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彬
用途转移和集约度变化构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土地特性自身的变化、土地使用者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及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 ,构成土地利用变化解释的理论框架。从土地特性考察 ,多宜性和限制性是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结果 ,总是趋向于使土地的多宜性降低和功能类型减少。竞租曲线、转移边际点以及打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条件分析 ,是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土地利用 -环境效应 -体制响应”反馈环的作用机制 ,构成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模型 ,目前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学和地租理论为基础。多视角的探索可能是土地利用变化机理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理论建设 机理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张凤荣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资源,是人口和环境依托的空间基础,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在可持续发展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也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1991年在泰国举行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