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8)
- 2023(14257)
- 2022(12431)
- 2021(11681)
- 2020(9704)
- 2019(22663)
- 2018(22640)
- 2017(43286)
- 2016(23781)
- 2015(26819)
- 2014(27075)
- 2013(26588)
- 2012(24444)
- 2011(22114)
- 2010(22506)
- 2009(20384)
- 2008(19736)
- 2007(17344)
- 2006(15314)
- 2005(13602)
- 学科
- 济(99369)
- 经济(99275)
- 管理(64221)
- 业(62544)
- 企(51049)
- 企业(51049)
- 方法(43550)
- 数学(37740)
- 数学方法(37054)
- 中国(28143)
- 农(26501)
- 地方(25086)
- 业经(22557)
- 学(21597)
- 财(20221)
- 农业(17964)
- 理论(17395)
- 贸(16789)
- 贸易(16774)
- 易(16192)
- 制(16038)
- 和(15821)
- 技术(15801)
- 环境(15369)
- 银(14997)
- 银行(14947)
- 融(14557)
- 金融(14556)
- 行(14383)
- 发(13806)
- 机构
- 学院(334610)
- 大学(333331)
- 管理(131348)
- 济(128055)
- 经济(125101)
- 研究(114910)
- 理学(113308)
- 理学院(111994)
- 管理学(109654)
- 管理学院(109068)
- 中国(84744)
- 科学(74312)
- 京(72713)
- 所(59071)
- 农(57701)
- 财(56810)
- 研究所(53983)
- 业大(52271)
- 中心(51522)
- 江(49865)
- 北京(46530)
- 范(46009)
- 师范(45491)
- 财经(45167)
- 农业(45135)
- 院(42192)
- 州(41268)
- 经(40902)
- 技术(38503)
- 经济学(36847)
- 基金
- 项目(228872)
- 科学(178249)
- 研究(166083)
- 基金(162312)
- 家(142577)
- 国家(141343)
- 科学基金(120330)
- 社会(100927)
- 社会科(95529)
- 社会科学(95501)
- 省(91955)
- 基金项目(85814)
- 自然(79827)
- 自然科(77978)
- 自然科学(77963)
- 划(77334)
- 教育(77161)
- 自然科学基金(76503)
- 编号(68798)
- 资助(68396)
- 成果(55674)
- 发(52266)
- 重点(51698)
- 部(48998)
- 课题(48538)
- 创(47589)
- 创新(44256)
- 科研(43713)
- 计划(42187)
- 大学(41853)
- 期刊
- 济(144162)
- 经济(144162)
- 研究(97998)
- 中国(67914)
- 学报(54982)
- 农(52693)
- 科学(50413)
- 管理(49736)
- 教育(43657)
- 大学(40934)
- 财(40809)
- 学学(38440)
- 农业(37072)
- 技术(31916)
- 融(28335)
- 金融(28335)
- 业经(25446)
- 经济研究(22830)
- 财经(20958)
- 业(19373)
- 图书(18864)
- 问题(18372)
- 经(17804)
- 科技(17262)
- 技术经济(16606)
- 理论(15906)
- 统计(15219)
- 商业(15205)
- 版(15049)
- 现代(14989)
共检索到49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学标 韩湘玲
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有二个目的:一是要了解作物生长的状态及产量;二是要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对环境变化和栽培措施的反应,以便作出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管理决策。 一、作物生长发育模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合作用测定技术的发展,作物生长模拟也得到了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作物生长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明 邹志荣 王忠红
根据甜瓜生物学特点与积温学原理,经过12次温室内试验,建立并验证了温室甜瓜苗期有效积温与基质水分双因子驱动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结果表明,甜瓜苗期完成出苗期、子叶展平期、两片真叶期、四片真叶期的有效积温为22.3,83.2,110.9和105.2℃,基质相对含水量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符合log istic函数式。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望宏 胡军勇 倪德斌 潘晚平 熊远著
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约克猪3个典型瘦肉型猪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早期(30~50 kg)性能连续测定和全期(30~100 kg)性能测定,探索最适拟合模型,研究早期生长性状发育规律。以湖北省5个代表性种猪场3个品种共计678头种猪的测定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Gompertz、Saturation、Quadratic及Polynomial等多种非线性模型和线性模型,分别对早期日龄与体质量、体质量与背膘的发育规律进行了多种条件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gistic、Gompertz和Saturation模型在一定范围都适合瘦肉型猪日龄与体质量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从生物学意义上讲Gom...
关键词:
猪 早期生长性状 模型拟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籍贵苏
通过对两个谷子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取样,研究了其根重、根长在土壤中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谷子平均根深在130cm左右,0~20cm土层中根系表面积占总根系表面积的80%以上;谷子早期生成的次生根一般向土壤深层生长,而后期生成的根系扎得较浅,也是谷子中后期生长的主要根群。根据测定结果,建立了谷子根系生长的动态模型。
关键词:
谷子,根系,模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海军 生静雅 刘广勤 陈亚辉 曹福亮
为了解薄壳山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进程,为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提供参考,2012-2013连续2年,对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威斯顿’、‘肖肖尼’、‘马汉’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进行测量,构建果实纵横径生长的Logistic模型,并对果实进行解剖,观察记录不同品种发育进程。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生长呈典型的"S"型曲线,Logistic拟合系数均超过0.9614,与实测数据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因此,Logistic模型可准确地预测薄壳山核桃果实的生长发育。拟合方程确定了各品种果实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的时间节点;结合解剖结果,明确了各品种果实发育进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伟成 王树东 钟哲科 盛海燕 周妍
对酒竹钩梢带篼移植后枝叶数量分布和酒竹笋个体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基于个体生长的经验模型参数的特征。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优势并经过1 a多恢复生长的酒竹,其各枝盘的枝叶数量分别与枝盘号存在着乘幂关系;钩梢后的酒竹植株自身具备补偿作用,这种补偿作用对酒竹适应我国半干旱区生境十分关键,钩梢后剩余留枝盘数与累积枝叶数量占完整植株枝叶数量比例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表达;枝叶数量的密度分布函数可直接运用Weibull和Gamma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利用胸径参数进行酒竹地上部分各构件生物量的预测,但1年生竹秆和2年生竹枝没有达到相关。酒竹出笋量动态和高生长曲线呈"S"形,根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次仁央金 卓嘎 刘国一 陈阜
为明确西藏冬青稞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增温和CO_2浓度升高的实际响应,以西藏冬青稞主栽品种‘冬青18’为试验材料,设置开放式气室(OTC)内无增温且无增施CO_2为对照(CK)、增温(T)和增温+增施CO_2(T+CO_2)3个处理,经连续2个生长季全生育期增温控制试验,观察记录冬青稞生育时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1)T和T+CO_2处理使‘冬青18’全生育期显著缩短,缩短12~20d,主要集中于播种-出苗期和抽穗-成熟期。2)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3)T处理降低‘冬青18’产量,同时增加CO_2有弥补产量的效果,主要是因为T处理的主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均降低,增温同时增加CO_2使千粒重和穗粒数有所增加。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冬青稞生长整体表现为穗粒数、粒重和千粒重均降低等减产效应,而增加CO_2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减产趋势,未来该地区冬青稞生产栽培可通过调整播期及筛选耐高温品种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关键词:
增温 青稞 气候变化 开顶式气室 西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桂平 官春云
为更好地推广应用双低高产油菜新品种 ,对湘农油 5 71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播种期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因不同播种期而形成的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使油菜各生育期、形态与产量性状等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各生育期与积温呈正相关 ,与日均气温呈负相关 ,多数生育期与日照时数无关 ;而油菜形态与产量性状均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 .播种越早 ,则主茎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和产量均越高 .依据 L ogistic生长方程所建立的播种期模型和积温模型能真实地模拟不同播种期或不同积温条件下油菜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 ,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在条件适宜地区 ,将湘农油 5 71或同类...
关键词:
油菜 生长发育 产量 播种期 模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国照
利用杂交中稻田间试验等资料, 深入地分析了影响四川盆区杂交中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关键时期和作用规律, 按穗型、粒型分类建立了杂交中稻生育期、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气候生态模型, 在四川盆区杂交中稻生产布局和生产决策服务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泽平 郭世荣 康云艳 尹汉文 高洁静 徐刚 张昌伟
根据发育阶段生长度日恒定的原理和温室栽培试验,将温室甜瓜生长发育阶段划分为播种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生长盛期、果实成熟期,建立了温室甜瓜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发育阶段生长度日的参数,系统地预测甜瓜生长发育阶段。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甜瓜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关键词:
温室 甜瓜 发育阶段 有效积温 模拟模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海波 BEHRENDT Karl 吴建平 杜文华 KEMP David BADGERY Warwick 宫旭胤 刘立山 金茜
基于前期构建的Sustainable Grassland Model (SGM)模型框架,选用并改进GRAZPLAN动物模型和不完全小区模拟方法,在MATLAB平台对SGM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牦牛子模型生长发育模块,以期为青藏高原可持续放牧生产体系的构建提供研究工具及决策支持。采用局部敏感度分析法,筛选并计算敏感度系数确定牦牛子模型生长发育模块下放牧采食量和体重变化模拟中的敏感参数,以已发表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敏感参数校准模型并完成模块校准,校准后运行模型,得到的增重模拟结果与前人发表的研究数据比对后进行统计分析,完成模型检验。检验后的模型以甘肃省玛曲县高寒草甸典型牦牛牧户(草地中度退化)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示范。结果表明:经参数校验后的SGM牦牛子模型在模拟牦牛放牧采食量和增重方面切实可行。示范结果证明SGM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粗放型生产管理下放牧压力的降低对高寒草甸牦牛放牧生产体系草地地上生物量、植物群落功能组成、家畜放牧采食量和体重变化的长期影响,说明SGM模型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模拟放牧压力对放牧生产体系的长期影响具有可行性。该模型采用不同的参数,基于同一套数学公式实现对放牧牛羊生长发育的模拟,在未来牛羊放牧系统模型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需要针对模拟对象的实际实施校准,且对牦牛产奶量和放牧采食量的模拟仍需进一步开发和改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纪恒 罗卫红 李永秀 戴剑锋 金亮 徐国彬 陈永山 韩利 邰翔 陈春宏 卜崇兴
以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以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试验,建立了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并用南京和上海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阶段(发芽、苗期、开花、结果和采收)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日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1、1.87、2.69、3d,明显高于以有效积温为尺度的模拟模型预测精度(RMSE分别为0、7.91、8.86、13.58、12.59d)。
关键词:
温室 番茄 生理发育时间 模拟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卢章平
植物发育模型为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北固山湿地芦苇的连续试验观测,将芦苇生育期划分为五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芦苇发育进程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通过试验结果检验,表明该模型对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湿地 芦苇 生长度日 发育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星文 王慧纯 李树发 蹇洪英 张颢 邵林 唐开学
【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无土栽培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及收获期的模型,为切花月季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子调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以生长周期差异明显的3个主栽切花月季品种‘洛神’、‘欢乐颂’和‘粉红雪山’为试验材料,无土栽培种植于曲靖市马龙区的塑料温室大棚中,于2021—2022年收集了五期的生长发育数据以及同期的光照辐射及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切花月季的生长周期特征,构建了基于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的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预测模型,并使用独立数据对构建的生长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切花月季从修剪到萌芽、萌芽到现蕾和现蕾到收获这3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生理辐热积分别为22.08、29.41和38.89 MJ/m~(2);通过分析切花月季的生长周期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来描述切花月季的生长发育时期。随后,我们使用独立数据对所构建的生长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切花月季在修剪到萌芽、萌芽到现蕾以及现蕾到收获这3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生理辐热积分别为22.08、29.41和38.89 MJ/m~(2);本研究所构建的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预测模型基于生理辐热积(PTEP)。在切花月季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模型的模拟预测值与实测值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1:1线性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7、6.5和9.4天,显示出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论】通过考虑光照辐射与温度的综合影响,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预测切花月季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时间点,以及切花产品的收获期。基于该模型,种植者可以更精准地调节温室内的光照与温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切花月季产品的生产周期。研究结果将为温室无土栽培切花月季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将为种植者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淑华 王渭玲 曹鲜艳 王静 睢少华
【目的】研究丹参根生长发育与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的关系,建立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方法】以紫花丹参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测定其主根长、主根最大直径(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测定丹参生长环境的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求出环境影响因子积,分别绘制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分根数及根含水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积的关系曲线,模拟其方程,建立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对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