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7)
2023(2493)
2022(2137)
2021(2042)
2020(1816)
2019(4288)
2018(4176)
2017(7667)
2016(3909)
2015(4260)
2014(3910)
2013(3938)
2012(3744)
2011(3387)
2010(3472)
2009(3242)
2008(3178)
2007(2906)
2006(2592)
2005(2489)
作者
(11027)
(9131)
(9086)
(8884)
(5915)
(4561)
(4251)
(3621)
(3539)
(3155)
(3129)
(3015)
(3009)
(2985)
(2975)
(2947)
(2793)
(2758)
(2678)
(2558)
(2381)
(2208)
(2180)
(2171)
(2082)
(2049)
(1982)
(1925)
(1876)
(1842)
学科
(18957)
经济(18946)
(10345)
(9819)
贸易(9817)
(9735)
方法(8713)
(8046)
管理(7782)
(7684)
出口(7682)
出口贸易(7682)
数学(7574)
数学方法(7376)
(6829)
(5573)
企业(5573)
(4661)
中国(3928)
关系(3684)
理论(3187)
经济学(3171)
(3024)
对外(2945)
财政(2898)
(2723)
外经(2675)
经济关系(2663)
对外经济(2659)
教育(2517)
机构
大学(58115)
学院(55083)
(25161)
经济(24708)
研究(19897)
管理(19507)
理学(16466)
理学院(16266)
管理学(15847)
管理学院(15742)
中国(15114)
(12587)
科学(12235)
(11344)
(10023)
经济学(9425)
财经(9152)
研究所(9117)
中心(8807)
经济学院(8454)
(8338)
(8260)
(8164)
北京(7983)
(7574)
业大(7570)
师范(7501)
(7332)
财经大学(6745)
农业(6557)
基金
项目(36064)
科学(28186)
基金(27105)
研究(25570)
(23948)
国家(23812)
科学基金(19986)
社会(16840)
社会科(16066)
社会科学(16062)
基金项目(13129)
(12659)
自然(12555)
自然科(12307)
自然科学(12304)
资助(12249)
自然科学基金(12065)
教育(11698)
(11056)
编号(9637)
(8377)
成果(8311)
重点(8144)
国家社会(7693)
(7264)
中国(7256)
教育部(7183)
科研(7120)
大学(7104)
(6985)
期刊
(24861)
经济(24861)
研究(17479)
中国(10640)
学报(10208)
(8516)
科学(7917)
大学(7556)
管理(6965)
学学(6855)
(6741)
教育(6291)
(5917)
统计(5062)
经济研究(4936)
国际(4874)
技术(4807)
农业(4769)
图书(4636)
财经(4595)
(4012)
(3982)
决策(3778)
问题(3696)
(3649)
金融(3649)
书馆(3194)
图书馆(3194)
技术经济(3192)
世界(2964)
共检索到86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田松  
STS (科学技术元勘)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分解看是一个学科群,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概言之,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的STS是从自然辩证法转型而来的,很多学者供职于哲学系。STS领域承继了西方哲学的某些气质,追求普遍性、绝对性、确定性,追求终极原因甚至唯一真理。现在的人类学则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前提,可以消解STS中的这些观念。在STS的学术史上,有些学者也曾受到人类学的影响,并采用了人类学的方法,如SSK和科学实践哲学。然而,在STS尤其是科学哲学的学术范式中,普遍以文本为重中之重,忽视社会现实,更不关心个体的生命体验。人类学则以田野为基本方法,以田野为学术之基础。STS需要面对社会现实,可以从人类学中汲取观念和方法上的营养。博物学是STS领域的新范式,博物学与人类学在方法、理念和对象上,都存在交集。学科交汇是大势所趋,人类学与STS可以共生,相互建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成普  
中国的医学人类学在经历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发展浪潮后,一些困境也突显出来。这些困境至少包括:在既有的理论框架内堆积新的田野材料,导致大量重复的、缺乏新意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的浅层合作被其他强势学科所遮蔽,甚至也不能引起广大同行的共鸣或呼应;为人类学,乃至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做出的智识贡献尚不明显。中国的医学人类学应该扩展民族医学的既有框架,在关注民族医学的文化属性(信仰)和自然属性(医药)之外,给予它的社会属性以及其他面向以充分的重视;注重患者日常生活和医院民族志的研究,以弥补学科训练上的短板;摒弃学科偏见,开展与自然科学的深度合作;在大规模传染病仍在肆虐的当下,以传染病研究为契机,寻求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和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李明明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川  
在已往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对教育的社会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哲学基础和心理基础已有不少研究成果,①但学者们对教育的人类学基础却鲜有论及。其实,人类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揭示出的人的本性和潜能,对于我们坚定教育信念有着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明新  王作造  
王夫之是中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社会的大变革给王夫之思想烙下了深刻的批判印记,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勉,对民族兴衰之命运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政治斗争失败之后,王夫之辗转到学术领域,从此开始了40多年的教书著述生涯。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关于教育的作用。笔者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从民族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教学论等方面对王夫之民族教育思想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全面系统地理解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空间人类学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它的研究历史还不长,“空间人类学”的综合性在于用定性的宗旨构成空间的方法和它固有的融于多学科的空间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艾诗根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教育人类学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并将其确定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美国,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发端于文化传递理论,其理念在教育人类学领域中确立后出现了研究文化习得的转向,此后在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的社会理论推动下,迈向了实践本位学习的研究,成为西方学习理论的主流话语。学习人类学的研究为教育人类学研究学习问题提供了人类学经验,拓展了当代教育学科的文化和学习观念,充实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爱芹  
在人类学视角中,情境学习理论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学习则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来实现的,整个学习过程则被理解为文化的吸收与融入,最终实现在共同体中身份的转变。根据这一理论,职业教育应该建构情境,以活动为载体来传授知识,在对时间情境的参与中进行学习,而教师则是能力发展的引导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人类学范式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选择,在方法论意义上与书斋—宏大理论范式形成对比。在内涵特征上,人类学范式以"他者眼光"与"推他及己"为核心,从"田野"出发衍生出作为方法的多种形态。但面对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与发展性,人类学范式显露出一定局限,应从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人类学范式的宏观修正;传统"田野"反思及其"方位感"与"历史感"重构;田野工作中"专业"与"非专业"的意义整合;发展"关系个案研究"与微观分析;追求"大实证主义"范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元玲  
在美国的课堂教学领域,人类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互动方式与参与结构、认知与读写活动以及学生的对抗行为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了解美国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人类学研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丰向红  
旅游作为人类学课题的合法性的确立是相对比较近期的发展——以在20世纪70年代瓦伦.史密斯(Valene Smith)编著的《东道主和客人:旅游人类学》(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为基石。当下,拥有理论和应用双重研究方向的旅游人类学是人类学中发展最快的支系之一。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崔英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朝汉双语教育面临着各种挑战。东北三省散居区26所朝鲜族中小学的实地调查显示,目前散居区朝汉双语教育继续稳步发展,"民汉兼通"的双语教育目标逐渐向"双语双文化"教育目标深入。因此,立足于社会变迁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才能客观地分析和解读新时期朝汉双语教育的特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井祥贵  
人类学之于教育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其人观为教育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其文化观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审视角度;其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方式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但人类学视角的教育研究也存在"他者声音"的信效度不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不强及研究成果存在"去理论化"倾向等问题。需用审视的眼光、批判的态度分析其效用与限度,以促进我国教育研究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标志性的科学方法,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科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田野调查法的原则、技术可以移植到图书馆学研究之中,适用于研究图书馆事业的边缘地带,从多方面说明研究对象,展示原生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寓意。现有图书馆学的田野调查实践,也证实了人类学方法与图书馆学交叉是有效的。图书馆学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丰富自身方法论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学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