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9)
2023(6624)
2022(5467)
2021(4956)
2020(4109)
2019(8976)
2018(8485)
2017(15773)
2016(8636)
2015(9165)
2014(8653)
2013(8513)
2012(7726)
2011(6905)
2010(6739)
2009(6067)
2008(5893)
2007(5011)
2006(4331)
2005(3692)
作者
(26277)
(21978)
(21834)
(20473)
(13859)
(10694)
(9746)
(8731)
(8404)
(7562)
(7560)
(7151)
(7149)
(6903)
(6721)
(6698)
(6670)
(6586)
(6328)
(6204)
(5659)
(5318)
(5036)
(4999)
(4910)
(4823)
(4805)
(4785)
(4468)
(4342)
学科
(31119)
经济(31066)
管理(28932)
(26794)
(21747)
企业(21747)
方法(15026)
数学(12936)
数学方法(12863)
(9777)
(8844)
业经(8410)
中国(8378)
(7622)
贸易(7612)
(7441)
(7344)
技术(6834)
农业(6780)
人事(6598)
人事管理(6598)
(6084)
(5655)
(5263)
环境(5244)
银行(5227)
(5117)
地方(5113)
财务(5110)
财务管理(5104)
机构
大学(119831)
学院(118490)
管理(48648)
(48634)
经济(47856)
理学(43638)
理学院(43139)
管理学(42414)
管理学院(42225)
研究(39120)
中国(30003)
(27769)
科学(26361)
(24326)
业大(23209)
农业(22313)
(20530)
(20085)
研究所(18780)
中心(18605)
(17024)
财经(16772)
(15513)
农业大学(15078)
经济学(14710)
北京(14406)
(14146)
(13748)
商学(13735)
经济管理(13689)
基金
项目(89805)
科学(71561)
基金(68057)
(62489)
国家(61979)
研究(58220)
科学基金(53126)
社会(40017)
社会科(38002)
社会科学(37992)
基金项目(37022)
自然(36746)
自然科(36004)
自然科学(35991)
自然科学基金(35421)
(34768)
(29999)
教育(26353)
资助(26060)
编号(20683)
重点(20271)
(19830)
(19486)
(18701)
(18531)
创新(18483)
计划(18471)
科研(17990)
国家社会(17376)
教育部(16418)
期刊
(46614)
经济(46614)
研究(29083)
学报(25948)
中国(24018)
(24010)
科学(22101)
大学(18851)
管理(18133)
学学(18085)
农业(15812)
(15198)
(10068)
金融(10068)
(9146)
业经(8762)
教育(8561)
经济研究(8181)
技术(8003)
财经(8003)
业大(7497)
科技(7289)
(6871)
(6868)
农业大学(6502)
问题(6440)
商业(6102)
技术经济(5709)
资源(5697)
(5378)
共检索到166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祝晓霞  朱飞  于广涛  谢健乔  林琳  
工作塑造是指员工主动塑造工作的任务、关系和意义。以往探讨个性特征与工作塑造的研究多集中在"光明"人格(如主动性人格等);而寸有所长,研究显示即使是"黑暗"人格(如自恋)也可能在一定情况下对如创造力等员工行为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情境强化模型和主动性行为的动机路径机制,本研究以374名金融行业初级管理者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员工自恋人格与组织支持感的交互效应对工作塑造以及主观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恋人格与组织支持感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工作塑造,在高组织支持感下高自恋人格的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塑造,但在低组织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祝晓霞  朱飞  于广涛  谢健乔  林琳  
工作塑造是指员工主动塑造工作的任务、关系和意义。以往探讨个性特征与工作塑造的研究多集中在"光明"人格(如主动性人格等);而寸有所长,研究显示即使是"黑暗"人格(如自恋)也可能在一定情况下对如创造力等员工行为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情境强化模型和主动性行为的动机路径机制,本研究以374名金融行业初级管理者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员工自恋人格与组织支持感的交互效应对工作塑造以及主观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恋人格与组织支持感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工作塑造,在高组织支持感下高自恋人格的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塑造,但在低组织支持感下自恋人格与工作塑造不相关;研究还发现员工的工作塑造与其主观职业成功正相关;而自恋人格与组织支持感的交互作用通过工作塑造间接影响主观职业成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利伟  潘建伟  
员工心理安全感指员工在工作情境中的一种内在自我感知,但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外显行为。较高的心理安全感水平可促使员工更乐于积极合作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员工敬业程度与承诺水平等。员工心理安全感水平会直接或间接反映到个体工作绩效上,进而影响组织整体绩效。文章基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两个维度,引入组织支持感这一中介变量,对工作场所中员工个体心理安全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员工心理安全感对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周边绩效的影响大于对任务绩效的影响;组织支持感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心理安全感通过影响组织支持感而对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产生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秋云  李南  谢嗣胜  
基于人格特质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利用银行企业柜台员工的问卷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员工的前摄型人格、心理安全感知、组织冗余资源对员工工作形塑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员工的前摄型人格、心理安全感知对其工作形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冗余资源、冗余资源与心理安全感知交互对员工的前摄型人格与工作形塑行为的关系均具有调节作用,而心理安全感知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秋云  李南  谢嗣胜  
基于人格特质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利用银行企业柜台员工的问卷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员工的前摄型人格、心理安全感知、组织冗余资源对员工工作形塑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员工的前摄型人格、心理安全感知对其工作形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冗余资源、冗余资源与心理安全感知交互对员工的前摄型人格与工作形塑行为的关系均具有调节作用,而心理安全感知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闫文昊  于广涛  林琳  
生涯适应力作为生涯建构理论的核心概念,已经被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对个体职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生涯建构理论构建了生涯适应力影响职业成功的概念模型,认为工作形塑是生涯适应力和主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键中介,组织支持感可能负向调节生涯适应力和工作形塑之间的正向关系。之后,本研究以A银行和B证券公司的374名处于初级管理岗位的员工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生涯适应力对主观职业成功有正向影响;(2)生涯适应力对工作形塑有正向影响,并且工作形塑在生涯适应力和主观职业成功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组织支持感负向调节生涯适应力和工作形塑的关系。本研究解释了工作形塑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中介机制,以及组织支持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潜在的负向作用。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淑云  
教师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于淑云“科教兴国”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战略决策。然而,作为“兴国”之教育,如何担当此任?“兴国”靠“科教”,而“兴教”靠什么?对此,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素质教育、课程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珲  丁刚  
主观资质过剩反映了一种被大材小用的知觉,会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对资质过剩的消极影响剖析较多,对资质过剩引致积极组织行为的作用机制尚待丰富。依据EVLN理论模型,员工可能因资质过剩而不满,因不满而思变革和创新,职业延迟满足则可能影响员工对待不满的行为取向,由此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选择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22.0软件和MPLUS7.0软件对58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正向影响新生代员工的创新绩效;职业延迟满足在资质过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即在低职业延迟满足的情境下,资质过剩对新生代员工的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较大;职业延迟满足对资质过剩与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部分地通过工作塑造的中介作用得以实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美珍  凌茜  
本文作者对52个旅游企业121个部门1594名员工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角色模糊对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部门的支持型领导氛围部分中介了企业的支持型领导氛围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正向影响,员工的心理受权部分中介了部门的心理受权氛围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正向影响。此外,企业的支持型领导氛围既会调节部门的心理受权氛围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又会调节员工的角色模糊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影响,企业的员工服务行为评估氛围则会调节员工的角色冲突对他们的工作满意感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林  梅强  吴金南  
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积极情绪扩展构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工作应激为中介变量、感知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员工幸福感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技术对249份IT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员工幸福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应激,同时,工作应激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且在员工幸福感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可以减弱工作应激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对工作应激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海洋  李中斌  马俊  
为了进一步探讨组织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纳入特质性感恩变量进行研究。选取福建漳州等地322名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特质性感恩在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即具有较高特质性感恩的员工能够增强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组织支持,重视员工感恩特质的作用,采取列举恩惠、成果归因、树立感恩典型人物和营造感恩组织氛围等措施提升员工感恩能力,以增强组织支持对员工工作投入的正面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喜洲  谢晋宇  
组织支持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已经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它与员工工作行为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在全国不同地区调查的721份样本,本文实证研究了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工作行为中的作用。研究结论是: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能对员工工作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角色内行为和缺勤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戎  庞跃辉  廖巍  
教师良好人格的内涵集中体现为"求真、厚德、博学、尚美、笃行、拓新"的品格取向及行为范式。塑造教师良好人格,关键在于增强教师对良好人格的理性认同、价值追求与实践,强化主体意识、发掘塑造动力,塑造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创新型人格和审美人格;同时优化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为教师人格的优化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国保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佳祺  彭翠  姚柱  彭坚  
大多数研究关注如何让员工更有效的"忙",本研究则更多关注员工"闲"的价值。基于节奏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空闲工作时间、工作惬意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工作疲劳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140份员工自我报告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空闲工作时间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惬意感受;第二,工作惬意中介空闲工作时间和员工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即空闲工作时间通过工作惬意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第三,工作疲劳调节工作惬意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当员工感到疲劳度较高时,工作惬意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越强;第四,工作疲劳正向调节工作惬意在空闲工作时间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当员工感到疲劳度较高,工作惬意的中介效应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