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8)
- 2023(11550)
- 2022(10222)
- 2021(9759)
- 2020(8130)
- 2019(18860)
- 2018(19012)
- 2017(37303)
- 2016(20263)
- 2015(22840)
- 2014(22946)
- 2013(22954)
- 2012(21058)
- 2011(18982)
- 2010(18939)
- 2009(17397)
- 2008(16922)
- 2007(14893)
- 2006(13237)
- 2005(11443)
- 学科
- 济(84848)
- 经济(84758)
- 业(63548)
- 管理(54797)
- 农(48012)
- 企(42336)
- 企业(42336)
- 方法(35932)
- 农业(31893)
- 数学(31234)
- 数学方法(30928)
- 业经(22261)
- 中国(20061)
- 学(18577)
- 财(18518)
- 地方(18408)
- 制(16356)
- 贸(14017)
- 贸易(14010)
- 易(13602)
- 环境(13057)
- 技术(12792)
- 发(12714)
- 策(12447)
- 土地(12244)
- 理论(12177)
- 和(12135)
- 银(11817)
- 银行(11783)
- 体(11423)
- 机构
- 学院(287078)
- 大学(285366)
- 管理(119858)
- 济(113615)
- 经济(111093)
- 理学(104184)
- 理学院(103117)
- 管理学(101438)
- 管理学院(100953)
- 研究(93652)
- 中国(72205)
- 农(65448)
- 京(61543)
- 科学(59574)
- 业大(50965)
- 农业(50045)
- 财(48127)
- 所(46898)
- 中心(44541)
- 研究所(42711)
- 江(42434)
- 财经(39011)
- 北京(38439)
- 范(37392)
- 师范(37129)
- 经(35642)
- 州(34427)
- 院(33420)
- 经济管理(33198)
- 农业大学(31716)
- 基金
- 项目(200398)
- 科学(157020)
- 研究(147993)
- 基金(145045)
- 家(125747)
- 国家(124602)
- 科学基金(107278)
- 社会(92219)
- 社会科(86932)
- 社会科学(86904)
- 基金项目(78695)
- 省(78398)
- 自然(70207)
- 自然科(68425)
- 自然科学(68408)
- 自然科学基金(67169)
- 教育(65491)
- 划(65264)
- 编号(62875)
- 资助(58565)
- 成果(49597)
- 部(44210)
- 重点(43513)
- 发(42808)
- 创(41023)
- 课题(40962)
- 创新(38140)
- 科研(37827)
- 教育部(37218)
- 人文(37075)
- 期刊
- 济(131023)
- 经济(131023)
- 研究(81199)
- 农(67131)
- 中国(56864)
- 学报(46105)
- 农业(45568)
- 科学(43852)
- 管理(38630)
- 大学(35415)
- 财(33812)
- 学学(33618)
- 教育(27805)
- 业经(27213)
- 融(26517)
- 金融(26517)
- 技术(23954)
- 业(21180)
- 问题(18695)
- 财经(17773)
- 经济研究(16859)
- 图书(15333)
- 版(15302)
- 资源(14971)
- 经(14888)
- 理论(14815)
- 农村(14648)
- 村(14648)
- 农业经济(14603)
- 科技(14515)
共检索到41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刁怀宏
研究目的:探讨《物权法》颁布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保护。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三水两区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和非农征地权益状况调查发现,当前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上面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缺失导致行权主体错位、在非农征地过程中对承包经营权作为财产权的不尊重、土地流转不规范带来使用权权益保护不稳定。研究结论:《物权法》应当与《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共同构成农户土地权益协调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茹萍 孙放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推进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乡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日趋活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当前统一和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的权益成为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农民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覃建芹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由于法律制度的缺陷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民流转收益低、主体地位不受尊重、流转后就业与社会保障面临风险。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推进地权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制政府行政权力;完善农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中介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义文 刘富 张齐
土地是农民特别是农村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土地承包权益是她们最为关切的经济权利,通过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状、类型和原因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觉提出了界定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中实行"男女比例"制度,实行家庭承包土地"按份分割"制度,明确无过错归则原则、追究侵害人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对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土地承包 权益保护 法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小映 王得坤
随着人口流动程度的提高,农村出现了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成员的家庭成员身份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处不同农户的"权户分离"现象。这种现象比较集中地存在于农村婚嫁妇女群体中,造成农村婚嫁妇女尤其是外嫁妇女的土地权益不同程度地流失,并加大了对这些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保护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处于"权户分离"状态的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有必要在国家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家庭承包土地在家庭分户、结婚、离婚等情形下的分割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列举式的界定,并进一步完善新增人口优先承包土地等规定,进而对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实行更为积极的保护。
关键词:
土地承包 婚嫁妇女 权户分离 权益保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利用全国4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1 156份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数据,探讨农户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机制。具体研究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的关系。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农户参与抵押贷款的意愿与行为既具有差异性又显著正相关;行为态度通过合作意愿完全中介农户参与行为,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直接与部分中介农户参与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莫晓辉
研究目的:在征地补偿中需要强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实现其直接权益。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征地补偿的对象除原有意义上的所有权外,还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用益物权,但该权利在征地中却被忽略了。研究结论: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征地中的法律地位将对征地制度改革全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现阶段需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制度;在修订法律法规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获得独立的权利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彻底物权化,并在凸显权利财产功能的同时,兼顾其社会保障和生产及粮食安全等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利用全国4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1 156份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数据,探讨农户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机制。具体研究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的关系。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农户参与抵押贷款的意愿与行为既具有差异性又显著正相关;行为态度通过合作意愿完全中介农户参与行为,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直接与部分中介农户参与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萍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权益的保障和规范是主要问题,其中权益的保障体现在实体性、价值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及其配套措施的具体建议。研究结论:应该重视和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变迁带来的新问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海燕 任雪莹
基于16省2 42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农户资金需求以及借贷行为偏好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认知、意愿、申请、获贷四方面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户需求不高;但长期而言,外源正规借贷偏好的农户借贷特征有向农户农业投资增加的趋势,保障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程度很低,信息不充分是阻碍现有农户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生率低,且多为短期小额借贷为主,多用于农业生产或者人力资本投资上,各试点模式的具体操作不同,因此在抵押物要求、利率以及交易成本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海燕 任雪莹
基于16省2 42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农户资金需求以及借贷行为偏好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认知、意愿、申请、获贷四方面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结果表明:短期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户需求不高;但长期而言,外源正规借贷偏好的农户借贷特征有向农户农业投资增加的趋势,保障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程度很低,信息不充分是阻碍现有农户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生率低,且多为短期小额借贷为主,多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海 王秀丽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地流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对其政策效果的评价。本文利用山东省农户数据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土地确权会强化农户土地的禀赋效应进而抑制土地流转的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土地确权强化了农户的土地产权强度,从短期看它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尚不明确,但长期影响应该是正向的。土地确权抑制农户土地流转的观点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存在悖论,而且统计推断显示禀赋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流转市场发育度和土地确权带来的安全效应显著影响着当地农户出现禀赋效应的概率,市场越深化农户越不容易出现禀赋效应,确权后土地产权强度提高越显著的农户流出土地的意愿越强。同时,安全效应还提高了土地流入农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意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土地确权 禀赋效应 安全效应 土地流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传岗
针对农户解决不好、政府或集体也解决不了的"土地配置悖论",中央政府提出加强土地流转一般规律的研究。为了研究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基于农户收入禀赋的一般特征,可把农民家庭归纳为"五类农户"。研究认为,农地流转的雁阵形态、驼峰分布、梯队演进、极化趋势与渐进流转特征体现了农户对家庭资源配置的占优匹配,因而是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国情的,最受农民欢迎的流转模式。因此,在未来20年或更长时间,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将长期处于主流地位。任何违背国情的流转政策,不仅会造成"三农"问题的恶化,而且会诱发深层次社会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