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5)
2023(10127)
2022(8749)
2021(8053)
2020(6789)
2019(15588)
2018(15353)
2017(28692)
2016(16127)
2015(18131)
2014(18401)
2013(17877)
2012(16570)
2011(15093)
2010(15221)
2009(14003)
2008(14192)
2007(13042)
2006(11066)
2005(9759)
作者
(50356)
(42268)
(42018)
(40011)
(26547)
(20615)
(19205)
(16692)
(15738)
(15096)
(14312)
(13949)
(13786)
(13599)
(13126)
(13067)
(13016)
(12477)
(12216)
(12151)
(10819)
(10287)
(10207)
(9663)
(9635)
(9521)
(9348)
(9341)
(8601)
(8586)
学科
(62556)
经济(62480)
管理(45051)
(43366)
(34490)
企业(34490)
方法(30673)
数学(27066)
数学方法(26807)
(18433)
(17762)
中国(15959)
(15236)
(13933)
贸易(13929)
(13540)
业经(13451)
农业(12362)
(11904)
地方(11831)
(11373)
财务(11344)
财务管理(11305)
企业财务(10636)
理论(10091)
(9806)
(9759)
银行(9705)
环境(9571)
技术(9564)
机构
学院(235876)
大学(235685)
(91548)
经济(89547)
管理(86409)
研究(78282)
理学(74856)
理学院(73944)
管理学(72493)
管理学院(72067)
中国(58123)
科学(52622)
(50244)
(49348)
(41844)
(41813)
业大(41737)
农业(40254)
研究所(38313)
(36699)
中心(36645)
财经(33725)
北京(30542)
(30493)
(30428)
师范(29956)
(29004)
经济学(28233)
(27570)
农业大学(26773)
基金
项目(157999)
科学(121083)
基金(112415)
研究(108959)
(100870)
国家(99966)
科学基金(83373)
社会(67373)
社会科(63688)
社会科学(63663)
(63613)
基金项目(60362)
自然(56157)
自然科(54840)
自然科学(54816)
自然科学基金(53851)
(53705)
教育(51007)
资助(45499)
编号(44244)
重点(36047)
成果(35343)
(33935)
(33634)
(32981)
计划(31492)
科研(31331)
创新(30848)
课题(30751)
大学(29382)
期刊
(97558)
经济(97558)
研究(63206)
学报(46965)
中国(44610)
(44361)
科学(38531)
(34253)
大学(33612)
学学(31915)
农业(29332)
管理(28477)
教育(25130)
技术(19776)
(18709)
金融(18709)
业经(17170)
财经(16637)
(16250)
经济研究(16075)
(14246)
(14079)
问题(13492)
业大(12100)
商业(12033)
技术经济(11774)
科技(11596)
图书(11291)
(11087)
理论(10710)
共检索到338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早娟  
盛唐大诗人王维的诗歌受佛教思想影响极为明显,佛教思想中的世界观、心性论及禅定思想从三个层面深刻影响了王维的诗歌。佛教世界观对王维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对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形成了王维诗歌中灵动跳跃的诗意;其二,色空思想影响了王维对生命、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因而这些内容在王维笔下往往采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表现。佛教心性论中"境随心转"的思想对王维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产生了极大影响。佛教禅定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作品中体物敏锐入微,识理透彻无碍这一点上。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哈嘉莹  
杨维桢的诗歌思想体系是以“诗本性情”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了对诗歌创作、诗歌风格以及诗歌形式的论述,并有与其诗歌思想相辅相成的诗歌实践。将“诗本情性”这一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诗歌创作规范,扭转了元代以政教为中心的诗学观念,并对后世的“性灵”文学思想有不容抹杀的开启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京霞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形成的辩证艺术,从本质上讲,是根植于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双重关系之中。在诗歌创作上,推而广之,在一切文学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文学创作正是在协调这双重关系中实现的。诗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晓航  陈元锋  
普通高校中的文学教学该如何尽显古代诗歌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以唐宋阶段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对古代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强调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要明确古代诗歌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诗歌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存  刘常飞  
文章通过对史料和穆旦前期诗歌的深入分析,提出穆旦前期诗歌创作不仅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穆旦创作在回归自然、追求理想、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创作技巧和语言运用上与浪漫主义诗歌之间内在的联系。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诗歌精神始终交织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正是由于穆旦的诗歌中贯穿着浪漫抒情诗歌的影响,他的创作才呈现出复杂而独特的魅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国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诗歌对"朦胧诗"有潜在影响。尽管抒情主题相异,晚近诗歌与"朦胧诗"同具政治抒情性。"朦胧诗"保留了晚近诗歌的意象所指范畴,在此基础上扩大了意象的能指与所指功能。"朦胧诗"中的箴言诗、哲理诗用理性对抗晚近诗歌中的非理性情绪,其实却是语录体的变相沿用。与晚近诗歌相似,"朦胧诗"的诸多作品表达了公共意识,而非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在文本基础上,历史地考察转型期文学,不回避"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的关系,可还原文学史的完整性、客观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娟  
泛神论是泰戈尔思想的核心,赋予其观照自然的独特方式,故而诗作具有人与自然融溶合一的浪漫情怀。它在中国的传播,激活了中国诗学传统,促使在反传统以后处于近乎失语状态的"五四"人与传统诗学精神遇和,影响了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五四"人还对泰戈尔泛神论思想主动选择和改造,使之带上反传统、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时代印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小薇  
伊夫·博纳富瓦是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见解独到的翻译研究者。博纳富瓦认为诗意是翻译中不会失去的东西,真正的诗意是一种"在场",因而诗歌翻译是翻译"在场",具体来说,翻译要重视物质、声音与音乐。他的诗歌翻译思想既出于对诗歌与语言困境的现实忧虑,也体现了对诗人使命的自觉担当。然而,博纳富瓦拒斥概念性思维,关注经验"在场"的个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诗歌与语言的社会性质的思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蕾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为西方文坛留下以《变形记》为代表的众多诗歌佳作。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在《失乐园》中以史诗的文学形式承载伟大的基督教命题——"人类的堕落"。对奥维德诗歌和《失乐园》进行互文性研究,从文本细读入手,比较分析奥维德诗歌和《失乐园》的中英文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自然意象和创世纪传说。《失乐园》中,弥尔顿兼收博采文艺复兴时代对奥维德诗歌的借鉴方法,将奥维德诗歌纳入以基督教教义为准绳的评判体系中,强调他所坚信的基督教文学对古典文学的完美超越。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珈萌  
苏轼诗歌中有不少作品以"我"入诗,表现了宋人对独立意识和主体精神的推崇。而通过与其他人物对象进行比较来进一步强化诗人的主体精神,则成为苏轼诗歌的重要特点。其比较方式也极为多样:双向比较,丰富了诗人主体精神的表现内涵,增加了诗歌表情达意的深度,扩充了诗歌表现的张力;转换比较,呈现了诗人主体认知的过程性变化,显示出首尾开阖的章法结构;隐性比较,含蓄蕴藉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诉求,在诗歌技法上更为高妙。同时,苏轼还能在比较中冲破现实的桎梏,为自己或友人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出路,体现了宋人通达的人生态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黎明  
"讲求文法"是胡适文学改良的"八事"之一,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对其他义项详加解释,唯独对此一笔带过,给人留下不少疑惑。然而揆诸实际,胡适的"诗体大解放"活动一直与"国语文法"如影随形,从语法角度改造诗歌可谓是其"文学改良"的另一红线。扬弃宋诗句法,吸收其"说话""作文"因素;否定五七言整齐句法,肯定词的自然文法;打破诗文壁垒,恢复诗的自然语序;废除平仄对仗,用白话拆除旧体诗最后屏障,等等。基于中国诗语演变的历史实际,倡导诗歌语言的自然文法,胡适提出的这种文学革命方略无疑具有开创之功,不过也给后人留下很多文体困惑和艺术难题,如何在"散文"的形式里实现"诗性",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开的斯芬克斯之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玉强  
对《中图法》I207.22诗歌,K91世界地理,TN7基本电子电路,TP307检修、维护,S541+.3紫云英,R455体育疗法(医疗体育),D67地方政治的类目设置进行探讨,指出可能存在的重号与逻辑错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咏春  吕爱晶  
美国当代桂冠诗人凯·瑞安在诗歌中多处使用动物意象,构建了神秘的诗歌游戏世界。文章结合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探讨瑞安在诗歌中对水禽、飞禽和走兽类动物的细致观察和描写,认为其诗歌揭示了当今社会暗藏的危险,而动物世界中追逐、竞争等游戏的愉悦精神能给人们带来自由感。瑞安的诗歌折射了她作为当代美国知识分子对自由、创新等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