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3)
2023(8754)
2022(7489)
2021(6812)
2020(5715)
2019(13033)
2018(13140)
2017(24610)
2016(13642)
2015(15296)
2014(15336)
2013(14694)
2012(13605)
2011(12276)
2010(12340)
2009(11432)
2008(10961)
2007(9925)
2006(8750)
2005(8143)
作者
(38111)
(32124)
(31592)
(30214)
(20194)
(15334)
(14469)
(12259)
(12093)
(11405)
(10925)
(10846)
(10419)
(10126)
(10104)
(9708)
(9390)
(9356)
(9294)
(9116)
(8059)
(7747)
(7621)
(7373)
(7177)
(7067)
(7059)
(6857)
(6390)
(6336)
学科
(47945)
经济(47857)
管理(41307)
(34840)
(28853)
企业(28853)
方法(16894)
(16743)
(15269)
(14993)
数学(14383)
数学方法(14243)
中国(13723)
(13662)
贸易(13659)
(13396)
(11809)
(11616)
业经(11581)
地方(11140)
(10869)
农业(9313)
(8883)
财务(8850)
财务管理(8823)
(8817)
银行(8797)
环境(8708)
(8565)
金融(8557)
机构
学院(185360)
大学(185289)
(73286)
经济(71473)
管理(67025)
研究(63794)
理学(56836)
理学院(56140)
管理学(55203)
管理学院(54853)
中国(49577)
(40330)
科学(38521)
(38413)
(32035)
(31932)
(30445)
中心(29728)
财经(29163)
研究所(28643)
业大(27569)
(26237)
农业(25244)
(24787)
北京(24728)
师范(24502)
(23961)
(23416)
经济学(22976)
财经大学(21316)
基金
项目(124559)
科学(97694)
研究(93237)
基金(89400)
(77778)
国家(77125)
科学基金(65715)
社会(58928)
社会科(55764)
社会科学(55754)
(49468)
基金项目(47287)
教育(42887)
(41397)
自然(41363)
自然科(40350)
自然科学(40338)
自然科学基金(39597)
编号(38436)
资助(35547)
成果(32081)
(28259)
重点(28148)
(27914)
课题(27486)
(26735)
(25933)
国家社会(24426)
创新(24419)
(23837)
期刊
(85471)
经济(85471)
研究(56375)
中国(43947)
(32059)
学报(29670)
(29638)
科学(26596)
管理(25116)
教育(22885)
大学(22574)
学学(20978)
农业(19885)
(17453)
金融(17453)
技术(16066)
财经(14611)
业经(13845)
经济研究(13029)
(12598)
问题(11957)
(11085)
(10459)
图书(9509)
(9373)
国际(9235)
资源(8998)
财会(8306)
科技(8304)
现代(8197)
共检索到289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瑞辉  
文章采用产能利用率的虚拟变量法和内生门限法,研究了产能利用率和体制扭曲对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对出口的影响不稳健,高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出口强度低;低利率提升出口;政府补贴对高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出口促进更明显;加快市场化进程减少了出口;新产品产值对高、低产能利用率行业的出口有相反的促进和减少作用;行业规模提升了出口。文章说明了体制扭曲不仅有产能过剩效应还有产能出口效应,而认清产能利用率的门限效应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制造业出口行为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方璘  宋志龙  
文章首先利用DSBM模型对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21个制造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制造业整体还未出现产能过剩情况,但是产能利用率在逐年下降,有出现产能过剩的趋势,部分细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情况。东部地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最高,有产能不足的情况出现;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能够提高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对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投资比重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劳动投入和外资占比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研发投入比重和国有占比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贤亮  
本文在Melitz经典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对出口如何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给定企业规模与生产率,出口参与能提高其产能利用率;给定企业规模与出口固定成本,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可能参与出口,并出口到更多国外市场。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出口参与对提升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实际效果。分析表明,出口参与能提高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达2.310个百分点,占企业样本产能利用率标准差的22%;政府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市场竞争越强,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本文首次在Merlitz经典理论模型框架下研究出口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对化解目前产能过剩现状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产业健康发展和经济高质量腾飞的重要环节。尽管有关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方式转变(即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转向直接出口)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匹配法和倍差法深入考察了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渠道检验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促进企业提升生产率、增加出口和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进口企业、低契约密集度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基于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比例的上升能够有效促进行业市场再配置,使得落后产能企业退出市场,产能利用率更高的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促进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本研究为我国通过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耿强  吕大国  李晓萍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干预企业投资和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土地的模糊产权、环境保护体制上的严重缺陷和金融机构的软约束问题,使得低价出让工业土地、牺牲环境和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成为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入的重要手段。体制扭曲背景下,地区对于投资的补贴性竞争才是导致产能过剩最为重要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建立模型详细说明:地方政府低价供地等所导致的补贴效应,地方政府低价供地以及协调配套贷款等行为的影响下,企业自有投资过低所导致的严重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行业产能过剩。本文研究表明,从根本上解决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来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瑞辉  廖涵  
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构建两位数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成因。研究发现:(1)国有产权性质及其与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和预算软约束的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显著,且国有产权性质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2)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3)预算约束硬化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其源于国有产权的预算软约束恶化;(4)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行业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前景共识,有利于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5)政府补贴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野  陈梁  刘满凤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传统行业和瓶颈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新兴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内向型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内企业产能利用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振  
产能过剩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外在表现,探讨产能过剩的成因对于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规范产业组织内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并评述了现有文献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几类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产能过剩"成因的一个理论架构。本文指出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决策的激励扭曲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解释了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在一些特定产业反复出现以及为什么处于产业周期早期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后,本文针对完善市场机制灵活性和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种政策,力求对产能过剩加以调控,但问题并没有被根治。从供给侧角度看,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在于市场主体行为被严重扭曲所导致的过度投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特征。要防范和化解过剩产能,就应注重产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完善激励考评体系、注重市场作用、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全面构建长效机制,以矫正投资激励扭曲。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春平  潘黎  
"产能过剩"存在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争议,而中国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顽疾",越治理越严重。但在国际层面和学术研究层面,产能利用率更为科学,对产能过剩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在界定和具体的统计上,产能利用率较产能过剩更为客观,数据的充实使得产能利用率统计得到了改善;在产能过剩产生原因上,主要侧重厂商竞争博弈等微观形成机制;从经验事实看,"长期产能过剩"表明产能利用率通常不会特别高;对于产能利用率,更多的作用是宏观景气的预警功能。我们的观点是,第一,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恰当的测度和较为可信的统计数据,现有的数据存在问题;第二,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被过度强调了,存在着扭曲的可能;第三,在形成原因上,主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建   过江明   吴甜甜  
与现有文献主要从宏观视角关注产能利用率的决定因素不同,从市场信息优势视角出发,考察金融科技能否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该结果经过内生性检验以及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可以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能力,促使其更好地识别企业的生产情况,通过削减对产能利用率较低企业的银行贷款数量,以及提高对产能利用率较低企业的贷款价格,改善实体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研究结论从市场信息视角揭示了金融科技助力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新发展阶段下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严兵  
研究目标:准确测度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建立实证模型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的产能利用率多年维持在0.65左右;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加入控制因素以及行业地区、时间、地区固定效应甚至更换匹配比例之后该结果仍然稳健;投资到发展中国家的OFDI比投资到发达国家的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效果更强;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还体现出明显的所有制结构、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的差异;OFDI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侧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进而对综合产能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这一效果是通过对技术进步与投资替代产生中介效应而实现的。研究创新:基于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的决定因素,本文系统讨论了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价值:为产能过剩相关治理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