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2)
2023(15697)
2022(13599)
2021(12644)
2020(10602)
2019(24186)
2018(24282)
2017(46205)
2016(25800)
2015(28737)
2014(29064)
2013(28209)
2012(26012)
2011(23506)
2010(23640)
2009(21719)
2008(21366)
2007(18990)
2006(16621)
2005(14804)
作者
(76808)
(63989)
(63383)
(60551)
(40851)
(30743)
(28832)
(24922)
(24326)
(23046)
(21814)
(21748)
(20614)
(20240)
(20232)
(19620)
(19320)
(18939)
(18411)
(18243)
(16137)
(15991)
(15609)
(14714)
(14374)
(14267)
(14211)
(14127)
(13039)
(12877)
学科
(93055)
经济(92910)
管理(75178)
(68854)
(58476)
企业(58476)
方法(41661)
数学(35330)
数学方法(34837)
(27255)
中国(25489)
(25386)
(25353)
(22881)
业经(22026)
理论(17906)
地方(17818)
(17284)
财务(17204)
财务管理(17167)
(17044)
银行(16979)
农业(16531)
(16464)
企业财务(16331)
(16265)
金融(16256)
(16193)
(15820)
贸易(15814)
机构
大学(367352)
学院(363521)
管理(137427)
(135306)
经济(132074)
研究(126180)
理学(118828)
理学院(117334)
管理学(115033)
管理学院(114372)
中国(91777)
科学(82176)
(79047)
(66648)
(66423)
(65497)
研究所(59992)
业大(58772)
中心(56043)
(54614)
农业(52696)
财经(52562)
北京(49534)
(49133)
师范(48507)
(47680)
(45991)
(43676)
技术(40546)
经济学(40499)
基金
项目(251952)
科学(196345)
基金(181606)
研究(179999)
(160759)
国家(159461)
科学基金(134968)
社会(110632)
社会科(104601)
社会科学(104575)
(99193)
基金项目(96300)
自然(90064)
自然科(87940)
自然科学(87908)
自然科学基金(86323)
(84412)
教育(83312)
资助(74707)
编号(72574)
成果(60818)
重点(57118)
(55081)
(52713)
(52306)
课题(51404)
创新(48911)
科研(48572)
计划(47384)
(46396)
期刊
(149548)
经济(149548)
研究(105754)
中国(73122)
学报(67742)
(60778)
科学(58885)
(51626)
管理(50784)
大学(50071)
学学(47272)
教育(44184)
农业(41641)
(30777)
金融(30777)
技术(30047)
财经(25781)
业经(23825)
经济研究(22997)
(21927)
(21030)
(19657)
问题(19168)
图书(18646)
科技(18400)
业大(18346)
理论(17271)
实践(15825)
(15825)
技术经济(15782)
共检索到533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强  李芳娥  杨鹏超  李引乾  蒿彩菊  
【目的】探究大熊猫源大肠埃希菌对新型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普多沙星的耐药机制。【方法】以从大熊猫体液分离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大肠埃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环丙沙星、麻保沙星和普多沙星通过体外逐渐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其成为耐药菌株。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诱导耐药菌株的靶位基因gyrA和parC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外排泵在体外耐药中的作用。【结果】采用体外浓度递增法可诱导大熊猫大肠埃希菌对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蓓  李旭林  郭丽娟  龙梅  郭放  何雪梅  罗燕  邹立扣  
本实验分离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大肠杆菌,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进行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从抗生素大类来比较,耐药率依次为:四环素类(55.6%)>青霉素类(26.7%)>磺胺类(18.9%)>喹诺酮类(10%)>头孢类(7.8%)>氨基糖苷类(1.1%)>单环内酰胺类(0)、碳青霉烯类(0)。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55.6%;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配能及美罗配能等敏感,耐药率为0。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依次是:阿莫西林(26.7%)>磺胺复合物(18.9%)>氨苄西林/舒巴坦(17.8%)>复方新诺明(1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坤清芳  耿毅  余泽辉  李亚军  牟维豪  谢航  
从四川地区规模化家兔养殖场分离鉴定出97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耐药性测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高达90.72%以上,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达72.16%,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31.96%~58.76%,对多肽类的耐药率较低,为14.43%;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arm A、rmt B和flo R的检出率分别为61.86%、84.54%、16.49%、4.12%、3.09%和8.25%,未检出tet D、tet E、tet M、tet O、tet L、tet K、rmt A、rmt C、rmt D、rmt E、npm A和cfr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位朋  刘远飞  孙丽  
用GYZ-15E和API-ID32E对菌株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基噻吩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耐药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大肠埃希氏菌的产酶率为53.85%,其中AmpC酶为28.5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71.43%;产AmpC酶阳性株多为多重耐药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三代头孢敏感性低,庆大霉素、氨曲南敏感率高。需要加强对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庆大霉素、氨曲南是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起武  谭胜国  葛玲瑞  李运虎  田清武  余兴龙  
为了解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从湘西黄牛主产区花垣县和凤凰县6个不同规模的湘西黄牛养殖场采集黄牛肛门拭子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和大肠埃希菌特异性引物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5类共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利用超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对1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7类共22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用大肠埃希菌8个管家基因对此16株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运用goe BURST程序和MEGA 7.0对其进行ST聚类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从采集的206份黄牛肛门拭子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170株;分离自各牛场的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性较高,耐药性最高的牛场对这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9.63%、16.67%、22.22%、16.67%、33.33%,共有16株多重耐药菌,有8种耐药谱型;有acrA–01(100.00%)、fox5(81.25%)、sul1(68.75%)、sul2(75.00%)、folA(100.00%)、tetR–02(81.25%)、intI–1(clinic)(68.75%)和tnpA–01(50.00%)等6类8种耐药基因被检出;共获得11种ST型,其中,有9种新的ST型;16株分离株可分成2个克隆群和7个单独型;所有分离株聚集归为2个大群,分别为2个分支和7个分支。可见,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整体偏低,多重耐药菌主要出现于大型规模养殖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加强对大型规模黄牛养殖场粪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起武  谭胜国  葛玲瑞  李运虎  田清武  余兴龙  
为了解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从湘西黄牛主产区花垣县和凤凰县6个不同规模的湘西黄牛养殖场采集黄牛肛门拭子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和大肠埃希菌特异性引物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5类共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利用超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对1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7类共22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用大肠埃希菌8个管家基因对此16株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运用goe BURST程序和MEGA 7.0对其进行ST聚类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从采集的206份黄牛肛门拭子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170株;分离自各牛场的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性较高,耐药性最高的牛场对这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9.63%、16.67%、22.22%、16.67%、33.33%,共有16株多重耐药菌,有8种耐药谱型;有acrA–01(100.00%)、fox5(81.25%)、sul1(68.75%)、sul2(75.00%)、folA(100.00%)、tetR–02(81.25%)、intI–1(clinic)(68.75%)和tnpA–01(50.00%)等6类8种耐药基因被检出;共获得11种ST型,其中,有9种新的ST型;16株分离株可分成2个克隆群和7个单独型;所有分离株聚集归为2个大群,分别为2个分支和7个分支。可见,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整体偏低,多重耐药菌主要出现于大型规模养殖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加强对大型规模黄牛养殖场粪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国亮  吕利群  
为了分析比较不同抗生素对耐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诱导效率,从五大类抗生素中各挑选出一种代表性的抗生素,在针对嗜水气单胞菌菌株Ah10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的琼脂平板上,分别筛选出五株耐药菌株,并对筛选的耐药菌株进行交叉耐药性分析,制定出这些耐药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图谱。结果显示: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嘧啶、硫酸新霉素、诺氟沙星对Ah10的mic分别为:1.0、0.5、8.0、8.0、0.25μg/m 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琳  赵霞  王磊  王文静  张瑞良  代兴杨  杨艳菲  徐园园  
【目的】研究鸡源大肠杆菌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与耐药性的关系,并对CRISP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CRISPR功能及其对细菌耐药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对从安徽省合肥地区养鸡场分离鉴定的130株鸡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16种抗菌药物)和CRISPR检测,分析CRISPR与鸡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的关系。挑选扩增出片段长度不同的12株大肠杆菌,对其CRISPR PCR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丽  刘远飞  位朋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大肠杆菌质控株和耐药株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后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加入CCCP后,大肠杆菌质控株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MIC无变化,多数耐药株对四环素MIC变化不大,而CCCP可使耐药株分别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变化较大,其中耐药菌S17对这两种药物的MIC均减小8倍。本研究结果提示,主动外排抑制剂CCCP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降低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生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立  宁宜宝  张启敬  杨承槐  高光  韩剑锋  
【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GyrA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阐明与染色体无关的细菌耐药性或耐药基因垂直传递和水平传递特点,阐明控制抗菌药使用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用PCR方法扩增了细菌GyrA和ParC基因;用耐四环素(TE)、氨苄青霉素(AMP)、复方新诺明(SXT)的大肠杆菌做供体菌,对TE、AMP、SXT敏感的大肠杆菌作受体菌,进行了体外结合传递试验;用耐药菌株在营养琼脂上垂直传递20代;在2组不携带耐药菌的SPF鸡消化道内分别接种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接种后混合饲养。【结果】发现耐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菌株的GyrA基因表达的氨基酸第73和78位发生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艳华  李凤娟  刘建华  胡功政  莫娟  余军军  
为探讨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采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菌、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磷霉素等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检测了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浮游菌和脱膜菌对同种药物的敏感性几乎相同,而生物被膜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性比后两者显著增强,并且2株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浮游菌在形成生物被膜后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由此说明,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生物被膜这种特殊结构造成的,同时,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促使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永恕  张春辉  荆新蕊  昌莉丽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氏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耐药质粒的传播及氯丙嗪对其的消除效果。【方法】采集河南开封和安阳疑似大肠埃希氏细菌病病死鸡、猪典型病料,经细菌学检验后,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和头孢曲松对致病性大肠埃希氏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双纸片协同法和PCR扩增法进行ESBLs检测。以安阳猪和开封鸡大肠埃希氏细菌作供体菌、DH5α为受体菌,进行ESBLs耐药质粒的接合传递试验。用氯丙嗪作消除剂,以SDS为对照,对大肠埃希氏细菌分离株ESBLs耐药质粒进行消除试验。【结果】从疑似大肠埃希氏细菌典型病料中分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立  宁宜宝  张秀英  沈青春  张广川  林树茂  吴好庭  赵晖  高光  冯忠武  
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采样,得到鸡泄殖腔拭子292份、饲料和水29份、鸡舍尘土和垫料28份,共349份。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共分离到大肠杆菌241株(东北地区107株;华南地区107株;华中地区12株;华北地区15株),分离率为69.1%。共有血清型67种,每种血清型1~2株,个别血清型有10株左右。呈地区性和多样性分布,有些地区有优势型,有的地区优势型不明显。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以多重耐药为主,耐10~19种药物的菌株占50%以上,有一定地区性。总体上耐药率最高的是萘啶酸(88.1%),其它依次为四环素85.7%、磺胺甲基异恶唑81.0%、复方新诺明77.1%、氨苄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明  白华  齐静  骆延波  蔡亚娜  吴聪明  刘玉庆  
为比较养殖区猪"养殖-屠宰-销售"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状况,及其在动物与动物、与人之间传递的情况,采集猪产业链中多个环节的样品,分离大肠杆菌150株,用肉汤稀释法检测细菌对常用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对所有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殖环节中(包括饲养员)细菌耐药程度普遍较高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屠宰、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细菌耐药程度较低;在仔猪、哺乳母猪和怀孕母猪之间,及保育猪和饲养员之间存在PFGE型高度相似的菌株,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承霖  舒刚  赵小玲  王爽  林居纯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基因的变迁。[方法]以2010-2016年收集的444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鸡源225株,猪源219株)为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其产ESBLs情况和药物敏感性;采用PCR测序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携带ESBLs菌株的基因型特征和部分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444株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27.7%,其中鸡源菌和猪源菌检出率分别为42.2%和12.8%。2010-2016年产ESBLs菌株从16.9%升高至40.4%,鸡源菌株ESBLs检出率随时间变化比猪源菌更明显;ESBLs阳性菌株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且多重耐药性问题更严重;产ESBLs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以bla_(TEM)和bla_(CTX-M)为主,并以bla_(TEM-1)(63.3%)、bla_(TEM-52)(32.1%)、bla_(CTX-M-55)(42.2%)、bla_(CTX-M-65)(27.8%)和bla_(CTX-M-14)(21.1%)为主要流行亚型,且检出率及ESBLs基因亚型复杂性呈逐年上升趋势;ESBLs阳性菌株有广泛PFGE谱型,即便携带相同基因型的菌株也不存在亲缘关系。[结论]四川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及其耐药基因亚型的复杂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ESBLs是造成多重耐药性的主要原因,ESBLs耐药基因以水平传播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