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1)
- 2023(11896)
- 2022(10215)
- 2021(9543)
- 2020(8331)
- 2019(18960)
- 2018(18942)
- 2017(35859)
- 2016(20179)
- 2015(23336)
- 2014(24001)
- 2013(23599)
- 2012(22220)
- 2011(19893)
- 2010(20417)
- 2009(19464)
- 2008(19955)
- 2007(18399)
- 2006(15982)
- 2005(14612)
- 学科
- 济(78327)
- 经济(78207)
- 管理(65949)
- 业(59212)
- 企(50002)
- 企业(50002)
- 财(34941)
- 方法(34898)
- 数学(30030)
- 数学方法(29659)
- 制(22974)
- 农(22798)
- 中国(22601)
- 务(18628)
- 财务(18578)
- 财务管理(18519)
- 学(17976)
- 企业财务(17528)
- 业经(17013)
- 体(16263)
- 地方(15700)
- 银(15132)
- 银行(15092)
- 财政(14449)
- 行(14254)
- 理论(14197)
- 贸(14024)
- 贸易(14018)
- 农业(13970)
- 融(13646)
- 机构
- 大学(296464)
- 学院(295013)
- 济(117206)
- 经济(114430)
- 管理(107955)
- 研究(99808)
- 理学(91572)
- 理学院(90549)
- 管理学(88832)
- 管理学院(88291)
- 中国(77635)
- 财(66228)
- 京(63316)
- 科学(61711)
- 农(52663)
- 所(52383)
- 财经(48069)
- 江(47747)
- 研究所(46717)
- 中心(46393)
- 业大(44308)
- 经(43160)
- 农业(41476)
- 北京(39940)
- 范(37833)
- 师范(37385)
- 州(36982)
- 经济学(36225)
- 院(35453)
- 财经大学(35049)
- 基金
- 项目(186381)
- 科学(144281)
- 研究(136405)
- 基金(132670)
- 家(115478)
- 国家(114473)
- 科学基金(96624)
- 社会(84379)
- 社会科(79723)
- 社会科学(79698)
- 省(73751)
- 基金项目(69685)
- 教育(64353)
- 自然(61721)
- 划(61648)
- 自然科(60275)
- 自然科学(60254)
- 自然科学基金(59172)
- 编号(56668)
- 资助(55322)
- 成果(48833)
- 重点(42473)
- 部(41833)
- 课题(40063)
- 发(38909)
- 创(38019)
- 制(37361)
- 性(35876)
- 科研(35792)
- 创新(35654)
- 期刊
- 济(135536)
- 经济(135536)
- 研究(90036)
- 中国(65607)
- 财(58630)
- 学报(50108)
- 农(48378)
- 科学(42898)
- 管理(40041)
- 大学(37845)
- 学学(35646)
- 教育(34855)
- 农业(31695)
- 融(28514)
- 金融(28514)
- 技术(26140)
- 财经(25189)
- 经(21565)
- 经济研究(21268)
- 业经(20976)
- 问题(17946)
- 业(16567)
- 版(16175)
- 财会(15140)
- 贸(14777)
- 会计(14601)
- 技术经济(14268)
- 理论(14099)
- 统计(13793)
- 图书(13320)
共检索到458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国良
从资源配置角度讲,财政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资源配置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动用多少资源以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否总能满足?如果不能,有限资源应如何在一系列的社会需要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炜
本文提出了在转轨背景下研究财政体制对财政职能界定和实现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对当前制约财政职能实现的体制性矛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未来发展战略对财政职能的要求与既有财政体制预期可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思路。
关键词:
财政职能 财政体制 实现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再平
我国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一条财政分权的道路,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分权体制进一步制度化。但由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当前财政分权存在着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的矛盾、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财政秩序混乱以及转移支付等方面的问题,纠正目前财政分权的负效应,既不能重新集权,也不能进一步分权。规范分权、致力于创造财政分权的条件,是我国未来财政分权改革的方向。就目前来说,用法律来规范财政活动,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增强预算的民主性和透明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财政分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晓君
一城乡收入差异、工农利益差别,是结构转换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是诱导资源倾斜配置的一种特定型式。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逾越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继而进一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军民
健康权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是社会起点公平的保障,对健康投入是国家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改革以来,我国卫生费用增长较快,然而卫生绩效却不容乐观。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从改革前被国际组织推崇的典范“沦落”为当前的反面案例,[1]结果令人深思。卫生领域的过度、扭曲的市场化和高度分权化是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建议确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的政府主导地位,特别要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提高投入绩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关键词:
卫生投入 卫生体制改革 市场化 分权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过程中 ,政府正从近乎平均主义的公平取向转向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并主动缩小了自己的责任空间 ,市场化的管理意识渐趋明显 ,但政府还应在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偿还、养老金市场的形成及企业年金制度的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府作用机制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政府作用 责任空间 作用空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云波
当代寻租理论作为一种从全新的角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学说对于解释我国目前各种寻租活动的滋生与蔓延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以偷税、走私和腐败等为代表的各种非法寻租活动呈现不断蔓延的态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制度缺陷”为各种非法寻租活动提供了空间;二是体制转轨过程中过渡性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和不稳定性,诱发了经济行为主体的投机动机,这是造成各类非法寻租活动盛行的主观原因。铲除这些寻租活动的着眼点在于根除导致其滋生的制度根源。如保持改革措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体制以及规范政府行为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转轨过程中财政调控市场的三个侧重点白景明从1978年开始我国政府逐步推进经济体制和结构双重转轨。其间市场规模不断拓展,市场体系渐趋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日益加深。面对这种顺乎改革要求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现实,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市场优势,又要清醒地认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靖 白景明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同时启动了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轨。工业化和市场化是每个国家都要经历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和市场化两者互为条件。中国推进双重转轨的方式有其特点,双重转轨难免引发多层剧变。市场化推进将引发收入差距、物价上涨、新旧体制磨擦等问题;工业化推进则将引发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矛盾强化等现象。对此,政府应主动采用稳定性财政政策予以抑制。具体政策包括统一预算、调整收支结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兴全,温如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雅莉 赵青平
一、问题的提出 1997年初,我国经济通过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实现了“软着陆”,然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两头在外”的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于是,启动内需成为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从1996年开始,我国在货币政策上七次降息。在连续六次降息、对总需求牵动不大的情况下,1998年后我国采取了力度较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每年约增发国债1000亿元,旨在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巨额投入,带动民间投资,启动民间消费。这些虽然使当年GDP增长率达到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国权
文章认为,腐败问题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还是一种变态的经济活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租金的广泛存在促使了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寻租活动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如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费;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法则;腐蚀公职人员等。应充分重视腐败现象中的寻租活动。对之采取果断的惩治措施:1.严格限制行政管制范围,取消人为设置的租金;2.通过公开化等途径,公平合理地分配行政管制下的稀缺资金;3.严惩行贿行为,没收寻租者的非法所得;4.从舆论上,道义上遣责寻租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工交司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都留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客观环境的改变,必然对国有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产生相应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有工业一直面临着这方面的强大压力。我国的国有工业,在计划体制下产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