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9)
- 2023(12315)
- 2022(10732)
- 2021(9941)
- 2020(8433)
- 2019(19328)
- 2018(19336)
- 2017(37632)
- 2016(20987)
- 2015(23895)
- 2014(24317)
- 2013(23770)
- 2012(22551)
- 2011(20493)
- 2010(20824)
- 2009(19684)
- 2008(19708)
- 2007(18248)
- 2006(16004)
- 2005(14680)
- 学科
- 济(81436)
- 经济(81320)
- 管理(64046)
- 业(58507)
- 企(48012)
- 企业(48012)
- 方法(35433)
- 数学(31087)
- 数学方法(30729)
- 财(25787)
- 农(24662)
- 中国(22268)
- 制(22224)
- 业经(17902)
- 贸(17166)
- 贸易(17160)
- 学(16882)
- 易(16713)
- 地方(15772)
- 银(15709)
- 银行(15675)
- 农业(15302)
- 务(15223)
- 财务(15172)
- 体(15161)
- 财务管理(15131)
- 行(14979)
- 融(14575)
- 金融(14567)
- 企业财务(14280)
- 机构
- 学院(303201)
- 大学(302506)
- 济(125467)
- 经济(122540)
- 管理(112795)
- 研究(104437)
- 理学(95365)
- 理学院(94337)
- 管理学(92690)
- 管理学院(92118)
- 中国(81631)
- 财(63755)
- 京(63752)
- 科学(62090)
- 所(54053)
- 农(53286)
- 江(48911)
- 中心(48744)
- 财经(48649)
- 研究所(48328)
- 业大(44280)
- 经(43825)
- 农业(41898)
- 北京(40298)
- 范(38846)
- 经济学(38558)
- 师范(38419)
- 州(38110)
- 院(37287)
- 财经大学(35586)
- 基金
- 项目(192176)
- 科学(149791)
- 研究(142879)
- 基金(137246)
- 家(118833)
- 国家(117812)
- 科学基金(99697)
- 社会(88875)
- 社会科(84144)
- 社会科学(84121)
- 省(75882)
- 基金项目(71575)
- 教育(66763)
- 划(63890)
- 自然(63045)
- 自然科(61537)
- 自然科学(61515)
- 自然科学基金(60442)
- 编号(59902)
- 资助(57346)
- 成果(51156)
- 重点(43606)
- 部(43437)
- 课题(42349)
- 发(41139)
- 创(39552)
- 制(38915)
- 性(37396)
- 创新(37089)
- 教育部(37059)
共检索到469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振英
中国人民银行自 1996年至今多次降低利率 ,但却不能圆满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此为背景 ,并结合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的特点 ,采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 IS- L M模型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并从这些因素出发 ,提出增强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利率 体制转轨 效果 敏感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德勇 常玉荣
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二元经济结构和双轨经济体制,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复杂的局面。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基本点是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改善整体金融环境,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的过渡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中国经济改革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经过十余年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具雏形,改革也带来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后转轨时期,这一时期货币政策转向间接调控的任务更紧迫也更艰巨。本文则将就转轨时期货币控制的特点、货币政策转轨面临的制约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涛
在转轨时期,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征决定了货币政策追求多目标具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中央银行应把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经济结构均衡、国际收支平衡明确纳入最终目标集,并通过确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设定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集与短期目标集、以目标区间取代目标单值来增强多目标的协调性。
关键词:
转轨时期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雅莉 赵青平
一、问题的提出 1997年初,我国经济通过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实现了“软着陆”,然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两头在外”的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于是,启动内需成为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从1996年开始,我国在货币政策上七次降息。在连续六次降息、对总需求牵动不大的情况下,1998年后我国采取了力度较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每年约增发国债1000亿元,旨在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巨额投入,带动民间投资,启动民间消费。这些虽然使当年GDP增长率达到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恕立 宋阳 王若波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进程中 ,原有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都已表现出了不适应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弊端。在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比较之后 ,有必要以新的变量———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以更好地促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在控制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戴根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货币政策不止一次地被用来作为控制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工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潜伏了很多问题。如何运用好货币政策,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问题。一、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汉斯约尔格·赫尔 谢涛
尽管各个转轨制国家在改革战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从而使其在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果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然而却也存在着一系列共同的货币政策问题。本文试图以中国为例,揭示转轨制国家存在的这些货币政策问题。一、金融体制的现状1984年,中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德旭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何德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明志
货币政策转轨之我见刘明志一、货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调节商业银行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行为影响其它部门的经济活动,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商业银行的行为可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方面,如吸收多少存款,发放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体制转换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改造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分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在我国体制转换这一特定时期,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才能既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模式由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的转换,是个严肃又复杂的问题。通过对各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