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5)
- 2023(10900)
- 2022(9347)
- 2021(8980)
- 2020(7590)
- 2019(17196)
- 2018(17095)
- 2017(31678)
- 2016(17582)
- 2015(20381)
- 2014(20146)
- 2013(18475)
- 2012(16787)
- 2011(15012)
- 2010(14623)
- 2009(12900)
- 2008(11945)
- 2007(10326)
- 2006(8520)
- 2005(7113)
- 学科
- 济(60221)
- 经济(60143)
- 管理(50831)
- 业(42916)
- 企(36309)
- 企业(36309)
- 方法(30715)
- 数学(27254)
- 数学方法(26850)
- 中国(17574)
- 财(16754)
- 农(15729)
- 理论(13687)
- 环境(13377)
- 学(12490)
- 业经(12355)
- 制(11564)
- 地方(11222)
- 务(10892)
- 财务(10841)
- 财务管理(10818)
- 教育(10760)
- 划(10674)
- 企业财务(10321)
- 教学(10176)
- 贸(10145)
- 贸易(10143)
- 农业(10051)
- 和(9996)
- 技术(9927)
- 机构
- 大学(230399)
- 学院(227269)
- 管理(88787)
- 济(86259)
- 经济(84327)
- 理学(77692)
- 理学院(76863)
- 管理学(75222)
- 管理学院(74797)
- 研究(71342)
- 中国(50841)
- 京(47322)
- 科学(43503)
- 财(39177)
- 中心(34521)
- 农(34394)
- 范(33989)
- 师范(33629)
- 业大(33524)
- 所(33241)
- 江(33171)
- 财经(32012)
- 研究所(30559)
- 经(29349)
- 北京(28875)
- 农业(26998)
- 院(26967)
- 师范大学(26931)
- 技术(26704)
- 州(26117)
- 基金
- 项目(163814)
- 科学(130263)
- 研究(123407)
- 基金(117726)
- 家(101772)
- 国家(100869)
- 科学基金(87959)
- 社会(77268)
- 社会科(73128)
- 社会科学(73108)
- 省(65733)
- 基金项目(62323)
- 教育(61308)
- 自然(56741)
- 划(55630)
- 自然科(55496)
- 自然科学(55479)
- 自然科学基金(54462)
- 编号(51170)
- 资助(47674)
- 成果(41720)
- 重点(37060)
- 部(36937)
- 课题(36359)
- 创(35179)
- 发(34533)
- 大学(33158)
- 创新(32627)
- 教育部(32398)
- 科研(31833)
共检索到32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函颖 李靓 邱勇
精英大学外籍教师是各国政策目标的重要人才类型,基于这一群体需求构建的人才环境体系对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具有指导价值。德尔菲法调查结果显示,外籍教师对人才环境的关注次序依次为“个体发展环境”“院校系统环境”“关系环境”以及“社会系统环境”。结合我国国情,“世界人才中心”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建设“个体发展环境”,兼顾社会融入与经济发展领域;(2)继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正式规则的建设与执行;(3)重视信息场的开放化博弈,关注国际传播方式与能力升级;(4)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力量,加强顶层设计与推动协调;(5)用好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广义国际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志德
无锡地区经济正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转型,学院主动适应无锡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紧贴无锡地区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为满足物联网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定位于物联网工作项目的实施管理、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保方向。根据物联网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专业学习课程,从而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关键词:
物联网产业 人才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航 张向前
探索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方法,以促进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梳理总结国内外经典的创新指数评价模型,包括国家创新指数和中国创新指数,以及全球创新指数、欧盟创新记分牌和硅谷指数,结果发现5种创新评价指数均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为基本框架但评价指标侧重方向不同;结合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指标为基本框架,优化构建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指标体系,强调注重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潜力指标、精神层面指标和创新效果指标,并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指数计算方法,提出对不适用于个别经济体指标进行替换、评价体系与激励体系相结合、指标体系必须进行更新的实施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雪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大学教师是关键角色。因此,本文基于适应性的组织管理模型,建议高校从组织结构、教育管理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以帮助大学教师适应"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所带来的系列变革。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 大学教师发展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素芳
外籍教师的引进是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外教的管理对高校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对外教的教学管理,牵涉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高校外籍教师教学存在着众多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教学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本文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结合自身合作教师的经验和感受,提出了外籍教师教学管理四大模块,从而充分发挥外教的本土优势,确保外教教学质量,提升国际教育质量和内涵。
关键词:
国际教育 外籍教师 教学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素芳
外籍教师的引进是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外教的管理对高校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对外教的教学管理,牵涉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高校外籍教师教学存在着众多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教学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本文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结合自身合作教师的经验和感受,提出了外籍教师教学管理四大模块,从而充分发挥外教的本土优势,确保外教教学质量,提升国际教育质量和内涵。
关键词:
国际教育 外籍教师 教学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小力
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和战略定位,创新人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拓宽用人视野、破除体制障碍、增强机制活力、加快人才流动。高校必须从政治、战略、发展等不同维度,认识树立强烈人才意识的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曙光 陈玉川
高级管理人才、R&D人才和营销人才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资源。文章通过企业人才支撑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支撑作用的分析,揭示了企业人才素质提高机制和人才创新协同机制,为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撑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创新能力 人才支撑体系 构建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海生 张蒙
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职业岗位的变化要求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推动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逐步由单一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高职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教育的整体性的变革,涉及到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评价标准、信息化校园、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学生中心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艳萍
构建高职公共外语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当今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能力较弱的成因分析,探讨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多元化知识构建的内涵、必要性及途径。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公共外语教师 多元化知识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正周 陈丹 张灿
构建全面系统的人才测评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金融行业G公司为例,系统地介绍其人才测评体系的实施特点及运用效果,并分析了该体系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意见。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人才测评体系 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乐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与人才统筹部署,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龙头作用,因而研究高等教育对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的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1年全球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其一,9年间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仍集中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国家,整体呈现“西强东弱”态势,不过中国进步明显,出现“东升西降”趋势;其二,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之于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其三,分经济发展水平看,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会显著影响高收入国家建设人才中心和中高收入国家建设创新高地;其四,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对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不显著,进入普及化阶段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中国正努力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型,高等教育系统需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贡献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21世纪,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创新人才最集中的高地和创新活力最富足的沃土。中国研究型大学能否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创新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持续激励创新的能力,并始终保持学术追求导向的制度环境,以及是否能建立可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洁 董昭辰
本文在分析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以及近年在京长期与常驻外籍人员发展变化的情况,建议政府、企业与高校等主体同向发力,实现外籍人才择优、按需、有序增长与增量优化,发挥外籍人才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外籍人才 国际交往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