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4)
- 2023(3171)
- 2022(2674)
- 2021(2504)
- 2020(2152)
- 2019(4632)
- 2018(4493)
- 2017(8696)
- 2016(4955)
- 2015(5093)
- 2014(5205)
- 2013(5216)
- 2012(4840)
- 2011(4480)
- 2010(4527)
- 2009(3994)
- 2008(4054)
- 2007(3580)
- 2006(2957)
- 2005(2783)
- 学科
- 济(16843)
- 经济(16824)
- 业(12707)
- 管理(11755)
- 企(9949)
- 企业(9949)
- 方法(8428)
- 数学(7382)
- 数学方法(7291)
- 学(6478)
- 财(4852)
- 农(4399)
- 中国(3796)
- 制(3605)
- 务(3443)
- 财务(3436)
- 财务管理(3429)
- 企业财务(3361)
- 技术(3321)
- 银(3197)
- 银行(3174)
- 融(3158)
- 金融(3155)
- 业经(3153)
- 行(3031)
- 农业(3012)
- 理论(2684)
- 贸(2558)
- 贸易(2558)
- 易(2503)
- 机构
- 大学(72774)
- 学院(72136)
- 研究(29102)
- 济(24913)
- 经济(24274)
- 管理(23131)
- 农(22293)
- 科学(21952)
- 理学(20357)
- 中国(20125)
- 理学院(20014)
- 管理学(19487)
- 管理学院(19358)
- 农业(18450)
- 所(17152)
- 业大(16431)
- 研究所(16115)
- 京(15994)
- 中心(12456)
- 财(11979)
- 农业大学(11865)
- 省(10817)
- 江(10755)
- 科学院(10632)
- 室(10459)
- 业(10368)
- 院(10023)
- 财经(9938)
- 实验(9800)
- 北京(9543)
- 基金
- 项目(53868)
- 科学(41164)
- 基金(39822)
- 家(38601)
- 国家(38349)
- 研究(31962)
- 科学基金(30727)
- 自然(22742)
- 自然科(22259)
- 自然科学(22246)
- 自然科学基金(21843)
- 省(21036)
- 基金项目(20935)
- 社会(19645)
- 划(19133)
- 社会科(18641)
- 社会科学(18632)
- 资助(16343)
- 教育(14537)
- 计划(13245)
- 重点(12911)
- 科技(12183)
- 部(11700)
- 发(11201)
- 创(11123)
- 科研(11043)
- 编号(10891)
- 创新(10547)
- 业(10489)
- 专项(9889)
共检索到100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国钧 张荣 李凤民 张大勇
经分析认为,作物抗旱性只是人们对植物适应各种干旱环境的通俗概括,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术语或概念。半干旱地区,水的时空有效性与作物生长时期的不协调是作物不能实现其全部产量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作物个体的干旱适应能力将导致作物群体产量的降低。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首先就要求作物品种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期,特别是敏感时期,能够避开干旱周期,以减少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的胁迫作用;其次是剔除个体数量性状的冗余、提高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此两项措施,可望获得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的更大成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金芝 王志敏 李友军 张英华
在移动防雨棚条件下,以晋麦47(抗旱性强)、偃展4110(抗旱性弱)和矮抗58(抗旱性中等)为材料,在足墒播种、安全越冬基础上,设置拔节~成熟期持续干旱(W1)、开花~成熟期干旱(W2)、拔节~成熟期供水适宜(W3)3种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水适宜时3个品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皆无显著差异,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各品种产量,降幅表现为晋麦47<矮抗58<偃展4110。与偃展4110相比,晋麦47干旱时生育前期耗水较多,物质积累量较大,单位面积总粒数较高;而在产量形成期(开花~成熟)叶片蒸腾速率较低,耗水量较小,水分生产效率较高,贮藏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旺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赵凯男 侯园泉 赵志明 杨中帅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18—2019年度和2019—2020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播前65%MFC(最大田间持水量)+拔节后45%~55%MFC)、中度干旱(W2:播前75%MFC+拔节后55%~65%MFC)、轻度干旱(W3:播前75%MFC+拔节后65%~75%MFC)、适宜供水(W4:播前75%MFC+拔节后75%~85%MFC)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前期、中期和中后期14:00—16:00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分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下午的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成熟期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从2 a均值来看,与W4相比,干旱胁迫处理(W1、W2和W3)灌浆期下午的旗叶Pn、Gs和ΦPSⅡ,JM47分别降低2.07%~68.92%,-3.23%~50.00%和-1.89%~30.19%;YZ4110分别降低7.71%~80.19%,11.11%~59.26%和0~73.47%;JM47和YZ4110灌浆中期下午的旗叶Tr分别降低6.30%~32.87%和6.49%~41.74%,灌浆中后期下午旗叶Fv/Fm分别降低1.20%~18.52%和2.50%~30.00%,且上述指标的降幅基本表现为JM4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娟 马刚 张岚翠
为筛选适合高品质、抗旱栽培的番茄品种,选用10个番茄品种(系),于第一穗花后20 d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番茄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水分亏缺处理下,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根干质量、总干质量、平均单株产量降低,果实糖含量、糖酸比增加,各品种的隶属函数值存在差异。根据其隶属函数的平均值得出:品种8属于高抗旱品种,品种5、7属于抗旱品种。
关键词:
番茄 水分亏缺 隶属函数 抗旱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玉艳 梁宗锁 韩蕊莲
人工模拟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研究黄土丘陵区常见灌木杠柳、丁香和连翘的2年生苗木的生长、耗水及抗旱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连翘耗水量与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杠柳和丁香,为高耗水快速生长树种,丁香为低耗水树种;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3树种的耗水和快速生长期均集中在6—8月,与黄土丘陵区雨热期相吻合;水分亏缺处理下,杠柳和连翘根冠比显著增大,丁香根冠比表现为75%田间最大持水量>40%田间最大持水量>55%田间最大持水量;丁香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杠柳和连翘;选择11个有显著性差异的生理生化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对3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杠柳抗旱性最强,其次为丁香,连翘最弱,且3树种抗旱机制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栗雨勤 张文英 谢俊良 彭海成 李建兵 卜俊周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缺水,水资源日趋匮乏的特点,研究了农作物高产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评价指标,编制了我国第一个有关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地方标准,完善了农作物品种的育种程序。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抗旱性鉴定试验。抗旱指数成为我国小麦和旱稻等作物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磊 贾志清 宁虎森 吉小敏 朱雅娟 綦艳林
在新疆和田墨玉县选取2年生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实生苗,移植于苗圃对其进行不同灌水量的处理,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5%、70%,47%和24%。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大果沙枣、尖果沙枣的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稳定碳同位素。结果表明:大果沙枣、尖果沙枣在一天中的水势变化趋势呈"V"字型,大果沙枣的日平均水势((-0.87±0.18)Mpa)比尖果沙枣的大;相同处理下大果沙枣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10.03±1.19)μmol.m-2.s-1)和蒸腾速率((11.06±0.88)mmol.m-2.s-1)均比尖果沙枣的大;大果沙枣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0.80±0.09)μmol.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立勇 聂先舟 汪在芹 陈秋珍
1991年对9个不同苧麻品种(系)的4个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117-9、华苧一号和5261-5是3个抗旱性很强的品种(系)。在干旱条件下,抗旱品种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以减少水分损失,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干旱引起的原生质膜伤害。对华苧一号进行水分胁迫研究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2%~7%时,植株水分亏缺值为30.00%,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为1.28,植株停止生长而趋于死亡。
关键词:
苧麻 水分胁迫 自由水 束缚水 脯氨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玉芹 刘子会 曹彩霞 刘云 郭秀林 宋炳彦
以津优3号、津优2号和bh-8三个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三个黄瓜品种在初果期、盛果期、结果末期的理化性状变化及其与产量抗旱指数(DAI)的关系,结果发现:初果期抗旱指数高的津优3号经水分胁迫后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高,且增加幅度大,丙二醛含量低,增加幅度小;抗旱指数低的hb-8初果期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增加幅度小或略有降低,丙二醛含量高,增加幅度大。盛果期,结果末期三个黄瓜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指数吻合较差。整个生育期内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均不明显。综合认为:初果期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及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黄瓜的抗旱性,因此可以作为黄瓜品种抗旱性的辅助鉴定指标。
关键词:
水分胁迫 黄瓜 生理生化 抗旱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万欣 王延波 赵海岩 刘晶 常程 史磊 汪经宏
通过筛选抗旱玉米品种和抗旱评价指标,进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研究,最终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抗旱节水,是研究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课题。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辽宁省近几年最新选育的12个玉米杂交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苗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玉米形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找出了不同时期水分胁迫下光合抗旱指数与产量抗旱指数的相关性,筛选出了抗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结果如下:苗期水分胁迫缩短了58%供试品种抽雄至散粉期时间,延长了83%供试品种的ASI,而铁研120在水分胁迫处理后ASI比对照短,且和其他品种相比,该品种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灌浆期水分胁迫处理,光合抗旱指数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艳军 李广敏 辛春艳
比较了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花 84 (抗旱 )和冀麦 2 4(不抗旱 )的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 ,分析了其生理反应差异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 2 4h胁迫后两品种的膜透性均增大 ,冀麦 2 4大于花 84 ;花 84的愈伤组织经胁迫后 ,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冀麦 2 4 ;二者P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加重都迅速提高 ,但冀麦 2 4增幅较高 ;以TTC还原力测定细胞活力 ,发现两品种TTC还原力都下降 ,但花 84较冀麦 2 4降低幅度小 ;另外 ,花 84细胞的蛋白质抗PEG沉淀能力强 ,能在水分胁迫下保持较为正常的功能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小麦 愈伤组织 POD 脯氨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岑显超 彭方仁 陈隆升 杨燕
由于自花不孕、旱地造林技术不当等因素导致楸树Catalpa bungei资源急剧下降。利用水分特征曲线测定3个楸树品种(金丝楸,周楸2号,圆基长果楸)的11个水分特征参数,旨在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及进一步开发楸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供试1年生楸树扦插苗分别进行Hoagland营养液+120g·L-1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Ⅰ)及Hoagland营养液对照处理(Ⅱ),处理1d后,取茎段用hammel逐渐升压连续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饱和含水时的渗透势Ψπ100、组织充分膨胀时的压力势Ψp100、质外体水Vb、质外体水与共质体水比值Vb/Vf、质外体水相对含量CAW指标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静慧 杨恩琴 杨焕婷
研究了干旱对6种苹果砧木生长和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的计算,综合评定了各苹果种的抗旱性,从中筛选出变叶海棠为抗旱性强的苹果砧木。
关键词:
苹果砧木,抗旱性,抗旱指标,隶属函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月 戎洁庆 盛卫星 桂仁意
分析施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探讨施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机制。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以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外加不同浓度的硅,测定它们对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不施硅处理雷竹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上升至487.89μmo·lg-1,57.52μg·g-1和178.125μmol·g-1·min-1分别高出对照59.00%,38.47%和32.56%,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至56.11μmo...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改萍 岑显超 彭方仁 杨红宁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7个楸树Catalpa bungei品种和梓树C.ovata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旨在研究楸树抗旱特性。供试材料为各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分别在4种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浓度0(ck),40,80和120g·L-1下进行处理,研究与抗旱性相关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楸树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为光叶楸、梓树和金丝楸,其次为周楸2号和南阳楸,而楸树原种、圆基长果楸和豫楸1号的抗旱性最弱。且发现抗旱能力中等的周楸2号和南阳楸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抗旱能力逐渐降低,但其他树种的抗旱性在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