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9)
- 2023(14034)
- 2022(11572)
- 2021(10778)
- 2020(9106)
- 2019(20205)
- 2018(19896)
- 2017(38666)
- 2016(20140)
- 2015(22178)
- 2014(21088)
- 2013(20409)
- 2012(18089)
- 2011(15794)
- 2010(15609)
- 2009(14420)
- 2008(14286)
- 2007(12394)
- 2006(10597)
- 2005(9462)
- 学科
- 业(90570)
- 济(86752)
- 经济(86663)
- 企(83973)
- 企业(83973)
- 管理(77216)
- 方法(40478)
- 数学(31410)
- 数学方法(31037)
- 业经(30660)
- 财(29140)
- 农(27918)
- 务(22351)
- 财务(22318)
- 财务管理(22293)
- 企业财务(21174)
- 技术(21098)
- 中国(20322)
- 农业(19727)
- 制(17700)
- 理论(17627)
- 划(16059)
- 和(15633)
- 策(15589)
- 技术管理(14016)
- 体(13928)
- 贸(13728)
- 贸易(13719)
- 地方(13431)
- 易(13322)
- 机构
- 学院(277274)
- 大学(271315)
- 济(120450)
- 管理(119965)
- 经济(118427)
- 理学(104196)
- 理学院(103324)
- 管理学(102015)
- 管理学院(101476)
- 研究(79254)
- 中国(63702)
- 财(56395)
- 京(54011)
- 财经(45356)
- 科学(43791)
- 经(41412)
- 江(40646)
- 农(38926)
- 中心(38018)
- 经济学(36831)
- 业大(36389)
- 所(35604)
- 商学(33833)
- 财经大学(33733)
- 商学院(33546)
- 经济学院(33300)
- 北京(32609)
- 州(32033)
- 经济管理(32010)
- 研究所(31899)
- 基金
- 项目(187419)
- 科学(152687)
- 研究(142202)
- 基金(139737)
- 家(118606)
- 国家(117524)
- 科学基金(105851)
- 社会(95307)
- 社会科(90539)
- 社会科学(90517)
- 省(74309)
- 基金项目(74279)
- 自然(66320)
- 自然科(64906)
- 自然科学(64891)
- 教育(64835)
- 自然科学基金(63821)
- 划(60056)
- 编号(56494)
- 资助(54400)
- 创(45621)
- 成果(43133)
- 部(42058)
- 创新(41638)
- 重点(41232)
- 发(40406)
- 国家社会(40150)
- 业(39661)
- 制(38447)
- 人文(37679)
- 期刊
- 济(131918)
- 经济(131918)
- 研究(77752)
- 管理(50774)
- 中国(49252)
- 财(48365)
- 农(36762)
- 科学(34835)
- 学报(32326)
- 技术(28140)
- 大学(27442)
- 学学(26204)
- 农业(25613)
- 教育(25186)
- 业经(24172)
- 融(23585)
- 金融(23585)
- 财经(23100)
- 经济研究(20412)
- 经(20043)
- 问题(17002)
- 技术经济(16818)
- 业(16003)
- 财会(15052)
- 现代(14294)
- 科技(13844)
- 商业(13810)
- 会计(12605)
- 策(12559)
- 贸(12292)
共检索到399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奇锋 鞠晓生 罗千峰
本文检验基于熊彼特传统的创新型企业理论提出的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等公司治理条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理解技术前沿的企业决策者能够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员工分享企业价值增值、高管晋升模式、决策权集中等对创新的影响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差异;第三,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在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的实施上冲突越大;第四,企业有相似治理结构但创新绩效差异悬殊,原因可能在于企业实施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的方式不同。本文通过手工搜集数据构造相关变量指标,首次针对中国情境下的创新型企业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创新型企业理论所提出的公司治理原则有助于指导、培育和激励企业创新,为我国企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创新型企业理论 短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应青 范如国 罗明 孙佳勤
企业技术创新短视行为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前景理论,通过将企业的参考点依赖、损失厌恶、风险偏好、主观预期等行为因素纳入到企业创新决策行为中,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来系统性分析短视行为的内在机理及行为机制。演化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演化博弈理论的收益矩阵而言,基于参考点的收益感知矩阵改变了企业对创新收益和风险感知的收益结构;企业对创新“收益”和“损失”的价值感知不同,从而会表现出强烈的损失厌恶行为;企业对创新环境的主观评估会改变其决策行为。基于此,研究建议通过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可以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应青 范如国 罗明 孙佳勤
企业技术创新短视行为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前景理论,通过将企业的参考点依赖、损失厌恶、风险偏好、主观预期等行为因素纳入到企业创新决策行为中,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来系统性分析短视行为的内在机理及行为机制。演化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演化博弈理论的收益矩阵而言,基于参考点的收益感知矩阵改变了企业对创新收益和风险感知的收益结构;企业对创新“收益”和“损失”的价值感知不同,从而会表现出强烈的损失厌恶行为;企业对创新环境的主观评估会改变其决策行为。基于此,研究建议通过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可以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企业创新机遇的实践探索。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的背景下,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外部媒体关注度、组织冗余资源和高管研发经验能够强化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升级和提升研发能力对企业创新质量产生积极效应;相较于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企业高质量创新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研究有助于拓展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和赋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师磊 彭子晨
数字中国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技术创新,成为推进产业变革、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重塑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范式,剖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其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9-2021年共435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企业创新的触发条件与能力跃迁路径。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企业的知识累积效应与熊彼特租金攫取效应;在熊彼特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触发条件,且伴随着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可持续性提升以及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发,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突破“低端锁定”、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熊彼特创新范式 数字化转型 熊彼特租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整理出中国524个四位数代码产业的2005—2006年产业层面数据。我们假设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产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并以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为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本文认为,忽略行政垄断和自由市场的制度因素,把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不一的样本混合起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是以往国内外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显著、不稳健,甚至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姝妍 邱国栋
适应快速变化时代的企业必须是一种创新型组织。文章比较研究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和德鲁克创新理论,并且提出包含企业家精神、创新战略、组织学习、动态能力的基于抛弃政策的创新管理系统。进一步通过对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探索出企业创新管理系统的内在机理:企业以个体、组织和社会三层面的企业家精神为源动力,通过组织学习将创新精神制度化,从而实现创新战略和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最终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企业家精神 组织学习 抛弃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姝妍 邱国栋
适应快速变化时代的企业必须是一种创新型组织。文章比较研究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和德鲁克创新理论,并且提出包含企业家精神、创新战略、组织学习、动态能力的基于抛弃政策的创新管理系统。进一步通过对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探索出企业创新管理系统的内在机理:企业以个体、组织和社会三层面的企业家精神为源动力,通过组织学习将创新精神制度化,从而实现创新战略和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最终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企业家精神 组织学习 抛弃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姝妍 邱国栋
适应快速变化时代的企业必须是一种创新型组织。文章比较研究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和德鲁克创新理论,并且提出包含企业家精神、创新战略、组织学习、动态能力的基于抛弃政策的创新管理系统。进一步通过对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探索出企业创新管理系统的内在机理:企业以个体、组织和社会三层面的企业家精神为源动力,通过组织学习将创新精神制度化,从而实现创新战略和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最终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企业家精神 组织学习 抛弃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鹏程 徐祥兵
高管海外经历具有知识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采用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海外经历、短视主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管理层海外经历通过抑制短视主义促进企业创新,这一影响路径受到融资约束的前半路径调节和政府补助的后半路径调节。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上述影响路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成立,在衰退期不成立,融资约束对上述影响路径的前半部分调节在成熟期成立,政府补助对上述影响路径的后半部分调节在成长期成立。研究结论有助于打开管理层海外经历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黑箱”,拓展管理层海外经历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钟宇翔 吕怀立 李婉丽
基于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本文研究了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别以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率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越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越低,发明专利授权率也越低,这表明会计稳健性会抑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检验中还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会受到管理层短视的影响。本文通过选取三个衡量管理层短视的代理变量——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企业长期负债发现,管理层越短视,会计稳健性对创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保持不变。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俊峰 周绍东 章仁俊
产业经济学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与熊彼特提出的垄断促进创新的观点不同,阿罗认为市场竞争能够更好地激励企业创新。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三组外生变量,本文梳理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熊彼特-阿罗"争论十年来的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现阶段反垄断和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江 徐梓峰 叶林
在区分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授权专利的微观匹配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了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两类竞争因素对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企业和沿海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即大企业和一定程度的垄断可能更有利于创新的两个熊彼特假说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均成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正常市场竞争产生的企业规模扩张和行业市场结构适度集中,不仅可以让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创新竞赛以提高研发成功概率,还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冲破技术封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产出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
市场结构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熊彼特假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伟丽 杨景院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梳理了企业家创业精神理论框架以及我国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然后基于2006—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以及其区域异质性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与有中介的调节效应等计量方法对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就全国整体而言,企业家创业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具体而言,从长期来看,随着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不断发展,企业家创业精神将从柯兹纳式套利型转变为熊彼特式创新型,其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的抑制作用将被助力作用所替代,该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东部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而中部与西部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仍然保持显著的“U”型关系。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家实质性创新在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但企业家策略性创新不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且金融发展具有正向的有完全中介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通过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伟 郭小艺
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内在短视特质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抑制了企业的绿色创新。市场关注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长期机构和分析师关注削弱了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但从绿色创新类型来看,长期机构和分析师关注仅显著削弱了管理者短视对绿色实用新型的抑制作用,对管理者短视与绿色发明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普通投资者关注强化了管理者短视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且无论绿色发明还是实用新型创新,强化效应均显著存在。最终,管理者短视导致的绿色创新减少损害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绩效。
关键词:
管理者短视 绿色创新 市场关注 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