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6)
- 2023(5840)
- 2022(4943)
- 2021(4469)
- 2020(3724)
- 2019(8263)
- 2018(8058)
- 2017(14972)
- 2016(8134)
- 2015(9189)
- 2014(9101)
- 2013(9213)
- 2012(9168)
- 2011(8711)
- 2010(9219)
- 2009(8595)
- 2008(8453)
- 2007(7700)
- 2006(7284)
- 2005(6721)
- 学科
- 济(58181)
- 经济(58128)
- 管理(21695)
- 方法(17420)
- 业(16932)
- 地方(15404)
- 数学(15006)
- 数学方法(14877)
- 学(14729)
- 企(13482)
- 企业(13482)
- 地方经济(11815)
- 中国(10845)
- 业经(9620)
- 农(9219)
- 制(8413)
- 教育(7388)
- 财(7384)
- 理论(7090)
- 环境(7082)
- 经济学(7052)
- 融(6757)
- 金融(6756)
- 农业(6510)
- 和(6498)
- 体(5885)
- 发(5819)
- 银(5791)
- 银行(5769)
- 行(5583)
- 机构
- 大学(139687)
- 学院(133852)
- 济(64095)
- 经济(62798)
- 研究(54602)
- 管理(47395)
- 理学(40370)
- 理学院(39783)
- 管理学(39009)
- 管理学院(38747)
- 中国(37559)
- 科学(31690)
- 京(29650)
- 所(28137)
- 财(26956)
- 研究所(25550)
- 农(22677)
- 中心(22174)
- 财经(21636)
- 江(21542)
- 经济学(21271)
- 范(20036)
- 师范(19835)
- 经(19557)
- 院(19108)
- 北京(18799)
- 经济学院(18739)
- 业大(18532)
- 农业(17639)
- 师范大学(16470)
- 基金
- 项目(84082)
- 科学(66727)
- 基金(62689)
- 研究(60071)
- 家(55257)
- 国家(54839)
- 科学基金(46207)
- 社会(40277)
- 社会科(38091)
- 社会科学(38081)
- 基金项目(32408)
- 省(31424)
- 自然(29179)
- 自然科(28512)
- 自然科学(28499)
- 教育(28194)
- 自然科学基金(28014)
- 划(26747)
- 资助(25978)
- 编号(22643)
- 成果(19747)
- 重点(19508)
- 部(19155)
- 发(18959)
- 国家社会(17325)
- 课题(16627)
- 创(16577)
- 教育部(16535)
- 大学(16000)
- 人文(15688)
共检索到213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航 汪丁丁 罗卫东
现代经济学与现代生物学对人性的看法相当一致,都把自利看作人类行为的基本前提。但来自桑塔费学派的最新研究证明,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利他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内部化的产物,在维持个人之间的合作劳动、有效提高族群生存竞争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在ESS(即“进化稳定策略”)基础上提出一个演化均衡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优势以及合作剩余导致利他偏好内生的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玉洁 王平心
利他行为对自利人性假设的挑战,要求经济学必须把偏好进行内生化处理。笔者首先构建了一个利他偏好内生模型,使得人类行为统一于效用最大化模式并具有了内在一致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对利他偏好内生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笔者认为,与利己行为不同,行为主体不是从利他行为后果而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得效用;通过整体间的生存适应性补偿机制,利他者不仅可以战胜利己者得以存在和持续,而且利他惩罚行为还为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利他行为 效用 偏好内生 利他惩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齐良书
本文指出了叶航(2005)和叶航、汪丁丁、罗卫东(2005)建立的“利他行为演化均衡”模型的错误,重新梳理了利他行为与经济学的关系。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不排斥利他偏好,利他行为难以进入经济学实证分析,主要是由于利他行为难以量化。人类利他行为是生物进化和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并不妨碍经济学把利他偏好当作人性的一部分。经济学可以通过解释道德情感的进化根源、道德规范的形成机制以及道德规范对个人行为方式的影响,来解释人为什么有利他行为。
关键词:
利他 经济学 进化稳定均衡 道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小亮 笪贤流
作为经济学的硬核假设,自涉、外生给定、同质且稳定不变的偏好假定几乎被应用于所有的经济分析中。由于其对真实世界中个体行为解释的牵强与矛盾从而面临着理论困惑与现实困境,走出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偏好的融合。本文研究表明:偏好的融合必须囊括自涉偏好与他涉偏好的统一、偏好异质与内生对偏好同质与外生的扬弃、偏好稳定的特殊性与偏好演化的一般性三个方面。从而融合后的个体偏好是自涉偏好与他涉偏好的统一;是情景依存的,内生于社会制度之中;是异质的;是演化的。偏好的融合无论是对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现实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偏好演化 偏好融合 他涉偏好 异质偏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ESS)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说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为了解释越来越多的利他行为和合作现象,现代经济学试图通过放宽经济人的外延来将之纳入传统的经济人分析框架。但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扩大化偏好依然是外生的、不变的,它依然把丰富多样的人类行为抽象为平面单一结构,从而依然没有克服经济人分析的内在缺陷。经济人模式化分析的主要表现为:(1)忽视人类行为的历史性,而仅以现在和将来考量行为方式;(2)仅仅是一个理性计算问题,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行为和下意识反应;(3)基于近视的行为功利主义,仅仅反映本能反应的动物性一面;(4)基于原子论个人主义,行为动机是着眼于效用最大
关键词:
经济人 利他行为 主流经济学 偏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六堂
本文讨论了影响人们跨时选择的重要因素——贴现因子的最新进展以及他们在经济学和金融中的重要应用,给出了目前关于改变贴现因子的模型。
关键词:
贴现因子 偏好 行为经济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文敏 杨思佳 罗俊 叶航
禀赋效应是主流经济学难以回避的"异象"(Anomalies),对主流经济学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假设构成了严峻挑战。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对于禀赋效应是否真实、有效和稳健的存在,在主流经济学家与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之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争论。近10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尤其是神经经济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在行为实验的基础上,使用脑成像和脑刺激等先进技术,揭示了禀赋效应与人类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的层面上证实了禀赋效应存在的微观基础。文章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评述,从而为禀赋效应的存在性提供新的科学证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顾海根
对33所大学的20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校背景变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与网络行为偏好间关系的影响。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2)在控制了性别和网龄之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对其网络利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3)信息偏好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4)学校层次和学校地域对信息偏好与网络利他行为间关系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鸿飞
本文认为,企业品牌产品在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活动中的行为及信息传播构成了消费者从外部环境中认知品牌最基础的信息。成功的品牌信息会引起一种情感反应,可以把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拉近,品牌如能成为消费者自我实现或表现自我的媒介,消费者就会产生接受、喜欢的行为倾向。文章提出,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预期是形成品牌情感的先决条件,偏好反转现象与消费行为倾向密切关联。
关键词:
消费者 心理学 行为经济学 品牌偏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国卿 龙登高 刘齐平
自利理性人假设一直以来都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命题,然而,从古典经济学创立的时代开始,与之相对、并涵盖了前者的利他主义经济学思想也蕴含在诸如斯密、帕累托等重要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到20世纪后期,利他主义假设更是借助经济学帝国主义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而成了经济学理论的前沿。在吸收借鉴前人思想基础上,我们扩展了斯密的利他主义和公平偏好理论、帕累托对身份认同和社会规范的论述以及科斯对企业指令经济的分析,将行动者的效用函数视为多重社会偏好因素的叠加,允许行动者动态调整偏好系数以对社会关系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将制度规则视为行动者的0—1决策因子(遵守或违背),提出了一个基于适应性社会偏好的利他主义效用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倩
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人们完全追求一己之私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许多情形下,公平意识会影响人的行为。近十多年来,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尝试把公平偏好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本文主要对行为实验中的公平偏好、公平偏好的生物学基础、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模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对纳入公平偏好的两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还从一个宽广的视角讨论了纳入公平偏好的经济学模型与其它他涉偏好模型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此类研究可能会引致统一人类行为科学的倾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业安 左聪颖 袁晓燕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采用相对较为合理的实验结构,在经济学框架下对个体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的性别差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大多数研究发现男女偏好在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是,中国被试对于风险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并,社会偏好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小,并且男性风险中性个体所占比例要高于女性,男性中自私的个体所占比例要高于女性。我们还同时对影响个体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的其他一些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结论,如经济学专业的个体具有更低的优势不平等厌恶偏好和利他偏好等。
关键词:
社会偏好 偏好的性别差异 实验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