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
- 2023(1081)
- 2022(907)
- 2021(854)
- 2020(760)
- 2019(1834)
- 2018(1785)
- 2017(3191)
- 2016(1835)
- 2015(2019)
- 2014(2086)
- 2013(2069)
- 2012(2002)
- 2011(1729)
- 2010(1890)
- 2009(1568)
- 2008(1600)
- 2007(1428)
- 2006(1296)
- 2005(1209)
- 学科
- 制(4242)
- 管理(4171)
- 银(3939)
- 银行(3917)
- 行(3811)
- 融(3242)
- 金融(3241)
- 济(3173)
- 经济(3163)
- 业(3048)
- 体(2923)
- 体制(2792)
- 学(2542)
- 企(1976)
- 企业(1976)
- 度(1936)
- 制度(1934)
- 财(1694)
- 农(1661)
- 中国(1487)
- 方法(1297)
- 和(1269)
- 建设(1228)
- 数学(1155)
- 银行制(1148)
- 农业(1136)
- 业务(1109)
- 数学方法(1103)
- 组织(1088)
- 财政(948)
- 机构
- 大学(24115)
- 学院(23336)
- 研究(10692)
- 中国(9898)
- 科学(8628)
- 农(8152)
- 所(6661)
- 农业(6623)
- 管理(6484)
- 研究所(6168)
- 济(5972)
- 京(5958)
- 业大(5743)
- 经济(5686)
- 中心(5651)
- 理学(4921)
- 理学院(4829)
- 省(4729)
- 管理学(4641)
- 管理学院(4616)
- 室(4319)
- 江(4249)
- 农业大学(4080)
- 实验(4029)
- 科学院(4004)
- 院(3989)
- 财(3940)
- 北京(3902)
- 实验室(3864)
- 业(3855)
共检索到40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初贤
广西农科院种质库于1981年11月建成投产,运行控制温度为-1℃±1℃,相对湿度为40%±5%。对入库贮藏了15年的水稻等5种作物2045份种质进行发芽率监测,平均发芽率水稻为94.5%、玉米为93.4%、芝麻为96.1%,表现为耐贮藏;红麻平均发芽率为75.4%;大豆为52.5%,较不耐贮藏。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类型和种植季节发芽率变化差异显著。
关键词:
作物种质,低温贮藏,发芽率,耐贮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玲 卢新雄 辛萍萍 张志娥 陈辉 王鸿凤
【目的】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高粱种子的生活力状况,为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高粱种子及其它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及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达到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对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10年以上的3 300份高粱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监测,分析了不同起始发芽率和来自不同供种单位和年份种子的生活力变化,探讨了种子起始质量对贮存效果的影响。【结果】90%的种子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10年后的发芽率仍保持在入库最低标准85%以上,有33份(占被监测份数的1.00%)出现了明显下降,发芽率从85%以上下降至70%以下。从总体上看,低发芽率水平的种子份数增加,高发芽率水平的种子份数减少。来自不同供种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耿立格 李灵芝 王丽娜 李翠霞
对河北省种质库中21种作物1.3万多份种子进行了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①贮存12~17年后,94.55%以上的被监测种子发芽率仍保持在80%以上,但有292份种子(占被监测份数的2.00%)发芽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从80%以上降至70%以下)。②不同作物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燕麦和冬小麦亲本两种作物种子平均监测发芽率出现了显著下降。同一作物不同品种、荞麦、冬小麦和玉米不同类型、燕麦入库不同批次、夏大豆不同收获年代等贮藏后发芽率的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与黄粒玉米相比,白粒玉米监测发芽率显著低于入库发芽率,但尚需扩大监测品种数量以验证其普遍性。
关键词:
种质库 发芽率 长期贮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丽 赵梁军 孙强 徐小薇
【目的】研究超干处理和贮藏温度对一串红种子生活力及生理变化的影响,为探寻一串红种子适宜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8.9%分别降至4.5%、3.4%、3.0%、2.7%和2.2%,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3个月后,测定不同含水量超干种子经复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超干处理后一串红种子在室温条件下经过13个月的贮藏后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不同含水量的超干种子电导率低于对照,脱氢酶活性高于对照;(...
关键词:
一串红 种子生活力 超干 贮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君 李因刚 柳新红 何云核 石从广 朱光权
以江西吉水种源的白花树花粉为研究材料,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花粉形态结构观察以及采用离体培养基法、I2-KI和TTC染色等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树花粉粒为长球型,具3孔沟,外壁面具细网状纹饰;花粉平均极轴长52.33±0.577μm,平均赤道轴长26.89±0.502μm;3种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中以离体培养基法最有效,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为:10%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3 h;花粉最佳贮藏条件为-80℃密封保存,贮藏180 d后花粉的萌发率仍可达40.97%。
关键词:
白花树 花粉 生活力 萌发 贮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延兵 于金友 张华文 秦岭 王海莲 管延安
为了解种质资源耐贮性及贮存高粱种子生活力和籽粒性状相关性,对1995年贮存的249份高粱种质发芽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0年,贮存于短期库的高粱种质有205份发芽率低于50%,占82.3%;发芽率在50%以上的材料有44份,占17.6%,少数种质资源发芽率并没有明显下降,有2份材料发芽率高于90%,高粱种内不同品种之间种子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籽粒发芽率与籽粒壳包被度、着壳率、角质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0,0.2970,0.1304,发芽率与籽粒千粒重不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高粱 生活力 籽粒性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月亮 王明辉 刘明国 董胜君 于洋 丁士富 樊春志
以离体培养的花粉萌发率为指标,对山杏花粉生活力及其贮藏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培养基上山杏无性系内不同分株花粉生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异,39-F花粉的生活力最高(91.54%),39-B的花粉生活力最低(54.56%),培养时间为6h时,花粉萌发率最高;不同无性系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异,39号花粉的生活力最高(85.13%),28号花粉的生活力最低(5.63%);贮藏温度对山杏花粉生活力有很大影响,-20℃冷冻贮藏有利于保持花粉的生活力,4℃低温贮藏次之,室温25℃条件不利于花粉的长期贮藏。
关键词:
山杏 花粉 生活力 贮藏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茜玫 郑宝强 郭欣 王雁
以聚石斛花粉为试材,研究了其花粉生活力的检测方法及贮藏方法。结果表明:(1)检测聚石斛花粉萌发适宜的培养基为100 g·L-1蔗糖+100 mg·L-1H3BO3+80 mg·L-1Ca Cl2,TTC染色法不适用于聚石斛花粉生活力的检测;(2)聚石斛开花第0 8天的花粉生活力高于65%,作为父本,授粉结实率高于85%,显著高于蕾期和衰败期。(3)不同贮藏方法对聚石斛花粉生活力的影响较大,4℃冷藏干燥贮藏80 d后,花粉生活力下降为0,而4℃冷藏湿润贮藏、-20℃冷冻湿润贮藏和干燥贮藏90 d后,花粉生活力分别为1.4%、21.7%、6.4%。经-20℃冷冻湿润贮藏90 d后的花粉经杂交授粉后...
关键词:
聚石斛 花粉生活力 可授性 花粉贮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碧云 曾长立 卢新雄 付忠 陈晓玲 王鸿凤 张天瑶 伍晓明
【目的】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中不同贮藏时间的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状况,明确影响油菜种子发芽力变化的关键因素,评估野生近缘种质的保存效果,为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油菜种子及其它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及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达到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监测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8—22年的347份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种子的发芽与出苗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t测验及方差分析,对不同起始发芽率、不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种质类型种子的保存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83.6%的种子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8—22年后其发芽率仍保持在油菜种质栽培种入库最低标准85%以上;有29份种质(占被监测份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旭 聂刚 黄琳凯 周洲 唐露 张新全
以低温贮藏1~9年的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子为材料,研究低温贮藏过程中种子老化程度对其活力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鸭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出现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低温贮藏5年的鸭茅种子仍然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鸭茅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贮藏前两年最高,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第3年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贮藏5年时达到最高,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CAT和POD与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鸭茅 种子贮藏 种子活力 抗氧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艺萍 吴丽芳 王祥宁 瞿素萍 崔光芬 夏晶 张世梅 郭树华 王继华
花粉生活力是评估花粉细胞活性的依据之一,其活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细胞学试验和杂交育种的成败。本研究以32个百合品种的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法和花粉离体萌发法,探讨了不同百合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萌发率的差异,不同贮藏条件下同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的测定结果更能反映花粉活力,Casa Blanca的萌发率最高,为87.33%,Yelloween的萌发率最低,为1.33%。对于相同的贮藏条件即室温贮藏来说,因品种和贮藏时间的不同花粉生活力变化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为随贮藏时间延长,萌发率下降,但不同基因型间下降速度不同。在冷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推移总体也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花粉 贮藏条件 生活力 萌发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永安 陈鑫 刘艳飞
【目的】研究不同采粉期及贮藏条件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为猕猴桃生产中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猕猴桃品种"中华系401"为试材,分别于开花前3,2,1d及大蕾期和开花后6,12,24h采集花粉,比较不同采粉期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软枣猕猴桃"、"秦雄201"、"中华系401"和"毛花猕猴桃"雄株为试材,采集大蕾期花粉,分别进行常温贮藏(18~26℃)、低温(4和-15℃)贮藏,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的花粉生活力。【结果】开花前3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仅为1.92%;开花前2和1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分别达到48.07%和69.11%;大蕾期猕猴桃花粉生活力最高,达82...
关键词:
猕猴桃 花粉 采粉期 贮藏条件 生活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艺萍 瞿素萍 吴丽芳 王祥宁 崔光芬 夏晶 张世梅 郭树华 王继华
花粉生活力是评估花粉细胞活性的依据之一,其活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细胞学实验和杂交育种的成败。本研究以30个百合品种和2个野生百合的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染色法和花粉离体萌发法,探讨了不同百合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萌发率的差异,不同贮藏条件下同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的测定结果更能反映花粉活力,‘Casa Blanca’的萌发率最高,为87.33%,‘Yelloween’的萌发率最低,为1.33%。对于相同的贮藏条件即室温贮藏来说,因品种和贮藏时间的不同花粉生活力变化有明显差异,总的趋势为随贮藏时间延长,萌发率下降,但不同基因型间下降速度不同。在冷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
关键词:
花粉 贮藏条件 生活力 萌发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凯 张建国 李昆 廖声熙 孙永玉
采用正交设计从种子含水量、包装方法、保存温度和预回湿方法4个因素来探索山合欢种子超干燥保存的可行性。用硅胶将种子脱水至1.42%~6.35%6个含水量梯度,结合不同处理密封保存1年,随后测定发芽率和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包括相对电导率(RC)、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和预回湿方法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超干种子与未经超干处理的种子相比,发芽率有明显提高;超干种子发芽率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脯氨酸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超干种子的油酸和α-亚麻酸...
关键词:
山合欢 抗氧化酶 脂质过氧化 超干燥保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海波 杨桂娟 高卫东 祝燕 黄放 裴昊斐 李庆梅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关键词:
香椿 温度 含水量 种子贮藏 生理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