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
2023(2094)
2022(1815)
2021(1695)
2020(1525)
2019(3414)
2018(3390)
2017(6228)
2016(3565)
2015(3953)
2014(3724)
2013(3974)
2012(3676)
2011(3402)
2010(3293)
2009(2985)
2008(2965)
2007(2499)
2006(2255)
2005(2139)
作者
(9302)
(7944)
(7654)
(7605)
(5037)
(3661)
(3594)
(2986)
(2932)
(2881)
(2674)
(2650)
(2577)
(2520)
(2497)
(2450)
(2393)
(2311)
(2277)
(2214)
(2044)
(1935)
(1934)
(1866)
(1852)
(1844)
(1737)
(1597)
(1541)
(1536)
学科
(13314)
经济(13296)
(11165)
管理(9533)
(8683)
企业(8683)
方法(7307)
数学(6463)
数学方法(6440)
(4990)
(4810)
劳动(4793)
中国(4496)
(4065)
财务(4064)
财务管理(4064)
企业财务(4020)
(3516)
农业(3018)
理论(2925)
(2663)
(2591)
(2551)
贸易(2548)
(2513)
业经(2346)
动力(2329)
(2308)
金融(2305)
劳动力(2296)
机构
大学(49581)
学院(47119)
(22124)
经济(21745)
管理(17201)
研究(16486)
理学(14767)
中国(14726)
理学院(14612)
管理学(14434)
管理学院(14348)
(10592)
(9718)
科学(8955)
财经(8713)
(8441)
(8159)
中心(7908)
研究所(7654)
经济学(7636)
(7507)
财经大学(6812)
经济学院(6800)
(6558)
金融(6494)
(6402)
北京(6185)
(6019)
农业(5986)
师范(5937)
基金
项目(29951)
科学(24121)
基金(23783)
研究(20608)
(20567)
国家(20404)
科学基金(17640)
社会(14113)
社会科(13390)
社会科学(13389)
基金项目(12297)
自然(11859)
自然科(11626)
自然科学(11626)
自然科学基金(11443)
资助(10271)
教育(10188)
(9980)
(9211)
编号(7618)
(7517)
教育部(6770)
成果(6611)
重点(6507)
人文(6187)
大学(6176)
科研(6037)
国家社会(5926)
(5857)
(5711)
期刊
(23340)
经济(23340)
研究(15229)
中国(12009)
(8894)
金融(8894)
(8741)
学报(8090)
管理(6873)
科学(6821)
(6701)
大学(6137)
学学(5718)
财经(5033)
经济研究(4588)
教育(4447)
(4353)
农业(4278)
世界(3676)
国际(3406)
(2792)
(2723)
问题(2639)
业经(2560)
技术(2538)
商业(2251)
评论(2186)
(2099)
理论(2086)
财会(2016)
共检索到76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益  童赟  马杰  
他是一个不用微信的人。在这样的一个连爷爷奶奶辈的人都知道怎么发朋友圈、怎么点赞的"微时代"里,没有微信,确实有些"惊人"。这个人叫余敏,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工艺美术师。没错,他是一名钱币设计师,光是这个神圣而亮眼的头衔,就又能给故事的主人公增添一抹神秘而又"惊奇"的色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益  童赟  马杰  
他是一个不用微信的人。在这样的一个连爷爷奶奶辈的人都知道怎么发朋友圈、怎么点赞的"微时代"里,没有微信,确实有些"惊人"。这个人叫余敏,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工艺美术师。没错,他是一名钱币设计师,光是这个神圣而亮眼的头衔,就又能给故事的主人公增添一抹神秘而又"惊奇"的色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林  
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校友发起、以刘鸿儒教授的名字命名的社会团体,其宗旨是以金融教育、金融智库、社会公益为支点,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为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弘扬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金融学科建设中的卓越贡献,推进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金融学术研究,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设立了"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该奖项的参评对象为长期从事金融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学者。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年奖励1~3人,奖金为每人100万元人民币。"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奖委员会由金融学界资深教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提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原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俊培这些名字,财政工作者和财经教育界的同行早已如雷贯耳,而大家可能不太熟知的是将这些"校长"联系在一起的一位无私奉献、桃李天下的长者——他们共同的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梁尚敏。梁尚敏,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主任、财税研究所所长,武汉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兵  熊焰韧  张朝宓  
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七位"管理会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学术贡献的回顾和分析,勾勒出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期望能对当今的管理会计研究有所启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林  
始于2011年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为拓展金融理论研究、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培养优秀金融人才作出卓越贡献的金融前辈。2015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俞天一教授、王佩真教授和吴念鲁研究员共同获此殊荣。本刊特发表通讯文章以示祝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贸金  
简介邱兆祥教授,1940年出生于湖北省利川市。196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信贷专业,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或担任兼职教授,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邱兆祥教授曾担任《金融与保险》和《证券市场信息》等多家刊物的特邀顾问,现担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秀兰  马年  
为促进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弘扬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金融学科建设中的贡献,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设立了"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经过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奖委员会匿名投票评选、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会批准,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李继熊教授荣获2017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本刊特发通讯以示祝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复  叶伟春  
中国金融思想史学重要奠基人叶世昌叶世昌教授,1929年生于浙江台州,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银行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52~1972年在上海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任教,1972年后一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至今。叶世昌教授于1978年起任硕士生导师,1985年被评为教授,1986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秀兰  马年  
为促进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弘扬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金融学科建设中的贡献,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设立了"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经过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奖委员会匿名投票评选、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会批准,辽宁大学白钦先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李继熊教授荣获2017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本刊特发通讯以示祝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晓莉  张晓莹  
多年来,他一直有一个资本市场的中国梦,他梦想通过自己带领的团队的努力寻找一条转型之路,来打破基层证券营业部"靠天吃饭"的现状,以服务创新来实现营业部的长效发展。他就是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台州邮电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余伟。余伟是一位资深的证券营业部总经理,46岁的年龄有着19年的营业部总经理经历。在余伟调任台州邮电路证券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敏  
叶振鹏是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教育家,曾担任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仍担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去年因其对我国财政理论研究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我国财政学界最高奖项"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骊骊  刘晓阳  
2017年9月28日,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在中国人民大学揭晓,91岁高龄的中国新闻史学巨擘方汉奇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方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新闻史学者,也是新中国新闻学重要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所引领的新闻史研究方法和路径,奠定的新闻史学科基础与地位,至今仍启迪着一代代新闻学人扎根新闻史研究的原野,悉心守望和耕耘。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先生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提携后辈,不遗余力;其渊博学识和至善境界,垂范后学","学界仰之如泰山北斗"。此时,走近方先生跨越一甲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他执着追求真理,无论艰难坎坷,从不随波逐流;他是财税研究领域大家,著作等身,90岁高龄依旧笔耕不辍;他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赤诚待人,堪为师表。他就是"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诚尧。为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文革时期,王诚尧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作。"因为我发表的文章多,所以文革初期被贴的大字报最多,对文章断章取义、颠倒黑白、上纲上线为‘三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宣  
参加工作20多年来,她多次被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株洲市分行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业营销竞赛优胜个人",尤其是近5年来,她先后荣获株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