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4)
- 2023(8462)
- 2022(7669)
- 2021(7353)
- 2020(6120)
- 2019(14353)
- 2018(14474)
- 2017(28117)
- 2016(15367)
- 2015(17333)
- 2014(17341)
- 2013(17215)
- 2012(15522)
- 2011(13858)
- 2010(13582)
- 2009(12199)
- 2008(11603)
- 2007(9807)
- 2006(8374)
- 2005(7062)
- 学科
- 济(58248)
- 经济(58184)
- 管理(43450)
- 业(41183)
- 企(34759)
- 企业(34759)
- 方法(29551)
- 数学(25563)
- 数学方法(25275)
- 农(15128)
- 中国(13966)
- 财(13763)
- 学(13417)
- 业经(12953)
- 地方(12039)
- 理论(10437)
- 农业(10223)
- 和(10201)
- 贸(9998)
- 贸易(9994)
- 技术(9713)
- 易(9685)
- 环境(9549)
- 务(9190)
- 财务(9133)
- 财务管理(9119)
- 制(9001)
- 企业财务(8640)
- 教育(8609)
- 划(8400)
- 机构
- 大学(213708)
- 学院(211942)
- 管理(89209)
- 济(78906)
- 理学(78436)
- 理学院(77595)
- 经济(77070)
- 管理学(76297)
- 管理学院(75933)
- 研究(68229)
- 中国(48132)
- 京(45431)
- 科学(44874)
- 农(34528)
- 财(34167)
- 业大(34121)
- 所(34085)
- 研究所(31560)
- 中心(30586)
- 北京(28618)
- 江(28545)
- 财经(28405)
- 范(28024)
- 师范(27785)
- 农业(27401)
- 经(25889)
- 院(24777)
- 州(24027)
- 师范大学(22637)
- 技术(22585)
- 基金
- 项目(153924)
- 科学(120015)
- 研究(112097)
- 基金(110820)
- 家(96845)
- 国家(96047)
- 科学基金(82199)
- 社会(68215)
- 社会科(64543)
- 社会科学(64521)
- 省(60455)
- 基金项目(60206)
- 自然(55111)
- 自然科(53780)
- 自然科学(53767)
- 自然科学基金(52774)
- 划(51269)
- 教育(50909)
- 编号(46509)
- 资助(45433)
- 成果(37027)
- 重点(33959)
- 部(33475)
- 发(32295)
- 创(32155)
- 课题(31241)
- 创新(29873)
- 科研(29670)
- 项目编号(28963)
- 大学(28556)
共检索到290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光 刘志娟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未来永恒不变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育秧、覆膜等技术的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提高以及作物品种的更替和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农作物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即便如此,作物实际产量与其潜在产量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文章在阐述产量差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产量差的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产量差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产量差概念发展至今,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其做了不同的定义及阐述,但总体而言,作物的最大产量水平为潜在产量,实际产量...
关键词:
潜在产量 产量差 限制因素 研究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忠芳 徐明岗 张会民 李慧 孙楠
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发展趋向及其调控对策是土壤科学研究的重点,文章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作物产量所采用的方法和参数,重点阐述如何表征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生产力变化趋势及可持续性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土壤地力贡献率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
长期施肥 作物产量 变化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范兰 吕昌河 陈朝
作物产量差是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产量差研究意在揭示作物产量差的幅度与地域差异、形成原因以及缩小产量差的措施。产量差意味着农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分析和研究产量差对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论文通过文献综述,首先讨论了产量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和我国主要作物的产量差,分析了产量差的影响因素与缩小产量差的措施。最后讨论了目前产量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产量差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托曼克·德·波帝 波特·里克 马丁·克·范·伊特松 张志华
有机农业能否生产足够的粮食以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是科学家们历来针对有机农业对未来农业贡献争论的焦点,而在这场争论中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产量比较又是讨论的中心点。为此,文章根据已发表研究成果,编制和分析了一个包含362个有机—常规作物产量比较资料的大型数据库。结果表明,单品种有机作物平均产量为常规作物产量的80%,差别是显著的(标准差为21%)。数据库中有机作物产量因作物类型与种植地区的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别。分析结果为文章的假设提供了一些支持,即当常规作物产量增加时,有机—常规作物产量差距也增大,但这种关系不甚明显。这一假设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当常规作物产量很高,且相对接近潜在产量或水分限制产量时,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涛 聂建亮 武宾霞 李曼 史培军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保险费率定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产量统计模型是农作物保险精算中较为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适用于中国开展的农作物保险实践。论文在广泛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产量统计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该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产量统计模型中的趋势处理和分布拟合环节是模型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针对农作物单产趋势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可灵活表达趋势变化规律的模型,并注重趋势检测结果的验证。对于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选择必须遵循作物和风险的区域特征。(2)产量统计模型尚不能有效解决空间相关风险累加的问题。引入空间要素,形成产量的综合时空统计...
关键词:
农作物保险 费率厘定 产量统计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苏爱军 杨乾
从目的基因性状的类型、转化方法两方面综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发展历程及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研究进展 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冰
日本的作物生理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刘晓冰一、作物高产的根—冠互作理论1株型理论和库能力理论的不足株型理论认为作物群体的光合速率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当叶面积指数(LAI)达到一定数值时,叶面积指数再增加将由于互相遮阴而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存良 殷毓芬 吴祥云 陈淑琴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许多学者关于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他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明确了农作物产量由产量构成因素决定,理论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决定度为100%。产量构成因素是影响产量的直接性状,而其他通过产量构成因素间接影响产量的性状为间接性状。间接性状不存在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只能通过产量构成因素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
关键词:
通径分析 农作物 产量构成因素 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永林 唐华俊 李小平
通过北京昌平"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定位试验(1991-2004年),研究了褐潮土条件下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状况的影响,与对照不施肥或单施氮肥比较,氮磷长期配合施用极显著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冬小麦增产4倍以上,夏玉米增产1倍以上;单施氮肥、或磷钾配合、或氮钾配合增产效果均不明显;氮磷长期配合施用各处理比较,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均表现NPK+有机肥或秸杆>NPK>NP。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单施化肥;与对照不施肥比较,NPK+秸秆以及NPK+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90%和14.56%,氮磷钾配合和氮磷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6....
关键词:
褐潮土 长期施肥 作物产量 土壤有机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建军 王立刚 李虎 唐华俊 Eric Van Ranst
【目的】探求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针对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华东和西南6个典型农业区域,每个区域选择各自典型的种植模式和现行的农田管理措施,在各自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输入并运行模型,模拟考察在其它投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土壤有机碳本底值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当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增加1g C.kg-1,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可增加176kg·hm-2;华北地区夏玉米与冬小麦轮作,产量可增加约454kg·hm-2;西北地区春玉米产量约可增加328kg·hm-2;中南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媛
[目的]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进度,而气候的变化直接牵动着农业产量的变化。[方法]文章基于农业气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从农业气候变化的角度入手,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华北、华东及东北水稻产区为例,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设定降水量、气温、光照及太阳辐射度等指标因素,并建立C-D-A模型,[结果]降水量、气温及光照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干旱天气的影响最大。[结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期为各种天气条件下保障与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媛
[目的]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进度,而气候的变化直接牵动着农业产量的变化。[方法]文章基于农业气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从农业气候变化的角度入手,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华北、华东及东北水稻产区为例,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设定降水量、气温、光照及太阳辐射度等指标因素,并建立C-D-A模型,[结果]降水量、气温及光照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干旱天气的影响最大。[结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期为各种天气条件下保障与提高农作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仕军 张琳琳 陈志君 孙娟
Aqua Crop是FAO于2009年研发的一款新型作物模型,它以输入参数少、界面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论文基于Aqua Crop模型原理和特点,深入探讨了Aqua Crop模型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当前,Aqua Crop模型在灌溉策略、气候变化下的情景模拟以及与其他模型联合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该模型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若干缺陷。一是模型在保守参数缺少验证的情况下,会使得模拟精度不稳定;二是由于土壤空间变异性的客观存在,模型在由点位向面上扩展时应用效果不佳;三是当前对雨养区作物生长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新雄 陈晓玲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种子 种衣剂 制备 生物学效应 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