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0)
- 2023(11512)
- 2022(9707)
- 2021(9001)
- 2020(7474)
- 2019(16889)
- 2018(16493)
- 2017(30382)
- 2016(16639)
- 2015(18923)
- 2014(19063)
- 2013(18518)
- 2012(17614)
- 2011(16380)
- 2010(16561)
- 2009(15892)
- 2008(15323)
- 2007(13759)
- 2006(12514)
- 2005(11721)
- 学科
- 济(85551)
- 经济(85455)
- 管理(49738)
- 业(41095)
- 企(34377)
- 企业(34377)
- 方法(26727)
- 数学(22986)
- 数学方法(22752)
- 学(22493)
- 中国(21745)
- 地方(20277)
- 财(19991)
- 制(18814)
- 农(17887)
- 业经(16579)
- 体(15259)
- 地方经济(13653)
- 融(12889)
- 金融(12882)
- 银(12360)
- 银行(12328)
- 行(11899)
- 环境(11720)
- 理论(11651)
- 农业(11336)
- 体制(11169)
- 务(11047)
- 财务(11010)
- 经济学(10997)
- 机构
- 大学(246844)
- 学院(244064)
- 济(107467)
- 经济(105264)
- 研究(92309)
- 管理(86571)
- 理学(72934)
- 理学院(71986)
- 管理学(70674)
- 中国(70219)
- 管理学院(70207)
- 科学(54231)
- 京(53001)
- 财(52150)
- 所(47234)
- 研究所(42405)
- 中心(41130)
- 农(40810)
- 财经(39971)
- 江(38858)
- 经(36074)
- 经济学(34708)
- 业大(34153)
- 院(33579)
- 北京(33491)
- 范(33021)
- 师范(32639)
- 农业(31766)
- 经济学院(30765)
- 州(29824)
- 基金
- 项目(156825)
- 科学(123435)
- 研究(114682)
- 基金(114129)
- 家(100035)
- 国家(99242)
- 科学基金(83939)
- 社会(75214)
- 社会科(71225)
- 社会科学(71211)
- 省(60516)
- 基金项目(59120)
- 教育(53146)
- 自然(51972)
- 划(50978)
- 自然科(50671)
- 自然科学(50656)
- 自然科学基金(49772)
- 资助(46489)
- 编号(44910)
- 成果(38544)
- 重点(36606)
- 部(35412)
- 发(34359)
- 课题(33093)
- 制(32669)
- 国家社会(31956)
- 创(31666)
- 教育部(30410)
- 创新(29984)
共检索到39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池春 马华
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根基,其四十年改革变迁是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反映,农民利益保护与利益发展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议题。从国家维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民利益保护的主要制度基础;从市场维度分析,合理有效的产权配置是解决农民利益发展市场化的关键;从农民维度分析,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集聚混合所带来的发展新动能与风险并存。农村过渡性市场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秩序均衡策略,其对农村产权安排的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对农民利益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广珍 张军
本文拓展分析了Acemoglu和Robinson所忽略的平民革命组织的集体行动问题,认为革命组织的集权领导是解决其集体行动问题的一个方法,并且这种集权决策会对革命后的政治体制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在穷人不同质的假设下构建了新的社会演进模型。比较分析表明,在组织集权决策的约束下,革命组织的集权决策导致民主化更难以阻止革命的发生,而更容易产生一个新的集权体制社会。
关键词:
组织决策机制 传统集权社会 新政治经济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马贤磊 郭贯成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实践,呈现出探索、确立、改革、发展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政策体系。基于土地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一认知,本文运用“政策变迁—行为机制—路径回应”的分析框架,从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国家治理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实践的伟大贡献及其制度逻辑,充分揭示了土地政策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土地政策百年实践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重要经验。基于此,未来的土地政策需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在土地产权结构、城乡土地关系、空间治理体系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变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马贤磊 郭贯成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实践,呈现出探索、确立、改革、发展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政策体系。基于土地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一认知,本文运用"政策变迁—行为机制—路径回应"的分析框架,从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国家治理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实践的伟大贡献及其制度逻辑,充分揭示了土地政策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土地政策百年实践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重要经验。基于此,未来的土地政策需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在土地产权结构、城乡土地关系、空间治理体系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变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琪轩
当前,"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遭遇来自美国国内的严重冲击。这与一百年前,"古典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遭遇来自英国国内的冲击十分类似。为何在一百年间,英美两国均遭遇国内对国际秩序的严重冲击?本文指出,各国不同的产业—金融联系是一项"关键前情"。在解除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管制后,英美两国疏远的产业—金融联系加剧了资本跨国流动带来的问题。由于缺乏国内利益纽带约束,能够"用脚投票"的英美两国资本生产意愿降低;相对当地政府以及普通民众的议价能力提升。资本分得更多的经济份额。由贫富分化引发的政治问题日益凸显。理性的政治家利用国内分化的政治结构,动员国内民众,给自由国际秩序构成巨大压力。与英美不同,德国等有着紧密产业—金融联系的国家,即便面临资本全球化浪潮,国内冲击自由秩序的压力相对较小。基于其政治经济安排的特点,中国能为维护国际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康
文章通过引入国家能力、市场竞争和社会信念等概念,为理解新中国70年来经济体制变革的演进路径、影响因素和内生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发现,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是在经济效率、政治权力和社会信念等多重逻辑的作用与互动中推进的,而具体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受制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以及执政者的意识形态偏好,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工业化的政治经济遗产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逻辑起点。因此,"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两个互相不否定"是正确理解新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以及长期经济增长原因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德余
政府的主流观念是政府决策层绝大部分成员赞成或共享的价值观、效率认知以及相应的思想理论模式,政府的政策理念决定了政策的具体或实际的安排。对于粮食政策而言,政府的主流观念最集中地体现为粮食政策目标的确立,既包括政策目标集合选择空间的界定,也包括对不同政策目标优先序的排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以及粮食部门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政府伴随着主流观念的变化,粮食政策目标的组合情况也在变化。粮食政策设计所依赖的经济思想理论基础的变化集中反映在对新古典价格理论观念的变化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作者:[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译者:张安定价:68.00元出版时间:2007年5月书号:978-7-80211-301-5版权号:01-2006-6426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能国 高红贵
关于《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研究对象的争论 ,贯穿于整个 2 0世纪始终。“取消论”、广义政治经济学观点、“研究生产力论”和“研究生产关系论”各领风骚。 2 0世纪后半期“研究生产关系论”居统治地位。苏东剧变在客观上宣告“研究生产关系论”的终结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必须由研究生产关系转变为重点研究生产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生产关系 生产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威
<正>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回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走过的百年历程,以历史叙事的方式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百年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既具有重要的历史考据意义,又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坐标,不仅有利于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路径的开创性,而且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中国经济实践融合的必要手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卫 刘柯杰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孕育、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领导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发展,因而,也经历了百年演进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回顾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演进历程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此,要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演进的学理分析,对其客观进程进行历史逻辑梳理,进而讨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续中国化时代化,形成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天
与其他的贸易保护措施相比,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自愿出口限制安排,特别是进口国为什么要使用自愿出口限制而不是关税和配额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在解析自愿出口限制的诸多经济学困惑中寻找到了实施自愿出口限制的政治经济学答案。
关键词:
自愿出口限制 贸易保护 租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