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5)
2023(2731)
2022(2312)
2021(2095)
2020(1766)
2019(3944)
2018(3831)
2017(7239)
2016(4029)
2015(4663)
2014(4594)
2013(4591)
2012(4438)
2011(3983)
2010(3872)
2009(3600)
2008(3577)
2007(3260)
2006(2912)
2005(2667)
作者
(13641)
(11216)
(11136)
(10498)
(7265)
(5529)
(5106)
(4474)
(4369)
(4055)
(3970)
(3903)
(3781)
(3749)
(3690)
(3500)
(3454)
(3393)
(3360)
(3294)
(2992)
(2916)
(2780)
(2765)
(2612)
(2610)
(2525)
(2419)
(2386)
(2378)
学科
(14206)
经济(14183)
管理(8799)
(8139)
(7681)
企业(7681)
方法(6528)
(5178)
中国(4625)
数学(4446)
数学方法(4356)
业经(4028)
理论(3988)
文化(3742)
(3734)
教育(3487)
地方(3419)
(3296)
(3104)
(2880)
产业(2844)
(2621)
贸易(2619)
(2537)
农业(2521)
市场(2482)
(2254)
经济理论(2113)
(2076)
企业经济(2050)
机构
大学(59452)
学院(57790)
研究(24504)
(19650)
经济(19111)
管理(17872)
中国(17294)
科学(17049)
理学(15038)
理学院(14768)
(14706)
管理学(14346)
管理学院(14247)
(14002)
(13672)
研究所(12549)
农业(11950)
业大(10842)
中心(10416)
(9755)
(9110)
(9062)
(8942)
师范(8916)
北京(8889)
(8509)
(7594)
(7572)
科学院(7495)
农业大学(7440)
基金
项目(39778)
科学(30194)
基金(28038)
(26605)
国家(26330)
研究(26088)
科学基金(20885)
社会(15686)
(15541)
自然(14803)
社会科(14682)
社会科学(14675)
自然科(14448)
自然科学(14439)
(14348)
基金项目(14243)
自然科学基金(14199)
教育(12144)
资助(12033)
编号(10047)
重点(9716)
成果(9073)
(8846)
计划(8828)
(8581)
(8090)
科技(7931)
科研(7909)
课题(7904)
创新(7456)
期刊
(24339)
经济(24339)
研究(17895)
学报(15257)
中国(14745)
(13660)
科学(12467)
大学(10967)
学学(10296)
农业(9220)
教育(9215)
管理(7988)
(6766)
(5247)
(4569)
金融(4569)
业大(4450)
(4130)
技术(3957)
财经(3819)
图书(3811)
农业大学(3751)
经济研究(3657)
(3377)
业经(3281)
书馆(3075)
图书馆(3075)
问题(3049)
国际(3042)
科技(2891)
共检索到93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  
文化自觉、现代化与传统继承的关系、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关系等构成当前文化大都市建设和发展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从文学的立场来看,文学作品的创作、文学市场和环境的建设、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和发展中皆有着重要作用。从现实的层面上来讲,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文化大都市建设和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精神追求的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宗豪  
我国在推进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其主要表现是:重城市经济,轻城市人文精神;重城市“形态”,轻城市文化“精神”;重文化“活动”,轻文化“内涵”。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反思与指导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既要在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又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积极维护民族文化主权;既要形成一流的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文化艺术人才,又要从国际大都市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形成区域文化功能相区别、各具特色、多元文化形态纷呈的“文化圈”;既要重视城市“形态”,更要重视城市的文化精神,要使城市“形态”与文化“神态”融为一体;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经验时,要反思建设国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纪明  
关注全球(世界)城市的崛起,也关注那些转型不太成功、地位有所衰落的城市,如美国的匹兹堡、底特律及英国的伯明翰等,同时也聚焦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正处于转型期和转型前期的大都市。力图从上述三种类型城市的转型路径和模式中探寻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机理,以期对中国大都市的转型有所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露莹  
当前,文化已经成为体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市第九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上海要建成文化大都市,其中,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择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本文指出:由上而下的观念转变对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两者互动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成机制,上海应结合自身特色确立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并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庆松  
上海在建设国际型大都市过程中,国际型人才的流入和外流必然引发跨文化问题,需要加强跨文化管理。上海市跨文化管理的对象主要涉及5种人才。上海市跨文化管理的对策措施是构建3种机制,即跨文化选人、跨文化培训和跨文化用人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晓梅  
随着人口激增,拥堵已成为"大城市病"的重要表现。2016年岁末,北京或将征收交通拥堵费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北京是否收取拥堵费、怎么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可能对其他城市起到"示范作用"。虽然征收拥堵费在国际一些城市已有先例,但并非是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晓梅  
随着人口激增,拥堵已成为"大城市病"的重要表现。2016年岁末,北京或将征收交通拥堵费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北京是否收取拥堵费、怎么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可能对其他城市起到"示范作用"。虽然征收拥堵费在国际一些城市已有先例,但并非是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深圳的命运与香港紧密相联。香港回归,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的条件逐步成熟。深港一都两制是挑战也更是机遇,可以兼容两种制度的优势。深港两地的规划建设要用同城化观念指导,互把对方视作大都市的一部分。同城化涉及两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贯穿两地发展的全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震  
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看待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是必须研究的紧迫课题。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动态地、渐变的,而不是静止的、恒定的。总体趋势是:在建设初期,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较为突出,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的作用趋向递减,而市场机制逐渐增强。这一变动趋势也要求政府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应该充分做好自身管理领域的创新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树伟  母爱英  
大都市区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需要关注大都市区管治。目前中国大都市区管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建轻管”和“单一式”的管治理念,“后果导向”和“管家式”的管治模式,部分大都市区管治行政主体缺失,大都市区管治的监督机制薄弱,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普遍,非政府组织独立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高等。为了实现中国大都市区“好的管治”,管治理念将不断地趋向于市场化、民主化、柔性化、信息化、“人本化”和“能本化”;在大都市区管治中必须协调政府与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以及市民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要构建完善的垂直管治体系和水平管治体系,实现由“后果导向”式管治向“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承志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都市和大都市区成为使用频率很高同时又经常被混淆的两个概念,认为厘清这两个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认为大都市和大都市区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产物,存在着某些共性的方面,但二者的内涵、衡量标准和阐述目标都是不同的;二者都是与城市化进程有关的重要概念,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宇明  赵中华  
都市旅游容量和承载力问题是事关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谐旅游环境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命题。上海都市旅游发展跨入了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型发展期,面临着旅游容量问题的严峻挑战。都市旅游容量管理与调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旅游容量管理与调控不是剥夺或限制公民进入都市旅游和体验的权利,而是根据这种区域的极限容量阀值,疏导进入大都市的旅游流,使之保持着一种合理的、持续的容量态势发展,维系整个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要创新都市旅游容量与承载力管理的制度安排,通过都市旅游产品转型与创新、基础设施技术升级和扩能、都市旅游布局空间战略调整、区域协调与联动、实施旅游可持续指标行动等举措,进一步释放都市旅游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吕玉洁  葛菁  
上海确定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即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下一步建设适应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规划的总体思路,即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线上与线下虚实结合、延伸服务与基础服务交相辉映、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贯穿始终,并加以具体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