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6)
2023(4170)
2022(3115)
2021(3250)
2020(2470)
2019(5846)
2018(5916)
2017(8780)
2016(6485)
2015(7641)
2014(7796)
2013(6588)
2012(6237)
2011(5990)
2010(6415)
2009(5268)
2008(5434)
2007(5000)
2006(4578)
2005(4316)
作者
(16161)
(13482)
(13388)
(12832)
(8659)
(6378)
(6152)
(5579)
(5139)
(5075)
(4743)
(4703)
(4418)
(4409)
(4373)
(4325)
(4300)
(4078)
(3999)
(3913)
(3838)
(3512)
(3275)
(3274)
(3269)
(3266)
(3058)
(2901)
(2864)
(2739)
学科
教育(20008)
(13221)
经济(13197)
中国(11946)
管理(9231)
理论(8395)
(8379)
(7551)
教学(6720)
(5980)
(5798)
企业(5798)
方法(4752)
(4720)
发展(4304)
思想(4239)
(4182)
农业(4119)
政治(3973)
思想政治(3699)
政治教育(3699)
治教(3699)
(3691)
德育(3663)
业经(3629)
研究(3625)
数学(3580)
学校(3491)
高等(3462)
学法(3447)
机构
大学(86027)
学院(82325)
研究(34450)
教育(29868)
(24550)
师范(24439)
科学(21636)
(20989)
(20872)
师范大学(20313)
管理(20177)
经济(20064)
(18077)
中国(17733)
理学(17066)
研究所(16685)
理学院(16643)
管理学(15941)
管理学院(15756)
职业(15610)
技术(15587)
(15238)
北京(14230)
中心(13196)
(13158)
(12214)
(11412)
教育学(11316)
(10945)
业大(10840)
基金
项目(49803)
研究(44353)
科学(40332)
基金(31238)
教育(30694)
(26932)
国家(26502)
社会(23913)
社会科(22106)
社会科学(22099)
编号(21542)
(21431)
科学基金(20981)
(20960)
成果(20767)
课题(19568)
(16899)
基金项目(15358)
规划(13921)
重点(13597)
(12920)
(12308)
资助(12291)
(12216)
(12149)
项目编号(12096)
自然(11912)
自然科(11602)
自然科学(11595)
教育部(11592)
期刊
教育(51334)
研究(35222)
中国(28762)
(25339)
经济(25339)
职业(14403)
学报(13901)
技术(12873)
(12165)
科学(12087)
大学(11536)
技术教育(9727)
职业技术(9727)
职业技术教育(9727)
学学(8990)
农业(8729)
(7795)
(6971)
论坛(6971)
管理(6941)
高等(5827)
(5384)
成人(5333)
成人教育(5333)
高等教育(5128)
职教(4876)
图书(4711)
(4678)
(4564)
财经(4547)
共检索到136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金祥  
20世纪30年代,何思源在大力发展山东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同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职业教育改革。他主张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体现地域特色。启示在于:处理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关系,紧密联系社会,加强实践,并且以人为本,做到因地制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课程无论是理解成学科还是进程,都只停留在"点"或"线"的思维层面,还没有整体性地把握课程内涵,教学活动成为限制在静态"跑道"上的程式化演进,学生主体得不到尊重。职业教育课程本质上具有"空间"意蕴,综合职业能力是在课程视域下创设的"空间"场域中实践与交互生成的。课程建设需要构建物质空间、主题空间和人化空间,课程设计要从任务设计走向情境设计,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从传统课堂设计走向无边界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岭  
人的自由的实现需要具备劳动、生存、生活与发展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依靠职业教育。同时人具备可教性,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人自由的必由之路,自由与现代职业教育逐步走向兼容统一。现代职业教育自由的意蕴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基于人自由潜能的现实生活人教育、走向人的自由的终身教育、为了人的自由的普职融合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金  
作为人类思考问题的一种新范式,现代性不仅涵盖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凸显与强化了人的现代化。廓清现代性的研究论域与边界,是对其概念进行合理界定的关键。职业教育的现代性意蕴主要表征为职业教育现代化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现代职业教育形态主要特征的理论概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共生。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立足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目的的整合性、服务的公共性、需求导向的全面性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性等维度来规约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应然趋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旻  肖凤翔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性"既是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必须追问的理论问题,也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不同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新型"特征,即"现代"内涵,就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治理理念的民主、公平与效率,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机制的市场自主控制,治理工具的法治与契约以及治理过程的民主协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廷方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划时代的改革文件,吹响了我国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号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呼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呼应职业教育发展现实,呼应职业教育国际趋势,呼应民众民生内在诉求。文章提出了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改革的"上移"与"下移"、"内生"与"外促"、"收权"与"放权"、"沿袭"与"创新"、"全面"与"重点"的时代特征,并从职业教育的国际视野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国际化、理念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和体系国际化进行了梳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构成要素,以特定的方式存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之中。哲学解释学的技术诠释不同于传统技术观念,它带来了技术内涵的转变:技术理解的内涵由"机械认知"走向"存在关切",技术知识传播由"明言传递"转向"意会体悟",技术知识转化由"线性应用"变为"螺旋循环"。这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构建情境化、共享式的学习过程;运用"隐喻"等符号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安排合理的课程实施顺序并创造技术知识转化的有利条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林才  王建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杨英丽  
何清儒提倡职业教育是着重于职业生活的一种类型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高低层次,其功能在于使职业生活与人生更加圆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出实用性,彰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教材采用职业工作分析的方法编制;职业教育教学采用通过个人分析的因材施教及与实际工作相符的教学方法。何清儒的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职业教育应然视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教育类型,但仍面临类型特色认同危机,特别是对其意蕴外延、表征以及转变路径缺乏深入的研究。匠心育人为魂、服务为核和协调为要属于类型特色意蕴外延,文章通过审视其开放性、适应性、社会性、全民性表征,提出走构建独立、完善的理论和自组织结构体系,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转型升级形成品牌,让受教育者得到尊重和切实提高待遇,以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宁静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中高职之间有效衔接不足、管理体制落后、办学层次狭窄、办学定位不清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加强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逐渐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教育上升通道,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冉  高联学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端、需求端与保障端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诉求,要求其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转变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以扩大内需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质量;以职教圈层为系统,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共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新篇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德技并修既是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的说明,又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途径。在新时代,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从产业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方式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起点;从教育层面来看,人才培养模式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回归,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核心;从社会层面来看,外部环境保障从工匠精神向工匠制度的转移,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前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弛  
职业教育价值实现是职业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所在,是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职业教育价值实现的动力来自职业教育系统外部的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内部的主体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有效价值需求;在此基础上,完备价值实现的职业教育价值认知体系、校企合作制度形态和教育内容体系等必要条件;进而构建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机制,即生成机制实现规范价值与效用价值的阶段性创造,市场机制实现规范价值与效用价值的交互性转化,多元评价和反思提供职业教育价值良性循环的理性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荆婷  周明星  
国际化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即是本土职业教育全球化和国际职业教育本土化的交融生成过程。现存困境: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缺乏国际化支持系统;缺乏国际化师资队伍;缺乏国际化合作格局。优化路径:双向并举,确立共享教育理念;双重保障,强化对外支持系统;双轨推进,塑造融合师资队伍;双管齐下,打造全球合作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