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6)
2023(12127)
2022(10622)
2021(10043)
2020(8371)
2019(19331)
2018(19495)
2017(36971)
2016(20532)
2015(23433)
2014(23498)
2013(22909)
2012(21048)
2011(18863)
2010(18879)
2009(16977)
2008(16302)
2007(14127)
2006(12154)
2005(10508)
作者
(59362)
(49102)
(48855)
(46599)
(31283)
(23562)
(22220)
(19545)
(18726)
(17474)
(16977)
(16376)
(15617)
(15610)
(15114)
(15048)
(14760)
(14598)
(14091)
(13824)
(12298)
(12166)
(11926)
(11339)
(11009)
(10944)
(10929)
(10767)
(9822)
(9772)
学科
(73914)
经济(73814)
管理(55217)
(50357)
(41817)
企业(41817)
方法(34146)
数学(28931)
数学方法(28585)
中国(20794)
(19990)
(19544)
(18848)
业经(16333)
理论(15985)
地方(15501)
(14887)
(14046)
贸易(14041)
(13617)
农业(13151)
(13030)
(12728)
金融(12720)
教育(12339)
(12300)
银行(12255)
技术(11933)
(11717)
环境(11653)
机构
大学(283661)
学院(281968)
管理(110556)
(104950)
经济(102354)
研究(97048)
理学(95607)
理学院(94467)
管理学(92759)
管理学院(92247)
中国(71149)
科学(62378)
(61584)
(49275)
(48706)
(47108)
研究所(45309)
业大(43883)
中心(43622)
(40992)
(39080)
北京(39033)
财经(38900)
师范(38658)
农业(37094)
(35926)
(35414)
(33422)
技术(32441)
师范大学(31403)
基金
项目(197817)
科学(154099)
研究(145185)
基金(141136)
(123903)
国家(122864)
科学基金(104317)
社会(87358)
社会科(82545)
社会科学(82523)
(77729)
基金项目(75628)
自然(69194)
自然科(67537)
自然科学(67521)
教育(67344)
(66265)
自然科学基金(66261)
编号(60552)
资助(57949)
成果(49908)
重点(44701)
(43013)
课题(42532)
(41796)
(40949)
创新(38094)
科研(38022)
项目编号(37286)
大学(36616)
期刊
(114007)
经济(114007)
研究(83363)
中国(55827)
学报(47649)
科学(43069)
(41952)
管理(39500)
教育(38764)
大学(35375)
(35117)
学学(33078)
农业(29381)
技术(24856)
(22606)
金融(22606)
业经(18436)
财经(17737)
经济研究(17659)
图书(16056)
(15230)
(14971)
问题(14864)
科技(14312)
理论(14096)
(13140)
实践(13133)
(13133)
资源(12820)
现代(12275)
共检索到411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衷玉红  汪永胜  吴超  
本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探讨了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的价值和意义,对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现状和基本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对我国体育人才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必须认识到球员国际流动问题的复杂性,国家经济发展、文化选择、政治地位、历史遗产、语言行为、双边交流、生活方式等因素均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结合本国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辩证看待。最终的政策设计目标是破除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的两难困境,实现联赛经济和文化政治之间的均衡发展。本研究旨在促进我国运动员国际流动问题的解决,为我国体育经济和体育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习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三十年来,呈现出一些不同于过去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并得出六点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俞正樑  
当前国际体系变革具有典型性和鲜明的特征。这种变革的深刻背景是体系环境的历史巨变,即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社会生活转型是促使体系转型的根本动力。虽然体系变革尚未达到转型的临界点,但是已经广泛涉及观念结构、议事日程、体系结构和规范结构的变革,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特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汤正刚  
近两年来,国内不少开放城市纷纷提出要建设“国际大都市”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什么是“国际大都市”,什么是“国际性城市”?如何把握达到这一目标的客观标准和形成条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建设方针?本文试就国际城市的涵义、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作一些比较研究性的探讨。一、国际城市的涵义现代意义的国际城市,是指二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或者是某一国际区域、某种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鸎  
在教育强国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因自身建设原因,造成人才提供的质量和效率仍很难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问题。文章以价值共创理论为基础,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放入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价值共创的活动规律中,剖析价值共创视角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原理,进一步探讨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价值共创过程,从而证明两者之间的有效运作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瑜  
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性、学术性、研究性是其三大基本特征,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规范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个基本特征的解析,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些特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二是立足服务,坚持监督;三是立足宏观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四是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五是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明确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国家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一、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国家审计的批判性,是指在审计工作中不轻易接受未经检查与测试的结论,不简单地承认未经证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保持应有的职业警觉,进行系统的查证、分析和判别。就现代国家审计而言,就是以审视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才茂  
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法。因此,本文从支撑生态文明形态的价值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政府行为与法律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来揭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用现代综合的思维方式看待、追求与实际操作情感教育,我们发现,当代情感教育区别传统情感教育和近现代的逻辑理智教育,是在于它是科学与人性(价值)重新塑合起来的形态。这一鲜明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匡跃辉  
自古以来,中国的水灾就十分严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然而,我国的水灾并未减轻,甚至还呈发展的趋势。研究中国水灾的基本特征,找出其内在规律,对于分析其形成原因及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石玉  
教科书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教科书是读者最多、最特殊、最被读者信赖甚至依赖、最耗费读者精力和时间、对读者影响最深远的文本。教科书具有教诲性、阅读的特殊性、文本结构的整体性和文本实现的非连续性、读者的两极性及文本构建的标准性等特征。教科书的这些独特性质要求教科书建设要精选并编制教科书内容、提升教科书的可读性和可教性、注重对课程标准的研读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春华  
构建与创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基本方式之一;既为恰当地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提供客观依据,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