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1)
2023(4614)
2022(4051)
2021(3848)
2020(3313)
2019(7331)
2018(7151)
2017(12932)
2016(7263)
2015(8100)
2014(8030)
2013(8033)
2012(7807)
2011(7338)
2010(7652)
2009(7571)
2008(7984)
2007(7700)
2006(7015)
2005(6727)
作者
(23659)
(19805)
(19593)
(18846)
(12773)
(9741)
(8953)
(7684)
(7655)
(7381)
(6809)
(6790)
(6567)
(6555)
(6488)
(6086)
(5897)
(5863)
(5820)
(5683)
(5199)
(4918)
(4775)
(4654)
(4535)
(4463)
(4456)
(4456)
(4189)
(3948)
学科
(30489)
经济(30443)
管理(20041)
(17878)
(16474)
企业(16474)
方法(11947)
(11008)
数学(8810)
数学方法(8424)
理论(8191)
中国(7872)
(7316)
(7229)
(6285)
教育(6214)
业经(5757)
(5501)
关系(5453)
(5323)
贸易(5316)
(5229)
(5126)
(5121)
(5061)
金融(5057)
(4704)
银行(4684)
地方(4486)
(4475)
机构
大学(118434)
学院(112841)
研究(42785)
(39193)
经济(38099)
管理(35726)
中国(32313)
理学(29240)
理学院(28771)
科学(28109)
管理学(27729)
管理学院(27512)
(27290)
(23971)
研究所(21426)
(21147)
(20050)
(19206)
(18611)
师范(18444)
中心(18399)
北京(18011)
业大(16522)
财经(15994)
农业(15706)
(15320)
(15217)
师范大学(14900)
(14303)
(14026)
基金
项目(63904)
科学(48195)
基金(45091)
研究(44608)
(40727)
国家(40375)
科学基金(32652)
社会(26252)
社会科(24691)
社会科学(24678)
(23416)
基金项目(22161)
自然(21743)
教育(21480)
自然科(21301)
自然科学(21294)
(21003)
自然科学基金(20883)
资助(20227)
成果(17756)
编号(17753)
重点(14861)
(14080)
课题(13330)
(12367)
科研(12349)
大学(12089)
计划(11949)
(11822)
教育部(11742)
期刊
(52249)
经济(52249)
研究(39788)
中国(27266)
学报(25130)
科学(19861)
教育(19614)
大学(18939)
(18634)
(18569)
学学(17285)
管理(17220)
农业(12272)
技术(9973)
财经(9842)
(9542)
金融(9542)
图书(9036)
(8611)
经济研究(7625)
(7560)
(6936)
(6925)
书馆(6795)
图书馆(6795)
统计(6706)
问题(6390)
国际(6282)
业大(6270)
(6241)
共检索到193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岱  叶健  
文学传记是指以文学家为传主的传记类型,它既要真实叙述传主的一生,更离不开对其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在传主的作品及其心灵世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作为著名传记作家的莫洛亚,在其文学传记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批评倾向:他认为一个作家不仅是普通的生活者,还是伟大的创作者,所以在为作家作传时不能忽视这种双重身份。此外,作家的生活经历不能完全代表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但可以从作家的作品中观察其生活。一直以来,对莫洛亚传记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叙事的真实性和文学性,而忽略了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入地来看,莫洛亚传记作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颖  
叙事解读是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叙事理论的解读是英美文学作品解读的理论基础和能力前提。从叙事解读的主体内容来说,它主要包括对英美文学作品情节、人物、背景、思想主题、情感等方面的深度理解。近年来,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的研究反映了现代英美文学作品的叙事解读方法、文学批评策略和跨文化文学交流。由聂宝玉著的《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基于当下多元化的研究视野进一步研究与构建了英美文学作品的叙事理论,将欧洲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英美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和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整合,丰富了英美文学作品叙事研究的理论成果。该书理论脉络清晰明确,从理论到实践、从经典到后经典、从传统到现代,全方位展示了英美文学叙事解读的理论架构与实践方法。从整体上来看,该书具备以下三大亮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史学研究在于寻求教育历史发展的"规律",注重精英思想和制度形成,而忽视了历史进程中各种人物活动及其事件。从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的视角来探讨教育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其目的正在于试图把教育历史研究的拓展与承继自身叙事传统相结合。知识与技能虽然在教育历史研究中依然占有相当地位,但读者的状态或态度却成为研究者所应重点关注的。我们必须深入到社会的文化历史中去寻找作为教育历史思考和实践的源泉,我们需要考虑今天的教育历史研究的文化依据,以及教育知识的文化特征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特征,并由此建构、展开自身的教育历史研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江辉  
日本无赖派文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日本文坛,是该时期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其颓废堕落式的叙事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无赖派文学的特征,其独具个性的叙事伦理彰显了无赖派文学的张力,其犀利且鲜明的批评话语则映衬出无赖派文学的思想和理念。而叙事艺术、叙事伦理与批评话语的相互渗透和映衬建构了日本无赖派文学的有机整体和内涵,对二战后日本文学的转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鹏飞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反映出语象叙事的两大特征——视觉性和艺术性,其最终目标是表达生命情志。对自然风光色彩、光影的渲染,人物形象与肖像画形成的类比,展现出文字的视觉性,是“再现的形式”。对电影蒙太奇、绘画多点透视技巧的借鉴,呈现出艺术之间的杂糅,建构了一种空间幻觉,可概括为“有造型的形式”。语对象的情感投射、语与象的心物交游,则揭示语象叙事的最终目的——展露生命情感,体现“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以中国诗学视域下王弼的“语象意”观作为参照,有助于深入理解《达洛维夫人》中语象叙事的表征途径,即“出言以尽象,立象以尽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白艳莉  
本文主要对传记式资料测量的理论基础和传记式资料问卷的开发程序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分析了该方法在甄选中的实施效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元锋  
宋人在对前代特别是本朝文学发展历史的理论总结和批评阐释中,逐步产生了自觉的诗歌史观并形成自成体系的文学史叙事话语。其文学史叙事主要在时序论、文脉论、文体论、典范论、派家论五个范畴内展开,同时运用以纪年区分时段、确立经典人物图谱、命名文学典范与诗家派别等言说方式,构成交错联结的文学史叙事链,搭建了宋代文学史的基本框架。其大量"互文性"的诗学文献所提出的丰富议题,为后人提供了可置身其境的历史视域和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功胜  
在传统小说观念里,细节是最小的叙事单元,它们可以通过事件、故事、情节最终到达典型形象与小说主题,而在当下的小说叙事中,细节偏离了这种价值指向和推论逻辑,从一个依附性的叙事单元激变为一个本位性的、独立的审美对象,最终越位上升为一种细节审美的文本观念。作为应对消费阅读的叙事手段,这种细节观的合法性需要仔细推敲。小说既应有对生活质感的细节化呈示,也应有对它们的诗性发现和超越性思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勇  
教师研究不仅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促进教师持续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研究逐渐从科学取向转变为叙事取向,即从"作品"走向"文本"。叙事可以提升教师的发现意识、反思意识与主体意识。"文本"叙事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教师个体层面的生活史方法,以及共同体层面的合作传记法。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赵涛  
编纂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进入成熟、总结阶段的目录学巨作。它在开展规模宏大的文学批评时,始终站在清代学术思想、美学观念与文学批评的理论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文心雕龙》等文学理论批评的历代作品,并以提要形式进行评论,凸显出内涵丰富的史学价值判断和史家精神气象,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的成熟与完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郜元宝  
一批评是由批评家主动发起的一场精神会话,它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又不免要涉及一个时代的文学整体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因此这场精神会话注定是综合性的、多边的,它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视乎需要,也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批评的魅力正在于此。批评首先当然不能只是批评家的自说自话,也不能像那些媒体明星一样,撇开作家作品,隐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润洲  
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进步。学术批评对创新教育理论、多向度理解教育实践与提升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育学术批评中,这些价值的实现却需要开展实实在在的"真"批评,拒斥言不由衷的"假"批评;注重专题评论,倡导融合批评;培育宽容精神,进行自我批评;进而促进教育学术的健康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瑞   魏婉  
<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技能,涉及对问题、观点、证据和论据的深入分析和评估。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对信息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要求人们不仅仅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和判断。这种思维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并作出明智的决策。英美文学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读者则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来理解和评估这些观点,分析作品主题、人物、情节和语言。
关键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晓星  
对于叙事资本,迄今少有人作过系统的阐述和梳理,但这一概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厘清其所指称的意义,能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教育社会史、生活史研究的独特贡献,其贡献不仅在于学术意义上,还在于实践意义上。教育社会史、生活史研究不仅是一门学术意义上的学问,也不仅是一种视角或方法,还是一种事关人之力量成长的研究,应该看作是一项赋权或解放的运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翁再红  
艺术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流传物,皆由某种特定的物质材料或精神符号承载,经典建构因此在本质上也涉及文本传播问题。文本借助不同的媒介建构了差异性的文化生态,其媒介层面的表征是构成文本经典性的重要标志。以此为据,本文从“经典性”概念入手,逐层梳理了其与媒介合法性、跨媒介叙事、故事世界建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媒介之于经典的基础作用由此可以得到必要说明;经典化历程所隐含的媒介辩证法也将得到有效揭示。文本经典地位的确立,既以其在历史流传过程中不断突破原有媒介的本真性、走向高度融合的跨媒介性为关键表征,又是借助跨媒介叙事所建构的故事世界、通过叙事元素叠加和形象谱系建构而不断得到强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