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4)
2023(15634)
2022(12836)
2021(11425)
2020(9650)
2019(21318)
2018(20935)
2017(39526)
2016(21472)
2015(23729)
2014(23601)
2013(22969)
2012(20895)
2011(18790)
2010(18980)
2009(17934)
2008(17761)
2007(16306)
2006(14537)
2005(13442)
作者
(62741)
(52644)
(52374)
(49839)
(33297)
(25178)
(23536)
(20351)
(19765)
(18511)
(18171)
(17757)
(17036)
(16915)
(16661)
(16035)
(15611)
(15327)
(15258)
(14896)
(13128)
(13054)
(12688)
(12083)
(11787)
(11595)
(11507)
(11401)
(10496)
(10475)
学科
(93262)
经济(93119)
(86004)
管理(79463)
(77556)
企业(77556)
方法(36853)
(32222)
业经(30125)
(29969)
数学(28284)
数学方法(28057)
中国(22920)
(22567)
(21674)
财务(21642)
财务管理(21614)
农业(20933)
地方(20555)
企业财务(20475)
技术(18807)
环境(17966)
(17961)
(17858)
(17850)
贸易(17843)
(17535)
(17340)
(17161)
理论(16276)
机构
学院(312694)
大学(306597)
(129967)
经济(127368)
管理(120807)
研究(104011)
理学(103595)
理学院(102440)
管理学(100935)
管理学院(100374)
中国(81681)
(64498)
(64340)
科学(64191)
(55245)
(52411)
财经(50207)
(49916)
中心(47671)
研究所(47341)
业大(46132)
(45449)
农业(43304)
经济学(39992)
北京(39622)
(38646)
(38611)
(38468)
师范(38178)
财经大学(36862)
基金
项目(210630)
科学(168828)
基金(155301)
研究(153058)
(135851)
国家(134737)
科学基金(117208)
社会(100545)
社会科(95530)
社会科学(95512)
(83883)
基金项目(82880)
自然(75444)
自然科(73655)
自然科学(73636)
自然科学基金(72354)
(69367)
教育(68344)
资助(61234)
编号(59893)
重点(48206)
成果(46762)
(46489)
(46218)
(46166)
(43186)
(42778)
创新(42764)
国家社会(42528)
课题(41994)
期刊
(150562)
经济(150562)
研究(91262)
中国(62581)
(53219)
(51242)
管理(48823)
学报(47729)
科学(45973)
大学(36545)
农业(35166)
学学(35068)
(28270)
金融(28270)
教育(27683)
技术(26887)
业经(26848)
财经(25457)
经济研究(23051)
(21962)
(20758)
问题(19924)
技术经济(16379)
(16012)
资源(15522)
现代(15430)
科技(14801)
(14793)
商业(14505)
财会(14440)
共检索到470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芳虹   曾元正   彭春   张弛   张锐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和区域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体呈现明显的集聚和辐射现象,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这种集聚性具有空间上的“高—高”关联性,且高集聚区有稳固和加强趋势;(2)中国生态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具有空间上的“低—低”关联性,其中高集聚区上的生态效率较高,低集聚区上的生态效率较低且在动态减少;(3)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生态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促进本省、周围省及全国的生态效率提升,但仍需警惕后期扩张带来的负生态外部性。据此,提出三点建议:(1)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强化生态友好型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效应;(2)承担体育生态责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生态经济系统;(3)驱动发展要素流动,促成生态共建共治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子真  雷振丹  李晶仪  
产业协同集聚是区域创新的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路径之一。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外部性也逐步显现。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本地区创新,但对邻近地区创新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其中,支持性生产服务-制造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创新水平,其空间溢出效果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步衰减。基础性生产服务-制造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会对邻近地区创新产生"虹吸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当空间距离达到750km时,均呈现正向空间溢出。因此,产业协同集聚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不仅需要差别化和精细化管理,还需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信息传递速率,推动产业间多样化协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建国  张小筠  
企业升级是一国产业和经济升级的微观基础。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企业功能升级是其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攀升。本文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导企业为例,从效率出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实证研究领导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发设计以及品牌营销效率的升级趋势。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效率视角,领导企业处于较快的升级过程中;但基于静态效率视角,样本领导企业在三种效率指标方面均明显低于国外对标企业;中外企业在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效率方面的差距近年来表现各异,前者存在扩大的趋势,而后者则呈现收敛。因此,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竞争的同时,应推动产业内企业间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促进自主创新与提升国家品牌软实力并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耀群  葛星  
金融业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对绿色和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源头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通过建立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超效率DEA、Moran’s I等,对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验证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呈现出区域差异性,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特点;区域差异源于局部集聚性和集聚阴影效应;银行业对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证券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明显,保险业对生态效率溢出效应不明显,金融密度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怡爽  赵果庆  
中国制造业对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文献所证实,但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汽车制造业对FDI产业的空间依赖性。本文依据统计数据把中国汽车制造业分为内资汽车制造业和FDI汽车制造业,并以2003~2008年数据分别检验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估计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相邻效应、集聚效应和FDI汽车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汽车制造业对FDI汽车制造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FDI汽车制造业对内资汽车制造业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以资产为载体的技术溢出更突出。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仍处地区竞争态势,还需因势利导,制定分类政策,促进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蓉  
为了对产业集聚、技术交易与二氧化碳排放效应进行分析,对中国30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制造业集聚会导致地区碳排放量增加,但是技术交易与制造业集聚的交互项有利于碳排放量减少。(2)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技术交易促进了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从而有助于碳减排效应;中部地区二氧化排放与制造业集聚和技术交易的关系并不显著;西部地区仅仅符合传统EKC假说,未发挥出技术交易的重要作用。以上结论表明:对于我国这样处于后发优势的国家,初始技术水平不高,内生创新动力有限,基于技术交易的异质性技术流动作用非常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蓉  
为了对产业集聚、技术交易与二氧化碳排放效应进行分析,对中国30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上,制造业集聚会导致地区碳排放量增加,但是技术交易与制造业集聚的交互项有利于碳排放量减少。(2)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技术交易促进了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从而有助于碳减排效应;中部地区二氧化排放与制造业集聚和技术交易的关系并不显著;西部地区仅仅符合传统EKC假说,未发挥出技术交易的重要作用。以上结论表明:对于我国这样处于后发优势的国家,初始技术水平不高,内生创新动力有限,基于技术交易的异质性技术流动作用非常重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  董轲萌  
从生产的投入端和产出端视角,将产业集聚和环境规制扩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作用于污染排放的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然后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考虑多种污染物,从污染排放量和污染排放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增加了污染排放量,但减小了污染排放强度;产业集聚对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果,加快产业集聚,积极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是引发良性集聚的关键;区域污染防治的根本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吉亚辉  曹希广  
本文采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Arellano-Bond GMM估计方法,考察了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制造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而服务业的MAR和Porter溢出效应有扩大该差距的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的MAR、Jacobs与Porter溢出效应均与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当跨越门槛临界值后,知识溢出会产生相反的影响作用。(3)与沿海地区相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学政  许晴  
"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共同建构了我国体育制造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将体育制造业放在我国制造业总体发展的背景下,结合体育制造业的特点,分析制约我国体育制造业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制约我国体育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支持我国体育制造业创新的资源缺乏,创新动力不足;体育制造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升,管理水平不高,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全面建立;体育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不高,产业协同程度低;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政策支撑欠缺。解决我国体育制造业发展的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信敏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方法,使用青岛制造业15个行业2005—2018年的数据,在固定资本投入、R&D投入、环境规制等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工业发展水平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各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岛制造业生态效率经过2005—2013年的持续增长后开始呈现衰退趋势,15个行业中有12个属于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消耗高排放类型,生态形势严峻;智能工业发展对于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在各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效果在2013年后出现了明显下滑;行业间技术溢出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环境规制和R&D投入的影响效果也不突出,中低端产能的扩张对生态效率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未来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智能工业发展契机,严格限制盲目的产能扩张,提高面向生态环境的R&D投入和行业间技术溢出的作用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信敏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方法,使用青岛制造业15个行业2005—2018年的数据,在固定资本投入、R&D投入、环境规制等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工业发展水平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各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岛制造业生态效率经过2005—2013年的持续增长后开始呈现衰退趋势,15个行业中有12个属于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消耗高排放类型,生态形势严峻;智能工业发展对于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在各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效果在2013年后出现了明显下滑;行业间技术溢出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环境规制和R&D投入的影响效果也不突出,中低端产能的扩张对生态效率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未来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智能工业发展契机,严格限制盲目的产能扩张,提高面向生态环境的R&D投入和行业间技术溢出的作用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丽  宋德军  
制造业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产业,流通业集聚可以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中国2010-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流通产业集聚度、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分别进行测度,基于空间视角研究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构建门限回归模型,进一步讨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流通业细分行业中的仓储、邮政业集聚具有明显的直接效应;第二,流通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直接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三,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流通业集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存在着“U”型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中华  刘军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制造业整体来看,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和产业内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从分技术层面来看,低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MAR外部性,中高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从分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能从多样化集聚中获得更多创新收益,大中型企业能从专业化集聚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从分企业生命周期来看,新生和年轻企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成熟企业创新更多受益...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明  赵彦云  
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制造业投入要素空间溢出效应模型。通过对制造业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的估计和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的2008-2010年,存在明显的资本溢出效应和员工技能溢出效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2011-2012年间,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与测度方法,通过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测算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为具有直接相邻关系的区域间的溢出——即相邻溢出效应,迂回溢出效应以及更复杂路径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论文最后在总结结论的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