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3)
- 2023(13263)
- 2022(11054)
- 2021(9955)
- 2020(8165)
- 2019(18149)
- 2018(17924)
- 2017(32754)
- 2016(18367)
- 2015(20240)
- 2014(19989)
- 2013(19505)
- 2012(18520)
- 2011(16716)
- 2010(16779)
- 2009(15318)
- 2008(15109)
- 2007(13555)
- 2006(12044)
- 2005(11094)
- 学科
- 济(74148)
- 经济(74059)
- 管理(48648)
- 业(46776)
- 企(35447)
- 企业(35447)
- 方法(24962)
- 中国(24382)
- 农(23138)
- 地方(21560)
- 数学(21228)
- 数学方法(20978)
- 学(18870)
- 业经(17973)
- 财(17852)
- 农业(15767)
- 制(15201)
- 贸(14449)
- 贸易(14436)
- 银(14002)
- 易(13938)
- 银行(13938)
- 融(13780)
- 金融(13773)
- 行(13473)
- 环境(12760)
- 技术(12073)
- 发(12050)
- 地方经济(11747)
- 体(11256)
- 机构
- 学院(259232)
- 大学(257341)
- 济(101262)
- 研究(100540)
- 经济(99029)
- 管理(90062)
- 理学(76435)
- 理学院(75407)
- 中国(74869)
- 管理学(73809)
- 管理学院(73373)
- 科学(66747)
- 农(61434)
- 京(57197)
- 所(54472)
- 研究所(49710)
- 农业(48851)
- 业大(46984)
- 财(46112)
- 中心(44837)
- 江(41412)
- 院(36619)
- 北京(36341)
- 财经(35554)
- 省(34985)
- 范(34861)
- 师范(34237)
- 州(32944)
- 经(32235)
- 技术(31553)
- 基金
- 项目(175832)
- 科学(135131)
- 基金(124335)
- 研究(120651)
- 家(113500)
- 国家(112503)
- 科学基金(92840)
- 社会(74820)
- 省(71601)
- 社会科(70699)
- 社会科学(70683)
- 基金项目(65537)
- 自然(62180)
- 划(60810)
- 自然科(60698)
- 自然科学(60672)
- 自然科学基金(59587)
- 教育(54265)
- 资助(50298)
- 编号(47274)
- 发(43457)
- 重点(40779)
- 成果(38084)
- 创(36950)
- 部(36636)
- 计划(36043)
- 课题(35055)
- 创新(34679)
- 科研(34333)
- 发展(33291)
- 期刊
- 济(118365)
- 经济(118365)
- 研究(76205)
- 中国(61066)
- 农(57179)
- 学报(55211)
- 科学(45954)
- 大学(39781)
- 农业(38846)
- 学学(37976)
- 财(34880)
- 管理(34213)
- 教育(30278)
- 融(26163)
- 金融(26163)
- 业经(21364)
- 技术(21270)
- 业(20699)
- 经济研究(19548)
- 财经(17295)
- 业大(15848)
- 问题(15522)
- 版(15113)
- 经(14915)
- 科技(14058)
- 农业大学(13527)
- 贸(12136)
- 商业(11986)
- 世界(11885)
- 图书(11611)
共检索到405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杭苏琴 毛胜勇 于卓腾 朱伟云
以厌氧收集的仔猪25日龄断奶当天回肠、结肠食糜作为接种物,甘露寡糖(MOS)和甜菜汁(SBP)为底物,体外发酵48 h,测定产气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以研究MOS和SBP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影响。结果表明,MOS组和SBP组产气量、产酸量都高于对照组,且呈剂量效应。在回肠,MOS各组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丙酸和丁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SBP组以乙酸发酵为主,但其比例随剂量增加而下降,而丁酸比例则随之显著上升。在结肠,MOS和SBP各组的丁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MOS组乙酸比例随剂量增加而下降,SBP组仍以乙酸为主,但剂量效应不明显。以上结果提示,MOS和SBP具有促进肠道微生物发酵,提高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桂玲 袁建敏 呙于明 王忠 刘丹
探讨了啤酒酵母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短链脂肪酸以及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仔鸡公雏300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啤酒酵母甘露寡糖0、0.05%、0.1%、0.15%(w)及添加魔芋甘露寡糖0.1%。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甘露寡糖减少了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约为对照的28.95%)和沙门氏菌的数量(约为29.50%)(P<0.01),0.05%和0.10%处理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分别提高约为11.98%和10.54%)(P<0.05),0.1%酵母甘露寡糖提高了淋巴细胞对ConA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映华 张石蕊
为探明甘露寡糖在肉鸡生产上的最佳使用剂量,选用11日龄广东岭南黄肉鸡12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分别饲喂6种不同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3,4,5,6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g/kgBio-MOS(甘露寡糖),4mg/kg黄霉素,1g/kgBio-MOS+4mg/kg黄霉素,0.5g/kgBio-MOS和1.5g/kgBio-MOS.结果表明:(1)添加Bio-MOS,提高了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添加Bio-MOS1g/kg,盲肠中双歧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回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红丽 张石蕊 贺建华
为开发和合理利用绿色饲料添加剂 ,选用 2 8日龄断奶仔猪 90头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3个重复 ,分别施以 5种不同日粮 ,自由采食和饮水 .第 1组为空白对照组 ,第 2 ,3,4 ,5组为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0 .6 %~ 0 .0 5 %甘露寡糖(商品名为奥奇素 ,Bio- Mos) ,0 .2 %甘露寡糖 ,0 .1%甘露寡糖 ,0 .0 5 %甘露寡糖 +3m g/ kg黄霉素的试验组 ,测定甘露寡糖对仔猪生产性能、抗体水平和肠道菌群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添加奥奇素组的平均日增重、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富丽 申丹 钟儒清 张顺芬 李滔 孙曙东 陈亮 张宏福
【目的】利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玉米—杂粕型饲粮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并分析优化的非淀粉多糖酶谱对饲粮养分消化率和育肥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为饲粮高效利用和精准饲养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一在育肥猪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采用胃—小肠体外模拟法测定体外回肠干物质消化率(IVIDMD);取IVIDMD达到最大值时各NSP酶的添加水平为该NSP酶0编码水平,按照六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建立IVIDMD与NSP酶添加量的六元二次回归方程,筛选出玉米—杂粕型饲粮最优NSP酶谱(OEC);利用胃—小肠—大肠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测定添加OEC前后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和体外消化能(IVDE),以验证OEC的效果。试验二按照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6头健康、体重相近去势公猪(117.8±1.66 kg),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加酶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OEC;在试验开展第18天采用直肠擦拭法采集猪新鲜粪便,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1)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杂粕型饲粮OEC为:纤维素酶1 003 U·kg~(-1)、木聚糖酶18 076 U·kg~(-1)、β-葡聚糖酶1 377 U·kg~(-1)、β-甘露聚糖酶14 765 U·kg~(-1)、α-半乳糖苷酶337 U·kg~(-1)和果胶酶138 U·kg~(-1);(2)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OEC使IVDMD由73.44%显著提高到76.26%(P<0.01);(3)在门水平上,共筛选出了12个相对丰度大于0.1%的菌门,其中Bacteroidota(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Spirochaetota(螺旋体门)为优势菌门,三者之和在组内占比达96%以上;(4)在属水平上,饲粮中添加OEC显著增加norank_f_F082,norank_f_Bacteroidales_RF16_group,Bacteroides(拟杆菌属)和Roseburia(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朝磊 常青 吕云云
通过投喂经甘露寡糖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探索其对半滑舌鳎稚鱼(初始体长为1.4 cm左右)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设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甘露寡糖组),分别投喂经裂壶藻或甘露寡糖+裂壶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试验进行34 d,每17 d取样1次。结果显示,17 d时甘露寡糖组体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RNA/DNA和protein/DNA的比值在17 d时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4 d时甘露寡糖组的RNA/DNA和protein/DNA比值均大于对照组。甘露寡糖组17 d时淀粉酶比活力和34 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上上 韩凤禄 周利 刘世誉 徐畅 陈立侨 李二超
为研究低盐胁迫(盐度3)下,饲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 M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低盐条件下,给实验组对虾(0.68±0.01)g分别饲喂含有2、4和8 g/kg MOS的实验饲料,并将在盐度25和3条件下饲喂0 g/kg MOS饲料的对虾作为海水对照组和低盐对照组,养殖周期42 d。结果显示:(1)相比于低盐对照组,海水对照组、4和8 g/kg MOS组对虾生长性能显著升高。(2)与海水对照组相比,低盐条件下各处理组对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活力显著降低(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杭书 张永根 孟庆翔 Dirk E A 刘庆平
选用普通尿素、包被尿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氮源,以蒸汽压片玉米为主要碳源,配制等氮日粮,利用人工瘤胃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包被尿素在基于蒸汽压片玉米日粮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组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消化率最高,普通尿素组最低(P=0.02),包被尿素组居中。普通尿素组的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最高(1.99 mg/dL),相比之下,包被尿素组的NH3-N质量浓度降低了30.2%(1.39 mg/dL),但仍然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组(1.04 mg/dL,P
关键词:
尿素 瘤胃发酵 微生物蛋白 连续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代俊芳 孟庆翔 周振明 崔振亮 任丽萍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明日粮硝态氮含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方法】配合硝态氮添加水平分别为0、6%、12%、18%、24%和30%的处理日粮,进行双外流连续培养体外发酵,试验期144h。【结果】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不影响瘤胃pH值、总挥发酸浓度(P>0.05);随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的提高,丙酸摩尔比例上升(Q,P<0.01),乙酸摩尔比例(Q,P<0.01)和NH3-N浓度(L,P<0.01)下降,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消化率提高(Q,P<0.01)和微生物合成效率(MOEEF)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Q,P<0.01)。【结论】硝态氮能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随日粮硝态氮添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琛 李发弟 李飞 周巨旺 段鹏伟 刘绘汇 樊海苗 朱威力 刘婷
【目的】探讨代乳粉中添加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s,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同质性良好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为1个重复,对照组羔羊饲喂不含MOS的代乳粉,试验组羔羊饲喂含0.2%MOS的代乳粉,试验期21d。羔羊28日龄时,两个试验组各随机选择8只羔羊屠宰,取出消化道,称量各胃室和肠段包含内容物的质量和净质量,量取各肠段长度,用以计算各部位的相对质量和内容物分布,以及各肠段的相对长度。多聚甲醛固定皱胃胃底腺区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的组织样品,测定组织形态和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样品,测定紧密连接蛋白1 (claudin 1)、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结果】除空肠相对长度外(%全肠长度,P=0.040),MOS对羔羊胃肠指数(%活体质量)、胃肠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全肠质量和%全胃肠质量)、肠道相对长度(%全肠长度)、内容物相对活体质量(%活体质量)、胃肠内容物相对总胃/肠内容物及总胃肠内容物相对质量(%总胃内容物、总肠内容物、总胃肠内容物)、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和小肠黏膜claudin 1蛋白mRNA的表达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MOS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并显著降低绒毛宽度(P=0.033,P=0.047,P=0.015),显著上调空肠ZO-1蛋白mRNA表达量(P=0.028),此外,MOS有提高羔羊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皱胃肌层厚度及回肠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的趋势(P=0.075,P=0.078,P=0.085,P=0.084,P=0.052)。【结论】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相对质量、长度和内容物分布基本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及肌层的组织形态,维持小肠屏障功能,有利于提高养分消化率。
关键词:
羔羊 甘露寡糖 代乳粉 胃肠道 发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耿 毛胜勇 朱伟云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胜勇 张耿 朱伟云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0、4、7和10 mmol.L-1)延胡索酸二钠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高精料(玉米粉、豆粕粉及羊草粉,质量比为5∶2∶3)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动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延胡索酸二钠可提高体外培养体系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显著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比例(P
关键词:
延胡索酸二钠 瘤胃微生物 乳酸 体外发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智 朱伟云
体外法研究了底物精粗比(m(干草)∶m(精料))分别为10∶0、7∶3、5∶5、3∶7时,向发酵液中添加大蒜油(0、30、300和3 000 mg.L-1)对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24 h的影响。结果显示:24 h产气量随着大蒜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30 mg.L-1和300 mg.L-1大蒜油降低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增加丙酸和丁酸比例(P
关键词:
大蒜油 体外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瘤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喜 曹雨涵 吕东海 高健 郭孟娇 孙展英 孙晓妮 成艳芬 刘锁珠 刘艳丰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植物甾醇的组成和剂量在体外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组分(菜油甾醇、菜籽甾醇、谷甾醇和β -谷甾醇,编号为:A-D)和添加剂量(即0、0.03、0.10、0.20 μg·mL~(-1))的植物甾醇,添加到含60 mL瘤胃培养基和0.60 g全混合日粮的血清瓶中。血清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39 ℃培养24 h,培养过程中动态测定血清瓶中的总气体和甲烷产量,在发酵结束时分别收集剩余培养基和发酵底物,分析底物消失率和微生物代谢参数,包括乳酸、氨氮、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结果)结果表明,在0.20 μg·mL~(-1)条件下的植物甾醇β-谷甾醇的产气量高于其它处理(P < 0.05),并且增加植物甾醇的剂量可提高瘤胃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 < 0.01),尤其提高了乙酸的摩尔比,其中β-谷甾醇的效果最好。针对各处理中植物甾醇组分及比例不同,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甾醇产品中的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而菜籽甾醇和豆甾醇对微生物活动有抑制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添加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可促进体外瘤胃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本试验中β-谷甾醇在0.20 μg·mL~(-1)时效果最好,且在本试验所用到的植物甾醇组分中,菜油甾醇和β -谷甾醇对瘤胃微生物体外活动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军 毛胜勇 张红霞 朱伟云
利用来自 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 ,以 0 .7g草粉和 0 .3g精料 (由 70 %玉米 +30 %豆粕组成 )为底物 ,在体外厌氧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 (10mg/L、5 0mg/L、10 0mg/L、2 0 0mg/L和 5 0 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 5 0mg/L时 ,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 5 .7% (P
关键词:
半胱胺 瘤胃微生物 体外发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