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8)
2023(16233)
2022(13537)
2021(12590)
2020(10927)
2019(24877)
2018(24757)
2017(47760)
2016(25782)
2015(28984)
2014(28973)
2013(28603)
2012(26198)
2011(23506)
2010(23621)
2009(22104)
2008(22042)
2007(20180)
2006(17489)
2005(15524)
作者
(73763)
(62234)
(61751)
(58501)
(39132)
(29711)
(28193)
(24440)
(23407)
(22033)
(20905)
(20838)
(19615)
(19471)
(19112)
(19055)
(18830)
(18325)
(17983)
(17664)
(15310)
(15198)
(15178)
(14434)
(13985)
(13912)
(13823)
(13798)
(12650)
(12494)
学科
(109706)
经济(109553)
(100842)
管理(83959)
(82451)
企业(82451)
方法(49787)
(48981)
数学(40621)
数学方法(40138)
业经(33321)
(32988)
农业(32397)
中国(26606)
(23389)
(22972)
财务(22916)
财务管理(22877)
企业财务(21653)
技术(20278)
(20251)
贸易(20243)
(19678)
地方(19540)
理论(19089)
(19033)
(18520)
(18239)
(18122)
(16967)
机构
学院(371647)
大学(363872)
(153555)
经济(150437)
管理(149196)
理学(128526)
理学院(127304)
管理学(125216)
管理学院(124542)
研究(116669)
中国(92118)
(75020)
(74395)
科学(70910)
(70427)
业大(58658)
(58503)
(57816)
农业(57573)
中心(56555)
财经(55981)
研究所(52775)
(50750)
北京(45986)
经济学(45456)
(45224)
(45141)
师范(44633)
(41648)
经济管理(41302)
基金
项目(246543)
科学(195125)
研究(181924)
基金(178860)
(154738)
国家(153297)
科学基金(133151)
社会(115962)
社会科(109576)
社会科学(109546)
(99237)
基金项目(94923)
自然(85899)
自然科(83955)
自然科学(83932)
教育(83797)
自然科学基金(82470)
(81249)
编号(75340)
资助(72332)
成果(59756)
重点(54719)
(54662)
(53404)
(53292)
课题(50845)
创新(49311)
(48740)
国家社会(47554)
科研(47222)
期刊
(175111)
经济(175111)
研究(101055)
(73726)
中国(71732)
(57980)
管理(56197)
学报(55852)
科学(52654)
农业(49579)
大学(43383)
学学(41419)
教育(35496)
技术(35438)
业经(35078)
(34919)
金融(34919)
财经(27565)
(26314)
经济研究(25646)
问题(23736)
(23713)
技术经济(20237)
(19293)
统计(17832)
世界(17816)
商业(17781)
财会(17146)
现代(17144)
(17137)
共检索到548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乾慧  高启杰  
农业技术与知识的准公共性,容易诱使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使农业推广组织合作陷入集体行动困境。本文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以金丰公社为例,分析伙伴选择与制度约束对农业推广组织合作的影响,探索治理农业推广组织合作集体行动困境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市场导向与关系导向的伙伴选择有利于规避成员搭便车行为,促进异质性知识和资源的获取;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可以约束与激励个体采取有利于集体利益的行动,实现合作网络的自组织管理;伙伴选择与制度约束机制在集体行动中存在交互影响,有利于破解组织合作的集体行动困境。因此,在推广组织合作过程中,需要结合资源、能力与业绩等市场特征,考虑认同、信任与声誉等社会关系选择合作伙伴,并利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加强关系治理,从而构建互利互信、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岩  王志刚  孙文策  宁兆硕  
合作社根植于农村地缘性的社会网络,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依赖最多的便是社会资本。本文突破现有文献的研究局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对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家种养殖合作社案例的比较分析,考察了合作社社会资本对社员参与集体行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所蕴含的关系网络和社会规范促动合作社产生了高水平的稳定性信任,能有效化解社员“合而不作”的动机,避免合作社集体行动困境的产生;社会网络是合作社实现“里应外合”的特殊资源,不同的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结构特征催生出不同状态的信任供给;高质量的正式制度可以维系网络关系产生的信任,并协同非正式规范对社员的制度信任观起到强化作用;制度的有效执行可进一步拓宽社员的网络边界,促进合作社的社会信任实现稳中有增;合作社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增加对社员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合作社信任半径的延伸和凝聚力的增强。为此,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真帮扶、严督导”的角色定位,一方面帮助合作社进行外部网络拓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社的监测评价。合作社则在完善并高效执行制度的同时,注重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共情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荣  王学渊  
合作社对内提供的各项服务具有公共品特征,其功能的实现程度从长期看主要与社员的惠顾承诺有关。本文以苹果产业为案例背景,利用调查数据实证考察合作社内部搭便车现象,重点分析社员规模、社员异质性、选择性激励等因素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社员规模越大或社员异质性越突出的合作社,社员搭便车程度越高;选择性激励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选择性激励执行效果欠佳;合作社类型和有无冷库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但成立时间对搭便车程度的影响为负。本文认为,合作社设置资格门槛筛选合适社员以适度控制社员规模、鼓励耕地在合作社内部自由流转以降低社员异质性、切实执行选择性激励措施并提高激励强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倩文  王钊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合作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立,产生"搭便车"、"公用地悲剧"等集体行动困境,如何超越群体合作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即农民长期交往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体现其中的信任、参与网络、互惠规范是现实个体行为与集体选择统一的理想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莉  
国际经济合作中,集体行动困境现象随处可见。根据奥尔森的观点,由于搭便车倾向的普遍存在,个体理性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以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为监管框架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是如何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本文借鉴了博弈论分析框架,以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的历史演变为主线,分析了美、欧、日三方在实施国际银行监管规则中的博弈。最后,对国际银行监管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相关策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盼盼   马君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从集体行动的理论视角出发,发现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各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搭便车”行为,主要表现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主体心理失衡、客观条件制约、地方政策缺失和集体认同不强。因此,要以激励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满意度,以投入激发市域产教联合体主体参与度,以政策明确市域产教联合体政府统筹力,以宣传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社会认同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百通   朱芝洲   李静  
产教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产教集体行动困境似乎成为“天然的常态”,这是产教组织场域参与主体、关系系统和制度环境等结构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破解困境之策在于:主体层面,要正视利益诉求,价值共创共享,提供产教集体行动的持续性动力;关系系统层面,要创新组织形态,提升结构化程度,稳固产教集体行动的共生性空间;制度环境层面,要完备制度性要素,刚柔相济,形成产教集体行动的约束性力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江  
文章引入迭演博弈模型,设置各种因素参数,对中小企业集体行动困境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文章认为,为了促进集体行动的顺利发生和保证其稳定性,必须通过引入政府、行业协会等集体行动协调组织对这些影响集体行动的关键因素进行控制,通过改善集体行动的初始状态,降低单个企业对集体行动成本分担,提高集体行动效率,降低集体行动成果外部性,设立集体行动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等,解决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集体行动困境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明林  吉宏  
由曼瑟·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可推断出: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的三个基本条件,即:组织成员结构应该存在差异性、组织成员间存在合理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摊机制和组织收益存在超可加性。而对京发林业合作社的实证考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推断。为此,我们得到了两点关于推动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晟之  冯杰  何海燕  
社区通过组织制度和机制创新,以广泛的社区参与为基础,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破解集体行动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平武县关坝村案例研究发现,以村两委为管理核心,合作社、保护中心、兴趣小组多级支持互动,社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人才振兴、组织管理、社会影响等方面产生一定成效,实践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共赢的道路。但是也存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程度不高,社区组织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外部性效益内化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创新一核多级,多元共建治理机制,强调赋予权力、增强能力、引入智力与内化动力并举、提高社区集体行动力和活力、重视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治理等理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平  刘启超  
合作与协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经典理论预测,作为动机复杂且各不相同的行为主体,人与人之间围绕共同的事或物而发生的集体行动往往会落入"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困境。文章基于对中国转型社会一个城中村的长期观察发现,异质性程度大的群体也可以实现自我合作治理。为了弥合现有理论与经验证据的鸿沟,文章基于兰彻斯特法则拓展了现有的个体行为博弈模型和案例分析,找到了解决异质性群体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变量-内生的监督和惩罚。相较于政府或市场干预,自我治理组织的制度性建构及其运作,有助于产生符合大部分个体预期的内生监督和惩罚,更有效地维持公共事务自我治理的集体行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龙贺兴  林素娇  刘金龙  
如何调动单一农户的投资和经营积极性,一直是中国集体林权和管理政策实践与研究的优先方向,社区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来管理森林则很少受到学界的关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依托于行政村或自然村成立的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在一些地区兴起,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研究基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团队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分析了福建省三明市沙县X村股份林场形成的诱因、主要制度安排及其集体行动的形成条件。研究发现,社区可以能动地形成集体行动,克服集体林承包到联户所存在的规模小、造林和管护难、收益分配不公等弊端,形成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成立所需要的林权、收益分配、决策管理等制度性安排,实现社区森林管理模式的创新。由村集体管理的一定规模林地的存在、社区成员生计方式的相似、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形成成立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这一集体行动的关键因素。政府不宜对集体林强制推行单一的承包到户和市场化改革方案,要重视社区内部的集体行动,促进社区森林管理的发展,鼓励采用多样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不同主体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龙贺兴  林素娇  刘金龙  
如何调动单一农户的投资和经营积极性,一直是中国集体林权和管理政策实践与研究的优先方向,社区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来管理森林则很少受到学界的关注。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依托于行政村或自然村成立的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在一些地区兴起,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研究基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团队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分析了福建省三明市沙县X村股份林场形成的诱因、主要制度安排及其集体行动的形成条件。研究发现,社区可以能动地形成集体行动,克服集体林承包到联户所存在的规模小、造林和管护难、收益分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凯  周洁红  陈潇  
当前我国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建立,实现安全农产品溢价存在一定困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又存在成员异质性明显、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集体行动理论表明合作社很可能由于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而陷入质量安全控制不力的困境。本文基于浙江省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数据对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进行了分析,并依托扩展的集体行动分析框架对合作社规模、结构、治理规则与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不同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与其规模、成员异质性显著相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晓峰  
本文以河南省兰考县南马庄生产者合作社的实践为分析依据,对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建与发展的各种内生型结构力量和嵌入型外生结构力量进行了细分,展示了集体行动的达成机制,进而从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结构性力量的视角提出了达成集体行动的策略建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