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8)
- 2023(14681)
- 2022(12844)
- 2021(11772)
- 2020(9978)
- 2019(22888)
- 2018(22824)
- 2017(44865)
- 2016(24062)
- 2015(27258)
- 2014(27273)
- 2013(27231)
- 2012(25439)
- 2011(23458)
- 2010(23744)
- 2009(22142)
- 2008(21679)
- 2007(19146)
- 2006(17377)
- 2005(15436)
- 学科
- 济(119438)
- 经济(119313)
- 管理(71122)
- 业(64799)
- 企(52521)
- 企业(52521)
- 方法(50936)
- 数学(44813)
- 数学方法(44399)
- 中国(28795)
- 农(27386)
- 财(25560)
- 地方(25089)
- 学(24962)
- 业经(23220)
- 制(19575)
- 环境(19511)
- 贸(18795)
- 贸易(18785)
- 农业(18396)
- 易(18127)
- 和(17016)
- 银(16754)
- 银行(16710)
- 融(16575)
- 金融(16573)
- 理论(16108)
- 行(16011)
- 务(15351)
- 财务(15287)
- 机构
- 大学(367349)
- 学院(363287)
- 济(156176)
- 经济(153044)
- 管理(142676)
- 研究(124516)
- 理学(123546)
- 理学院(122168)
- 管理学(120209)
- 管理学院(119568)
- 中国(91864)
- 京(77972)
- 科学(75519)
- 财(71416)
- 所(62835)
- 财经(57959)
- 研究所(57193)
- 农(55618)
- 中心(54419)
- 经(52538)
- 业大(52179)
- 江(52078)
- 北京(49679)
- 经济学(48855)
- 范(47609)
- 师范(47206)
- 院(44718)
- 经济学院(43957)
- 农业(43564)
- 财经大学(43085)
- 基金
- 项目(241997)
- 科学(190437)
- 研究(176743)
- 基金(176702)
- 家(153402)
- 国家(152201)
- 科学基金(130294)
- 社会(113375)
- 社会科(107533)
- 社会科学(107503)
- 基金项目(93783)
- 省(92931)
- 自然(83623)
- 自然科(81558)
- 自然科学(81536)
- 自然科学基金(80089)
- 教育(80077)
- 划(78454)
- 资助(73645)
- 编号(70879)
- 成果(57980)
- 部(54311)
- 重点(54083)
- 发(52107)
- 创(49442)
- 课题(48761)
- 国家社会(46825)
- 教育部(46632)
- 创新(46232)
- 科研(45944)
- 期刊
- 济(174877)
- 经济(174877)
- 研究(112248)
- 中国(61345)
- 学报(56007)
- 管理(52198)
- 科学(51899)
- 财(51089)
- 农(49511)
- 大学(42188)
- 学学(39907)
- 农业(34344)
- 教育(34223)
- 融(32187)
- 金融(32187)
- 技术(30031)
- 财经(29223)
- 经济研究(28855)
- 业经(26598)
- 经(24929)
- 问题(23180)
- 技术经济(19481)
- 理论(18459)
- 统计(17741)
- 贸(17635)
- 图书(17142)
- 业(16686)
- 现代(16658)
- 商业(16640)
- 实践(16471)
共检索到531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邱寿丰
尝试借鉴德国环境经济账户中的生态效率指标,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度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指标。这套指标是基于GDP与建设用地、能源消耗、用水总量、原材料消耗等4个资源投入性指标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国内生产排放量等3个污染排放类指标生成的,包括土地产出率、能源产出率、用水产出率、原材料消耗产出率、二氧化硫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国内生产排放产出率等7个指标。应用这套生态效率指标分析我国1990~2005年生态效率的发展趋势,发现1990~2005年各种自然输入要素的生态效率均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仅使自然输入要素与经济产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弱脱钩。其中,用水产出率增长最...
关键词:
生态效率指标 中国 循环经济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园园 傅泽强 邬娜 吕宁磬 沈鹏 高宝
循环经济评价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全面、科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取28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分析了我国2000~2011年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并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全面推进形成规模阶段,从过程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邱寿丰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但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度量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论述循环率并非循环经济的科学测度,然后在阐明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提高稀缺性自然资本的生产率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生态效率指标来度量。最后评述了Seiji Hashimoto和Yuichi Moriguchi建议的描述社会物质代谢的六个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应该具备的标准和计算这些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DMI、DPO和GDP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度量指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测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其芳 黄贤金 彭补拙 翟文侠 刘林旺
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选择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85至2003年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1985年以来,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依次历经缓慢提升、快速发展以及目前的稳定发展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增强,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区间(1,1.5)内;并对2003年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发现资源减量投入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依次为57%、19%、13%和11%。为提高现阶段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比如减少物质投入,推广...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障碍度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治国 陈田
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的本质在于通过平衡旅游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旅游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基于生态效率、旅游能源消耗、旅游经济效应等理论.提出旅游生态效率的概念和模型.以海南省为例.定量计算了海南省2012年旅游生态效率值并分析其部门差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LCA的旅游生态效率模型以旅游能源消耗为环境影响变量.以旅游收益为经济影响变量.单位经济收益下能耗值越低说明旅游生态效率水平越优.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力越大。(2)海南省2012年旅游总体生态效率值为7.353MI/Y.旅游交通生态效率值为15.461 MI/Y.旅游住宿生态效率值为1. 25 M.I/Y...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城乡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和谐发展。本文从信息技术的"意识"、"接入"、"利用"以及"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包含17项指标的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然后选取我国31省区为样本并采用客观确定权重的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我国整体城乡数字鸿沟呈现逐年扩大的态势,从2000年的1.2527持续增至2009年的4.3012,年均增长幅度为14.739%。(2)我国城乡数字鸿沟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西部较大,其次是中部,东部较小。(3)从单个省区来看,历年城乡数字鸿沟最大的是青海,最小的是上海。本研究不但可以为测度城乡数字鸿沟提供科学的指标体系,而且能够为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青 徐勇
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揭示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及其系统耦合要素演变过程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农牧模式的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是开展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各监测站数据和吴起县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坡度等数据,模拟分析了吴起县种植业作物产量与泥沙流失量随人均梯田面积的变化特征,评价了吴起县草畜业生态经济耦合现状并模拟分析了预计可达到的生态经济耦合指数。结果表明:坡耕地改梯田不仅能小幅度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大幅度减少泥沙流失量,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耦合指数可以定量表征生态经济耦合过程及其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忆邵
针对城市病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成因、治理经验与对策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存在的主要不足;初步构建了测度中国城市病的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就城市病总指数而言,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2各类城市病在3个城市中存在明显差异性:上海的人口拥挤指数最高,北京次之,广州最小;广州的交通拥堵指数较高,北京与上海大致相近;北京的环境污染与风险指数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广州的住房贫困指数略高于北京和上海。最后,提出了若干治理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波 黄贤金
以“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了自上而下的树型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三层指标体系),并形成了理论指标体系和操作指标体系,分别面向推广应用的理论研究和规划管理。据此,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循环经济规划进行预评价,分析发现:随着循环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南通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将不断提升,但是其提升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是:2002-2007年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与改造,因而仍处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状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污染减量排放和资源减量化;2008-2010年是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轨的阶段,此阶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减排和治理;2011...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沓 韩东平
生态经济形态的趋势性发展驱动着企业由传统的经营模式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环境经营模式转化。本文将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提出的Eco-Efficiency的思想引入企业环境经营模式,应对企业环境经营计量、评价、决策、控制的现实需求,提出"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概念,论证其与企业环境经营的契合性,并采用模糊数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直觉模糊集理论设计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测度模型与方法,进行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的直觉模糊集测度,旨在引导企业实施环境经营战略,促进环境经营生态经济双赢目标实现。这对于Eco-Efficiency思想与环境经营模式的深度融合,对于环境经营模式的推广与有效运用,具有探索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森宇 曲波
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省级区域(港澳台、西藏地区除外)的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且各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区域创新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且随着区域创新与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愈加显著。最后,针对我国各区域提出了完善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生态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度 生态效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侯剑华 王仲禹
[目的 /意义]通过量化计量指标对研究主题的知识扩散进行测度与分析,客观地展现研究主题所包含的知识单元的扩散路径及其扩散规律。[方法 /过程]以Web of Science(SCI-E&SSCI)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通过被引参考文献检索方法,以J.E.Hirsch 2005年首次提出H指数概念的文献为被引文献,检索2005-2015间引用该文献的施引文献,得到样本数据。借助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分别进行关键词共现与文献共被引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本文所提出的双阶知识扩散度指标Q算法进行计
关键词:
量化指标 引文分析 知识扩散度 H指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伟 张雪芳
文章在考虑规模报酬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29个地区金融业效率水平进行了测算,得出我国金融业效率水平整体低下,只有极少数地区达到有效生产前沿面,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甚至低于0.5。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金融业效率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融技术创新对其效率的影响尤为显著,同时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而金融集聚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目前呈负相关。
关键词:
金融业 效率测度 DEA模型 影响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惠芳 赵静 徐晟
文章对优势产业测度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出优势产业测度的相关指标,并用信息熵法对专家评分确定的权重进行修正,运用TOPSIS应用程序对安徽省工业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找出安徽省的优势产业。
关键词:
优势产业 测度 信息熵法 TOPSIS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向洋 张圆刚 朱国兴 李德明 王娟
针对旅游季节性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纵向跟踪研究和测度方法众多等问题,利用黄山风景区长达10年的日接待数据,在归纳出旅游季节性测度框架的基础上,将熵测度方法及其组合分析方法用于旅游季节性测度,深入分析黄山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发现:①旅游季节性模式方面。运用图示和以均值为核心的描述统计方法,能够直观地体现季节性的峰谷形态、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②季节性均衡程度(离散程度)方面,季节变动指数测度出年内的旺季、平季和淡季,能为管理者提供概念性管理工具。③在模型测度方面,熵测度方法具有较大优势,运用年、月、周熵冗余指数分析年内、月内和周内的季节性,与其它方法相比较,更加深入细致,政策指导意义更强;熵分解方法,能够剖析历年季节性变化的内在根源,能进一步提升政策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