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6)
- 2023(8485)
- 2022(7724)
- 2021(7404)
- 2020(6135)
- 2019(14332)
- 2018(14446)
- 2017(28109)
- 2016(15344)
- 2015(17362)
- 2014(17379)
- 2013(17181)
- 2012(15540)
- 2011(13899)
- 2010(13594)
- 2009(12232)
- 2008(11601)
- 2007(9806)
- 2006(8389)
- 2005(7032)
- 学科
- 济(57934)
- 经济(57870)
- 管理(43434)
- 业(40946)
- 企(34749)
- 企业(34749)
- 方法(29443)
- 数学(25475)
- 数学方法(25196)
- 农(14861)
- 中国(13955)
- 财(13734)
- 学(13420)
- 业经(12880)
- 地方(12036)
- 理论(10565)
- 和(10200)
- 农业(9997)
- 贸(9955)
- 贸易(9951)
- 技术(9680)
- 易(9644)
- 环境(9520)
- 务(9186)
- 财务(9129)
- 财务管理(9115)
- 制(8898)
- 教育(8650)
- 企业财务(8632)
- 划(8380)
- 机构
- 大学(213806)
- 学院(212168)
- 管理(89012)
- 济(78551)
- 理学(78328)
- 理学院(77492)
- 经济(76702)
- 管理学(76155)
- 管理学院(75794)
- 研究(67402)
- 中国(47540)
- 京(45460)
- 科学(44482)
- 财(34060)
- 业大(33899)
- 农(33428)
- 所(33364)
- 研究所(30872)
- 中心(30251)
- 江(28607)
- 北京(28601)
- 财经(28329)
- 范(28233)
- 师范(27994)
- 农业(26318)
- 经(25815)
- 院(24693)
- 州(24045)
- 师范大学(22723)
- 技术(22686)
- 基金
- 项目(153760)
- 科学(119921)
- 研究(112096)
- 基金(110684)
- 家(96186)
- 国家(95389)
- 科学基金(82098)
- 社会(68160)
- 社会科(64488)
- 社会科学(64470)
- 省(60517)
- 基金项目(60134)
- 自然(55022)
- 自然科(53708)
- 自然科学(53698)
- 自然科学基金(52708)
- 教育(51036)
- 划(50812)
- 编号(46560)
- 资助(45525)
- 成果(37068)
- 重点(33638)
- 部(33260)
- 创(32055)
- 发(32031)
- 课题(31266)
- 创新(29765)
- 科研(29517)
- 项目编号(29018)
- 大学(28645)
共检索到290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燕飞 陈建华 吴耀辉
采用浸提法对佛肚竹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为溶剂,1∶15的液料比,70℃下浸提90 min。实验还研究了测量黄酮类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佛肚竹 黄酮 提取工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勇平 李清禄 应顺秋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认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含量45%、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探讨光照、加热、p h和存放时间对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在暗室和室内自然光照下较稳定,室外强光照下其含量明显下降;加热对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p h对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p h为5-6时的稳定性最好;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可存放一定时间,暗室内存放60 d,黄酮类化合物保存率为98.32%.
关键词:
猪仔笠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稳定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辉
以提高金线吊葫芦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案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对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应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案对影响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主要因素水平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因素水平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50 min,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为0.106 g·L-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敏佳 蒋玉蓉 陈国林 毛前 陆国权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
关键词:
植物学 藜麦 黄酮 提取条件 基因型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力 于丹
本试验采用乙醇回流浸提法,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样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黄酮含量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60%乙醇,料液比(g/mL)为1∶40,在70℃温度下回流提取2h,测得花生粕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平均为0.86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媛媛 李新华 刘兰英
选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绿豆皮中总黄酮进行了提取,研究粗黄酮含量随着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绿豆黄酮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绿豆 超声波 黄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卫华 韩鲁佳 杨增玲 刘贤
为确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黄芪黄酮(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芪黄酮得率与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液固比的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88.3%,液固比25 mL/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黄芪黄酮得率为0.977 mg/g,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1%,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关键词:
黄芪 黄酮 提取工艺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延吉 张旭 田晓艳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毒性,为了开发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inn)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本研究以阳桃为材料,采取有机溶剂提取与大孔树脂纯化的方法,对阳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50%乙醇为提取液,料液比为1∶10,80℃下提取2.5h,黄酮的提取效果最好,黄酮得率可达2.82%;最佳的纯化工艺为采用AB-8大孔树脂,样品上样浓度为1.0mg·mL-1,pH值为4.1,上样流速为1.5mL·min-1,洗脱液流速为1.5mL·min-1,洗脱液为50%乙醇,洗脱液量为2.4倍柱体积。
关键词:
阳桃 黄酮 提取 纯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毕丽君
为确定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用乙醇溶液浸提 ,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 ,萃取香椿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 ,并用方差分析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在 1 0 0g样品中 ,加 50mL体积分数为 50 %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剂 ,浸泡 2 4h后 ,超声波辅助萃取 45min ,连续萃取 2次 ,总浸出率可达 96 47%。香椿嫩叶中的叶片黄酮提取率为 7 45% ,叶柄为 5 40 %。乙醇体积分数为显著因素 ,超声波辅助萃取时间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 ,溶剂用量看不出有影响。图 3表 2参 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晓凤
为了建立酶法提取老鹰茶中总黄酮的方法表是,将老鹰茶样品经一定量的纤维素酶于不同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酶解,结合95%乙醇提取黄酮,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在酶浓度为0.40 mg/mL,酶解温度为50℃,pH 5.0,酶解时间为120 min的最佳酶解条件下,老鹰茶中黄酮的含量达到2.68%。表明,方法能满足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要求。
关键词:
酶法提取 黄酮 老鹰茶 纤维素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立波 郑文德 何艳贞
本文对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用乙醇提取黄酮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浸提获得粗提物的总黄酮含量为2.60%。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葛根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异黄酮类。
关键词: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洪 肖维强 赵鹏 谢路斯 戴宏芬 黄炳雄 张慧 王晓容
采用高效液相/紫外-可见波长检测器(HPLC/VWD)法,测定了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7种黄酮类标准品分别是芦丁、金丝桃苷、柚皮苷、橙皮苷、柚皮素、川皮苷和甜橙黄酮。分离条件:分离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A为20%的甲醇,流动相B为30%的乙腈,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1.0~1.2 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85~350 nm,梯度波长。测定结果表明:标准品浓度范围为0.098~25.000μg/mL,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1.000;标准品连续5次进样和在48 h内多次进样,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葛明菊 金则新 李钧敏 钟章成 张利龙
大血藤为一种传统药用植物。为了了解大血藤的药用成分,利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及HPLC法分析了大血藤各器官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聚酰胺薄层层析及HPLC法分析都显示大血藤叶片含有10种不同的黄酮甙,而嫩茎、叶柄与老茎中分别含有10种、8种及5种不同的黄酮甙;大血藤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经盐酸水解后HPLC分析显示有8种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大血藤叶片及嫩茎的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成分较多,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前景。图3表1参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浩平 张冬英 龚舒静 秦向东
采用传统热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苦荞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对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对比。对苦荞茶热水冲泡后残余茶渣中的总固形物含量、总有机质、灰分、总钙、总磷、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苦荞茶中黄酮含量丰富,对于黄酮的提取,超声波提取法较传统热回流法更具优势,黄酮的得率分别占原料质量的2.07%和0.57%。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两种方法提取的物质在成分和总量上均有明显差异。热水冲泡后的茶渣营养成分丰富,总有机质含量高,其中脂肪、纤维素和蛋白质类成分含量与苦荞麦持平,基本没有损失,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楚秀丽 杨万霞 方升佐 尚旭岚 佘诚棋
通过对5个种源青钱柳叶片黄酮类物质生长期动态规律的分析,寻求最适宜的利用时期,并初步筛选优良种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数据,对其功能叶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湖南江华和江西庐山种源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其他种源为10月;不同种源间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异极显著,初步筛选出江华和庐山为优良药用种源。
关键词:
青钱柳 种源 黄酮类物质 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