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5)
- 2023(16247)
- 2022(14038)
- 2021(12824)
- 2020(10875)
- 2019(24796)
- 2018(24659)
- 2017(45504)
- 2016(25564)
- 2015(29039)
- 2014(29313)
- 2013(28582)
- 2012(27104)
- 2011(24904)
- 2010(25416)
- 2009(23781)
- 2008(23542)
- 2007(21515)
- 2006(19084)
- 2005(17668)
- 学科
- 济(102622)
- 经济(102478)
- 管理(65782)
- 业(61876)
- 企(48152)
- 企业(48152)
- 方法(38175)
- 数学(32483)
- 中国(32307)
- 数学方法(32017)
- 农(31455)
- 学(27660)
- 地方(26775)
- 财(24472)
- 制(23417)
- 业经(23372)
- 农业(20616)
- 贸(19300)
- 贸易(19285)
- 理论(18944)
- 银(18927)
- 银行(18857)
- 易(18591)
- 融(18318)
- 金融(18310)
- 行(18252)
- 和(16307)
- 体(16144)
- 教育(15699)
- 环境(15398)
- 机构
- 学院(366398)
- 大学(364793)
- 济(140922)
- 经济(137473)
- 研究(136260)
- 管理(126441)
- 理学(105836)
- 理学院(104456)
- 中国(102250)
- 管理学(102196)
- 管理学院(101539)
- 科学(87867)
- 京(80841)
- 农(74639)
- 所(73136)
- 财(67648)
- 研究所(66210)
- 中心(61450)
- 江(60523)
- 业大(59070)
- 农业(58946)
- 范(52583)
- 师范(51900)
- 北京(51717)
- 财经(51400)
- 院(49148)
- 州(48086)
- 经(46203)
- 省(45925)
- 技术(45034)
- 基金
- 项目(234499)
- 科学(179291)
- 研究(170302)
- 基金(162218)
- 家(144184)
- 国家(142915)
- 科学基金(117800)
- 社会(102043)
- 社会科(96133)
- 社会科学(96103)
- 省(95469)
- 基金项目(84330)
- 划(80735)
- 教育(80524)
- 自然(76022)
- 自然科(74152)
- 自然科学(74124)
- 自然科学基金(72752)
- 编号(71453)
- 资助(67516)
- 成果(60624)
- 发(55229)
- 重点(54827)
- 课题(52784)
- 部(50215)
- 创(48272)
- 创新(45143)
- 科研(44889)
- 计划(44562)
- 发展(43072)
- 期刊
- 济(170901)
- 经济(170901)
- 研究(112182)
- 中国(88417)
- 农(70170)
- 学报(67909)
- 科学(57807)
- 教育(54387)
- 财(53122)
- 大学(49636)
- 管理(47991)
- 农业(47372)
- 学学(46336)
- 融(36455)
- 金融(36455)
- 技术(33444)
- 业经(29611)
- 经济研究(27258)
- 财经(25765)
- 业(25627)
- 经(22299)
- 问题(22039)
- 图书(19931)
- 版(19799)
- 贸(17526)
- 业大(17497)
- 科技(17203)
- 商业(16751)
- 技术经济(16688)
- 坛(16634)
共检索到582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宏辉 白志毅 郭思鹏 冯上乐 孙田洋 陈卫民
为了探寻三角帆蚌胚胎体外培养方法,本实验以解剖获得的雌雄配子为材料,使用与三角帆蚌体液等渗的平衡盐溶液(BSS)进行人工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观察各阶段胚胎的形态特征,并分析计算不同胚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1)℃的BSS培养条件下,受精卵发育至第二极体排放、二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十六细胞期和桑葚期的时间分别为1.8、2.8、5.6、10.5、13.9和17.3 h,胚胎最长发育至桑葚期后停止发育。另外,池塘平均水温分别为26.5、28.1和29.2℃时,三角帆蚌胚胎发育至成熟钩介幼虫分别需要10、9和8 d,计算得出三角帆蚌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4.81℃,根据生物学零度计算胚胎发育至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钩介幼虫期和成熟钩介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95、25.99、42.27、69.21和118.14℃×d。研究结果初步尝试对三角帆蚌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并根据胚胎发育水温和时间获得三角帆蚌早期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可为突破三角帆蚌全人工繁育技术奠定基础,对淡水贝类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雪梅 许惠艳 郝朝亮 梁世忠 卢晟盛 卢克焕
为了探讨胰岛素和胚胎培养密度对猪孤雌胚早期体外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猪早期胚胎培养体系,分别进行了胚胎培养液(NCSU-23)中添加不同批号和浓度的胰岛素以及不同胚胎培养密度(培养滴体积)对猪孤雌胚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并于第2、7天分别统计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①在NCSU-23中添加5.0μg/mL批号为I-1882(Sigma公司)的胰岛素,其囊胚发育率最高,为(33.48±12.79)%;②在体外培养25枚猪孤雌胚时,按胚胎数(枚)l培养液体积(μl)为1∶2.0~1∶3.0的比例进行培养,其培养效果较好。
关键词:
猪 孤雌胚 体外培养 胰岛素 培养密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雪松 李池陶 葛延龙 贾智英 姜晓娜 石连玉
对产自黑龙江的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的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间进行观察和描述。对受精卵去膜,在Holtfreter氏液中培育,着重观察去膜卵在原肠胚及后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3.5±1.0) ℃ 条件下,黑龙江三角鲂胚胎从受精到出膜历时30 h 10 min,历经7个主要发育阶段(卵裂前、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出膜),25个具体发育时期。初孵仔鱼体长为(4.33±0.16) mm,在(25.5±1.0) ℃ 条件下,经144 h,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此时全长为(7.73±0.20) mm。早期仔鱼可根据眼色素沉积、体色素(主要位于头、颈、背部和消化道)沉积、鳔和卵黄囊的变化分为眼色素增多期、体色素增多期、鳔出现期、鳔充气期和卵黄囊完全吸收期等5个时期。黑龙江三角鲂在鳔充气膨大(出膜后96 h)前,无摄食行为。在出膜后96~144 h为混合营养期,适宜将仔鱼转入池塘进行夏花培育。本研究旨为黑龙江三角鲂的资源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禹学礼 邓雯 庞有志 昝林森
以屠宰场牛卵巢为材料,采用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等方法,研究了牛卵泡液(BFF)浓度、颗粒细胞单层(GCM)和培养微滴大小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BFF的对照组相比,成熟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20%和40%的混合BFF,均可明显促进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发育(P0.05);但添加GCM的2级、3级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分别显著高于未添加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马广智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在14.0-16.8℃、22.5-25.0℃和28-30℃条件下,受精卵分别经过147 h、50 h和28 h发育而孵出。文中讨论了唐鱼胚胎形态及胚细胞的分化特点,以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
唐鱼 胚胎发育 水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静 卞晓东 樱井泰宪 张秀梅
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活体观测、拍摄了狭鳕受精卵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详细描述记录不同发育时相胚胎的形态特征、发育时间等。选取6个发育期(未受精、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体发育期、将孵化前期)的照片,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不同发育期的卵径,以探讨狭鳕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径的变化。此外,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4个胚胎发育期(未受精期、2细胞期、原口关闭期、孵化前期)受精孔及卵膜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狭鳕产浮性分离卵子,卵膜单层、透明光滑,卵黄均匀,无油球,卵径1.45~1.58 mm。在水温(6.3±1.24)℃,盐度34时受精后约1 h胚胎形成,24 h后进入囊胚期,61 h后进入原肠胚...
关键词:
狭鳕 胚胎发育 卵径 受精孔 卵膜 壁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杰 孙慧玲 高菲 燕敬平 董迎辉 叶乃好 王清印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方法,对刺参成熟未受精卵以及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极体排放、雌雄原核的形成与结合、早期卵裂以及多精入卵等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刚产出的刺参成熟未受精卵呈圆形,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22~23℃、盐度29条件下进行受精,受精后12 min,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释放第一极体;受精后20 min,大部分受精卵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二极体。受精后35 min,雌、雄原核开始在卵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受精后80 min,部分受精卵完成第一次卵裂,受精后100 min,部分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卵裂。刺参在受精过程中存在极少数的多精入卵现象。
关键词:
刺参 受精 多精入卵 细胞学观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宇轩 曹斌云 李胜 王建刚 程雪妮 李歆 辛亚平
将体外分离培养经超排处理的新西兰大白兔输卵管上皮及子宫内膜细胞接种于4孔板培养。处理1以CZB为培养液;处理2以CZB加输卵管上皮细胞为培养体系;处理3以CZB加子宫内膜细胞为培养体系;处理4以CZB为培养液,胚胎培养的前24h在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之后则转入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培养(处理4为序贯共培养体系)。将2-细胞期小鼠胚胎随机分配给4个处理,统计各处理组小鼠胚胎的各期发育率及发育质量。结果表明,序贯共培养体系胚胎的囊胚体外发育率显著高于其他共培养组(P<0.05);囊胚孵化率及孵化囊胚的贴附率显著高于其他共培养组(P<0.05);囊胚细胞总数各共培养组显著高于单独培养液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柳凌 张洁明 郭峰 张涛
在多年对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对胚胎和早期仔鱼的活体观察、计算机图文分析以及组织切片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鳗鲡胚胎及孵化后19d前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3±0.5)℃条件下,日本鳗鲡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需约38h30min,总积温为885.50℃·h。其特征与一般硬骨鱼类胚胎发育基本相同,鳗鲡胚胎发育可分为14期,为典型的盘状卵裂,原肠作用通过细胞的下包和内卷完成。但日本鳗鲡早期仔鱼与一般硬骨鱼类的仔鱼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无色透明的血细胞和S形心管;开放型的口腔,发达且不能闭合的上下颌和3对颌齿;孵化后3~9d在身体两侧出现由神经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发达的感觉丘...
关键词:
日本鳗鲡 胚胎 仔鱼 发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鞠晨曦 李云 刘红 蔡生力
在实验室水温26±1℃、盐度28±1的条件下,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时间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受精卵属一端带有附着丝的沉性卵,呈长椭圆形,长径2.0±0.1 mm,短径0.95±0.1 mm;其卵裂方式为端黄卵盘状卵裂;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主要阶段: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呈现由橙黄色到棕黄色的变化;在26℃水温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200 h左右。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 胚胎发育 形态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瑛 朱琴 陈辉 朱小玲 崔峥 邱高峰
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对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根据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前溞状幼体期以及膜内溞状幼体期。日本沼虾卵裂属于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之间的过渡类型,无囊胚腔。3对附肢原基在前无节幼体期形成,胚胎在前溞状幼体期腹部开始分节,复眼色素也在前溞状幼体期出现,随后复眼色素区域逐渐增加,到膜内溞状幼体期孵化时复眼结构成熟。腹部分节和复眼色素的出现表明胚胎进入前溞状幼体期。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由于附肢的形成和分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胚胎发育的最后4个时期所持续的时间较长。研究亮点:针对日本沼虾胚胎无节...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胚胎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燕 王渝 赵三军 蒋文弢 蒋锐达 施利民 赵敏
胚胎发育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早期特别是原肠胚和神经胚时期存在着一定强度的内源生理电场,当存在类似内源生理电场强度的外源电场时,能引导细胞迁移、控制细胞极化、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胚胎发育。本研究主要就内源生理及外源电场对胚胎发育的引导或干扰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胚胎发育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胚胎发育 生理电场 外源电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兴兵 朱永久 陈建武 赵建华 刘文成 杨德国
观察了水温(18±1)℃条件下,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的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小体鲟卵圆球形、黑色、不透明,为粘性卵,卵径2.2~2.8 mm。水温(18±1)℃条件下,小体鲟受精卵历时110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023~2308℃·h。小体鲟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三分之二;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端接近心脏时,眼囊内已经有色素沉着。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小体鲟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连续阶段,34个时期。另外,本研究还将小体鲟胚胎发育和鲟形目其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宝森 姚艳红 王志坚
2005年3~4月和2006年3~4月进行了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了数批受精卵,期间对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短体副鳅成熟卵圆形,卵膜强粘性,卵径2.3~2.53 mm,平均2.41 mm,水温17~19℃时胚胎发育历时58 h 20 min,共划分为26时期。未受精卵能够发育到原肠中期,后全部死亡。初孵仔鱼全长3.5 mm左右,卵黄囊长勺型,通体透明无色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