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4)
- 2023(10259)
- 2022(8268)
- 2021(7814)
- 2020(6342)
- 2019(14140)
- 2018(13784)
- 2017(25836)
- 2016(13373)
- 2015(14615)
- 2014(14031)
- 2013(13476)
- 2012(12378)
- 2011(11076)
- 2010(11683)
- 2009(11027)
- 2008(10025)
- 2007(9097)
- 2006(8045)
- 2005(7391)
- 学科
- 济(49907)
- 经济(49855)
- 业(46437)
- 管理(42836)
- 企(41460)
- 企业(41460)
- 融(26369)
- 金融(26369)
- 银(23600)
- 银行(23579)
- 行(22915)
- 中国(21971)
- 技术(20192)
- 方法(19001)
- 财(15572)
- 数学(15151)
- 数学方法(14987)
- 制(14553)
- 业经(14449)
- 农(13401)
- 技术管理(13221)
- 理论(12723)
- 地方(11793)
- 中国金融(11175)
- 务(10456)
- 财务(10433)
- 财务管理(10419)
- 产业(10247)
- 企业财务(10060)
- 农业(9864)
- 机构
- 学院(180361)
- 大学(178999)
- 济(77610)
- 经济(75936)
- 管理(69830)
- 理学(59588)
- 理学院(58985)
- 研究(58817)
- 管理学(58209)
- 管理学院(57843)
- 中国(52226)
- 财(37252)
- 京(36908)
- 科学(32190)
- 中心(29274)
- 财经(29104)
- 江(28172)
- 所(27744)
- 经(26442)
- 经济学(25188)
- 研究所(24874)
- 北京(23471)
- 范(23365)
- 农(23196)
- 州(23184)
- 师范(23113)
- 经济学院(22638)
- 财经大学(21854)
- 业大(21756)
- 院(21567)
- 基金
- 项目(116906)
- 科学(93702)
- 研究(92209)
- 基金(83552)
- 家(71069)
- 国家(70410)
- 科学基金(61868)
- 社会(59437)
- 社会科(56534)
- 社会科学(56522)
- 省(47697)
- 基金项目(43753)
- 教育(43517)
- 划(38705)
- 编号(37265)
- 自然(36559)
- 自然科(35789)
- 自然科学(35783)
- 自然科学基金(35247)
- 资助(32488)
- 创(31723)
- 成果(30867)
- 创新(28565)
- 重点(26940)
- 课题(26906)
- 发(26258)
- 部(26040)
- 国家社会(24945)
- 制(23772)
- 项目编号(23691)
共检索到285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明 刘金山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基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内生出的金融需求不同之分析框架,缓和了长期以来"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之关系"的争论,但对同一发展阶段不同国家金融结构出现差异的原因的解释力略显不足。本文基于主流文献梳理基础上的理论解构以及经济发展的实践导向,以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技术创新对金融需求的差异为切入点,从横向维度和微观角度对金融结构之于技术创新的关系作出尝试性探讨。本文认为,不同国家发展模式和产业技术的类型特征决定了对金融结构的需求差异。原创性技术创新及关联产业和寄生性技术创新及关联产业对金融结构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明 刘金山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基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内生出的金融需求不同之分析框架,缓和了长期以来"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之关系"的争论,但对同一发展阶段不同国家金融结构出现差异的原因的解释力略显不足。本文基于主流文献梳理基础上的理论解构以及经济发展的实践导向,以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技术创新对金融需求的差异为切入点,从横向维度和微观角度对金融结构之于技术创新的关系作出尝试性探讨。本文认为,不同国家发展模式和产业技术的类型特征决定了对金融结构的需求差异。原创性技术创新及关联产业和寄生性技术创新及关联产业对金融结构的偏好和需求差异值得重视。不同金融结构均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创新。银行和资本市场重在各尽其职,履行各自分工职能和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匹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技术创新,以最大化金融体系的效率。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需求也有所不同,尤其在种子期和初创期需要政府资本的扶持和引导以克服市场失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如何在"十四五"期间精准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是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破解的关键难题。本文运用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了"集聚"型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比研究了不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逆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的财税扶持资金更多;第二,"逆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显著低于"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第三,研发资金约束问题得到缓解是高新技术企业减税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因此,应合理优化有限财税资源的分配结构,适度加大对"集聚"型人才结构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力度,以提升财税扶持资金的创新效益。
关键词:
减税 研发资金 企业创新 人才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张庆昌
智力跨国外流究竟是提升了外流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导致创新人才流失而削弱了技术创新能力?文章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开放经济框架内,将智力外流引入技术创新生产函数,从理论上探讨了智力外流与外流国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构造智力外流指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智力外流与中国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智力外流水平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因此,鼓励和合理引导人才国际流动对于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智力外流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香菊 贺娜
本文基于2008—2015年我国制造业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针对研发投入、中间产出和产成品三个阶段,研究了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税收激励不仅有利于当期,而且有利于未来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但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正向促进效应不具有稳健性,尤其不利于研发成果的转化。长期来看,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更易受长期融资约束、管理层短视等因素影响。建议税收激励政策不仅要有利于当前技术创新,更要注重税收激励政策的持续性,注重研发成果转化等。
关键词:
税收激励 企业技术创新 R&D补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本文将知识产权因素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再利用27个发达国家和57个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检验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系统关联,并为"最优知识产权假说"提供了跨国层面的经验证据。本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总体上有利于一国技术创新,但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该国的初始保护力度,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仍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所适用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一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实施的"国际统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利益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颖 苏一丹 丁宇
做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并把实践育人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对于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刘拓 章梓茂
提高本科人才的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而创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包涵3方面要素:培养目标要素,即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分解,并形成有机整体;体系内涵建设要素,包括思想认识、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实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钟娟 魏彦杰 沙文兵
文章选择反映金融自由化进程的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并在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下考察金融自由化对中国29个制造业1996—2008年创新产出的静态和动态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从R&D资金的供给还是支出来看,中国金融自由化对企业的知识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金融自由化增强了外部资金对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金融自由化有利于企业R&D支出效果的发挥。中国的金融自由化需要增强外部资金对企业R&D活动的支持,增强债权人对企业R&D支出的监管,继续推行渐进式的改革,以有助于企业的知识创新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知识创新 中国制造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基于动态面板GMM方法,利用2009—201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创新效率和研发投入角度实证考察了不同金融结构下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市场发展对创新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的影响,而资本市场发展对创新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U形的影响,而大部分样本地区的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均处在拐点左侧。并且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均会强化研发资本投入创新效应,而资本市场的强化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出相同结论。因此,进一步协同发展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而低碳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驱动。文章阐述了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分别就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低碳技术国际转让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论述了典型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国情与现状,总结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技术 技术创新 公共政策 节能减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云宪,宫志远
科研单位尤其是农业院所由事业型向企业型改制转企后 ,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经济日趋全球化 ,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要以新的观念立题研究 ,抓住市场机遇 ,多方筹措资金 ,加强经营人才培养 ,创造好的内部、外部环境条件。通过兴办科技实体和改革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来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关键词:
市场 竞争 农业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康茜
研究政府减税何以提升高新技术"僵尸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08-2014年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借鉴ABBGH(2005)的一般均衡模型,界定了高新技术"僵尸企业"的概念与识别方法。主要发现:第一,给高新技术"僵尸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效应,尤其对创新型"僵尸企业"减税存在较强的"杠杆效应";第二,给高新技术"僵尸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非高新技术"僵尸企业";第三,政府对偏向科研固定资产投资的创新型"僵尸企业"和倾向基础科学研究的效率型"僵尸企业"增加减税额度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是促使高新技术"僵尸企业"起死回生的重要途径。政府可利用创新型"僵尸企业""重资产、轻科研"与效率型"僵尸企业""重科研、轻资产"的创新策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为平稳、持续、高效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新的治理框架。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徐冠华
本世纪,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在当前发展的趋势下,准确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创新的文化环境,对完成科教兴国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先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探讨科技发展的新的态势及其观念变革的影响,并分析创新与文化的关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建立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就构建我国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提出几点建议和体会。
关键词:
科学技术革命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但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本、劳动和资源的大量投入,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9%,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却很大。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15%左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