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7)
2023(7943)
2022(6668)
2021(6487)
2020(5142)
2019(11944)
2018(11682)
2017(22660)
2016(12303)
2015(13647)
2014(13897)
2013(13700)
2012(12968)
2011(11758)
2010(12134)
2009(11390)
2008(11141)
2007(10286)
2006(9570)
2005(8453)
作者
(34319)
(28876)
(28193)
(27474)
(18480)
(13862)
(13133)
(11223)
(10962)
(10622)
(9766)
(9666)
(9439)
(8969)
(8916)
(8869)
(8522)
(8483)
(8155)
(8135)
(7242)
(6985)
(6882)
(6839)
(6584)
(6465)
(6426)
(6349)
(5842)
(5806)
学科
(47697)
经济(47634)
(33568)
管理(31475)
(29316)
(21530)
企业(21530)
农业(19421)
地方(16415)
中国(14424)
业经(13784)
方法(13079)
(12492)
(12323)
数学(11279)
数学方法(10992)
(10669)
(9304)
贸易(9296)
(9185)
(8955)
及其(8669)
(8393)
(8385)
银行(8384)
农业经济(8182)
(7999)
政策(7937)
(7652)
金融(7650)
机构
学院(171416)
大学(166055)
(67535)
经济(65566)
管理(63297)
研究(60622)
理学(52539)
理学院(51876)
管理学(50953)
管理学院(50597)
中国(48978)
(36419)
科学(35745)
(34097)
(32217)
(30166)
中心(29752)
(29297)
研究所(26559)
(26358)
师范(26222)
财经(24950)
业大(24143)
(23887)
北京(23624)
农业(23548)
(22249)
(21896)
(21527)
师范大学(20715)
基金
项目(106602)
研究(84370)
科学(83522)
基金(74304)
(62932)
国家(62223)
科学基金(53132)
社会(51950)
社会科(48648)
社会科学(48636)
(42945)
基金项目(39214)
教育(37799)
编号(37435)
(35920)
自然(32627)
成果(31742)
自然科(31701)
自然科学(31691)
自然科学基金(31086)
资助(29916)
课题(26481)
(24906)
重点(23589)
(22890)
(22190)
(22064)
(21263)
规划(20628)
(20567)
期刊
(91075)
经济(91075)
研究(56088)
中国(40356)
(35633)
(25649)
农业(23192)
(23169)
金融(23169)
科学(22734)
教育(22552)
学报(21676)
管理(21337)
业经(18300)
大学(17304)
学学(15999)
技术(14193)
问题(12546)
经济研究(11783)
财经(11410)
农村(10242)
(10242)
农业经济(10191)
(9854)
资源(9800)
(9447)
(9350)
(8992)
图书(8830)
(8801)
共检索到281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绮惠  
佛山作为广东省城市化试点市,在"村改居"上作了大量尝试。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转型期社区的特征决定了这些新成立的社区面临着原城市社区所没有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同时必须为"村改居"建立起法律和制度保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陈世栋  欧阳渊  
"多规合一"成为转型期协调"条块分割"下多部门规划衔接、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和东部城市应对空间资源紧约束、基尼系数扩大等问题的必然趋势,为此,规划管理领域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利用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加强空间主体权责约束。大部制以来,佛山市顺德区的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对城市规划管理权限进行了多维重构,为提高城市化质量和统筹区域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总结了顺德规划管理特征,提出了"片区统筹"模式及城乡规划管理机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东山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比较起来,产业、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如何有效发展中小城市经济,从而带动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而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中小城市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对中小城市如何选择和发展特色产业进行研究,提出特色产业选择方法和发展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西丽  俞孔坚  李迪华  王思思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对城市边缘区基塘农业采取单纯地保护已难以奏效,附着于农业景观中的生态、文化及潜在的休闲等价值则随着城市化而消失。因此,研究如何维护和延续基塘农业景观在城市化过程中格局上的稳定性及生态服务功能则显得尤为紧迫和现实。通过对马岗片区"基塘"农业景观在现代集约农业的推行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其形态、格局及生态服务功能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在评价这一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构建"城市-基塘"景观安全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裴丹  李迪华  俞孔坚  
城市边缘区在快速城市化条件下面临土地、资金和劳动力重构的挑战。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马岗片区为例,探讨即将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和谐发展的模式,提出把土地开发经营方式、农村管理体制、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通过“政府-开发商-村民”的合作模式和土地使用权股份的形式,维护各方利益和社会公正,有步骤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惠萍  匡耀求  
通过深入广东省顺德地区实地调研其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状况,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把现代产业经济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并依据顺德区2006—2012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及其在珠三角城镇群产业圈的地位与作用,分析研究顺德区产业发展特点及与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顺德的产业发展基本上是依据市场需求自下而上自由发展起来的,带有明显的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特点;具有集群式产业联动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共同成长、专业市场发动、一镇多产业共同发展等特点;产业的良好发展使顺德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城镇化发展基础,具有典型的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特点。但是仅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城市升级转型迫在眉睫。顺德区的发展应融入到珠三角城镇发展的总体系中,地方政府应在产业升级和城镇空间优化、培育本土商业消费、高等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强扶持及调控,以实现产业"由大向强",从"以业兴城"到"以城促业"的重大转变,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宏琤   潘焕学  
“村改居”已经成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共同富裕则是“村改居”的根本目标。本研究以处于“村改居”政策后期的北京市史各庄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相关资料,分析了“村改居”的现实需要、模式形成以及阶段性成效,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史各庄的“村改居”有取代“瓦片经济”的“新富路径”探索、消除村民及村间收入差距的“共富”、支持所在区域的共同富裕等三方面需求;“村改居”采用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中“旧村”拆除沿用了已有的政策,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使得政府与村民相向而行、形成合力;“村改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共同富裕构建了治理保障,夯实了经济基础,建立了能够有效缩小村间收入差距的分配机制。研究建议: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业态,确保集体产业高效发展;对史各庄“村改居”模式进行借鉴时,应关注模式探索和形成中的机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宏琤   潘焕学  
“村改居”已经成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共同富裕则是“村改居”的根本目标。本研究以处于“村改居”政策后期的北京市史各庄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相关资料,分析了“村改居”的现实需要、模式形成以及阶段性成效,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史各庄的“村改居”有取代“瓦片经济”的“新富路径”探索、消除村民及村间收入差距的“共富”、支持所在区域的共同富裕等三方面需求;“村改居”采用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中“旧村”拆除沿用了已有的政策,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使得政府与村民相向而行、形成合力;“村改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共同富裕构建了治理保障,夯实了经济基础,建立了能够有效缩小村间收入差距的分配机制。研究建议: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集体经济发展业态,确保集体产业高效发展;对史各庄“村改居”模式进行借鉴时,应关注模式探索和形成中的机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杨昕  殷洁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的实地考察,结合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生产满意度以及对于农地整治的愿望三个方面详细调查了青龙社区居民对撤村并居政策实施的态度。从政府规划、社区管理等多个层面深入了解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施方案,总结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际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的撤村并居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杨昕  殷洁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的实地考察,结合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生产满意度以及对于农地整治的愿望三个方面详细调查了青龙社区居民对撤村并居政策实施的态度。从政府规划、社区管理等多个层面深入了解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施方案,总结青龙社区撤村并居的实际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的撤村并居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棉管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广东省佛山市N区的"村改居"项目通过打破城乡分割、实现政经分离、将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引入农村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N区却仍保留了诸多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变迁的悖论可通过历史制度主义得到解释。在历史制度主义者看来,N区"村改居"的制度现状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一方面,体制锁定造成了制度依存,新制度不得不在现有的制度场域中寻找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回报递增和利益群体的博弈也使得制度始终在延续和变迁之间求得平衡。制度变迁不是简单的"效率最大化"的结果,制度场域及制度所塑造的利益群体对于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雪莲  
文章以北京市第一个街道层级的社区——"鲁谷社区"改革为个案,分析传统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街居制"的发展困境及成因,提出以"社区制"为制度载体探索多元合作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由"街居制"到"社区制"的转换不是简单的挂牌或翻牌,应在"精简机构,缩减人员"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职能转变、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市场配置机制,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共同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工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2013年3月1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三位政协委员分别以摩托车、地铁、汽车三种不同交通方式,从宣武门出发到终点前门,进行速度大比拼,结果,摩托车、地铁和汽车分别以10分钟、16分钟和27分钟到达终点。武汉市2004—2012年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武汉市城区内的平均车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许多城市先后采取限行、限购、限号等措施,但是,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常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城市交通怎么了?是投资不足吗?是马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道胜  柴彦威  
在城市社区规划中,通常将社区视作各自独立的空间单元。这一方面导致对社区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考虑;另一方面,因为较少考虑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关联,而容易出现区域协调较差、效率低下、重复配置、过度建设等问题。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居民行为出发,重新理解社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解决空间落地问题。研究采用"提出假设—实证验证"的方法,首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概念以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从理论上提出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社区生活圈Ⅰ是自足性的圈层,以社区物理边界划定;社区生活圈Ⅱ是在居民出行能力制约下形成的,其中的设施主要面向本社区提供服务;社区生活圈Ⅲ是共享性的圈层,是多个社区生活圈之间重叠的部分。研究以北京市清河街道18个社区为案例,采用个体居民GPS数据,界定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范围,并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的"集中度"和"共享度"的计算,对案例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层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实际划分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吻合。最后,研究提出了基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策略,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级落地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敏  
本文以宁波市江东区7家城区街道图书馆创建和运行情况的调研为依据,对街道图书馆建设在社区内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阐明了城区街道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今后城区街道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