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2)
- 2023(4752)
- 2022(3912)
- 2021(3870)
- 2020(3157)
- 2019(7294)
- 2018(7388)
- 2017(11365)
- 2016(7980)
- 2015(9203)
- 2014(9304)
- 2013(8105)
- 2012(7342)
- 2011(6980)
- 2010(7219)
- 2009(5982)
- 2008(5795)
- 2007(5305)
- 2006(4751)
- 2005(4390)
- 学科
- 教育(21440)
- 济(17378)
- 经济(17371)
- 中国(11713)
- 学(10480)
- 理论(10180)
- 教学(10120)
- 管理(9901)
- 业(8802)
- 方法(7687)
- 数学(6698)
- 数学方法(6547)
- 农(5897)
- 企(5815)
- 企业(5815)
- 学法(5628)
- 教学法(5628)
- 研究(5348)
- 学理(4900)
- 学理论(4900)
- 发(4774)
- 发展(4218)
- 思想(4215)
- 展(4093)
- 政治(4075)
- 技术(4000)
- 革(3955)
- 农业(3867)
- 改革(3790)
- 生(3711)
- 机构
- 大学(101570)
- 学院(96326)
- 研究(38678)
- 教育(33109)
- 范(27647)
- 师范(27473)
- 济(26510)
- 经济(25602)
- 管理(25455)
- 科学(24304)
- 京(23552)
- 师范大学(22646)
- 理学(21880)
- 理学院(21419)
- 管理学(20650)
- 管理学院(20440)
- 所(19698)
- 中国(18818)
- 研究所(18268)
- 技术(18084)
- 农(17783)
- 江(17077)
- 职业(16678)
- 北京(15789)
- 中心(15519)
- 业大(15210)
- 农业(14100)
- 院(13519)
- 教育学(12886)
- 州(12778)
- 基金
- 项目(61834)
- 研究(53426)
- 科学(48887)
- 基金(38213)
- 教育(36738)
- 家(33078)
- 国家(32593)
- 社会(28697)
- 省(27885)
- 社会科(26712)
- 社会科学(26705)
- 科学基金(26029)
- 划(25753)
- 编号(25363)
- 成果(24218)
- 课题(22574)
- 年(19435)
- 基金项目(19406)
- 规划(16544)
- 重点(16399)
- 部(15571)
- 资助(15259)
- 自然(15169)
- 自然科(14787)
- 自然科学(14782)
- 发(14762)
- 项目编号(14619)
- 自然科学基金(14537)
- 性(14113)
- 教育部(13985)
共检索到154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迪特·舒尔茨 张可创
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师教育的因素,对于教师职业独立性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在国际范围内,教师和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特点决定了国家必须赋予教师一定的"教育自由"。"教育自由"是对教师职业功能上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所在。依据教师职业的特点来看,一个好教师不仅要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把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然而,教师教育一直处于理论和实践相冲突的紧张状态,所以教师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以人格培养为宗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和解,既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知识素养,又要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自由 教学活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满忠坤
学科归属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关乎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规约着学科构建的有效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划分学科类型的根本依据,确证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厘清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前提和依据。教育学不仅不应归为社会科学,而且归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提法也不妥当。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是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它规约了教育学是基于理解和认同的人文科学属性。确证教育学的人文科学归属,旨在强调教育研究的价值涉入和"主体赋予性",有助于警醒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斌
本文提出的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性别因素,教育者的心理特征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规律性。简言之,就是指男女教师反映在心理层面上的差别。当今教育理论的探索,正由粗放走向精细。因而,从教育学视角出发,观照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这个人们既熟悉又易忽视的问题,对深化现代化教育研究不无裨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士杰
教师人格是教师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特质型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人际过程。教师人格除了循着从普通人的视角研究外,还必须从学校、课堂的当下环境——文化中去寻找。我们把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格称之为一般人格,而把具有教育职业特点的人格称之为教育人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祁立刚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促进特殊教育事业进步与繁荣的巨大力量。长时间以来,这种潜在的巨大力量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从分析造成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科研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入手,探讨了培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与培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具体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生
日本教育正在以"在‘宽松’的教育氛围中培养‘生存能力’"为基本方向,实现转型,在此背景下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以教师的"实践性指导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正在重构教师教育课程,其思路与方法值得分析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婷 侯婷婷
《国标》是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其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交叉现象,因应了我国不断推进融合教育的进程,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培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为目标的融合教育课程,需要直面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现场需求,课程目标从特殊教育知识补充转向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从阶段性师范教育到强调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堂教学从重视教师知识输入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课程资源建设从重视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指导服务体系建构。
关键词:
融合教育素养 融合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晓虹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高校教育技术素养对高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笔者从基本内涵角度分析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并结合我国高校教育技术素养的现状,分析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高校 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学习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定的中国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尽管尚有五年期限,不少地方已然掀起了一场教育现代化的"达标"运动。很多人心中疑惑,这次的"达标"与以往的达标(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价)有何本质的不同?达标评价的目的就是认定一下"是否达到"就够了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意义究竟在哪里?首先要说的是作为"外生型后发国家"的我们,应当警惕一种叫做"现代化陷阱"的误区。那些作为"内生型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正平
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培养有特定的方式和要求。在专业化视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正确处理好按需培养与提高质量、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综合培养与有所侧重、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培养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和钧
一、培养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四化建设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对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新、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德群
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教师教育 师德培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宋惠兰
阐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分析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现状 ,指出图书馆对高校老师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途径以及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高校教师 信息素质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秋阳
慕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具有学习者多样化和规模化、学习资源开放性、学习方式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资源更新换代迅速、内容丰富多样的特征和优势。慕课时代,成人远程教育需要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需要教师从课程实施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整合者,需要教师从说教者转变为学习者的精神导师和伙伴。因此,教师素质培养和提升势在必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进行学习和提升。成人教育院校和教育机构要及时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加强与成人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共同提升。
关键词:
慕课 成人学习者 远程教育 教师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