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92)
- 2023(17531)
- 2022(14909)
- 2021(13800)
- 2020(11509)
- 2019(26120)
- 2018(25971)
- 2017(48854)
- 2016(27307)
- 2015(30348)
- 2014(30396)
- 2013(29915)
- 2012(27813)
- 2011(25209)
- 2010(25138)
- 2009(22867)
- 2008(22474)
- 2007(19680)
- 2006(17311)
- 2005(15350)
- 学科
- 济(107160)
- 经济(107037)
- 管理(74436)
- 业(70119)
- 企(55784)
- 企业(55784)
- 方法(43767)
- 数学(37451)
- 数学方法(36992)
- 中国(31467)
- 农(31291)
- 地方(26736)
- 学(26478)
- 财(25377)
- 业经(24697)
- 农业(20925)
- 制(20181)
- 贸(19637)
- 贸易(19624)
- 易(18974)
- 环境(18582)
- 银(17835)
- 银行(17754)
- 理论(17557)
- 技术(17216)
- 融(17169)
- 金融(17161)
- 和(17059)
- 行(17046)
- 务(15339)
- 机构
- 大学(382766)
- 学院(382208)
- 济(146237)
- 管理(144773)
- 经济(142929)
- 研究(137141)
- 理学(124550)
- 理学院(123029)
- 管理学(120651)
- 管理学院(119987)
- 中国(100960)
- 科学(89981)
- 京(83710)
- 农(77773)
- 所(71921)
- 财(66038)
- 研究所(65854)
- 业大(65478)
- 农业(61487)
- 中心(61277)
- 江(57791)
- 北京(52942)
- 财经(52159)
- 范(51672)
- 师范(50984)
- 院(49639)
- 经(47354)
- 州(46590)
- 省(43875)
- 技术(43798)
- 基金
- 项目(264202)
- 科学(204174)
- 基金(188018)
- 研究(186636)
- 家(168036)
- 国家(166605)
- 科学基金(139763)
- 社会(114423)
- 社会科(108238)
- 社会科学(108209)
- 省(105591)
- 基金项目(100188)
- 自然(93458)
- 自然科(91192)
- 自然科学(91164)
- 划(89509)
- 自然科学基金(89478)
- 教育(85247)
- 资助(76834)
- 编号(75883)
- 成果(61353)
- 重点(59893)
- 发(59608)
- 部(56205)
- 创(54884)
- 课题(53659)
- 创新(51260)
- 计划(51036)
- 科研(51007)
- 大学(47417)
- 期刊
- 济(164441)
- 经济(164441)
- 研究(110966)
- 中国(80249)
- 学报(72566)
- 农(71489)
- 科学(62706)
- 管理(53173)
- 大学(52958)
- 学学(50100)
- 农业(49238)
- 财(48710)
- 教育(45779)
- 融(33193)
- 金融(33193)
- 技术(32404)
- 业经(28918)
- 经济研究(25968)
- 业(25743)
- 财经(24531)
- 问题(21588)
- 经(20904)
- 科技(20553)
- 图书(20520)
- 版(20246)
- 业大(19957)
- 技术经济(17644)
- 理论(17584)
- 资源(17274)
- 商业(17076)
共检索到571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丽媛 卢庆萍 夏冰 刘正群 孙永波 张宏福
【目的】利用体外法探讨并比较不同纤维日粮的发酵特性及对猪氮排放相关指标的影响,为生猪生产中合理应用日粮纤维及减少氮排放的日粮配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小麦、麦麸与燕麦麸3种原料,采用酶-重量法(AOAC Method 985.29)提取原料中的总日粮纤维组分,得到小麦纤维、麦麸纤维与燕麦麸纤维。以玉米-豆粕为基础,分别添加5%的提取纤维,形成3种纤维日粮:小麦纤维日粮(WF)、麦麸纤维日粮(WBF)与燕麦麸纤维日粮(OBF)。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模拟猪胃-小肠消化;采集6头健康、体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婵娟 赵向辉 李朝云 曹阳春 汪菲 姚军虎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配制NFC来源分别为玉米淀粉、果糖、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的4种苜蓿-豆粕型日粮,用饲喂60d后的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山羊提供瘤胃液,对4种NFC来源日粮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产气量、发酵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产量、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甲烷产量及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失率。【结果】不同来源NFC日粮DM和NDF的表观消失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最高值均出现在玉米淀粉组,其余处理组DM表观消失率差异不显著,果糖组的NDF表观消失率较低;NFC来源极显著影响TVF...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芸君 孟庆翔
采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了在高水平玉米秸(70%)底物日粮中添加烟酸(0、3和9μg/mL)对瘤胃发酵和纤维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烟酸显著提高了72 h产气量、48 h总挥发酸的浓度、发酵液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以及72 h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P0.05)。随烟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原虫的数量(P=0.082)、潜在产气量(P=0.056)、微晶纤维素酶活(P=0.078)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P=0.093)均呈上升...
关键词:
烟酸 瘤胃发酵 纤维降解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操鹏飞 汪水平 汤佳 汤少勋 谭支良
本试验通过体外发酵的方法研究了牧草纤维来源及其粒度对纤维体外发酵特性与微生物界面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两种牧草(苜蓿和桂牧一号),提取NDF后,将其粉碎成3种颗粒度(<0.15 mm、0.15~0.3 mm和0.9~1.2 mm,即PS1、PS2和PS3),按纤维来源和粒度将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利用体外发酵装置进行体外发酵,测定产气参数、不同发酵时间点发酵纤维发酵特性、微生物界面特性以及纤维降解菌和总细菌的拷贝数。结果表明:1)桂牧一号组的最大产气量(Vf)、产气曲线常数(b)、达到最大产气量一半时所用时间(T0.5)及其发酵产气分率(FRDt0.5)、氨态氮(NH3-N)浓度、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摩尔比显著高于苜蓿组(P<0.05);苜蓿组的初始产气分率(FRD0)、干物质降解率(DMD)、微生物蛋白(MCP),乙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摩尔百分比及乙丙比、细胞膜通透性(CMP)、液体表面张力(ST)、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总细菌均显著高于桂牧一号组(P<0.05)。2)牧草纤维发酵时的b值,T0.5,NH3-N、异丁酸摩尔比都有随粒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FRD0、DMD、CMP、黄色瘤胃球菌随粒度增加显著降低(P<0.05),细胞膜表面疏水性(CSH)随粒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综上所述,不同牧草的纤维及其粉碎粒度都会影响纤维的体外发酵和微生物界面特性,苜蓿相对桂牧一号及粒度小的纤维有更好的体外发酵效果。
关键词:
牧草 纤维素 粒度 体外发酵 界面特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瑶 汤少勋 谭支良 刘勇 冉涛
采用体外发酵技术研究了瘤胃真菌、长柄木霉和李氏木霉三种来源纤维素酶在4种活性水平(0 IU/kg DM、1200 IU/kgDM、3700 IU/kg DM、6700 IU/kg DM)下对粗饲料体外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饲料添加来源于李氏木霉的纤维素酶时,48h、72h产气量及最大产气量显著低于来源于瘤胃真菌和长柄木霉组及对照组。粗饲料添加来源于瘤胃真菌,李氏木霉和长柄木霉来源的纤维酶时各时间点干物质平均消失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5%(P<0.001),20%(P<0.001)和6.8%(P<0.05)以上。干物质消失率随纤维素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三次曲线(P<0.01)增加,酶的...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粗饲料 体外发酵 甲烷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玲 孟庆翔
研究不同类型的纤维添加向日葵油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共轭亚油酸(CLA)形成的影响。以等量的玉米秸细胞壁、甜菜渣细胞壁和微晶纤维素作为底物,分别代表木质化纤维、易消化纤维和纯纤维素,添加相同水平(占底物DM的4.76%)的向日葵油,用混合瘤胃微生物进行活体外发酵培养24 h。结果表明,添加向日葵油进行活体外发酵培养时,不同纤维类型显著影响活体外瘤胃发酵特性(P<0.01),并影响发酵液脂肪酸组成和CLA的比例。木质化纤维显著地增加(P<0.05)活体外瘤胃微生物对cis9,trans11-CLA的合成。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纤维类型 活体外瘤胃发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恩望 王加启 卜登攀 周凌云 孙鹏 姜雅慧 包万华 史浩亭 李发弟
为探讨植物精油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体外产气法分析不同添加水平的茶树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对瘤胃发酵模式、发酵产气量及动力学参数和瘤胃氮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1)添加各剂量的茶树油和肉桂油对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氨氮(NH3-N)浓度均有降低趋势,其中添加300和1 500mg/L肉桂油显著降低了NH3-N浓度(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洁 李科云 谭支良 刘小飞 汤少勋
为更好地指导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优质高产栽培,设7个处理,分别为:A1(施尿素,150 kg/hm2),A2(施尿素,300 kg/hm2),A3(施尿素,450 kg/hm2),B1(施碳铵,411.3 kg/hm2),B2(施碳铵,821.4 kg/hm2),B3(施碳铵,1 231.65 kg/hm2),CK(不施氮肥),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了不同氮肥及施氮水平下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产气量以及干物质和有机物的体外消失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牧草间产气动力学参数差异显著(P<0.05),理论最大产气量、产气速率常数、产气延滞时间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分别以处理B1,B1,A3和B1最高,而以处理A1,A...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祚 周传社 汤少勋 谭支良
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究并比较安琪与乐斯福两种不同来源酵母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作用,预测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可能的影响,从而为研究酵母在反刍家畜生产中营养生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子区组试验设计,两种活性酵母均设置4个添加水平(0、0.025%、0.050%、0.075%),分别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底物,采集奶牛瘤胃液进行48h的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酵母对两种底物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提高了玉米秸秆(P<0.05)和水稻秸秆(P<0.01)的DMD;添加两种酵母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液pH值及NH3-N浓度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酵母 瘤胃 体外发酵 奶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红枫 严昌国 孟庆翔
通过活体外发酵试验 (试验 1)和育肥屠宰试验 (试验 2 )评价饲喂酒精发酵玉米饲粮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延边育肥牛血液生理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未发酵玉米饲粮 (CK1)相比 ,酒精发酵玉米饲粮(AFCD)干物质消化率 (DMD)没有差异 (P >0 5 ) ,但细胞壁消化率 (NDFD)提高了 9 7个百分点 (P 0 12 ) ,但产气速度高于CK1(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胜勇 陈洁 姚文 朱伟云
采用体外厌氧共培养技术,研究了山羊瘤胃真菌对瘤胃细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瘤胃真菌与瘤胃细菌共培养24 h内,瘤胃真菌对瘤胃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共培养组24 h时底物稻草表观干物质消失率(5.8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28.21 mmol/L)及乙酸浓度(20.32 mmol/L)显著低于瘤胃细菌培养组(10.49%、32.66 mmol/L和24.39 mmol/L);而共培养组在48 h和72 h时稻草表观干物质消失率(24.37%、29.04%)均高于瘤胃细菌培养组(21.69%、26.41%);试验结果同时显示,经灭菌处理的瘤胃真菌发酵液可显著降低瘤胃细菌对稻草片段的降解活...
关键词:
瘤胃真菌 瘤胃细菌 共培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沈奔 陈敏 韩宇 严啊妮 赵秀娟 施春伟 王洪荣
本研究旨在探明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和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不同添加比例对高精料日粮湖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阐明各自缓解瘤胃酸中毒的适宜添加比例及其作用机理。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发酵底物精粗比为70:30,设置5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 (对照)、1%、2%、3%、4%的泡叶藻(ASC_0、ASC_1、ASC_2、ASC_3、ASC_4)和羊栖菜(SAR_0、SAR_1、SAR_2、SAR_3、SAR_4),在6、9、12、24 h时测定发酵液的p H、氨态氮(NH_3-N)、微生物蛋白(MCP)、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1) ASC_3、ASC4和SAR3添加组的发酵液p H在发酵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 <0.05);2) ASC_3组和SAR_3组发酵液氨态氮(NH_3-N)在发酵12和24 h时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两者发酵液微生物蛋白质(MCP)浓度在发酵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3)泡叶藻和羊栖菜各添加组发酵液乳酸浓度在发酵24 h时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 <0.05);4)对照组相比,泡叶藻各添加组发酵液乙酸/丙酸在发酵各时间点显著升高(P <0.05),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 <0.05),而羊栖菜添加组仅SAR_3组发酵液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在发酵24 h时显著升高(P <0.05),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 <0.05)。综上所述,添加泡叶藻和羊栖菜均能够有效缓解体外发酵液p H降低,降低乳酸浓度,提高乙酸/丙酸,改善瘤胃发酵模式,具有缓解瘤胃酸中毒的潜力。且在本研究条件下,两种海藻添加量均为3%时缓解瘤胃酸中毒的效果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勇 孟庆翔 崔振亮 和立文 任丽萍
为研究植物蜕皮甾酮、大蒜提取物、苍术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牛蒡子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利用体外产气量法设对照组(未添加组)和5个试验组,每种植物提取物的添加水平为1.5%,测定了发酵24和48h的DM消化率以及发酵96h的发酵参数。结果显示:1)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24hDM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蜕皮甾酮和大蒜提取物组48h的DM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之间pH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蜕皮甾酮、桑叶提取物和苍术提取物组的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产气量 瘤胃消化率 瘤胃发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宏 杨红建 曹兵海 孟祥坤 张丹凤
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结合持续动态累积产气量记录技术,分析评价了不同三聚氰胺添加剂量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采集西门塔尔×鲁西黄牛杂交肉牛瘤胃液,以高精饲料为底物,发酵72 h后测定对照组(0mg/kg)及试验组(2、6、18、54、162和486 mg/kg)的发酵液理化指标和发酵气体组合等。结果表明,添加2和6mg/kg三聚氰胺便可显著降低NH3-N、氨基酸态氮的产量(P<0.05),同时会显著降低挥发性脂肪酸产量(P<0.05),但对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不大,三聚氰胺可不同程度降低发酵总产气量,同时显著提高甲烷产生比例(P<0.05)。以上结果表明添加三聚氰胺,对NH3-N及氨基酸态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代俊芳 孟庆翔 周振明 崔振亮 任丽萍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明日粮硝态氮含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方法】配合硝态氮添加水平分别为0、6%、12%、18%、24%和30%的处理日粮,进行双外流连续培养体外发酵,试验期144h。【结果】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不影响瘤胃pH值、总挥发酸浓度(P>0.05);随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的提高,丙酸摩尔比例上升(Q,P<0.01),乙酸摩尔比例(Q,P<0.01)和NH3-N浓度(L,P<0.01)下降,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消化率提高(Q,P<0.01)和微生物合成效率(MOEEF)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Q,P<0.01)。【结论】硝态氮能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随日粮硝态氮添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