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5)
2023(16805)
2022(14200)
2021(13366)
2020(10856)
2019(24875)
2018(24590)
2017(46133)
2016(25119)
2015(27919)
2014(27852)
2013(26825)
2012(24471)
2011(21826)
2010(22135)
2009(20288)
2008(18725)
2007(16570)
2006(14479)
2005(12599)
作者
(70330)
(58210)
(57870)
(55025)
(36874)
(27851)
(26323)
(22737)
(22202)
(20787)
(19977)
(19556)
(18478)
(18408)
(17993)
(17822)
(17289)
(17272)
(16725)
(16439)
(14537)
(14304)
(14101)
(13280)
(13160)
(13060)
(12933)
(12756)
(11778)
(11647)
学科
(88373)
经济(88274)
管理(72983)
(69914)
(59707)
企业(59707)
方法(37730)
数学(31923)
数学方法(31492)
中国(31424)
(27467)
金融(27459)
(26138)
银行(26087)
(25591)
(25174)
(24391)
业经(22870)
地方(21225)
(21073)
(20641)
技术(20530)
理论(19559)
农业(17363)
(15995)
财务(15920)
财务管理(15893)
(15366)
贸易(15351)
企业财务(15159)
机构
学院(338142)
大学(335743)
管理(131582)
(126570)
经济(123456)
理学(113549)
理学院(112269)
研究(112263)
管理学(110269)
管理学院(109653)
中国(87842)
(71590)
科学(70698)
(59419)
(55786)
(55099)
中心(52636)
研究所(51026)
业大(50951)
(50488)
财经(47300)
(46267)
师范(45754)
北京(45172)
农业(43042)
(42905)
(41732)
(41538)
技术(39819)
经济学(37006)
基金
项目(234692)
科学(183629)
研究(175319)
基金(165929)
(144501)
国家(143191)
科学基金(122804)
社会(107273)
社会科(101490)
社会科学(101463)
(95447)
基金项目(88325)
教育(81882)
(79429)
自然(79190)
自然科(77357)
自然科学(77340)
自然科学基金(75896)
编号(73107)
资助(66920)
成果(59621)
重点(52992)
(52632)
课题(51947)
(50800)
(50167)
创新(48434)
项目编号(45341)
科研(44362)
大学(43780)
期刊
(138988)
经济(138988)
研究(99460)
中国(72365)
学报(54417)
(50354)
管理(49556)
教育(49442)
科学(49054)
(44443)
大学(41243)
(40027)
金融(40027)
学学(38606)
农业(34489)
技术(31828)
业经(24149)
财经(22190)
经济研究(21801)
(18928)
科技(18574)
图书(17856)
(17776)
问题(17146)
理论(16432)
技术经济(15600)
(15595)
实践(15184)
(15184)
现代(14924)
共检索到502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可   靳天宇  
培养体育创新人才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创新人才应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体育领域中推动创新发展,从而彰显体育的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模式封闭、资源配置不均和评价机制僵化等问题,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人才资源和创新动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家鹏  杨林  崔性赫  
近年来我国对体育越加重视,各个省份已经把体育加入学科考试中,体育在学科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技能,家长开始重视新一代体育发展。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报名参加体育课外辅导。体育课外辅导课的教练水平影响辅导课的教学质量,而教练的教学水平,跟体育培训机构有直接关系。文章对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模式、体育培训机构教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招生困难、缺少专业创新的体育课程等问题提出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嘉佩  
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产业需求与教育培养的深度融合挑战。文章在探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路径,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研究发现了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企业合作等方面的关键路径,以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菁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命题。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一些高水平大学陆续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计划、参与国家举办的各类创新实验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试图在不同层面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述举措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就现实而言,实际可参与到科研的机会仍仅限于少数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怡凡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高校是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基地。本文介绍了产教融合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及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乡村振兴人才流入流出的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的人才缺乏拟合度,构建并提出了产教融合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乡村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瑞丽  南海  
服务外包是智力人才集聚的新兴产业,其人才规格具有典型的行业特征,单靠院校专业教育或企业内部培养,都不能满足我国服务外包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培养服务外包创新人才。据此,高职院校需要主动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服务外包不同人才需求层次的人才标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并构建校企"双主体"、具有"跨界性""动态性"的服务外包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娟  
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传媒行业正发生深刻变革,新闻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全媒体人才,成为业界及学界的共识。新闻学院系做好全媒体人才的培养,须转变思路,突破现有新闻学人才培养传统思路,以推动新传播技术进入课程体系作为突破口,以推动现有师资队伍结构转型作为关键点,以构建"融合媒介"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加速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利  
体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体育创新人才来开拓和推进。体育精神、体育规则、体育文化及产品与体育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具有很强的相通性,因此体育高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特色。具体措施包括将体育"拼搏"和"超越"精神内化为校园创新精神文化内核,将体育公平竞争和精益求精的制度设计内化于校园制度设计之中,将体育精神和文化有机地融合在校园物质文化设计的各个方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盛晓娟  李立威  
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围绕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创融合方面系统化设计了"六阶段+四维度"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竞赛+专业实践+专业社团"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载体;探索了"教赛研一体、科教创贯通"的专创融合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基于"社会服务—教学条件资源过程—师资"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最后,提出了打造基于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张迺英   巢莹莹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颠覆性变化。企业需要吸收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数智化人才,以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谋求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获得一席之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借助外部力量联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商科人才,这一短板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数字经济时代,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途径和载体,提出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虚拟教研室微专业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晓峰  林成涛  王悫  
认为研究生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时期,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和确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介绍了近年来清华大学探索建立的基于研究生特点的体育工作体系,以及研究生体育工作的育人特色及初步成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卫军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安全管理问题愈发凸显。为了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同时确保学生安全,有必要探讨我国学校体育安全管理相关问题。首先阐述体教融合的定义以及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研究旨在为解决我国学校体育安全管理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期为推动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慧莲  
在“互联网+外贸”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已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15—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而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量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支持,如何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跨境电商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人才培育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冠臣  
文章研究了数字经济背景下财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发现,培养理念包括培养定位、培养转型、用人制度改良、要开展业财融合等。培养路径包括创新人才知识体系、创新人才技能培育、创新人才观念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师资培养等,随后从上述五个方面出发构建数字经济背景财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绩效评价体系发现,从2018—2021年某高校的数字经济背景财务创新人才培养逐渐变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燕  
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于国家、产业和院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不足、科研机构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衔接不畅的实然困囿。高职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应凝聚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力,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科研链深度融合的良性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