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1)
- 2023(10764)
- 2022(8912)
- 2021(8411)
- 2020(6979)
- 2019(15422)
- 2018(15575)
- 2017(29124)
- 2016(16381)
- 2015(18402)
- 2014(18677)
- 2013(18164)
- 2012(17050)
- 2011(15454)
- 2010(15712)
- 2009(15116)
- 2008(14997)
- 2007(14172)
- 2006(12839)
- 2005(11853)
- 学科
- 济(63140)
- 经济(63035)
- 业(53477)
- 农(50026)
- 管理(45311)
- 农业(33412)
- 企(32195)
- 企业(32195)
- 业经(21396)
- 制(19859)
- 方法(19239)
- 财(18331)
- 中国(17853)
- 数学(16128)
- 数学方法(15874)
- 体(14990)
- 地方(14444)
- 学(13490)
- 农业经济(12581)
- 银(12369)
- 银行(12343)
- 发(11874)
- 行(11766)
- 融(11430)
- 金融(11423)
- 策(10767)
- 体制(10385)
- 贸(10343)
- 贸易(10337)
- 易(10100)
- 机构
- 学院(233119)
- 大学(228923)
- 济(92489)
- 经济(90215)
- 管理(84639)
- 研究(81653)
- 理学(71409)
- 理学院(70636)
- 管理学(69289)
- 管理学院(68876)
- 中国(67485)
- 农(62992)
- 科学(49603)
- 京(49279)
- 农业(48220)
- 财(46014)
- 所(42262)
- 业大(42122)
- 中心(40300)
- 江(39748)
- 研究所(37639)
- 财经(34141)
- 省(31063)
- 范(30834)
- 经(30718)
- 州(30676)
- 师范(30463)
- 北京(30384)
- 农业大学(29673)
- 院(28561)
- 基金
- 项目(150129)
- 科学(116935)
- 研究(113651)
- 基金(106585)
- 家(92971)
- 国家(91977)
- 科学基金(77604)
- 社会(71204)
- 社会科(66806)
- 社会科学(66793)
- 省(61070)
- 基金项目(55982)
- 教育(51532)
- 划(49827)
- 编号(48513)
- 自然(47989)
- 自然科(46825)
- 自然科学(46812)
- 自然科学基金(45967)
- 资助(42717)
- 成果(40861)
- 农(34116)
- 课题(33869)
- 重点(33649)
- 部(33560)
- 制(33348)
- 发(33094)
- 创(30717)
- 性(30035)
- 国家社会(29167)
- 期刊
- 济(117629)
- 经济(117629)
- 研究(70686)
- 农(68184)
- 中国(59989)
- 农业(45429)
- 学报(41014)
- 财(37033)
- 科学(36098)
- 大学(32277)
- 融(31542)
- 金融(31542)
- 学学(30646)
- 教育(28985)
- 管理(28743)
- 业经(24930)
- 业(20963)
- 技术(20112)
- 财经(17297)
- 农村(16202)
- 村(16202)
- 问题(16089)
- 版(15590)
- 农业经济(15220)
- 经(14797)
- 经济研究(14699)
- 世界(13041)
- 业大(12741)
- 经济问题(11495)
- 农业大学(11384)
共检索到377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向民
体制转换中的农村信贷资金运动对盐都县农村信贷资金营运情况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盐都县支行刘向民1994年以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刻变化,农村信贷资金营运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农业银行领导下的单一的信贷资金营运体制变成了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文举
国家为消除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严重消极影响,在宏观上适当收缩信贷规模,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必要的。但是,国家在宏观控制上对农村和城市的信贷资金没有区别对待,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农村信贷实行财政和金融渠道“双重紧缩”的过度政策,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大的波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普 巫启玉 何秉新 张毓琮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必须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相适应;必须体现党和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农村信贷资金管理包括农村信贷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中央银行、农业银行、信用社在农村信贷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上的集权和分权关系;各级农业银行在国家集中统一货币发行前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义宝 田如海 黄陆王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农业银行是管理农村金融,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专业银行。如何改进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以适应全国金融宏观决策的需要,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国光
我们高兴地看到,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的各项改革也在稳步进行。1981年开始实行的农村信贷资金“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以下简称“差额包干”或习惯叫法“大包干”)的计划管理体制,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于今三年了,这一管理办法的成效如何,可行与否?比之过去的一些管理办法,好在那里,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天甲
1983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指导方针以后,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积极组织货币回笼”的通知。对于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控制信贷规模,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以稳定通货,已成为金融界的议论中心。有人提出“已出现货币难以控制的局面,这与几年银行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以下简称“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一定关系,因而主张恢复过去信贷资金的指标管理体制,不赞同“差额包干”这是值得讨论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骆波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信贷资金供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应在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功能,改革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信贷资金 供需缺口 信贷管理体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闯勋 胡旭波
为了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支持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发展,我们对湘潭市农业战线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调查,深深感到农业推向市场后,农村经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农村信贷资金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亟待引起重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兴华 唐毅
一、当前农村信贷资金运转失衡的表现1984年以来形成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并未打破资金分配上的大锅饭,实质上只是“供给制”引进了“借贷制”的形式,成为供给制和借贷制的混合体,使湖南省在信贷资金经营上出现了1985年紧缩——1986年松动——1987年失控——1988年危机后收缩的周转循环过程。信贷资金超承受能力的高负债经营,集中反映在“三个失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典洲
农村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是目前人们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农业银行恢复十年来,先后实行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小包干”、“大包干”及“实借实存”几种资金计划管理体制,而以现行的“实借实存”制实施时间最长,环境最复杂,影响面最广,议论也最多。到底应如何评价这一体制?今后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的路应如何走?这是一十分现实和重要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湖北的实际作些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仲
1987年以来,农村信贷资金的循环运动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一些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储备生产资料不能付款进货,银行汇差长期不能清算,国家收购农副产品向农民“打白条”,银行信用社不能保证支付。在农村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流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现行金融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同农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庆久 郑会琴 李忠勇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营运机制的构建贺庆久,郑会琴,李忠勇现行农业银行信贷资金营动机制是以指标考核为轴心,以规模控制为手段,通过至上而下的各种指令来驱动信贷资金运转的,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资金保障。这种资金营运机制的弊端是规模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锋 任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甘能平
农村信贷资金的运行机制,是指农村资金通过金融部门筹集、配置和调节过程的手段选择以及这些手段在资金营运中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方式。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运行机制,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强行政计划性阶段,这种运行机制的弊端是人所共知的;二是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结合阶段,这种运行机制是人们对强行政计划性的扬弃,但由于这种结合不能改变资金配置主要由计划来调节而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管理制度,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农村信贷资金的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农村金融的要求。因此,必须按市场规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从汉 霍忠祥
一 新年刚过,我市辖区三县农村信贷资金便纷纷告急。这是近几年来时常出现的今年尤为突出的问题。对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除了组织资金力度还不够,农村资金管理工作薄弱,有的支农资金违背归口管理原则,擅自存入它行,直接减少农行信贷资金来源外,困扰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根由是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严重占压。截止今年三月末,全行农采贷款余额为61747万元。占贷款总规模44.7%,仅比年初下降3040万元,比去年同期少下降5470万元,农采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净增加22753万元,以致直接影响农村信贷资金的正常周转。究其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