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5)
2023(13066)
2022(11458)
2021(11006)
2020(9016)
2019(20763)
2018(20719)
2017(40815)
2016(21987)
2015(24560)
2014(24527)
2013(23930)
2012(21874)
2011(19743)
2010(19785)
2009(17938)
2008(17263)
2007(14926)
2006(13232)
2005(11477)
作者
(61201)
(50703)
(50348)
(47963)
(32391)
(24148)
(22973)
(19923)
(19260)
(18128)
(17283)
(16946)
(16024)
(15954)
(15578)
(15575)
(15183)
(15166)
(14456)
(14430)
(12505)
(12427)
(12218)
(11574)
(11279)
(11274)
(11240)
(11212)
(10088)
(9903)
学科
(82049)
经济(81955)
管理(67099)
(61614)
(51824)
企业(51824)
方法(37220)
数学(31855)
数学方法(31441)
(23498)
(22880)
中国(21897)
业经(18855)
(18476)
地方(17319)
环境(16932)
(16918)
贸易(16913)
(16459)
农业(15363)
(15158)
(14706)
(14617)
财务(14545)
财务管理(14522)
理论(14427)
(13802)
(13690)
企业财务(13680)
技术(13612)
机构
大学(304783)
学院(304586)
管理(124590)
(120009)
经济(117307)
理学(108260)
理学院(107119)
管理学(105448)
管理学院(104888)
研究(99401)
中国(73748)
(64054)
科学(61071)
(56125)
(48675)
中心(45416)
(45321)
财经(44889)
研究所(44354)
(43974)
业大(43781)
(40941)
(40854)
师范(40648)
北京(40429)
(36622)
(36019)
农业(35292)
经济学(34943)
财经大学(33330)
基金
项目(210351)
科学(165817)
研究(157617)
基金(152242)
(131115)
国家(129977)
科学基金(112411)
社会(98403)
社会科(93196)
社会科学(93173)
(81632)
基金项目(80909)
自然(72879)
教育(71822)
自然科(71106)
自然科学(71090)
自然科学基金(69805)
(68700)
编号(65596)
资助(62480)
成果(53494)
(46634)
重点(46331)
(44595)
课题(44351)
(43644)
项目编号(40782)
创新(40529)
教育部(40274)
科研(39950)
期刊
(130887)
经济(130887)
研究(90316)
中国(53822)
学报(45443)
管理(44543)
科学(41881)
(41478)
(40955)
教育(35081)
大学(34633)
学学(32044)
农业(28746)
(26315)
金融(26315)
技术(25254)
业经(22776)
经济研究(20891)
财经(20823)
图书(19124)
(17676)
问题(16757)
理论(15528)
科技(14690)
实践(14468)
(14468)
现代(14168)
技术经济(14033)
(13992)
商业(13555)
共检索到439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贺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本质上是为了加强法律的实施,是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对我国营商环境政策文献的大数据分析,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关注的重点领域有明显差异。鉴于作为刑罚附随后果的失信惩戒存在不区分犯罪类别、犯罪故意、犯罪刑罚等问题,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应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要落脚点,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赋予其更多的职能。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睿佳  王瑞君  
刑罚附随后果作为一种长期以来被应用于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治理工具,与当前我国正在建构中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耦合。刑罚附随后果通过三种不同的样态,作用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但目前,二者的耦合与衔接尚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因此,应当在充分贯彻社会信用体系固有的人本主义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对刑罚附随后果的应用进行限定和完善,强调其作为失信惩戒手段时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联,慎重对待其对犯罪人基本权利的克减和限制,并通过完善守信激励制度为曾受刑罚者冲减刑罚附随后果的负面影响提供有效渠道。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兵强  孙铭杰  
政府失信惩戒是指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因外部行政行为侵犯或损害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所应当受到的惩罚或承担的责任。当前,政府失信惩戒面临着惩戒规范缺失、惩戒机制不科学、救济机制不完备等问题。为此,需要推进政府信用立法,优化问责机制与完善救济机制等,以促进我国政府失信惩戒的法治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笑霞  
关于审计师法律惩戒的相关文献多立足在诉讼风险较高的欧美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审计师诉讼风险较低、审计师主要面临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环境下,相关因素对审计师惩戒的影响如何?监管部门针对审计师做出的行政处罚以及审计师对处罚风险的感知会对审计师及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对这些问题尚缺乏充分的证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学文  
受到长久以来"社会文明建设迟缓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压力,大量关于"社会道德"的重建要求涌向了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得"失信惩戒"对于底线的划定开始由此下探,表现为将"失德"不加以区分地作为失信的浅层形式,将"犯罪"不加以区分地作为失信的深层表现。面对失信惩戒的"泛化"趋势,必须通过校正社会信用体系的评价基点,才能建立起类型化、关联化、立体化的罪错记录评价机制。只有充分吸收各地立法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摒弃以"行为"为核心的传统评价模式,转而构建以罪错行为为评价素材的"人格"评价模式,才能实现由"信用建设"到"诚信建设"再到"社会文明建设"的三级跳转和层次推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封星琦  蒋都都  
行业性失信惩戒是行业协会商会依据行业自治规范对失信会员采取符合失信惩戒原理的惩戒措施。行业协会商会依靠其支配和影响能力,以会员意志凝结的章程为权源,对违反行业秩序的失信会员加以惩罚,从而维护会员权益和行业利益。因此,行业性失信惩戒是社会公权力“处罚”,并由失信惩戒设定权、失信评价权和惩戒实施权所构成。基于社会公权力自制,行业协会商会在实施行业性失信惩戒中应贯彻法治原则。基于国家公权力介入,政府应加强对行业性失信惩戒依据的审查;以立法或司法解释创设社会行政诉讼制度,法院应对行业性失信惩戒进行合法性审查。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许荻迪  关媛媛  
随着失信联合惩戒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推广,个别地方在实践中出现了过罚不相当、惩戒措施泛化、"黑名单"管理失当等现象,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鉴于我国目前实施的部分行政性信用联合惩戒措施已属于行政处罚范围,应纳入法治规范。借鉴国外失信联合惩戒的主要做法,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完善我国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一是加快公共信用联合惩戒立法;二是实行联合惩戒目录清单制管理,使联合惩戒措施显性化、公开化、可预期;三是加快建立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形成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和公共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互通互动、协调发展的联合惩戒新格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一青  
改革开放后 ,信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造成银行的呆账坏账居高不下 ,也阻碍着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提出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三个对策及三步走的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晶妹  宋哲泉  梁墨  
本文以资本市场所反映出的环境违法违规声誉惩罚为测度对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我国具有创新性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缓解市场声誉惩罚失灵问题的逻辑和机制。实证证据表明:(1)在市场声誉惩罚失灵的环境领域,我国环境违法违规上市公司受到了显著的声誉惩罚,达到市值的-1.52%,占比总惩罚的98.06%。(2)环保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是我国环境违法违规受到声誉惩罚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资本市场所反映出的总惩罚效应的主要来源。(3)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环保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克服了我国以往对环境违法违规企业惩罚不当的问题,将环境违法违规成本提高至与主要发达国家可比的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鲁萍  
失信联合惩戒在环境领域的运用大体走过了初步启动、稳步推进与全面运行阶段。对于这一内涵丰富、外在表现形态多样的行为,不宜将其一刀切式地界定为行政处罚,应将其认定为信用监管的具体表现形态或者环节之一,是以信用为基础,以信息为纽带,给严重失信者带来负面不利影响的新型行政行为。随着环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的深入推进,逐渐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为促进这一制度实践的合法、有序、高效运行,需要在完善制度供给,优化合作机制的同时,畅通协作机制,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冉冉  
以干部考核指标为核心的政治激励在中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与此不同,文章讨论了对地方政策执行者的道德激励和纪律惩戒不足给环境政策执行困境形成的影响。主要观点是:第一,以党校、行政学院为核心的干部环境教育没能培养出政策执行者对环境保护在价值观和心理层面的认同感。能够从道德层面激励地方政策执行者积极保护环境所需要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模范榜样都十分匮乏。第二,党纪对于地方环境政策执行者的道德激励和惩戒作用都很微弱。环保在党员的纪律体系要求中较为模糊。惩处那些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的违纪行为不是纪委巡视和反腐的重点工作。第三,仅以"硬指标"、"军令状"等压力型的政治激励方式鼓励地方官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熊艳  李常青  魏志华  
已有文献对媒体"轰动效应"鲜有关注,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对"霸王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首次系统考察了媒体追逐"轰动效应"的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以及声誉惩戒,并为分析其在内地和香港市场中的影响差异提供证据。研究发现,媒体在信息传导过程中通过"有偏的放大机制"而非"中立的把关机制"的传导产生了"轰动效应";媒体追逐"轰动效应"给霸王集团及其在香港及内地的同行业者带来了短期内无法恢复的损失,而香港及内地投资者对"霸王事件"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媒体追逐"轰动效应"并未受到资本市场的声誉惩戒,需引起媒体本身、监管和立法当局以及投资者等各界审慎的思考。本文研究表明,媒体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渠道,不可否认有助于...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洪波  卢盛羽  
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在此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失信联合惩戒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之所以特别重要,原因在于其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则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洪波  段豪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获取社会公众对失信联合惩戒的感受和看法。结果表明,部分民众尚未明晰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失信联合惩戒的认知程度上呈现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地域差异。针对失信联合惩戒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惩戒泛化"等社会焦点问题,提出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用现代征信技术、开展社会诚信教育、规范具体执行细则等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哲泉  
企业违法违规后由于受到市场声誉惩罚,信贷融资通常会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违规,市场声誉惩罚可能失灵。以我国2010—2019年间环保严重违法失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我国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信贷融资效应的有效性和可能存在的局限。实证结果表明:(1)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之前,企业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不受环保违法失信负面影响;(2)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之后,企业银行贷款受环保违法失信影响而显著减少;(3)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之后,企业债券融资受环保违法失信影响平均为负但并不显著;(4)我国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在信贷融资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缓解了市场声誉惩罚失灵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