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
- 2023(1143)
- 2022(797)
- 2021(800)
- 2020(506)
- 2019(1083)
- 2018(861)
- 2017(1429)
- 2016(711)
- 2015(739)
- 2014(673)
- 2013(631)
- 2012(572)
- 2011(567)
- 2010(553)
- 2009(468)
- 2008(497)
- 2007(359)
- 2006(385)
- 2005(353)
- 学科
- 济(3437)
- 经济(3429)
- 管理(1813)
- 业(1647)
- 世界(1486)
- 中国(1251)
- 农(1209)
- 企(1136)
- 企业(1136)
- 业经(971)
- 问题(947)
- 农业(873)
- 世界经济(862)
- 发(732)
- 贸(714)
- 贸易(713)
- 易(702)
- 教育(681)
- 发展(673)
- 展(670)
- 学(656)
- 理论(656)
- 方法(654)
- 工作(650)
- 经济问题(617)
- 融(610)
- 金融(610)
- 建设(523)
- 和(511)
- 国际(500)
- 机构
- 大学(11293)
- 学院(10606)
- 研究(4708)
- 济(4298)
- 经济(4212)
- 管理(3958)
- 理学(3416)
- 理学院(3373)
- 管理学(3345)
- 管理学院(3318)
- 中国(3237)
- 科学(2405)
- 京(2381)
- 所(2169)
- 范(2143)
- 师范(2130)
- 中心(1980)
- 研究所(1979)
- 师范大学(1851)
- 教育(1803)
- 院(1798)
- 财(1769)
- 农(1655)
- 北京(1543)
- 研究院(1489)
- 社会(1428)
- 江(1394)
- 财经(1379)
- 经(1310)
- 研究中心(1298)
共检索到1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松锜
在理论哲学的自然同实践哲学的自由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对这一问题,人们通常采取的解决方式往往不能诠释自然与自由的关系,因而总还会面临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分离。如果通过逻辑构成世界的可能性证明以及世界还原为逻辑的证明,就会得出这样的认识:逻辑是构成世界的充分必要条件,并且这个世界是被逻辑图式决定着的。再以佛教缘起性空的思想为契机,就可说明事物概念并不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而是由人们的感知得出的纯概念的对象,它仅仅表现在语言上。作为事物概念的延伸,运用心理学哲学再作一系列论证,就可说明自由也只是人们感知得到的概念,因而自由感就是自由的实质,并且在感知的限度内自由是有意义的。由此,通过把自由概念还原为作为自然实质的自由感,就实现了从理论哲学的自然向实践哲学的自由的过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殷航
职教故事是中国故事的典型素材来源,更是国家话语公共表达的重要组成。国际化语境下,如何对海外讲好中国职教故事成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跨域融通、品牌塑造和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向世界推介中国职教故事,要厘定其内涵意蕴,明确其时代形势,探寻其现实意义。通过中国职教故事海外跨文化传播的逻辑理路研究关照职业教育的强话语权、深认可力和高美誉度生成,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度开放、对外接轨营造互信互通的和谐国际生态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潇文 肖磊
碳排放权的属性定位对碳排放权权能范围与利益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法律属性定位为当前学界研究提供了不同的切入视角,但仍存在各自的解释论困境。基于对碳排放权公共政策目的之价值导向与数据产权结构的理论逻辑分析,碳排放权在市场交易阶段体现出浓厚的数据产权特性。加强碳排放权的数据产权保障,需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明确碳排放权的主体制度,建立健全大气环境容量数据化交易制度,强化碳排放权常态化监管制度,进而优化碳排放权法治化路径,确保我国减污降碳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数据产权结构 碳权交易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一、逻辑起点与比较教育学研究(一)何谓逻辑起点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而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这里所说的逻辑起点,是指该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这个起点必须具备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学术逻辑和社会逻辑两种价值取向。学术逻辑要求遵循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学术标准,以取得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社会逻辑要求把握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以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目的。认为理想状态是最大限度地维持一定张力,在互动中互促互进,既要立足世界学科前沿,重视"闲逸好奇式"知识探求,进行基础性原始创新,又要瞄准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注重重大尖端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如果对需要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序、作用与关联不清不楚,那么他的指挥必然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很难协同,甚至产生冲突。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问题:树上有9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小学生甲回答:还剩8只,9-1=8。销售员乙回答:有可能剩1只,有可能剩0只。如果被打死的鸟挂在树上,就剩1只,其余飞走了。如果被打死的鸟掉在地上,就剩0只。律师丙回答:如果鸟都在笼子里,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本刊卷首曾数次提及,有必要关注资本在远程教育领域纵横捭阖的"复杂效应"。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其实早已是全球性的现象,市场逻辑的引入给大学带来的复杂效应更引发激烈争论。我国早些年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表面看似已"尘埃落定",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其实还是"悬而未决"。这里要说的只是,无论基于何种立场和见解,或者基于何种关切和诉求,市场逻辑恐怕都是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卓红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以“六个必须坚持”为基本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命题之一。这一命题从阐释“提出问题”的矛盾思维、“问题存在和把握问题”的整体逻辑、在实践中主动“应对和破解问题”的精神特质三个方面,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脉传承”、“发展创新”的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进一步明晰问题思维和问题意识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思维进一步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和“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的逻辑关联,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阐释“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务实求真基础上主动应对、引领时代的实践自觉的精神特质,是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三重维度,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岭
研究对象问题涉及的是研究什么的问题,而逻辑起点则涉及研究路径问题。逻辑起点从研究对象的某一局部开始,在逻辑和历史的辩证运动中,逐渐过渡到研究对象整体,因而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是简单商品。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从简单商品生产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存在共性的成分,"商品生产一般"是表现两者共性的范畴。否定逻辑起点是"简单商品生产",或否定"简单商品生产"的客观存在,将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商思争
本文归纳整理了会计“管理活动论”主要观点;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作为记录的会计”的命题;并进一步证实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从“会计管理”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学科划分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冰莹 董维春
回答何为学科成长、如何成长为一流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双一流"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理论前提。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与外在"建成"逻辑。实然层面,中国大学学科成长以政府和大学为践行主体,体现"建成"逻辑的强制输入;应然层面,学科的知识建构和社会建制过程表明:大学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学科建设思维从分析重构向系统整合的转变,是"建成"逻辑向"生成"逻辑转变的重要渊源。在澄清两种逻辑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是一流学科成长的基本思路。转变思维范式,尊崇成长规律,孕育独特性资源成为世界一流学科成长的必然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左相国
The identifying models of the parameters in a logistic func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t first.Then the identifying model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output series of Tobacco Industry in the World.The parameters in the logistic function are gained and the demonstrative model on the growth process of Tobacco Industry in the World is formulated.The demonstrative model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 tobacco industry.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庆祥 王海滨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是中国现代性问题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黑格尔和马克思都重视精神发展的重要性,坚持精神与现实需要在对方中确证和体现自身的力量,并强调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相转化,然而在视域关照、运思逻辑和研究理路上存在偏重于"精神基地"还是"现实基础"的差异性问题。人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内在精神与现实逻辑的和解与互动,具体涵摄相辅相成的三个子问题:人的精神世界如何适应现实逻辑;现实逻辑如何改善关乎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外在条件;精神文化如何优化现实逻辑。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主要指向内在精神与当代中国整体结构转型和社会力量博弈的现实逻辑之间的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丹辉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国竞争升级、地缘冲突加剧以及重大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交互叠加的世界大变局给各国产业转型发展和政策体系重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世界范围内产业政策随之再掀理论和实践热潮,其演进呈现一系列新动向新特点。各国加大产业政策实施力度,旨在促进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并兼顾抢占前瞻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防范竞争对手、维护产业链安全等多元化目标。为此,应着力加强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竞争政策、贸易政策、环境规制、区域发展战略的机制性体系性协同,在产业政策选择性与功能性导向再平衡的演进逻辑下,塑造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新型关系,探寻产业政策的动态合理边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世界大变局 大国竞争 未来产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建平
一流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和基础,一流学科的成长是知识不断分化与融合的演进过程,也是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从"生态进化"与"制度优化"的视角阐释一流学科成长的范式转换和规训方式转变,深入挖掘一流学科成长的演进机理。一流学科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学科增值评价和学科治理是新一轮"双一流"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