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7)
- 2023(14440)
- 2022(12816)
- 2021(11902)
- 2020(10171)
- 2019(23633)
- 2018(23686)
- 2017(46332)
- 2016(25228)
- 2015(28756)
- 2014(29252)
- 2013(29262)
- 2012(27266)
- 2011(24844)
- 2010(25061)
- 2009(23247)
- 2008(22711)
- 2007(20346)
- 2006(17752)
- 2005(15725)
- 学科
- 济(120225)
- 经济(120115)
- 管理(71731)
- 业(66656)
- 企(54535)
- 企业(54535)
- 方法(52249)
- 数学(45711)
- 数学方法(45274)
- 农(28277)
- 学(27460)
- 中国(26619)
- 地方(25865)
- 财(25160)
- 业经(23348)
- 农业(19033)
- 贸(19018)
- 贸易(19010)
- 易(18337)
- 制(18180)
- 和(17455)
- 理论(17401)
- 环境(16825)
- 务(15672)
- 财务(15600)
- 财务管理(15562)
- 地方经济(15359)
- 银(14854)
- 银行(14796)
- 融(14762)
- 机构
- 大学(375843)
- 学院(373104)
- 济(154336)
- 经济(150948)
- 管理(146599)
- 研究(127358)
- 理学(126820)
- 理学院(125376)
- 管理学(123254)
- 管理学院(122583)
- 中国(92872)
- 科学(80866)
- 京(79906)
- 财(67095)
- 所(66007)
- 农(63804)
- 研究所(60364)
- 业大(57853)
- 中心(56865)
- 江(54605)
- 财经(54417)
- 北京(50584)
- 农业(50550)
- 范(49467)
- 经(49186)
- 师范(49001)
- 经济学(46575)
- 院(45231)
- 州(44103)
- 经济学院(41816)
- 基金
- 项目(250459)
- 科学(194800)
- 研究(180874)
- 基金(180019)
- 家(157120)
- 国家(155835)
- 科学基金(132265)
- 社会(112263)
- 社会科(106290)
- 社会科学(106258)
- 省(98210)
- 基金项目(96321)
- 自然(86724)
- 自然科(84580)
- 自然科学(84556)
- 自然科学基金(83008)
- 划(82622)
- 教育(82597)
- 资助(74757)
- 编号(74524)
- 成果(60436)
- 重点(55998)
- 部(55073)
- 发(53901)
- 创(51064)
- 课题(50756)
- 科研(48107)
- 创新(47688)
- 教育部(46699)
- 大学(46547)
- 期刊
- 济(172597)
- 经济(172597)
- 研究(109705)
- 中国(66042)
- 学报(61543)
- 农(57287)
- 科学(55653)
- 管理(51967)
- 财(50745)
- 大学(44903)
- 学学(42267)
- 农业(39633)
- 教育(37181)
- 技术(32332)
- 融(29093)
- 金融(29093)
- 经济研究(27786)
- 业经(27098)
- 财经(26767)
- 经(22824)
- 问题(22612)
- 业(20594)
- 图书(20445)
- 技术经济(20143)
- 理论(18405)
- 商业(17284)
- 科技(17107)
- 版(17102)
- 资源(16828)
- 统计(16757)
共检索到542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文华 孙曰瑶
利用作物秸秆制造有机肥是实现秸秆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我国秸秆资源丰富,未利用量还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多年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等各种污染现象严重。本文从循环经济的本质入手,创新性的提出循环经济的双循环模型,作物秸秆循环利用要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实现物质循环与价值循环的双循环。物质循环需要企业从技术和工艺上实现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价值循环是指有机肥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购买,关键是通过品牌建设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只有实现了双循环,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循环不经济"的困难,从而保证秸秆循环利用系统的稳定发展。同时,本文以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为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
作物秸秆 循环经济 双循环 品牌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白玉茹 张翔
在对现有企业并购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品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的并购案例。运用品牌互补性原理分析了并购动因,基于品牌整合视角论述了并购过程,利用财务指标和品牌经济学中的品牌效用度指标评价了并购对品牌的提升作用,最后提出了可运用品牌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并购案例特征,为企业并购理论提供了新的案例分析角度。
关键词:
品牌经济学 企业并购 宝洁公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超英 张筱莹 张乾
在商品极其丰富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品选择的重要标准。本文首先介绍了品牌影响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借助前景理论、相似性偏差和从众心理等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消费者选择时的心理因素,揭示了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品牌 消费者选择行为 行为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琳 孙曰瑶
本文在品牌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了名人代言提高销量和价格的机制以及名人代言策略成功的条件。认为名人代言实际上是一种品牌联合策略,通过名人品牌与原产品品牌形成联合品牌而改变了品牌信用度,从而改变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从而改变了销量或价格。通过引入品牌契合系数构建联合品牌函数,分析了名人代言提高品牌信用度的条件。通过联合品牌信用函数分析,本文证明,只有当产品品牌和名人品牌的品牌信用、二者品类契合系数均达到一定水平时,名人代言策略才会成功,还证明了品类契合对于代言成败影响超过了名人本身的品牌信用度,选择名人代言的第一要素是品类契合度,第二才是名人品牌信用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华军
把品牌引入经济学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引入品牌后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乃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将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华军
需求定律是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或考虑选择成本的需求定律。把品牌引入经济学中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需求曲线右移并变得更为陡峭,同时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文章为“品牌战”替代“价格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量增加,而这只有在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时方能做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红红 孙曰瑶
人类消费进入更高层次的情感消费时代,尤其以娱乐为首的快乐消费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消费者对快乐的需求催生了一大批快乐品牌。本文运用经济学偏好理论阐释快乐内涵、特征及产生根源,并运用品牌经济学原理对快乐品牌进行分析发现,成功的快乐品牌满足消费者对"快乐"需求这一单一利益点,快乐情感的特性决定品牌品类具有高度敏感性,正确的品牌延伸策略使得目标顾客对品牌记忆持久。
关键词:
快乐 情感利益 品牌经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吕承超
厂商是否建立网络品牌在理论和现实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构建消费者选择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发现:只有当厂商面对的目标顾客消费单位数量的网络品牌效用大于或等于实体品牌效用时,厂商才有建立网络销售渠道的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入交易费用变量构建厂商销售模型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实体品牌厂商建立网络品牌后,若单位网络品牌产品的交易费用大于单位实体品牌产品的交易费用,则厂商的总销售量下降,反之则销售量上升。
关键词:
网络品牌 实体品牌 交易费用 选择成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鸿飞
本文认为,企业品牌产品在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活动中的行为及信息传播构成了消费者从外部环境中认知品牌最基础的信息。成功的品牌信息会引起一种情感反应,可以把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拉近,品牌如能成为消费者自我实现或表现自我的媒介,消费者就会产生接受、喜欢的行为倾向。文章提出,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预期是形成品牌情感的先决条件,偏好反转现象与消费行为倾向密切关联。
关键词:
消费者 心理学 行为经济学 品牌偏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伟 黄力程 李文才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与之相关的技术开发目前已成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肥料、燃料、饲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等多种途径和技术路径,这些利用方式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如何,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提供了一个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收益包括秸秆产品的市场价值、秸秆资源使用节约的相关资源性产品价值以及秸秆产品使用产生的环境收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成本则由秸秆的收集、运输、储藏、加工以及机会成本构成。最后,文章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公共政策等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曰瑶
科技开发不是自主创新的目的,而是创建品牌的手段。只有创建新的品类级品牌,我国才能在过剩的市场竞争中摆脱价格竞争,进入良性循环。为此,本文对品牌的经济学属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品牌品类度,采取精确的品牌策略,厂商不仅可以获得盈利的短期均衡,而且可以获得持久的长期均衡。而要提高品类度,关键是采取与对手品牌所在品类相反的分异方向,这就需要在自主创新战略中,实施以品牌品类创新为导向的品牌工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刘国宜 王敏轶
要使品牌价值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充分的重视,首先必须认识品牌价值的来源。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品牌价值的来源,并认为从效用价值论的角度,品牌价值来源于品牌带给消费者的特殊效用,是由于品牌通过满足(或损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主要包括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从而增加(或减少)消费者获得的效用。
关键词:
品牌价值 需求 效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文华 孙曰瑶
依据品牌经济学原理,对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协会现行的会费收入追求尽可能多的会员数量,而监督的有效性又要求会员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协会收入主要来源于会费的收取,是造成行业协会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将协会品牌引入行业协会的运营中,将协会的收入来源从以会费为主转到协会品牌内部和外部的授权收入的新的运营模式应成为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行业协会 内部监督 协会品牌 品牌授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卫海英 祁湘涵
目前,国内外品牌资产的研究大都从企业或消费者单一角度出发,对品牌资产概念和外延体系及其品牌资产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品牌资产生成的研究甚为罕见。本文从信息经济学中信号理论的观点出发,对在品牌资产生成中信息传递的特殊作用、传递机理以及品牌资产生成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首次提出只有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企业与消费者才能最有效地传递和解读双方所发出的品牌信号,使得品牌信号的信息含量最充分地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传递,从而使品牌资产得以生成并在不断演进中增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