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33)
- 2023(19242)
- 2022(16251)
- 2021(15495)
- 2020(13099)
- 2019(30249)
- 2018(30166)
- 2017(57852)
- 2016(31744)
- 2015(36313)
- 2014(36330)
- 2013(35539)
- 2012(32963)
- 2011(29749)
- 2010(29941)
- 2009(27966)
- 2008(27775)
- 2007(24912)
- 2006(21728)
- 2005(19628)
- 学科
- 济(127652)
- 经济(127486)
- 管理(93696)
- 业(87383)
- 企(72646)
- 企业(72646)
- 方法(58816)
- 数学(52028)
- 数学方法(51226)
- 中国(36217)
- 财(35983)
- 农(35004)
- 制(28890)
- 业经(27646)
- 贸(26482)
- 贸易(26468)
- 易(25820)
- 学(25179)
- 地方(22956)
- 农业(22290)
- 银(22144)
- 银行(22097)
- 务(21814)
- 财务(21724)
- 财务管理(21669)
- 理论(21271)
- 行(21112)
- 融(20564)
- 金融(20556)
- 企业财务(20476)
- 机构
- 学院(450522)
- 大学(449956)
- 济(187200)
- 经济(183264)
- 管理(171568)
- 研究(153553)
- 理学(147168)
- 理学院(145555)
- 管理学(142549)
- 管理学院(141730)
- 中国(119795)
- 京(95266)
- 科学(92222)
- 财(89608)
- 所(77959)
- 农(74802)
- 中心(71003)
- 研究所(70354)
- 财经(70012)
- 江(68464)
- 业大(65548)
- 经(63528)
- 北京(60309)
- 农业(58729)
- 范(57774)
- 经济学(57562)
- 师范(57165)
- 院(55412)
- 州(53882)
- 经济学院(51790)
- 基金
- 项目(296063)
- 科学(233445)
- 研究(215906)
- 基金(215559)
- 家(187927)
- 国家(186393)
- 科学基金(159883)
- 社会(136375)
- 社会科(129295)
- 社会科学(129264)
- 省(114887)
- 基金项目(112197)
- 自然(103700)
- 教育(101591)
- 自然科(101386)
- 自然科学(101358)
- 自然科学基金(99568)
- 划(97431)
- 资助(90552)
- 编号(87907)
- 成果(72914)
- 重点(66987)
- 部(66408)
- 发(62775)
- 课题(61894)
- 创(61349)
- 创新(57392)
- 教育部(57127)
- 科研(56894)
- 国家社会(56479)
- 期刊
- 济(205184)
- 经济(205184)
- 研究(133828)
- 中国(93141)
- 财(71207)
- 学报(69852)
- 农(67945)
- 管理(64986)
- 科学(64392)
- 大学(53652)
- 教育(51128)
- 学学(50516)
- 农业(45753)
- 融(45614)
- 金融(45614)
- 技术(41485)
- 财经(35029)
- 经济研究(34012)
- 业经(32496)
- 经(30114)
- 问题(26484)
- 业(25045)
- 统计(24154)
- 贸(23798)
- 技术经济(21953)
- 策(21773)
- 版(21706)
- 国际(20881)
- 理论(20480)
- 世界(20303)
共检索到67950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谢小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并超过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本文尝试用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①,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变参数IS-LM模型来估计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并证明了中国货币政策乘数效应的不断下降是导致M2/GDP不断攀升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乘数下降的原因,发现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进口倾向上升、税率的提高使经济体中的漏出倾向增加,货币交易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增加共同作用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说明中国M2/GDP居于高位,并不是中国金融深化或金融体系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军
本文通过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对中国M_2/GDP过高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M_2/GDP过高并非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体制缺陷的外在表现。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投资体制不健全与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生断裂,进而带来M_2/GDP逐年攀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运用四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和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财政政策乘数的变形,给出了挤出效应的衡量。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结构参数一直在明显变化。通过详细讨论结构参数变动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得出当前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有利于财政政策效果的发挥、货币需求对收入的高度敏感降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青龙
本文以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为分析框架,将人民币国际化因子融入到该模型中,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对货币政策的利率、汇率、消费、收入和经常项目收支效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所增加。为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增强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国债市场的建设步伐,同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小兵
本文将余永定(2002)关于M2/GDP比例的研究融入主流的资金流量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了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指出在中国银行体系主导的金融体制中,除了通常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外,国民收入分配、住户部门储蓄率、住户部门直接投资比例、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内部通过银行体系的融资水平和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加上通胀率)都是影响该比例的重要原因。利用中国从1992~2005年的实物资金流量表和金融资金流量表,我们计算了以上各个指标,并模拟了M2/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也具有规范意义,当M2实际增长率高于理想目标值时,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GDP比例 资金流量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朱丽娜
本文主要研究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文章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取决于两个效应的叠加。本文结合我国2003年至2011年3月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玉红 高铁梅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建立了2000年以来中国的季度可变参数IS曲线和LM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效应。并进一步估计了2000年以来中国的动态总需求曲线。得出结论: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效应在不断提高;而中国总需求曲线的形状趋于平坦,从定量的角度说明了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原因。
关键词:
IS-LM模型 货币政策乘数 总需求曲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威 郑群峰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无到有,到占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以上。投资主体结构的变迁必然会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民间投资、外商投资比重上升和国有投资比重下降,增加了货币政策调节投资总量的难度。在投资主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为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投资的有效性,央行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上应盯住货币供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宪 夏仕龙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更为简洁的模型推导,首次在构建原理上论证,在测度M2的流动性总量时,现金等价法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迪维西亚法。本文还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原则,对简单加总法、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的合理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上都明显优于简单加总法和迪维西亚法测度下的M2。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用现金等价法来修正传统M2,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流动性总量的变化,提升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宪久
本文通过对中国 1 985— 1 998年有关统计数据的整理 ,描述了IS—LM模型 ,发现IS、LM两条曲线均落入经典理论模型所描述的正常区间内。作者认为 ,从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角度考察 ,两条曲线的走势尚存在着缺陷。为此 ,本文探寻了深藏其后的制度性根源 ,并提出修正模型的总体思路和疏通货币政策传递渠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 IS—LM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跃祥 唐洋军
本文在蒙代尔—弗莱明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来考察固定汇率制下小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发现货币政策可以作为稳定经济的工具。文章指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对实际产出产生一定的作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实际产出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不同,从而导致效果不同,因此货币当局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信贷机制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明 白雅娟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变量——货币乘数着眼,研究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期间货币乘数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动情况,以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共同作用下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来反映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效果。根据从2006年3月到2009年10月的数据,发现中国货币乘数总水平有所缩小,但相对美国货币乘数的巨幅收缩则仍然显得比较平稳,使我国得以运用相对较少的基础货币增幅换取了较大的货币供给增幅。同时,尽管在这段特殊时期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较大,但预测公式仍然保持了基本稳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延群
本文运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在VECM模型框架下,实证分析货币供给M1、M2与GDP、CPI、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系数,目的在于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M1和M2,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央行的货币政策是积极有效的。同时,从可控性和相关性看,M2应当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外,本文对央行2007年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整的含义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中介目标 VECM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晓莲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双管齐下"的救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包括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十项财政政策措施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货币政策。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工具,在探讨当前我国IS曲线与LM曲线形状的基础上,对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效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很难取得有效效果,不但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实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就业...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