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8)
2023(7958)
2022(7082)
2021(6601)
2020(5923)
2019(14204)
2018(14203)
2017(27384)
2016(15500)
2015(17826)
2014(18163)
2013(18034)
2012(16638)
2011(15002)
2010(15575)
2009(14586)
2008(14570)
2007(13267)
2006(11237)
2005(9917)
作者
(48098)
(40516)
(40383)
(38624)
(25740)
(19627)
(18225)
(15977)
(15289)
(14576)
(13832)
(13640)
(13185)
(13028)
(12806)
(12703)
(12617)
(12056)
(11863)
(11799)
(10285)
(10233)
(9989)
(9244)
(9197)
(9129)
(9100)
(9085)
(8392)
(8245)
学科
(66431)
经济(66382)
(41558)
管理(40900)
方法(36512)
数学(33046)
(33010)
企业(33010)
数学方法(32468)
(18092)
中国(14902)
(14384)
(14238)
业经(12688)
(12412)
贸易(12404)
地方(12140)
(12052)
农业(11825)
理论(11041)
(10352)
(10049)
环境(8980)
技术(8961)
(8947)
财务(8909)
财务管理(8884)
(8462)
银行(8426)
企业财务(8305)
机构
学院(228386)
大学(227207)
(90464)
经济(88525)
管理(86620)
研究(77283)
理学(75230)
理学院(74398)
管理学(72619)
管理学院(72227)
中国(56459)
科学(51894)
(48370)
(48246)
(42044)
业大(40569)
农业(38969)
研究所(38716)
(38567)
中心(35425)
(35144)
财经(31223)
北京(29997)
(28497)
(28224)
师范(28101)
经济学(27661)
(27585)
(27101)
技术(26543)
基金
项目(154892)
科学(119025)
基金(109830)
研究(106511)
(98714)
国家(97966)
科学基金(81629)
社会(64357)
(63085)
社会科(60979)
社会科学(60958)
基金项目(57559)
自然(55793)
自然科(54528)
自然科学(54510)
自然科学基金(53506)
(53465)
教育(50642)
资助(47444)
编号(43513)
重点(35926)
成果(34640)
(33672)
(33453)
(32082)
计划(31588)
课题(30716)
科研(30618)
创新(30009)
科技(28066)
期刊
(93252)
经济(93252)
研究(59228)
(43137)
学报(42801)
中国(42401)
科学(36636)
大学(30866)
(30329)
管理(30001)
农业(29856)
学学(29403)
教育(23393)
技术(22198)
(17328)
(16656)
金融(16656)
业经(15719)
经济研究(15378)
财经(15091)
统计(14223)
(12965)
问题(12791)
技术经济(12771)
(12720)
(12376)
业大(11753)
决策(11720)
科技(10786)
商业(10723)
共检索到324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强  陆佩玲  刘建栋  傅抱璞  姚克敏  
发展了一个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兼具实用性和理论性的水稻生长模拟模型。它是在水肥适宜的条件下,以光、温因子模拟作物生长过程。其空间尺度是叶面水平的,时间尺度是逐时的,并且具有模拟冠层瞬时光合作用的能力。该模型由发育阶段、冠层光分布、冠层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增长等子模型组成。使用地理分期播种资料进行了检验,该模型可以解释在不同气候区域水稻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和播种期变化的925%~958%。使用常规气象资料,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南京、长沙、广州和贵阳等地杂交水稻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模拟结果表明,贵阳气温低、生育期长,其中稻生育期内温度适中、光照较强,干物质生产力高。广州气温高,中稻、早稻生育期短,产量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国  曾汉来  李玉珍  元生朝  张端品  
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的研究已经进入逐步推广应用阶段。但是,现有不育系中,育性过关的不育系繁殖困难;繁殖容易的不育系,由于在长日下的不育性受育性转换下限温度的制约,其制种多少有些风险〔’〕。过去对PGMR育性转换光温条件的统计分析[2,’〕,或将营养生长期的光温条件与育性诱导期的光温条件混在一起进行研究[’1。已有研究表明,温度影响PGMR育性的敏感时期,釉型不育系为雌雄蕊分化期至花粉内容充实期[s];而梗型不育系为雌雄蕊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此结果尚未发表)。但营养生长期的光温条件对PGMR育性转换的光温条件是否有影响,尚未见正式报导。然而,各稻区间、同一地点不同种植季节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靳清  齐建国  贾全星  
尝试用"布鲁塞尔器"分析生产过程。得到如下结论:在科技进步与生产资料适配的条件下,生产力发展可以形成新结构,这与"产业结构升级"依靠科技进步一致;生产力的增强依赖于科技进步,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一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玉林  王高杰  夏方招  熊兴军  李兴华  李承力  胡荣桂  杨特武  
为了优化鄂东地区稻田耕作制度,挖掘作物周年生产潜力,提高作物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连续4 a的定位试验,比较了油菜-玉米(oilseed rape-maize,O-M)、油菜-水稻(oilseed rape-rice,O-R)、油菜-节水抗旱稻(oilseed rape-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rice,O-WDR)、小麦-玉米(wheat-maize,W-M)、小麦-水稻(wheat-rice,W-R)、冬闲-双季稻(fallow-double season rice,F-DR)6种二熟制种植模式的周年生产力、生产效益、温光资源和氮磷利用以及土壤氮磷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周年经济产量以W-R模式最高,其次为O-R模式,而平均周年生产效益以O-R模式最高;氮利用率以O-R和W-R模式在鄂最高,磷利用率以O-R模式最高,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则以F-DR模式最高。经过4轮复种后,O-R模式在鄂东地区具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良好的生产效益,并有利于维持农田土壤肥力和降低氮流失风险,具有替代传统双季稻模式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艳  董利锋  邓凯东  许贵善  刁其玉  
【目的】通过探索生长期肉用绵羊的甲烷(CH_4)排放规律,旨在建立相关的CH_4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饲粮NFC/NDF(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为0.78自由采食组的平均日增重作为饲粮NFC/NDF为1.03组和2.17组的限饲标准,在此基础下测定肉用绵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甲烷产量,并分析肉用绵羊不同体重阶段的甲烷产量与饲粮干物质基础下的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可消化营养物质摄入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间的回归关系。【结果】预测肉用绵羊生长早期(25—35 kg)CH_4产量的最佳一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为:CH_4(L·d~(-1))=-26.58×NFC/NDF+92.7(R~2=0.772,P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超  李纪生  
本文采用Kaoru Tone 2001年修正的非径向SBM模型的方法划区域分时段地考察了1978—2005年我国水稻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剖析影响生产效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因素,进而探讨增强我国水稻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的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建栋  于强  傅抱璞  
建立了一个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式,该模式可以模拟瞬时光合作用并充分考虑了冬小麦叶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与抽穗前10天至成熟期辐射量相关性最大,年际之间存在4年和9~10年的变化周期。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变幅在9000~10950kg/hm2之间,其中河北石家庄地区和山东胶东半岛为两个高值区,超过10500kg/hm2。模拟结果与当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实践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该地区作物高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为定量研究亚热带经济竹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在大小年快速生长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光响应规律.以2龄竹、4龄竹和6龄竹的3个竹龄毛竹为材料,采用便携式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各竹龄毛竹出笋前期(4月)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响应曲线(RLC_S),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双指数方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计算对应参数,筛选出最佳的光合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并进一步测定拟合整个快速生长期(4-7月)3个竹龄的快速响应曲线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在最大电子(J_(max))、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少军  房世波  
本文选择"初产-旺产期"的天然橡胶为例,选择温度、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日照、风速等气象要素,建立相应的模型,定量评价海南橡胶在第一蓬叶生长期的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海南岛天然橡胶第一蓬叶生长期的温度适宜度在0.82-0.96之间,变化趋势为-0.008-0.034/10a;降水适宜度在0.22-0.57之间,变化趋势为-0.023-0.042/10a;日照适宜度在0.45-0.82之间,变化趋势为-0.060-0.032/10a;风速适宜度在0.34-0.77之间,变化趋势为-0.033-0.138/10a;气候适宜度在0.41-0.68之间,变化趋势为-0.006-0.044/10a。总体而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刘明  王高鹏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王绍华  丁艳锋*  
[目的]探索营养生长期高温对水稻生育后期耐冷性的影响。[方法]以耐冷性品种宁粳1号、冷敏感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营养生长期高温处理对水稻在孕穗期、抽穗期低温胁迫下叶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低温胁迫后的花粉活力、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高温胁迫导致水稻地上部植株含氮量增加,含磷量有降低的趋势;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丙二醛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相比于冷敏感品种扬稻6号,耐冷性品种宁粳1号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刘明  王高鹏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王绍华  丁艳锋  
[目的]探索营养生长期高温对水稻生育后期耐冷性的影响,为避免水稻低温冷害提供栽培指导。[方法]以耐冷性品种‘宁粳1号’和冷敏感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营养生长期高温(日平均温度为32.4℃)处理对水稻在孕穗期、抽穗期低温胁迫下(孕穗期15℃恒温处理5 d;抽穗期17℃恒温处理7 d)叶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低温胁迫后的花粉活力、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高温胁迫导致水稻地上部植株含氮量增加,含磷量有降低的趋势;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华丽  陈晓阳  黄建中  鄂志国  龚俊义  舒庆尧  
【目的】鉴定中国生产上应用的两系不育系所携带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揭示两系杂交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演变过程。【方法】收集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材料共90份,包括农垦58S、安农S-1和株1S等衍生系。采用改良CTAB法从水稻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光敏不育基因所含突变设计1个功能性CAPS标记,用引物NK-F(5′-ATCCCACAAATCCTTTAGCA-3′)和NK-R(5′-CCGTTATAGATAGACCCGAGA-3′)扩增包含该突变位点的片段,用内切酶RsaⅠ酶切并检测,可清晰区分纯合光敏不育系(lnc Rm)(329 bp)、纯合野生型(lnc Rwt)材料(414 bp)和杂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凤英  周长海  王灿灿  周瑞阳  
利用人工接种SRBSDV(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内源激素的研究方法,对SRBSDV胁迫下高抗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S和高感SRBSDV水稻光温敏不育系10S两个不同抗性不育系水稻幼苗植株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接种SRBSDV后,促进生长类的激素GA3、IAA在10S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其对照植株,在第5和第6天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建栋  傅抱璞  金之庆  卢其尧  林振山  
应用ARIDCROP模型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该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Yq分布图,继而研究了水分保持最适状况时的光温生产力Yw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水分增产力Q(Q=(Yw-Yq)/Yq)分布图。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变幅在3750~9750kg/hm2之间,总的趋势北低南高,黑龙港地区出现了一个3750kg/hm2的低值区。水分是黄淮海北部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当水分完全适宜时,南部淮河流域冬小麦气候生产力仅可提高5%~10%,而黄淮海北部地区气候生产力则可提高75%~100%。用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记录与生产力模拟值进行了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定春  朱艳  曹卫星  
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及咨询农学专家的基础上 ,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 ,总结、归纳和提炼水稻品种选择与品种类型、生态环境和农作制度之间的动态关系 ,定量计算了水稻品种特征值与环境因子和生产需求之间的符合度 ,建立了适宜品种选择的量化知识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定量设计不同环境和生产条件下水稻种植的适宜品种。利用沈阳、南京、常德、昆明和广州 5个代表性生态点的常年逐日气象资料、当地的生产条件以及 2 4个不同品种资料 ,对品种选择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证明知识模型能有效地依据决策点的自然资源条件 ,对决策点适宜种植品种的选择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和可靠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