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3)
2023(15178)
2022(12663)
2021(11635)
2020(9956)
2019(21945)
2018(21857)
2017(41713)
2016(23082)
2015(25729)
2014(26068)
2013(25289)
2012(23605)
2011(21162)
2010(21755)
2009(20815)
2008(20951)
2007(19500)
2006(17673)
2005(16427)
作者
(67989)
(56659)
(56588)
(53674)
(36375)
(27062)
(25546)
(21775)
(21568)
(20729)
(19443)
(19174)
(18561)
(18470)
(18270)
(17329)
(17000)
(16733)
(16610)
(16334)
(14259)
(14249)
(13974)
(13200)
(13040)
(12825)
(12697)
(12505)
(11581)
(11418)
学科
(93540)
(91298)
经济(91143)
管理(86533)
(85076)
企业(85076)
方法(34716)
(34491)
(31115)
业经(31092)
(26147)
数学(25507)
数学方法(25091)
中国(24574)
(24099)
财务(24051)
财务管理(24009)
企业财务(22754)
农业(21255)
(20472)
(19481)
技术(19288)
理论(18972)
(18134)
(17751)
(17378)
(16577)
银行(16531)
地方(16427)
(16138)
机构
学院(333690)
大学(329403)
(134610)
经济(131551)
管理(127077)
研究(113200)
理学(106943)
理学院(105827)
管理学(104054)
管理学院(103443)
中国(90914)
(70816)
(70308)
科学(67685)
(60515)
(58454)
(55678)
财经(52967)
中心(52152)
研究所(51985)
业大(48612)
(47776)
农业(47601)
北京(44600)
(43200)
(41078)
(40594)
师范(40059)
经济学(39717)
财经大学(38569)
基金
项目(208396)
科学(164095)
研究(154349)
基金(149894)
(130417)
国家(129162)
科学基金(110975)
社会(96738)
社会科(91471)
社会科学(91449)
(83014)
基金项目(77674)
自然(71718)
教育(70788)
自然科(70086)
自然科学(70062)
(69010)
自然科学基金(68863)
编号(63151)
资助(61977)
成果(53323)
重点(47027)
(45939)
(45610)
课题(44929)
(44661)
(43508)
(42845)
创新(41916)
(40440)
期刊
(165062)
经济(165062)
研究(102579)
中国(75675)
(60037)
(57804)
管理(55196)
学报(52446)
科学(47818)
大学(40392)
农业(38905)
教育(38513)
学学(37910)
(36842)
金融(36842)
技术(31020)
业经(28292)
财经(27416)
经济研究(25044)
(23733)
(22280)
问题(20440)
技术经济(17264)
(17125)
(16589)
财会(16514)
现代(16439)
世界(15979)
国际(15289)
图书(15117)
共检索到533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斌  彭锦华  
“三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三资”企业只能在旧体制缝隙中生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发展局限。这些问题尽管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其根子在于体制的障碍: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并辅以政策引导,才能进一步促进“三资”企业发展和市场規模的扩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马凤琴  
近几年我国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资企业发展与体制转轨的相互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目前正处在不同的演进阶段并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分地区、分产业的研究将会深化这种认识。今年6~7月间,作者对北京市14家三资企业(制造加工业)进行了随机抽样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答卷者和访谈对象包括中外双方管理人员,从中透露出的若干信息对于研究这个问题的同行也许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建立并不等于新产权观念树立 除外商独资企业以外,境外资本与中国大陆企业形成的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是以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倪国华  张贤贤  徐丹丹  谢志华  
从1978到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0.4万亿美元,36年增长70.5倍,称为"中国起飞阶段"。哪类企业主体对中国起飞的贡献最大?本文首次基于国泰安数据库横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数据,以不同时期国企总资产贡献率为动态参考基准,构造了一组全新的变量来分析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私有企业三类企业集群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并利用回归参数模拟出以不同时期国企总资产贡献率为动态参考基准时三资企业和私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图谱。相关模拟图谱表明:在1999-2012年时段内,若以不同时期国企总资产贡献率为动态参考基准,三资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结构,而私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U型结构。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发挥私企的效率优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桂华  王洪忠  
试论外汇体制改革对三资企业的影响金桂华,王洪忠1993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这次外汇体制的改革,对扩大改革开放,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和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如平  张树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新  
一、体制转轨传导企业投资决策的途径及抽象函数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制度安排作为一种解释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定范式,覆盖面非常广,几乎所有能够单独进行分析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利用该范式进行部分或全部解读。据此,企业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士贵  
长期以来,我国将“两头在外”三资企业作为鼓励发展的主要方向,即利用外商的进出口渠道,引进国外设备、原料,然后加工外销,出口创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内,这确实为我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外汇收入和保护国内市场起到积极的捷动作用。但这类企业由于进口渠道及外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厚俊  
目前,我国三资企业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技术密集型的三资企业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数是中小型项目,而且一般加工项目多。这主要是由合资双方的目的和条件所决定的。在港澳台资企业中(约占2/3),外商看中的是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场地等要素和国内广阔的市场,其中有不少人仅着眼于短期收益。而我国许多地区和部门处于一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洪斌  陈学安  
我国在引进外资兴办“三资”企业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多以现汇为主,但近年来,投资实物占整个投资比重逐渐上升至7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达到90%,其中外商以设备出资者居多。固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创造了基础条件,但随着“三资”企业的日益增多,外商以设备出资所产生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和复杂,以至成为“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金辉  
“三资”企业亏损原因及对策刘金辉【关键词】“三资”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机制改革放以来,各地方积极兴办“三资”企业,促进了我国经济和外贸的发展。但目前“三资”企业效益不佳,亏损严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三资”企业1993年亏损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海贤  
目前宝鸡市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特别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举办“三资”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据统计,1992年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34家,投资总额达4209.23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额1583.37万美元,分别是1985年到1991年7年时间总和的3.1倍、3.2倍和2.6倍。“三资”企业总数累计达45户,总投资额累计达5542.39万美元,其中,外资2092万美元。“三资”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多,利用外资的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宝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目前“三资”企业发展的现状看,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常红军  
甘肃“三资”企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常红军(兰州730070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甘肃第一家"三资"企业始建于1981年,由于各种原因。发展比较缓慢。到1991年,全省"三资"企业只有36户,从业人员3337人,投资总额7114万美元,注册资本4...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伟时  
当前三资企业违规行为的成因与对策王伟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中,以外商投资为主要形式的三资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国三资企业目前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违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开始并且逐渐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晓明   杨小弟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始终坚持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特别是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三资”,企业。据统计,到1991年12月底,我国已批准的“三资”企业共达37189户;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2791户,中外合作企业8497户,外商独资企业5901户;已投产营业的有18000余家。可以相信,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三资”企业的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南申  
随着我国近年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程迅速发展,新设立的三资企业急剧增加。其中确有不少三资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成为技术集点高的先进技术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也是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正是我国举办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目标之一。但三资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