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68)
2022(2887)
2021(2787)
2020(2474)
2019(5708)
2018(5435)
2017(10991)
2016(6241)
2015(7238)
2014(7364)
2013(7297)
2012(7115)
2011(6275)
2010(6786)
2009(6414)
2008(6381)
2007(5900)
2006(5510)
2005(5300)
2004(4716)
作者
(17406)
(14095)
(14045)
(13755)
(9181)
(6760)
(6612)
(5500)
(5362)
(5269)
(4825)
(4781)
(4604)
(4574)
(4468)
(4405)
(4203)
(4158)
(4068)
(4062)
(3666)
(3434)
(3374)
(3314)
(3247)
(3169)
(3147)
(3132)
(2941)
(2819)
学科
(22682)
经济(22634)
管理(20154)
(16126)
(13630)
企业(13630)
(10498)
中国(7440)
方法(7366)
(7026)
(6821)
贸易(6819)
(6787)
金融(6787)
(6698)
(6499)
(6376)
国家(6314)
(6102)
银行(6099)
(5774)
数学(5624)
财政(5490)
数学方法(5471)
(4749)
(4714)
业经(4693)
(4656)
(4641)
财务(4627)
机构
大学(89800)
学院(87899)
(38459)
经济(37560)
研究(32514)
管理(32172)
中国(27151)
理学(26163)
理学院(25893)
管理学(25543)
管理学院(25381)
(22527)
(19350)
(16991)
科学(16804)
财经(16119)
中心(15050)
研究所(14548)
(14523)
(14214)
北京(13049)
(12681)
师范(12600)
经济学(11895)
财经大学(11831)
(11679)
(11571)
(11352)
经济学院(10612)
师范大学(10150)
基金
项目(48202)
研究(38307)
科学(37552)
基金(34696)
(29271)
国家(29062)
科学基金(24288)
社会(24052)
社会科(22857)
社会科学(22849)
教育(17772)
基金项目(17409)
(17298)
编号(15947)
成果(15548)
(15164)
资助(15151)
自然(14035)
自然科(13723)
自然科学(13720)
自然科学基金(13463)
(11559)
课题(11538)
(11087)
重点(10897)
教育部(10261)
项目编号(10226)
(10205)
(9990)
国家社会(9911)
期刊
(48928)
经济(48928)
研究(33416)
中国(19283)
(18732)
(14018)
金融(14018)
管理(12969)
教育(11885)
(11374)
学报(10633)
科学(9880)
国际(9178)
大学(8554)
财经(8299)
(8241)
学学(7672)
农业(7377)
经济研究(7319)
(7126)
问题(6884)
技术(6607)
业经(6532)
世界(6193)
理论(5043)
会计(5014)
(4832)
论坛(4832)
(4712)
图书(4526)
共检索到15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汉景  
在叙利亚冲突中,反阿萨德政府的外部力量为了更有效地对叙利亚进行干涉,声称阿萨德政府由于对平民使用暴力,因而失去了合法性,应该下台。这种话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规范性假设:如果一国政府对其平民使用暴力,则该政府就失去了合法性;如果一国政府失去合法性,则应该下台。该理论为本属于一国内政的"政府合法性"设定了新的"国际标准",并为在他国实施政权更迭提供了"依据"。对此,俄罗斯、中国等国表示坚决反对。于是大国围绕叙利亚冲突进行的博弈过程中就产生了"何谓合法政府"这一国际规范问题。该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国际斗争事件表现出来:对叙利亚反对派的国际承认;对叙利亚冲突中内部各方的军事援助;美俄为军事介入叙利亚冲突分别提出不同的法律依据。各国在叙利亚的斗争实践表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或者国际规范层面的博弈状况,最终取决于博弈相关方的利益以及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相关方所能够和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汉景  
叙利亚冲突的演进与美国的干涉密不可分,实际上美国早就成为此场冲突的重要一方。受主权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等的限制,美国不得不为自己本质上完全非法的一系列对叙干涉活动提供规范性依据。但是美国原有的相关干涉话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对叙干涉的需要,因此美国对其进行了更新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境外武力打击非国家行为体”话语体系的发展、“人道主义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在叙利亚冲突背景下,美国发展上述三类话语体系的路径,分别是重构“合法政府”话语、重构“自卫”话语、构建禁化武新话语。美国对三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本质上都是对其霸权逻辑的翻新,其中国际负面影响最大的是“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另外两个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亲民主干涉”活动及其话语体系的发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娜  马帅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现代叙利亚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自20世纪40年代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合并、分裂、重组、内斗和换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60年代,党内老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力下降,以"军事委员会"为首的少壮派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获取了地方主义者支持并重建思想体系。少壮派领导人哈菲兹·阿萨德夺取党的最高领导权后,随着其个人权威的上升,复兴党作为执政党的作用和地位相应地下降。在叙利亚内战中,复兴党演变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被放大,如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未能与时俱进,军人管党、党内精英阶层分化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任重道远,复兴党亟需加强政党建设,重新握紧国家治理大权。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余国庆  陈瑶  
2011年初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约旦迅速受到波及,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起初,约旦开放边境,允许难民进入,进而成为第三大叙利亚难民接收国。此后,约旦一度收紧边界,管控难民涌入。大量叙利亚难民滞留进一步加剧了约旦早已暴露出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并增加了约旦面临的潜在安全风险。由于国际社会对约旦治理难民问题的支持不足,以及难民安置与遣返的进展迟滞,导致约旦境内的叙利亚难民问题呈现出长期化趋势。中东变局和叙利亚危机爆发八年多来,虽然约旦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国内的经济状况仍然没有明显好转。叙利亚难民问题正在成为影响约旦政治稳定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喻珍  
叙利亚难民危机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黎巴嫩政府对其境内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发挥了最重要的主体作用。黎巴嫩政府的叙利亚难民治理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无限制准入政策阶段、有条件准入和居留政策阶段,以及难民政策再调整阶段。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治理受到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叙利亚难民危机对黎巴嫩经济与社会的影响,黎巴嫩国内政党对叙利亚难民的态度和黎巴嫩国内分散化的国内难民应对机制。黎巴嫩地方政府和政党是难民治理问题重要的次国家参与者。联合国难民署作为主要的非国家治理主体和黎巴嫩政府就叙利亚难民治理问题开展了广泛的协调合作。当前,各治理参与者仍在争议叙利亚难民危机的国际责任分担问题,并在叙利亚难民遣返问题上讨价还价,阻碍了难民危机的有效治理。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昊昙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德东  
同时,业主和咨询公司采取了反索赔措施,双方论战信件达几千封,在伊斯兰堡、拉合尔、马尔代夫就索赔召开专题讨论会达百余次。项目组在争取索赔的过程中始终以合同为依据,通过艰苦努力,一项项的索赔问题终获解决,取得了较好的索赔收益。归纳起来,索赔成功必须首先研...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捷莹  
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与分配不均导致跨界河流治理面临难题,甚至出现安全化和政治化趋势。土耳其与叙利亚共享幼发拉底河与阿西河水资源,却并未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主要原因是遵循国家动机、策略选择与差异化互动行为所致。在土耳其与叙利亚的水博弈互动中,流域位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动机选择。相对上游国家倾向于持有欲望动机,采取投机化的策略行为;相对下游国家则兼具恐惧与情感动机,趋于执行安全化与社会化的互动策略。两国的动机与策略决定了竞合博弈的互动过程与结果,它并非完全冲突或完全合作,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土耳其与叙利亚在两条河流流域中大致实现了优势角色的互换,在动机与策略选择上形成了动态博弈,在互动结果上呈现出一种摇摆的平衡。对土叙两国水博弈的机制性讨论为跨界河流互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考路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霏   张一帆  
二战后,在整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际体育竞赛逐渐取代战争成为一种极具象征性和凝聚力的活动,国际体育竞赛参与也成为民族国家进行民族认同构建的重要途径。1948年,叙利亚成立国家奥委会并加入国际奥委会,自此该国的体育管理组织日臻完善。从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叙利亚积极参加夏季奥运会,以及泛阿拉伯运动会、地中海运动会、亚运会等区域运动会。总的来看,叙利亚通过国际体育竞赛参与,在民族认同构建方面彰显了独立国家地位,展示了世俗国家形象,显示出一定的国家治理能力,从体育层面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但这一过程也面临民族认同构建历史具有超民族认同色彩、体育管理问题凸显国家治理弊端、国际体育竞赛参与深受国内外政治影响等不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已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并流散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由于国内食品生产急剧下降等导致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歉收、交通安全的恶化和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导致大量家庭没有能力购买食物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针对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状况,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9月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代表中国政府指出,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人道主义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期将向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提供200万美元现汇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援助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中国的该项紧急援助承诺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全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已超过7年时间,至今仍然难以看到和平的希望。美俄两国相继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并深陷博弈的困局。本文在适度修正懦夫博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四种博弈结果:既避免出现真正的美俄共进,又无法实现彻底的美俄共退,而陷入俄进美退、美进俄退相互交替的博弈僵局。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不同的博弈结果将对中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提条件下,中国最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作为第三方调解人促成"美俄共退方案",次之是"俄进美退方案",再次是"美进俄退方案",最次是"美俄共进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永红  
2011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依据保护责任①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干预措施,被认为是保护责任发展的里程碑,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保护责任的激烈争议。但是对于情形类似的叙利亚,国际社会在如何保护叙利亚人民免遭暴行的问题上分歧明显,无法达成一致,未能继续依利比亚模式适用保护责任,显示了保护责任的发展遭遇严重危机。利比亚与叙利亚的情势表明了保护责任不能成为推动一国政权更迭的工具,显示了国际社会能够接受保护责任挑战主权的底线。保护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是否恪守该限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新超  张晓微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相互投资和贸易活动更加紧密。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活动中,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冲突已为国际社会所重视,并已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解决。而伴随着各国对知识产权及环境的国际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冲突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8月7日,科威特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伙伴关系,以帮助叙利亚农牧民恢复生产和改善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科威特为此提供了300万美元捐款,这将使大约2万名高度脆弱人口及其大家庭受益。"科威特政府致力于支持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人们。恢复和加强叙利亚人民的农业生计和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科威特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处代表Jamal Al-Ghunaim说。"我们欢迎科威特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之间加强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近东及北非区域代表Abdessalam Ould Ahmed表示。"这一慷慨捐助将大有裨益,且来得非常及时。它将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