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3)
2023(3981)
2022(3224)
2021(3157)
2020(2500)
2019(5846)
2018(5783)
2017(11368)
2016(5896)
2015(6652)
2014(6540)
2013(6364)
2012(5903)
2011(5118)
2010(5214)
2009(4683)
2008(5081)
2007(4596)
2006(4183)
2005(4104)
作者
(15365)
(12455)
(12448)
(12027)
(8282)
(5961)
(5904)
(4908)
(4657)
(4626)
(4331)
(4331)
(4210)
(4175)
(4150)
(3834)
(3767)
(3750)
(3688)
(3331)
(3251)
(3202)
(3035)
(3005)
(2916)
(2839)
(2820)
(2811)
(2608)
(2522)
学科
(17854)
经济(17826)
(17614)
银行(17469)
管理(16872)
(16457)
(16209)
(14952)
企业(14952)
(14643)
(10658)
金融(10658)
业务(9572)
(9302)
制度(9301)
(9125)
方法(8587)
银行制(8360)
数学(7376)
数学方法(7334)
(6887)
财务(6885)
财务管理(6865)
企业财务(6680)
中国(6338)
(6034)
体制(5549)
理论(4937)
业经(4687)
(3707)
机构
大学(73858)
学院(72894)
(30331)
经济(29520)
中国(29342)
管理(27267)
研究(22663)
理学(21694)
理学院(21500)
管理学(21272)
管理学院(21138)
(21006)
(20100)
银行(20091)
(18599)
(15702)
财经(14887)
(13658)
(13191)
金融(12977)
中心(12859)
(12818)
财经大学(11500)
人民(11254)
(11019)
科学(10787)
(10748)
北京(10444)
经济学(10303)
国人(10079)
基金
项目(42321)
研究(33561)
科学(32882)
基金(30756)
(25590)
国家(25352)
科学基金(22268)
社会(21036)
社会科(19908)
社会科学(19904)
教育(16595)
基金项目(15892)
(15417)
编号(13921)
自然(13301)
资助(13149)
(12958)
自然科(12945)
自然科学(12945)
自然科学基金(12762)
成果(12092)
(10133)
(9777)
课题(9683)
重点(9467)
教育部(9297)
项目编号(9135)
(9103)
大学(9057)
国家社会(8987)
期刊
(33129)
经济(33129)
(29964)
金融(29964)
研究(29063)
中国(18490)
(17527)
管理(11555)
教育(9937)
(8584)
学报(8555)
财经(8467)
科学(7695)
大学(7339)
(7033)
学学(6769)
技术(6617)
经济研究(5614)
理论(5198)
国际(4991)
实践(4739)
(4739)
财会(4401)
(4185)
农村(4169)
(4169)
会计(4154)
业经(4024)
中国金融(4002)
农业(3928)
共检索到132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兆杰  
作为改革重要的一步,我国商业银行现在被允许发行次级债。次级债分为短期次级债、次级定期债和永久性次级债,它们均在一定程度上被BIS视为合格的监管资本。国际上数量最多的是次级定期债,它被BIS计入二级资本,最高比例可达一级资本的50%。次级债具有无担保、后偿性、固定收益和期限长等特点,因此一些学者建议将其作为市场纪律的工具之一。在美国,次级债是银行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之一,规模越大的银行,对次级债的依赖程度越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行次级债则是银行司空见惯的一种活动,但主要是作为资金来源的一个渠道,而非为了满足监管要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玉升  王效俐  
本文利用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思想,把次级债券看成以银行资产为标的的期权组合,研究了次级债的定价问题。模型研究适用于两种不同优先级清偿规则的次级债定价方法、信用利差的性质,并给出实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鸣  陈捷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饶曦  徐冈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原则,于2003年11月,发出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该通知的出台,使各商业银行有望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拓宽资本筹措渠道,增强资本实力,这将有肋于缓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实力不足、资本补充渠道以及资本结构单一的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现状及其影响,阐述了次级债与银行资本的互换机理,并对商业银行在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兵兵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要求,必将对次级债等资本工具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次级债是商业银行等机构发行的,清偿顺序介于一般债务和股票资本之间的一种债务工具。近年来,次级债凭借其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作为债务工具,次级债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潘德平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跨入第四个年头,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在引导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促进商业银行业增加国际竞争力的工作中, 有必要继续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监管的先进经验,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国喜  
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6、7月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情况,解释了次级债券发行中发行利率偏低的原因,认为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不能纯粹以增加附属资本为目的,而应充分考虑风险,从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出发,着眼于提高银行竞争力;最后还就目前我国发展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提了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东智  蒲夫生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次级债除了具有补充资本、融通资金的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公司治理功效。基于这一视角,本文对次级债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功效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强制性次级债市场约束效用的两步骤分析框架,并就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提供了相应评论。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恰当的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国内金融生态的改善;为了确保MSDP(MandatorySubordinatedDebtPolicy)的投资者确实具备对银行风险变化进行监督和有所反应的动机,应该对由“内部人”持有的债券数量进行限制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培育市场化的发债主体和机构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岷峰  
一、美国次级债危机:21世纪第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次级按揭是指美国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面向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确有还款能力的客户提供的优质贷款,二是面向信用评分在620—660分之间的中等客户提供的"AitemativeA"式贷款,三是面向资产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的次级贷款。2006年,美国房贷款结构中,40%以上是"非优质资产"。根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红  
本文把商业银行次级债看成以银行价值为基础资产的期权组合,应用实物期权模型对其进行定价。在实际公开发布的数据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建设银行和华夏银行的次级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即票面利率没有足额反映债券实际的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韧  
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不仅可以补充银行资本金,还能够对银行风险行为进行直接市场约束和间接市场约束,有利于提升银行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加强金融监管以及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本文比较分析了欧美主要国家与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产品设计各自不同的特点,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产品的创新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晓林  靳瑾  
本文利用利差模型和发行决策模型对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两个环节——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次级债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效应基本不存在。次级债券的价格更多地取决于发债银行的资产规模或性质,而银行的发债决策受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上限的影响相当显著。鉴于市场约束对于辅助官方监管的重要意义,文章最后对目前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力微弱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丹丹  耿华  
本文阐述了当前次级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以B-S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根据次级债券的特性量身定做了一类定价模型,对未引入破产成本及引入破产成本两类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我国工商银行2005年第1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情况,就前一种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发行的次级债券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即票面利率没有充分反映次级债券实际存在的风险,债券存在一定的隐含担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飞舟  
资本金的不足,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规模扩张的瓶颈。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能够较快地、大规模地、连续地、动态地补充资本金,是一种市场化的好办法。次级债券的发行在促进商业银行形成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同时,兼顾了资本风险、融资成本和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