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4)
- 2023(9889)
- 2022(8248)
- 2021(7451)
- 2020(6189)
- 2019(13587)
- 2018(13635)
- 2017(24767)
- 2016(14021)
- 2015(15849)
- 2014(15993)
- 2013(15321)
- 2012(14352)
- 2011(13151)
- 2010(13533)
- 2009(13015)
- 2008(12976)
- 2007(12042)
- 2006(10789)
- 2005(10116)
- 学科
- 济(51436)
- 经济(51341)
- 管理(46074)
- 业(38621)
- 企(33688)
- 企业(33688)
- 方法(18006)
- 制(16735)
- 财(16394)
- 中国(15466)
- 学(14997)
- 农(14261)
- 数学(14022)
- 数学方法(13751)
- 业经(13213)
- 体(12696)
- 理论(11901)
- 银(10717)
- 银行(10683)
- 融(10436)
- 金融(10428)
- 地方(10341)
- 行(10261)
- 务(9560)
- 财务(9517)
- 财务管理(9485)
- 体制(9454)
- 环境(9115)
- 企业财务(9009)
- 和(8896)
- 机构
- 大学(210969)
- 学院(208044)
- 济(78296)
- 经济(76400)
- 研究(73710)
- 管理(73103)
- 理学(61684)
- 理学院(60864)
- 管理学(59635)
- 管理学院(59238)
- 中国(55474)
- 科学(45945)
- 京(45327)
- 财(42557)
- 所(38621)
- 农(35597)
- 研究所(34745)
- 江(34325)
- 中心(32367)
- 财经(32316)
- 范(30382)
- 业大(30095)
- 师范(30036)
- 经(29048)
- 北京(28325)
- 农业(27899)
- 院(26886)
- 州(26816)
- 师范大学(24190)
- 经济学(24169)
- 基金
- 项目(133347)
- 科学(104440)
- 研究(98259)
- 基金(95748)
- 家(84486)
- 国家(83779)
- 科学基金(70450)
- 社会(61958)
- 社会科(58499)
- 社会科学(58483)
- 省(52461)
- 基金项目(49887)
- 教育(46148)
- 划(44775)
- 自然(44502)
- 自然科(43459)
- 自然科学(43440)
- 自然科学基金(42677)
- 编号(39461)
- 资助(38257)
- 成果(35277)
- 重点(31013)
- 部(29709)
- 课题(29564)
- 制(29147)
- 发(28295)
- 创(27639)
- 创新(25995)
- 国家社会(25611)
- 性(25448)
共检索到328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华楠
在教育治理新常态下,"督导评价与社会评价交汇对接"不是"社会评教育"中的伪命题。"督"与"评"虽存在分野,但两者实行对接有其政策和理论依据。"督评对接"的实质是两种评价的功能对接和力量整合,融合形成教育评价的"第三方"机制。管办评分离与教育督导制度具有共时性特征,协同和独立是"督评对接"的制度条件。根据协同理论,实现"督评对接"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厘清督与评的职能边界、序参变量、功能结构,形成制度协同机制和对接实施方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伦祯 杨忠
实施并购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是并购活动能够取得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企业的的并购目标的关键,文章对详细分析了企业并购活动的协同效应已经影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因素,并对中国企业实施并购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并购 协同效应 整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靓 林祥
目前我国科技项目实施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监督和评估。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科技项目监督和评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实现监理机制法制化;其次,从优化政府科技行政监督方式、引入项目第三方监理方式和科技项目承担单位配合几方面,构建起由政府、独立第三方监理公司、群众和项目承担单位多方协同监督的科技项目监理体系,逐步实现监理主体多元化。其中,在优化政府科技监督方式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加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强化项目管理的监督;设立"科技特邀监督员"
关键词:
科技项目 监理体系 协用监督 监督方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付佳佳 郭勇 胥民尧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X"证书制度对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现状,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系统地提出土建类专业校企协同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路径,旨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海 杨艳红
文章以智能评估系统平台为核心,从宏观的框架协同评价模式和微观的自我协同评价模式探讨如何构建图书馆协同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主导下,协调图书馆专家、同行、读者、第三方评价机构等评价主体,协同一致地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展开全方位的绩效评估过程。
关键词:
协同评价 绩效评估 图书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理 宁立伟
高校学生评教作为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与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涉及的制度正义问题已引起研究者注意。学生评教制度正义表现出三个层面的特征:教师义务与学生权利的协调、个人权利与集体利益的平衡、管理手段与伦理价值的统一。具有制度正义的学生评教,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统一,学生评教制度正义实现的关键,是确保评教制度影响下的各利益相关者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对等,为评价对象营造平等的教学权利和专业成长发展空间。从实际情况看,评教目的、指标到评教过程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制度正义实现的问题。塑造具有正义的学生评教制度可从三方面努力:营造以正义为导向的学校教学管理整体氛围,构建正当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评教体系,实施评教与评人相统一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学生评教 制度正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丹 张红英
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免疫系统"。为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和信息科技风险,本文提出构建以政府金融审计为主导、民间金融审计为主要力量、内部金融审计为核心的审计监督体系,并且论述了其"免疫功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审计监督体系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随着高职教育园区的迅速发展以及对高职园区办学效益的日益重视,高职教育园区自身管理能力及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方面产生的协同效应得到普遍关注。推进高职园区加快集约化发展,快速形成协同效应,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财政导向作用,明确各利益方的责、权、利,促进和吸引园区各办学主体加快开放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各校也要注重特色建设,避免协同发展的负效应。
关键词:
高职园区 管理 协同效应 实现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新磊 张媛
管理协同效应对企业形成持续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它成为并购的重要动机和并购后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深入理解管理协同的含义及作用机理是取得管理协同效应的前提。在操作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其次要通过恰当的人力资源政策使得管理资源得到有效的转移和增加,最后还能忽视文化整合的作用。
关键词:
并购 管理协同效应 协同实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四方
互助协同的教师专业发展以承认教师个体专业性不尽完美的合理存在为前提,追寻"群体超越"的专业发展动力,践行"差异互补"的专业发展理念,强调"多元协商"的专业发展路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合作性、介入性、实践性和对话性。具备"深度"与"广度"共同促发的专业参与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持"竞争"与"合作"双向并重的专业张力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融合"书斋"与"田野"交互成长的专业模式是实现互助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模式,兼顾"个性"、"群性"与"共性"相互参照的育养机制是实现互动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维度。
关键词:
互助协同 教师专业发展 意涵 特点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探讨了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问题,并立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有针对性提出了"五个根据"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实现路径:即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启光 韦瑛 魏玲玲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跨域、跨界协同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对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而言,规制性要素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为规制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守约是其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制度固化及价值间距是致其弱化乃至消退的两大主因。在建立和发展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外部政策支持系统和配套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在共识基础上进行共治,方可优化其结构,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合法性,以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目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新宇 罗贤春
从协同学角度构建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与业务子系统的协同模型,提出实现协同的策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技术的自主开发、鼓励选择国产技术,强化CIO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完善政府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体系,严格遵循各项管理标准,协同建设中的各个方面要与实际发展阶段相适应。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协同学 协同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怡曼 聂锐 刘明杞
协同商务链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联盟体,对传统的供应链模式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可以帮助协同商务链的各节点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合作,达到协同生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然而,由于协同商务链各节点上的企业多,且各具特点,因此,目前还很难用具体的数理模型对它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度量。本文在研究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数学的思想,建立了企业协同商务链协同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协同商务链协同效应评价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农圣 黄二丹 江蒙喜
目的:阐述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方法:基于2005—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反映分级诊疗状况的数据,从目的、手段和核心三方面比较传统医疗服务体系与协同医疗服务体系,从导向、控制、监管和调节四个方面分析了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机制。结果: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协同医疗服务体系是以"社区健康"为目的、以"分工合作"为手段、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协同型医疗服务系统,区别于传统的以"医疗服务"为目的、以"竞争瓜分"为手段,以"业务流水"为中心的竞争型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是区域协同医疗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