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68)
- 2023(18385)
- 2022(15143)
- 2021(13940)
- 2020(11376)
- 2019(25706)
- 2018(25765)
- 2017(49099)
- 2016(26882)
- 2015(30344)
- 2014(30653)
- 2013(29815)
- 2012(27426)
- 2011(24666)
- 2010(24554)
- 2009(22722)
- 2008(21291)
- 2007(18876)
- 2006(16773)
- 2005(14876)
- 学科
- 济(121433)
- 经济(121300)
- 管理(75239)
- 业(67385)
- 企(54675)
- 企业(54675)
- 方法(45878)
- 数学(39359)
- 数学方法(38970)
- 中国(32186)
- 农(30856)
- 地方(28928)
- 业经(27813)
- 财(26461)
- 学(25897)
- 农业(20936)
- 制(20892)
- 理论(18778)
- 贸(17670)
- 贸易(17657)
- 和(17442)
- 银(17413)
- 银行(17369)
- 环境(17325)
- 融(17279)
- 金融(17270)
- 易(16986)
- 行(16638)
- 体(16183)
- 地方经济(15896)
- 机构
- 大学(379073)
- 学院(378620)
- 济(154691)
- 经济(151396)
- 管理(145209)
- 研究(130848)
- 理学(125124)
- 理学院(123688)
- 管理学(121539)
- 管理学院(120859)
- 中国(96471)
- 京(80885)
- 科学(80251)
- 财(70444)
- 所(65160)
- 农(60815)
- 研究所(59398)
- 中心(58891)
- 江(56274)
- 财经(56034)
- 业大(55338)
- 范(52177)
- 师范(51689)
- 北京(50915)
- 经(50744)
- 院(47571)
- 经济学(47458)
- 农业(47416)
- 州(47395)
- 经济学院(42442)
- 基金
- 项目(257466)
- 科学(201965)
- 研究(190559)
- 基金(185061)
- 家(160650)
- 国家(159275)
- 科学基金(136685)
- 社会(120708)
- 社会科(114182)
- 社会科学(114151)
- 省(101270)
- 基金项目(97868)
- 教育(87035)
- 自然(86749)
- 自然科(84699)
- 自然科学(84681)
- 划(84263)
- 自然科学基金(83134)
- 编号(78388)
- 资助(74950)
- 成果(64232)
- 重点(57406)
- 部(55940)
- 发(55651)
- 课题(54320)
- 创(53094)
- 国家社会(49741)
- 创新(49471)
- 科研(48386)
- 教育部(48154)
- 期刊
- 济(178272)
- 经济(178272)
- 研究(116107)
- 中国(74374)
- 学报(60635)
- 农(55929)
- 科学(54499)
- 管理(54048)
- 财(53137)
- 大学(45706)
- 教育(45186)
- 学学(42684)
- 农业(38197)
- 技术(33190)
- 融(32791)
- 金融(32791)
- 经济研究(29522)
- 业经(28687)
- 财经(27625)
- 经(23771)
- 问题(22933)
- 图书(22037)
- 业(19602)
- 技术经济(18575)
- 理论(17568)
- 科技(17466)
- 版(17384)
- 商业(17271)
- 现代(17156)
- 资源(15976)
共检索到565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晓露 林莹懿
地方传统手工艺是地域文化的缩影,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兴起,新型数字消费蓬勃发展,并为地方传统手工艺的消费转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文章在体验经济视角下围绕地方传统手工艺数字化消费转型开展研究,以温州十字花绣为例,分析其在转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结合问题提出地方传统手工艺进一步转型发展对策。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数字化消费 新经济 转型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继艳
我国传统手工艺是承载着农耕社会民众赖以生存的经济诉求与审美理想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产业资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传统手工艺赖以维系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侵蚀,使得进一步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能够有效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应该着重从完善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解决传承人危机、拓展生产应用以及加强文化认同感培育等方面入手强化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研究力度,切实解决实现传统手工艺科学、有效传承、发展的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兆晖 李劼 徐红罡
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振兴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场景和机遇,但现代化与商品化下的原材料与生产技艺创新可能与其原本的物质性形成张力和矛盾。文章从社会-物质视角出发,以东莞传统手工艺莞香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地建设与旅游业发展情境下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沉香文化博物馆、牙香街、莞香小镇等旅游场景下现代莞香种植、加工与贸易的参与式观察以及对30位行动者的深度访谈,研究揭示了传统手工艺作为重要的物质本身如何在与旅游结合发展过程中得以振兴与改变,以及由其物质性产生的争议和矛盾。研究发现:1)莞香结香时间长、结香条件苛刻和自带独特的香味等物质特点使其生产离不开东莞的地理环境、地方香农总结的特定技艺,莞香生产与制作的传统手工艺成为东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旅游地建设背景下,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使得莞香相关技艺、文化和产业得以振兴,并在其商品形式、制作技艺、传承场景和香市贸易上产生了符合旅游需求与现代生产的创新与转变;3)莞香的物质特点引发了关于植物保护与开采、质量与效率、独特性与标准化、具身性与品质和价值等一系列矛盾,对莞香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挑战。文章引入新物质主义哲学思想下的物质性概念深化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手工艺研究,揭示了物质性对其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独特作用,有助于在实践上推动莞香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秀梅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品在现代生活和市场经济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是事关民族传统手工艺和产品存亡的重大课题。"王星记"扇是杭州传统工艺的品牌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王星记"扇工艺的传承、保护及其市场开拓等为视阈,阐述了"王星记"扇制作技艺的基本工艺规律、文化意蕴与市场价值,并就"王星记"扇的传承保护与市场开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手工艺 王星记扇 传承保护 市场开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幼平 蓝乐夫 罗鹏
本文概述了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诸葛菜、蓝花子、海甘蓝和播娘蒿的开发和利用,并对上述资源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十字花科,野生植物资源,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柴阿丽 朱发娣 王惟萍 石延霞 谢学文 李宝聚
为了明确接种方法、环境和基质条件等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病的影响。研究比较了不同接种方法、肿根保存形式、光源及光周期、基质类型及基质p H值等对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程度的影响,以建立一套简便、稳定的大白菜根肿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体系。结果表明,大白菜种子在培养皿中催芽7 d后,采用浸根接种法,不仅节省菌源,而且操作简单,发病稳定;自然光照与稀土灯补光结合16 H光周期条件下,大白菜根肿病发生最严重,且发病均匀,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的最佳光照环境;草炭和蛭石基质有利于根肿病的发生,砂土和壤土对根肿病发生有抑制作用;根肿病在p H值5.0和p H值7.0时均可发病,但酸性环境有利于根肿病的发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欣 冯果烨 崔莹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当下,对其商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具体辨析传统手工艺品商业化的概况和发展前景,文章采用举例说明法、文献分析法,从黑龙江省赫哲族鱼皮工艺着手,对传统手工艺品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商业化 鱼皮工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博
文章以苏南地区为例,探讨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培育的4种模式:家族师徒传承、政府倡导下的非遗传承人培训、“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培育、“两馆一所一基地”体验传承。这些模式存在社会传承教育方式相对脆弱、学校传承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学者大师传承人后继乏人等问题。文章提出多元社会力量整合培育、地方高校“双向传承”培育、地方文化精英式培育的多渠道培育方式,希望以此来构建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培育体系,实现非遗传承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长坤 李勇 李健强
黑斑病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 ,2 0世纪 90年代前后在我国北方严重发生 ,目前在生产中仍有潜在风险。黑斑病病原芸薹链格孢、甘蓝链格孢、萝卜链格孢的鉴定主要借助病菌形态、病原变异、核酸序列、同工酶与酶联免疫分析 ,其中从核酸水平进行病原鉴定更为快捷 ;黑斑病菌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致病因子。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种传黑斑病菌种的检测和鉴定。在该病害的防治方法中 ,种子处理及施用高效低毒杀菌剂是有效途径。今后应在分子水平上注重对病原种群构成、病害流行及种子健康检测方法的研究 ,同时加强该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和技术性探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向东 孙道旺 曹继芬 符明联 李根泽 张忠武 杨明英 杨家鸾 严卫中
通过不同方法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耐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根肿病菌接种,花油6号、花油8号均表现抗病(R),CR-千秋白菜表现高抗(HR),83-1白菜表现中抗(MR)。根肿病病田育苗移栽,星星在正反季均表现高抗(HR);83-1白菜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根肿病病田直播,星星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83-1正季表现中抗(MR),反季表现高感(HS);不同品种根肿病病田直播,不同品种间对根肿病抗性差异明显,不同品种均表现反季发病比正季严重,病情指数高低顺序为83-1白菜>花椰菜>青菜>西兰花>苤蓝>中甘11。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菌 抗性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亭亭 杨佩文 李向东 杨子林 林兴华 毕云青 裴卫华 杨群辉 彭荣珍 杨明英
【目的】研究有效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防控措施,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通过q PCR检测方法,测定土壤中根肿病菌含量,结合田间发病株率综合分析4种化学农药及组合、3种土壤改良剂和4种作物轮作对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控病效果。【结果】明迪和福帅得处理的油菜根肿病发病株率较低,分别为73.33%和77.42%,明迪处理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为1.7×10~7copy number/g,显著低于对照;抗重茬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有机硅肥3种土壤改良剂处理的油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和土壤中根肿病菌含量均比对照低;轮作大蒜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最低,为2.2×10~7copy number/g,与对照和轮作大麦、蚕豆、马铃薯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明迪、福帅得、微生物菌剂及轮作大蒜对根肿病有一定控病效果,在生产中根据病害发生程度,集成"轮作+土壤调理+清理病根+化学药剂防控"技术,达到持续控病的目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欣 姜怡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强化其具备范式特征的民族语言模因,达到"成型性"、"表达性"、"一致性"、"公众性"和"权威性"的优质标准。本文以《图说中国传统手工艺》一书中藏、彝、赫哲、纳西等少数民族的造茶、制毡等传统手工艺翻译为例,说明异化音译加阐释是保留特有术语"成型性"的有效手段;精准引用典籍标题可强化模因新宿体译文的"权威性";根据互文线索追踪其前期民族语言原始文本,可保持同源模因的"一致性";适时嵌入异质文体有助于维护真实意义上的原作美学风格,加强其"表达性";借助英语的巨大张力可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模因更具"公众性",从而得以有效而广泛的繁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瑜 吴殿廷
旅游业开发利用传统手工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探求传统手工艺与旅游业的深度、优化结合,才能实现科学而高效的开发利用。从旅游产业链角度看,就是要争取将传统手工艺纳入到旅游产业链的核心;通过观念上重视、选择上慎重、定位上提升、品质上保障、创意上突破等一系列对策,使传统手工艺生产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实现多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旅游业 旅游产业链 旅游开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白杨 卿斐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的密集表达,当代大学生要以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保护为己任,而高校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文分析了高校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重要举措以及高校在传统手工艺教育中的成功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发展传统手工艺的优势与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现状。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传承 发展现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玮
羌绣手工艺是羌民族悠久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承载物。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羌绣手工艺发生的转变是复杂的。对汶川羌族刺绣手工艺的历史渊源、生活文化特征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羌绣手工艺的意义变迁与呈现,思考羌绣手工艺在当今生成为一种生产活力、文化活力作用于现代生活的积极意义。通过"一针一线"羌绣品牌的个案分析提出挖掘羌绣潜在文化价值,创新生活文化的多元需求以及在都市文化有益的补充与健全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进而创新性地实现现代价值转换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羌绣手工艺 变迁与呈现 文化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温州实践与探索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问题研究——数字时代下的客户体验演变与转型路径
数字化与企业持续成长的战略性选择——以温州旅游企业为例
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的现代节事旅游开发研究——以开封菊花文化节为例
艺术高校数字化美术与设计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以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化逻辑与实现路径——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
基于动态中台架构的财务数字化转型研究——以传统数据密集型企业为例
技术与组织双向赋能:应急管理的整体智治——以杭州城市防汛防台体系数字化转型为例
基于悖论管理视角的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张弓酒业为例
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智能税务”管理应用——以广州烟草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