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9)
- 2023(14227)
- 2022(11959)
- 2021(11089)
- 2020(9097)
- 2019(20152)
- 2018(19945)
- 2017(37979)
- 2016(20561)
- 2015(22646)
- 2014(22593)
- 2013(21639)
- 2012(20105)
- 2011(18337)
- 2010(18690)
- 2009(17387)
- 2008(16480)
- 2007(14811)
- 2006(13397)
- 2005(11922)
- 学科
- 济(94256)
- 经济(94167)
- 管理(56140)
- 业(47670)
- 企(37743)
- 企业(37743)
- 方法(29609)
- 地方(25851)
- 数学(24727)
- 农(24585)
- 数学方法(24384)
- 中国(23581)
- 财(20068)
- 业经(19732)
- 学(19225)
- 制(16826)
- 农业(16497)
- 地方经济(15017)
- 贸(14721)
- 贸易(14708)
- 理论(14408)
- 易(14149)
- 环境(13901)
- 策(13234)
- 融(13049)
- 银(13049)
- 金融(13040)
- 银行(13034)
- 体(12921)
- 行(12605)
- 机构
- 学院(284860)
- 大学(277972)
- 济(119598)
- 经济(116877)
- 管理(104287)
- 研究(101049)
- 理学(87844)
- 理学院(86768)
- 管理学(85238)
- 管理学院(84682)
- 中国(76913)
- 科学(59981)
- 京(59029)
- 财(56017)
- 所(50022)
- 中心(46317)
- 江(45240)
- 研究所(44903)
- 农(43561)
- 财经(43101)
- 范(40716)
- 师范(40366)
- 经(38777)
- 业大(37741)
- 院(37567)
- 北京(37360)
- 经济学(36383)
- 州(36035)
- 农业(33691)
- 经济学院(32237)
- 基金
- 项目(183811)
- 科学(144504)
- 研究(139433)
- 基金(130208)
- 家(112620)
- 国家(111642)
- 科学基金(95519)
- 社会(88046)
- 社会科(83263)
- 社会科学(83249)
- 省(73502)
- 基金项目(68110)
- 教育(63497)
- 划(61169)
- 自然(59504)
- 编号(58079)
- 自然科(58012)
- 自然科学(57994)
- 自然科学基金(56893)
- 资助(53428)
- 成果(47487)
- 发(42035)
- 课题(41529)
- 重点(41380)
- 部(39212)
- 创(37649)
- 国家社会(35902)
- 创新(35142)
- 性(34803)
- 年(34608)
- 期刊
- 济(148621)
- 经济(148621)
- 研究(89218)
- 中国(58803)
- 财(43274)
- 农(40608)
- 管理(39434)
- 学报(38485)
- 科学(37952)
- 教育(34079)
- 大学(29491)
- 学学(27747)
- 农业(27498)
- 融(27351)
- 金融(27351)
- 技术(25832)
- 业经(24325)
- 经济研究(24199)
- 财经(21098)
- 问题(18626)
- 经(18492)
- 贸(14765)
- 业(14077)
- 技术经济(14015)
- 资源(13418)
- 国际(13342)
- 现代(13239)
- 发(12831)
- 统计(12808)
- 商业(12759)
共检索到444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晓琴 何杰
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项目策划是更为贴近游客、更具有操作性、更能实现经济价值的措施,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体验性旅游项目策划包括纵向深度策划和横向整合策划。旅游项目纵向策划是深度挖掘单项旅游资源(或吸引物)潜力,实现单项旅游项目经济价值最大化。并就眼球指数,时间指数,复杂指数,环节指数,互动指数,交叉指数,遗憾指数,惯性指数8个因子和22个指标提出其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旅游项目横向策划,即旅游线路策划,是在纵向策划基础上,时旅游项目在空间上、类型上进行全方位横向整合策划。并以贡嘎山海螺沟风景名胜区为例,在纵向与横向两度空间进行旅游项目策划。
关键词:
体验经济 旅游项目 策划 贡嘎山海螺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亭 商宏莉 罗辑 孙守琴 何咏梅 李安迪 张军
【目的】异速生长方程是构建林木生物量最简单常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为川西亚高山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估测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同时为异速生长模型优化以及植被原生演替过程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本文基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实测数据,通过模型将树木的总生物量及不同组分(如枝、叶、树干、根等)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等易测指标联系起来,建立了各树种总生物量及各组分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结果】引入树高(H)的二元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一元模型,同一模型对地上和树干生物量估计精度要优于枝叶和地下生物量的估计。【结论】以D~2H为自变量的方程对树干和地上生物量的拟合效果更好,而以D~3/H为自变量的方程更适合枝叶和根的生物量拟合。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野外测量的难度,可以采用一元模型W=aD~b。本次构建的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对于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估算以及植被演替过程中生物量的动态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仰麟 杨新军
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对理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界定,它将有关协调和管理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思路———追求发展和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结合在一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则是人们对旅游开发领域中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旅游规划中必须导入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旅游持续规划中。论证了在其总体规划中,必须以生态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应遵从两大基本思路:一是景观生态整体性的保证,二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结构图式设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兴贵 杨荣金 税伟
为有效应对旅游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海螺沟景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基于突变理论,分析了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的类型与诱因。研究发现,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是由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不利于海螺沟景区旅游发展的突变现象。要预防、控制海螺沟景区旅游危机发生和发展,必须围绕"管理机构、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事件处理、危机意识与旅游发展模式"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旅游危机 危机管理 突变理论 海螺沟景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恒锦 金朦朦 李宁馨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当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以海螺沟景区为案例地,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了适用的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识别了景区农户可持续的生计方式,明确了影响两类脆弱性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六种生计方式中,采用均衡兼收型和旅游主营型策略的农户其生计资本水平最高,而传统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最低。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缺乏金融资本是影响传统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户选择均衡兼收型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而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乏则对他们选择旅游主营型生计策略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海拔、距公路和核心景点的距离也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对旅游环境效应年际及年内淡旺季波动的连续高精度的定量评估开展不足。文章基于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尤其是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的原理与方法,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集区内高暴露度的杉木年轮,分别测定近10年来淡旺季树轮早晚材中Cr、Cu、Ni、Pb、Zn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与庐山接待游客量及人均旅游收入作相关分析,将拟合成的本底趋势线与统计线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旅游活动时段和强度下的旅游环境变迁特征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树轮中5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早材高于晚材,Cr、Cu、Ni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皆早材大于晚材,这表明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强弱与旅游淡旺季活动强弱对应良好;(2)相关分析表明年际尺度与年内尺度元素响应存在差异:树轮中Cu、Ni元素的年均含量与游客量以及人均旅游收入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代表旅游旺季的早材中的Cr、Cu、Ni、Pb元素含量与其呈强正相关,晚材中的元素含量基本不通过显著检验;(3)通过拟合本底趋势线,进一步发现景区的旅游活动与5种重金属年均含量皆以不同程度增加,以及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的年份,旅游活动与树轮中部分重金属的实际含量与本底值的偏差保持一致;(4)指示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变化的树轮重金属元素对区内旅游活动强度变化响应明显且记录同步,树轮元素分析方法值得在更大范围深入推广与验证。最后,对旅游与环境研究、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及树轮分析等实验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总结与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燕均 李钢 付莹 谭然 林依硕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对旅游环境效应年际及年内淡旺季波动的连续高精度的定量评估开展不足。文章基于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尤其是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的原理与方法,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集区内高暴露度的杉木年轮,分别测定近10年来淡旺季树轮早晚材中Cr、Cu、Ni、Pb、Zn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与庐山接待游客量及人均旅游收入作相关分析,将拟合成的本底趋势线与统计线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旅游活动时段和强度下的旅游环境变迁特征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树轮中5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美霞 王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循环经济体系 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文勇 史凯 邓贵平
该研究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移动平均分析法(MF-DMA)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前后4年的九寨沟国内外游客时序波动趋势,发现九寨沟旅游市场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采用滑移窗口理论方法,分析了地震前后九寨沟国内外游客人数波动多重分形结构的时序演化过程。研究发现,虽然震后九寨沟旅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但仅过了1年,以2009年5月12日为界,九寨沟旅游系统内在分形机制就逐步恢复到震前状态。通过对该现象的深入分析,研究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旅游景区灾后市场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临界质点效应,认为具有分形特征的灾后景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九寨沟 旅游人数 多重分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艳 张子昂 黄震方
本研究基于微观尺度利用微博签到数据对旅游流进行研究。选取典型旅游风景名胜区作为微观尺度景区内部旅游流研究代表,从信息时代下的虚拟网络视角入手,借用新浪微博平台,抓取相关微博大数据,结合时间分层法、经验模态法(EMD)对旅游区内部客流波动特征进行探索,此外还通过剥离节假日与工作日的方式,对不同属性的游客进行了节日与节事效应差异的研究。发现钟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游客均具有“M”型签到时间规律,但性别、地域属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签到周期波动差异。此外,节假日效应对不同属性游客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书贵 李居信 贺榴 刘克波 崔正平
以河南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资源古、多、密、全、便五大优势特色;并从自然、人文景观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又在宏、微观上展示了旅游业发展现状框架与态势。最后,以翔实的事实和数据,证实了开发旅游资源能充分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农村经济,蒿山风景名胜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细嘉 谌欣 王佳
旅游活动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增加了旅游用地需求,一些文化遗产地和自然生态区的旅游用地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选取江西省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分析,探讨其旅游用地的集约程度以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10个风景区的旅游用地集约度略有差别,总体基本保持在中等水平;旅游用地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协调情况虽有所不同,但整体协调程度中等。在此结果分析上,提出了两大改善与提高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集约度-协调度的建议:一是针对经济滞后型景区,多元化挖掘存量旅游用地潜力;二是针对环境滞后型景区,将生态保护意识和方法融入旅游建设与经营各个环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细嘉 谌欣 王佳
旅游活动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增加了旅游用地需求,一些文化遗产地和自然生态区的旅游用地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选取江西省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分析,探讨其旅游用地的集约程度以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10个风景区的旅游用地集约度略有差别,总体基本保持在中等水平;旅游用地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协调情况虽有所不同,但整体协调程度中等。在此结果分析上,提出了两大改善与提高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集约度-协调度的建议:一是针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