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8)
2023(10104)
2022(8147)
2021(7487)
2020(6189)
2019(14295)
2018(14110)
2017(28300)
2016(15302)
2015(17799)
2014(17770)
2013(17588)
2012(16360)
2011(14932)
2010(15470)
2009(14427)
2008(14732)
2007(13533)
2006(12299)
2005(11647)
作者
(43036)
(35496)
(35454)
(34138)
(23451)
(17126)
(16182)
(13699)
(13595)
(13029)
(12283)
(12176)
(11579)
(11466)
(11363)
(11113)
(10500)
(10434)
(10419)
(10100)
(9201)
(8785)
(8600)
(8355)
(8188)
(8054)
(7997)
(7789)
(7096)
(6995)
学科
(73804)
经济(73712)
(49663)
管理(46414)
(41682)
企业(41682)
方法(32887)
数学(28038)
数学方法(27782)
中国(21539)
(19939)
(19157)
业经(17195)
(16464)
贸易(16453)
(16056)
(15636)
地方(13925)
(13802)
金融(13801)
(13489)
银行(13482)
农业(13136)
(12882)
理论(12239)
(11406)
财务(11366)
财务管理(11331)
(11150)
(11001)
机构
大学(231959)
学院(228892)
(103236)
经济(101257)
管理(87065)
研究(76954)
理学(73271)
理学院(72535)
管理学(71580)
管理学院(71132)
中国(62772)
(51586)
(48042)
财经(40579)
科学(40136)
(37730)
(36783)
(35653)
中心(35533)
经济学(33509)
研究所(33122)
(31162)
北京(31004)
师范(30976)
经济学院(30208)
财经大学(30068)
(29340)
(29005)
(26901)
业大(25749)
基金
项目(137179)
科学(109675)
研究(106381)
基金(101548)
(86167)
国家(85078)
科学基金(73585)
社会(70557)
社会科(67043)
社会科学(67023)
基金项目(51785)
(51014)
教育(50057)
自然(43477)
(43169)
资助(43091)
编号(43025)
自然科(42516)
自然科学(42509)
自然科学基金(41817)
成果(38188)
(32468)
重点(30799)
课题(30564)
国家社会(29699)
(29543)
教育部(29233)
人文(28270)
(28203)
(27973)
期刊
(119371)
经济(119371)
研究(78621)
中国(44621)
(40335)
管理(34906)
(31729)
金融(31729)
学报(29533)
(28470)
科学(28194)
教育(27522)
大学(24115)
财经(22692)
学学(22149)
(19529)
经济研究(19096)
技术(18925)
农业(18683)
业经(18250)
问题(16919)
(16866)
国际(16309)
世界(13413)
理论(11778)
图书(11775)
技术经济(11353)
商业(10830)
现代(10673)
(10496)
共检索到366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雨露  王芳  杨明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多元储备货币时代。货币发行国可能获得的各种利益,或许是对现代信用货币竞相国际化的最好解释。作者认为,除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无法计量的好处以外,货币国际化利益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益,以及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益。文中以实证研究表明,可计量的美元国际化利益至2 0 0 2年底已累计高达953 0亿美元。同时估算,若2 0 1 0年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则1 0年内可获得近750 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国际化利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张彩琴  
金本位时期,黄金在本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信用货币时代,黄金的货币属性虽然减弱,但是贮藏功能凸显。黄金对加强本币信誉、抑制金融市场波动、维持本币内外价值稳定和提高本币国际定价权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货币竞争出现新变化,中国应以史为鉴,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提高人民币信誉,维护金融稳定和提升人民币在黄金市场的定价能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主要研究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几个特点,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可以通过美元滥发来融通,美元的问题变成了世界的问题;其次考察了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改革面临多重难题,现实的选择是建立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指出我国应发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士贵  陈建宇  
由某一种或几种主权货币承担国际货币职能,不可避免会形成货币特权,进而出现"货币陷阱"问题。继英镑之后,美元确立了其国际货币地位,将美国利益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继而引发美元"货币陷阱"与"被美元化"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货币陷阱"及国际社会"被美元化"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并催生了以"去美元化"为主题的构建国际货币新秩序浪潮。人民币国际化应积极顺应历史潮流,为构建国际货币新秩序作出相应努力。本文以"货币陷阱"分析入手,从美元的国际货币特权—金融话语强权—国际金融霸权的逻辑思路,对现今国际货币陷阱及被美元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去美元化"进程中规避美元"货币陷阱"、推进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雷达  马骏  
本文从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角度入手,基于国家层面多边(多种货币在多个国家使用)外汇交易数据,采用货币发行分布和货币使用分布指标衡量货币国际化水平,对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发行国的经济体量越大、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越高、货币网络外部性越大,其货币国际化水平越高。同时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间汇率波动越小、贸易投资额越大、地理和文化间距离越近,则使用国越倾向使用该货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民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力的提高、人民币币值(包括物价与汇率)的持续稳定,还有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稳定亚洲经济的高度责任感等,使人民币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居民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媒介其国内国际贸易流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才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接着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目前人民币已经具备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条件;最后,给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五大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晓蕾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环境中产生的特有的经济现象 ,并对一国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中国的货币替代问题 ,从中国的“美元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伏安  林杉  
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对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演变;同时考察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无起色的原因以及日本进行的战略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设性方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巧荣  
实证分析显示,未来20年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国际储备领域维持美元第一、欧元第二、英镑第三,国际证券交易领域维持欧元第一、美元第二、英镑第三,最大的变化是人民币迅速崛起为第四大国际货币。这种演进态势与这一领域强大的惯性有关,但从根本上讲仍取决于影响国际货币占比的各种经济因素,比如国际经济、金融地位、汇率波动及实际利率等。我国国际金融地位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开放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盖永康  高杰英  
分析货币信任视角下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所具备的条件以及美元国际化的战略途径,对比欧元与日元国际化历程,展望未来国际货币的发展和改革趋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强化国家实力为首要目标,通过制度保障和有序的合作机制稳步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华  
本文以国际货币体系为主要视角,回顾了美元国际化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现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三个方面的缺陷:美元道德危机、外围国的美元需求刚性以及全球性收支失衡等,进而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主流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提出观点:未来多元化的主权货币(而不是超主权货币)将构成主流国际货币,各主要货币将在全球贸易、投资以及储备等方面占据大量份额,并成为其他国家的货币锚。面对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演变趋势,本文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现存的优势和弱点,并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长期培育过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光伟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并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改变当前世界经济过于依赖美元的不合理格局,更好发挥中国应有的担当和作用。与英镑和美元当初的情况不同,在相当时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将主要通过资本项目输出,我国将在对外投资、对外贸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减少我国储备中美国国债的比重,适当增加欧元债券的比重;另外,为促进国际上的人民币持有比重,强化人民币的稳定性和信誉,我国还应该增加对黄金的持有比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平祥  李颖  
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货币国际流动循环的构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仍然能继续充当国际货币,其必要条件是美元国际循环始终保持有效运行。国际货币载体以商品、技术和金融资产等形式表现出多种循环模式,如当前美元的金融产品主导型。美元国际循环在金融化转型之后,载体已由商品和服务演变为金融产品,回流渠道已由实体部门转为虚拟经济部门,其是否能顺畅取决于货币国际循环中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结构关系。国债市场在货币国际循环中起到锚定作用,形成锚定效应促进货币循环。一方面,国债直接作为载体而存在;另一方面,能通过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而成为其他金融产品的"锚",所以国债市场是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的关键。同时,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具有稳定性引导作用,促进国际市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鉴于此,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锚定效应及其国际货币循环载体的创造功能,从规模、流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等维度促进人民币国债市场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荣辉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从周边化、区域化到国际化,从国家货币、区域货币到国际货币的渐进动态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交流程度的提高,国内对美元等国际货币支付结算的需求增加,出现美元等替代人民币的"美元化",同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规模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替代周边国家货币的"人民币化"货币反替代现象。因而,货币替代与货币反替代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渐进进程中的必然现象,而这种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