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6)
2023(3564)
2022(2838)
2021(2937)
2020(2262)
2019(5324)
2018(5294)
2017(7631)
2016(5777)
2015(6870)
2014(7166)
2013(5804)
2012(5238)
2011(4953)
2010(5224)
2009(4378)
2008(4255)
2007(4039)
2006(3580)
2005(3393)
作者
(11760)
(9561)
(9464)
(9336)
(6097)
(4699)
(4517)
(3889)
(3711)
(3697)
(3358)
(3297)
(3139)
(3054)
(3010)
(3006)
(2932)
(2930)
(2891)
(2744)
(2733)
(2532)
(2492)
(2285)
(2209)
(2186)
(2151)
(2137)
(2067)
(2007)
学科
教育(22222)
中国(10851)
管理(8643)
教学(8335)
理论(8119)
(6751)
经济(6744)
(6144)
(5702)
企业(5702)
(4820)
思想(4681)
研究(4667)
政治(4577)
学校(4425)
思想政治(4348)
政治教育(4348)
治教(4348)
德育(4302)
高等(4097)
学法(4080)
教学法(4080)
(3789)
(3786)
改革(3625)
发展(3581)
(3453)
学理(3205)
学理论(3205)
(3154)
机构
大学(71303)
学院(61872)
教育(31549)
研究(24700)
(23250)
师范(23200)
师范大学(19373)
(17401)
管理(14633)
科学(13429)
职业(13292)
(12716)
理学(12602)
北京(12298)
理学院(12250)
技术(12078)
教育学(12046)
经济(12011)
管理学(11654)
(11607)
管理学院(11496)
(11269)
研究所(10244)
中国(9368)
中心(9303)
(9235)
职业技术(9156)
教育学院(8957)
(8871)
技术学院(8077)
基金
研究(37976)
项目(36482)
科学(30300)
教育(29248)
基金(20761)
成果(19969)
社会(19931)
编号(19415)
社会科(18337)
社会科学(18333)
课题(18216)
(16599)
(16525)
(16324)
(16070)
国家(15680)
规划(13075)
科学基金(12868)
项目编号(11710)
(11586)
研究成果(11334)
(10633)
大学(10534)
年度(10442)
(10354)
重点(10188)
教育部(9984)
(9964)
基金项目(9728)
(9638)
期刊
教育(58434)
研究(33942)
中国(27377)
(13994)
经济(13994)
职业(13232)
技术(9936)
高等(8461)
大学(8413)
技术教育(8102)
职业技术(8102)
职业技术教育(8102)
学报(7515)
高等教育(7345)
成人(6500)
成人教育(6500)
(6444)
科学(5723)
(5622)
论坛(5622)
图书(5519)
(4911)
管理(4860)
学学(4472)
发展(4418)
(4418)
书馆(4324)
图书馆(4324)
教研(4315)
高教(4315)
共检索到110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国宁  
何宝珍烈士的一生是短暂的、光荣的,何宝珍烈士精神永垂不朽。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要学习何宝珍真烈士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对祖国人民彻底忠诚的精神,要学习她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勇敢斗争,为了革命事业甘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挖掘何宝珍烈士的光荣事迹,弘扬何宝珍烈士的宝贵精神,使何宝珍烈士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传承,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增丽  
因受职业化、实用化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引导。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问题,高校应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富有实效的全方位人格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精神成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刚  
本文从当代在校大学生中艰苦奋斗精神疲软的现状出发,以当今艰苦奋斗精神重要意义为基础,探析如何在当今大学生中有效实施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途径,为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博宇   曹继东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爱国主义、坚忍不拔、实事求是、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多重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至关重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媒体平台、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发挥“长征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玉军  
本文着重以高校为视角、以大学生为重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围绕生命教育展开分析,这将为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桂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社会、家庭、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精神世界受污染、精神家园迷失。笔者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精神世界受污染、精神家园迷失的各种原因,提出了重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春菊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多重困境,如信用危机、"二律背反"、价值异化、公共性内容阙如等。在公共性彰显的时代,公共性理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更高的公共立意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大学生具有公共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具有对公共事务的关怀能力以及具有公共精神的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翠萍  
墨子是生活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学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被誉为先秦时期的"显学"。墨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相利",即爱人爱己与利人利己的高度结合。自古至今,对人们道德基础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培育社会栋梁的重要阵营,应积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兼士"精神,形成进取向上的大学生主流文化。基于墨子的"兼爱相利"思想探析当代大学生"兼士"精神培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朱春花  邵卫旭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它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造成大学生的畸形发展。因此,要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即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养料、重视人文科学、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清华  
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趋势,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相统一,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及其事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国良  
受市场经济、文化变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步趋于现实化、功利化、多样化等价值取向。大学生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超越意识的群体,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成了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倬  韦正翔  
当代西方价值观指的是自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流行的主流的价值观念。在这些国家里,也存在着多国文化,但是这些多国文化只是存在于边缘地带,其主流的价值观是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这些主流的价值观主要包括自由、平等、民主和多元化等。中国的大学生们在理解这些价值观的时候有望文生义的泛化理解的倾向。在说明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本意的基础上,说明了在中国的大学生中,这样的价值观是如何被泛化的,最后通过社会保障、价值导向的转变、学习的系统化和信仰的确立这几个方面,说明了怎么样才能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涛  
00后大学青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言行举止应有书生之态,价值与行为坦坦荡荡,自信从容,而不是唯唯诺诺,萎靡不振。00后大学生的价值与行为依赖自信的人生观念,自信即知识自信、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笔者在进行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2020GB117)研究时,认真思考了当代00后大学生如何树立价值观自信,并参考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由赵爱玲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价值观自信教育研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自信现状,从价值观自信教育的基础理论、现实基础、实施路径、现实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编者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证考察,全书结构层次分明,内容严谨专业,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科学读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书义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