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1)
- 2023(10843)
- 2022(9503)
- 2021(8695)
- 2020(7565)
- 2019(17761)
- 2018(17629)
- 2017(33885)
- 2016(18654)
- 2015(21143)
- 2014(21505)
- 2013(21426)
- 2012(19879)
- 2011(18078)
- 2010(18486)
- 2009(17415)
- 2008(17763)
- 2007(16405)
- 2006(14434)
- 2005(13339)
- 学科
- 济(73717)
- 经济(73608)
- 管理(57411)
- 业(51738)
- 企(43617)
- 企业(43617)
- 方法(32118)
- 数学(27785)
- 数学方法(27435)
- 财(26275)
- 税(21965)
- 税收(20485)
- 收(20312)
- 农(19944)
- 中国(19418)
- 制(19382)
- 学(15903)
- 业经(15842)
- 务(15211)
- 财务(15165)
- 财务管理(15118)
- 贸(14349)
- 贸易(14342)
- 企业财务(14275)
- 地方(14060)
- 易(13930)
- 体(12865)
- 银(12609)
- 银行(12578)
- 农业(12533)
- 机构
- 大学(268678)
- 学院(267749)
- 济(108591)
- 经济(106091)
- 管理(98245)
- 研究(89575)
- 理学(83214)
- 理学院(82241)
- 管理学(80733)
- 管理学院(80202)
- 中国(69707)
- 财(59377)
- 京(56937)
- 科学(54201)
- 所(46510)
- 财经(44637)
- 农(44314)
- 江(44157)
- 中心(41492)
- 研究所(41194)
- 经(40054)
- 业大(37944)
- 北京(36316)
- 农业(34649)
- 州(34382)
- 范(34230)
- 经济学(33945)
- 师范(33875)
- 财经大学(32594)
- 院(32049)
- 基金
- 项目(166761)
- 科学(129455)
- 研究(123765)
- 基金(119255)
- 家(103423)
- 国家(102559)
- 科学基金(86688)
- 社会(76878)
- 社会科(72747)
- 社会科学(72723)
- 省(65379)
- 基金项目(62545)
- 教育(57752)
- 自然(54887)
- 划(54850)
- 自然科(53541)
- 自然科学(53523)
- 自然科学基金(52561)
- 编号(51889)
- 资助(49399)
- 成果(44367)
- 重点(37961)
- 部(37338)
- 课题(36164)
- 发(35422)
- 制(34850)
- 创(34404)
- 性(33063)
- 创新(32266)
- 科研(32123)
共检索到42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成
《晚清海关洋税的分成制度探析》试图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架构,讨论所谓"海关洋税分成制度"对解决中央与地方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不兼容问题,以及加强中央财政集权的意义。该文撇开海关制度系统讨论洋税分成制的重要作用,存在问题的错置;认为洋税分成对解决中央地方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不兼容的作用也存在误读。晚清的关税分成现象实际上是关税收入的财政收支和经费的一种划拨形式,该文误将关税"分成解部"和"分成指拨"的财政拨付方式当作中央和海关系统或中央与地方财政系统间的洋税分成制度。该文设定的问题及其论证过程和结论均值得商榷。
关键词:
海关 财政 洋税分成 分成解部 分成指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勇
《何为"洋税分成"》一文从三个方面对拙作《晚清海关洋税分成制度探析》一文提出质疑。本文对此一一辨析并予回应:其一,来稿对定额制的理解片面,对"新海关制度"的界定并不完全,对拙作曲解、任意裁剪史料的批评也多未坐实,所谓拙作材料误读一说难以成立。其二,拙作所揭示的关税分成制与预算体制下的分税制并非同一概念。来稿所批评的所谓"问题错置",显系其概念误解所致。其三,洋税分成过程存在一种受"的款"原则支配的关税提取、分配的操作程式和运作规则。分成制并非拙作想当然的建构,不能简单否定了之。
关键词:
海关洋税 分成制 分税制 不完全财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谭新喜
1859年后,洋人愈来愈多加入晚清海关,如病残或死亡则引发抚恤问题。1876年5月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规定海关职员若死亡,酬劳金可交给职员家属使用,确立死亡抚恤制度。抚恤包括抚恤申请、抚恤调查、抚恤实施及抚恤结束四个阶段。通过抚恤金支付安排措施,抚恤制度可使遗属维持生计、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实现独立谋生。
关键词:
晚清海关 洋员 抚恤制度 赫德 金登干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出一个疑问:统一分成的分税制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增长?对此,吕冰洋等运用契约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他们指出,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是税收与地价、税收返还的结合,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配是税收与转移支付的结合,因此分税制包括了多种形式的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定额合同,构成了一个弹性分成合同体系。这种契约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地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出一个疑问:统一分成的分税制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增长?对此,吕冰洋等运用契约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他们指出,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是税收与地价、税收返还的结合,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配是税收与转移支付的结合,因此分税制包括了多种形式的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定额合同,构成了一个弹性分成合同体系。这种契约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地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炜 雷根强
在生产地原则下,增值税税收存在由消费地向征收地转移的现象。本文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从人口负担、社会性支出负担和财政自给率三个角度对财政压力与增值税税收转移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在现有征收模式下,我国增值税税收由财政压力大的地区向财政压力相对较小的地区转移,形成了税收收入的"马太效应"。其中,社会性支出负担对税收转入存在负向强化,财政自给率对税收转入存在正向强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人口为分成基数的方案不仅更符合流转税在流通中征收的性质、更符合税收"中性"的要求,也更有利于地区间财政压力的分担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财政压力 税收转移 分成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竹 王润华 岳晓蕾
本文以全面"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过渡分配方案为研究对象,结合"五五分成"对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相关影响,主要从合意性与现实性影响两方面分析"五五分成"的税收分成效应。通过运用OLS模型估算,发现"五五分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弥补的力度不够,且加大了地区间财政收入的差距。对此,本文提出增值税超额累进分成模式,拟弥补"五五分成"的不足。基本结论:一是要加快增值税及收入分配方案立法,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效率缺失;二是要在优化增值税分成模式的基础上,加快相关财政体制改革,其中重点是要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及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创造激励相容的中央地方财政分配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冰洋
现代市场经济中,有两大关系需要处理: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二是上下级政府间关系。政府间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财政关系,它包括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财政支出责任划分、转移支付、财政预算管理等方面内容。我们用分税制一词来概括政府间财政关系,说明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财政收入划分,特别是税收划分。这也难怪,正如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重要的是利益分配关系一样,政府间关系最重要的也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春峰
对JesseC.Ribot“自然资源的民主分权:民众参与的制度化”一文进行了评论,认为分权管理是从制度层面保障民众真正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结合我国分权管理的实践与探索,讨论了保障落实分权管理和构建分权配套办法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分权 民众参与 简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唐代兴
近年,日渐趋热的"天人合一"研究大都将其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想象性研究虽基于"拯救人类"和解决环境危机之美好期待,却与其本意相违。张载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中,"人"专指圣人、大人;"天"意谓天德、天道。其"天人合一"思想土壤是"天人性一",并蕴含"天人相类"和"天人相通",其生存论诉求是"天人相生",这就是人理、人道向天德、天道"合生"为"圣"。张载倡"天人合一",是为改变自积其弱的儒学状况、重建义理之学和儒家道统而"求其大体":他从"天人性一"出发,探求建构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天人相生之大义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教育部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冲击"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在实践层面上必须十分关注将"一流本科教育"等同于"一流大学本科教育"、重蹈"定量指标"陷阱、以己大众化之躯学人普及化之神等3个操作误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出发,兼顾办学定位,实施分类引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一流大学 教学质量 课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武彦斌 曾琰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既是一个理论构建的过程,需要人们从理论基础上进行准确把握;也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纠正谬误,坚持正确方向。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我国当前主要错误思潮中带有明显制度诉求的思潮,这种诉求表现在经济学教学、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重大政策方针出台前后的舆论等诸多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嬗变与衍生,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解构人们制度认同的实践性力量。具体而言,包括以"经济人假设"为市场经济主体立论,以私有产权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妖魔化国企的方...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社会思潮 经济制度 解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朱菘 郑猛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成租佃制的运行,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提供了实践上的证明。文章选取回报率较高的特定投资对象为例,模仿分成租佃制下的投资回收分析方法,探讨了纯"分成制"下的分成比例状况。研究表明,教育金融契约的性质选择与期限选择,都会影响契约主体的"风险-收益"评价。这一结论,是在一定的假定下得出的。分成制的大面积实施还有赖于放松假定,不断出产趋于实际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吕冰洋 聂辉华
本文从契约角度分析分税制的性质,并用统一的框架解释了分税制的正反两方面作用。研究认为:中国的分税制本质上是一个弹性的分成合同系统。它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剩余分配的各种子契约的组合。这些子契约可归为四种基本形式——工资合同、定额合同、分税合同和分成合同,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此构成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分成合同系统。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个激励系统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但是易扭曲地方政府行为,促使经济重复建设和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
分税制 契约 税收分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吴昊天 赵宏 李妮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金融制度主要表现为助学贷款,目前也出现了在校园销售信用卡的业务。这些债权式教育金融制度不具有良好的"风险-收益"对称性,也不利于资金需求方转移风险。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一种能克服债权类教育金融制度的有效合约。事实上,从现实中所存在的"租佃分成制"、"明星-经纪人盈利模式"以及"按收入比例还贷"等合约中,可以找到分成制的理论原型。
关键词:
债权 分成制 教育金融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