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7)
2023(7021)
2022(5839)
2021(5245)
2020(4051)
2019(9074)
2018(8815)
2017(16273)
2016(8805)
2015(9676)
2014(9774)
2013(9670)
2012(9424)
2011(8818)
2010(9147)
2009(8461)
2008(8269)
2007(7539)
2006(7157)
2005(6730)
作者
(27338)
(22679)
(22670)
(21356)
(14411)
(10987)
(10132)
(8734)
(8650)
(8220)
(7803)
(7731)
(7620)
(7297)
(7088)
(7021)
(6685)
(6609)
(6541)
(6518)
(5868)
(5705)
(5460)
(5242)
(5204)
(5198)
(5080)
(5075)
(4671)
(4557)
学科
(45875)
经济(45842)
管理(21911)
(19550)
地方(18053)
中国(15673)
(13920)
(12904)
企业(12904)
环境(11779)
业经(11576)
方法(10756)
农业(10150)
(10088)
地方经济(9951)
(9770)
(8796)
金融(8796)
(8393)
银行(8382)
(8328)
数学(7731)
数学方法(7672)
发展(7317)
(7294)
生态(7191)
(6914)
资源(6717)
(6715)
贸易(6705)
机构
学院(131621)
大学(126537)
研究(53114)
(52734)
经济(51496)
管理(44996)
中国(40233)
理学(36870)
理学院(36287)
管理学(35660)
管理学院(35399)
科学(33548)
(29400)
(27579)
研究所(24886)
(23699)
中心(23327)
(23273)
(22458)
师范(22247)
(21950)
北京(19746)
(19500)
(18256)
业大(18053)
师范大学(17917)
财经(17765)
农业(17589)
(17188)
科学院(16692)
基金
项目(82413)
科学(64762)
研究(62313)
基金(56912)
(49828)
国家(49338)
科学基金(41475)
社会(39591)
社会科(37475)
社会科学(37469)
(34672)
基金项目(30478)
(28458)
教育(26875)
(25583)
自然(24972)
编号(24880)
自然科(24204)
自然科学(24200)
自然科学基金(23728)
资助(23144)
发展(20805)
(20414)
成果(19897)
重点(19303)
课题(19058)
(16778)
(16625)
国家社会(16011)
创新(15667)
期刊
(72867)
经济(72867)
研究(42657)
中国(31768)
(22884)
科学(19761)
学报(19084)
管理(17534)
教育(17464)
农业(16091)
(15547)
(15283)
金融(15283)
大学(14253)
业经(14112)
学学(13385)
经济研究(11031)
技术(10819)
问题(9241)
资源(8979)
(8448)
财经(8217)
(7563)
(7178)
(7098)
商业(6956)
科技(6726)
(6626)
旅游(6626)
(6626)
共检索到217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节礼  
佛教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生态伦理观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它的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净土观以及日常的生态实践方面。佛教生态文化尽管存在不少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于旅游开发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静  
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迎合当今的旅游市场需要,有利于推进佛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九华山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体验型、亲身参与型、纪念购物型、健康休闲型。进一步挖掘九华山的佛教文化内涵,科学合理规划佛教文化旅游的生态发展,实现文化和生态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展示九华山的特色,拓宽传播渠道大力宣传九华山佛教文化生态旅游,才能实现九华山佛教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及展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丽娟  赖斌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生态旅游环境伦理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最本质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并且还没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仁礼观”更是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以儒家“仁礼观”为基础,从理性思维和道德规范的角度构建一套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理论基础,并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实践者的概念,界定了实现该体系的主体范围,从而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并透彻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更好地为生态旅游所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继元  
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后果 ,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应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是西部地区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 ,所以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是西部旅游开发最佳选择。西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生态旅游环境战略、生态旅游经济战略、生态旅游文化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学清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活动形式,因其"绿色文化"的内生性,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大众型旅游消费方式。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必须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在适度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咏梅  孙根年  
本文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即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强调开发活动对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以及旅游活动对生态文化与体验的获取,另一方面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区发展。深层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双向责任互动基础上的生态文化和体验旅游,与大众化生态旅游相比,它应是学习社会和体验旅游的必然要求,代表着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新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萌  陈蔚  
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而作为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形式,城市生态旅游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又能够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文章在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之上,评价、分析了澳门的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并对其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明珠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与山区紧密相连的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开发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吴静  王丽丽  
本文通过对朱庄水库旅游资源及客源市场的系统分析,从旅游形象、市场定位、功能区划、线路设计、环境保护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构想,以朱庄水库为依托打造"三区一带"旅游区,推动其生态旅游的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景群  苟小东  王谊  吕淑杰  王金照  
以陕南生态旅游资源与多样性旅游功能为基础,提出了陕南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指导思想、开发建设原则与目标。陕南生态旅游开发以西安客源为核心市场,以三市为增长极,紧密依托两条铁路交通线,形成"一核-两轴—三极"的总体布局系统,形成巴山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秦岭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汉江低山川道生态旅游带的"三带"与"十一个功能区"的网络格局。此外,结合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陕南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东和,刘玉亭  
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界定,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山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黄山市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进行讨论。最后,对黄山市生态旅游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岑博雄  
本文以人们十分关注的涠洲岛为例 ,从资源优势、市场定位、产品定型、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开发措施等方面 ,对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仍欠发达的海岛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提出了旅游生态岛的概念和开发性保护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模式 ,形成了较完整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仲桂清  
蛇岛是我国珍贵的宝岛 ,以栖息大量单一蝮蛇而闻名于世 ,被称为“世界奇岛”。蛇岛资源具有神秘性、奇特性、趣味性、科学性等特点。蛇岛生态旅游开发前提是 :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优先 ;要合理地控制游人数和旅游活动量 ;要加强科学研究 ,开发以蛇岛资源和蛇岛为主的系列产品 ,扩大资源量 ,使蛇类资源和蛇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