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
2023(136)
2022(144)
2021(136)
2020(122)
2019(249)
2018(278)
2017(513)
2016(314)
2015(333)
2014(370)
2013(375)
2012(364)
2011(330)
2010(316)
2009(293)
2008(287)
2007(277)
2006(230)
2005(176)
作者
(828)
(722)
(663)
(626)
(441)
(340)
(294)
(271)
(257)
(257)
(256)
(251)
(248)
(239)
(228)
(220)
(213)
(213)
(205)
(188)
(187)
(185)
(182)
(179)
(172)
(170)
(169)
(154)
(152)
(152)
学科
(1153)
经济(1148)
管理(1138)
(1045)
(963)
企业(963)
方法(478)
(466)
数学(410)
数学方法(408)
(406)
(384)
(374)
体制(293)
中国(269)
(269)
财务(269)
财务管理(269)
土地(264)
企业财务(259)
业经(258)
(255)
银行(255)
(244)
(243)
(243)
金融(243)
(240)
农业(216)
(209)
机构
学院(4475)
大学(4394)
管理(1894)
(1870)
经济(1825)
理学(1608)
理学院(1592)
管理学(1585)
管理学院(1574)
研究(1346)
中国(1069)
(955)
(876)
(776)
财经(735)
(715)
(701)
科学(694)
(645)
业大(644)
研究所(607)
中心(591)
经济学(549)
财经大学(544)
农业(541)
北京(537)
(535)
经济管理(503)
经济学院(478)
(477)
基金
项目(2840)
科学(2327)
研究(2191)
基金(2132)
(1838)
国家(1817)
科学基金(1552)
社会(1444)
社会科(1368)
社会科学(1368)
基金项目(1069)
(1068)
教育(997)
自然(990)
自然科(963)
自然科学(963)
资助(953)
自然科学基金(942)
(921)
编号(878)
(853)
成果(782)
(707)
教育部(643)
(639)
人文(631)
课题(628)
重点(605)
(578)
科学研究(563)
期刊
(2325)
经济(2325)
研究(1330)
中国(859)
(853)
(774)
管理(732)
学报(610)
科学(603)
大学(502)
学学(475)
农业(474)
(457)
金融(457)
财经(425)
业经(400)
(348)
教育(342)
技术(322)
经济研究(310)
问题(301)
(236)
农村(229)
(229)
改革(220)
(220)
经济问题(219)
财会(218)
社会(213)
会计(206)
共检索到6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唯  
日本“气泡经济”崩溃后的资本输出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李唯进入90年代,支撑日本经济的“气泡”终于破灭了,日本经济因之陷入了低谷,作为日本对外经济关系支点的资本输出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一、“气泡”崩溃后资本输出的新变化进入90年代,日本资本输出一反80年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良桥  
一、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银行业的冲击 80年代后期,日本股市一路攀升,到1989年底,东京股市市值高达511万亿日元(536亿美元),比当时全美上市公司市值还高出30%;同时,地价飞涨,1990年底仅东京帝国大厦的土地价值就比加利福尼亚整个州还高。金融资产如此膨胀,使日本经济的增长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基础,形成了“泡沫经济”。进入90年代,支撑金融资产继续膨胀的力暴渐趋弱化,以股价暴跌为导火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冯明宇  
基于资本主义“崩溃论”的不同时期境遇,可将其在马克思之后的思想史演进分为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国际理论家围绕其各持己见的“论争期”;20世纪上半叶,列宁以科学的帝国主义论对其赋予新内涵的“发展期”;20世纪中期以来,当代西方左翼在新帝国主义研究中使其发生变形的“裂变期”。马克思之后“崩溃论”思想史演进的“论争期”和“裂变期”,与资本主义两次发展高峰相重叠,理论家因对当时资本主义的现实考量而偏离“崩溃论”的经典分析模式;产生于“发展期”的列宁帝国主义论,同马克思的“崩溃论”分析模式内在一致,是“崩溃论”的20世纪新发展。在21世纪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遵循马克思与列宁的资本—帝国主义发展趋势分析模式,坚持并续写资本主义“崩溃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磊  倪旸  
文章在均值-方差二维视角下加入时间维度(即股价崩溃风险),筛选了适合中国股市的崩溃风险衡量指标,构造出包含市场收益率、崩溃风险、市值因素、市净率因素的四因素模型。通过对A股市场2011—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股价崩溃风险显著地影响了股票的超额收益率,两者之间是强烈的负相关关系。在股市崩溃期间,投资者对个股崩溃风险偏好的变化造成恐慌式的抛售行为,最终因流动性不足导致股市崩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玺  王郅强  张勇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十三年后的今天,亚洲是否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这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衡量。实证结果表明:亚洲的技术进步是一种特殊的与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形式,改进后的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可以系统反映亚洲技术进步的特殊性,这就是以购买先进设备为主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该模型与前沿函数法的结合进一步弥补了对随机性考虑不足的缺陷。危机爆发前亚洲国家技术进步速度的显著下降是危机的主要原因,而在危机爆发十三年后,亚洲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普遍较低,尤其是以创新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尽管在危机后的最初几年亚洲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但是最近技术进步增速再次下降,显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田正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僵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降低了日本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采用资产评估、业务重组、财务重建等方式,着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经过产业再生机构的援助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营运和偿债能力获得提升。产业再生机构的介入有效强化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效应,表明政府干预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中国应吸收日本产业再生机构的有益经验,加强东亚地区间协作,化解僵尸企业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田正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僵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降低了日本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采用资产评估、业务重组、财务重建等方式,着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经过产业再生机构的援助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营运和偿债能力获得提升。产业再生机构的介入有效强化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效应,表明政府干预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中国应吸收日本产业再生机构的有益经验,加强东亚地区间协作,化解僵尸企业问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谷灵芝  丁洪昌  严兴洪  
坛紫菜壳孢子萌发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为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不同的四分体,随后由这个四分体发育成一个基因型嵌合的叶状体。由坛紫菜与长紫菜种间杂交所产生的杂合丝状体成熟后释放出壳孢子,后者在分裂初期出现了大量的细胞崩溃死亡,通过对单个的壳孢子萌发体进行定点跟踪观察后发现,细胞崩溃死亡不仅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即处于二细胞期、三细胞期、四细胞期的萌发体,当细胞数大于4个的萌发体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会出现细胞崩溃死亡。绝大部分的壳孢子能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处于二细胞期的萌发体,随后进行第二次减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丽  王世龙  
非常规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针对本国经济"顽疾"的主要治疗方法。极低的利率水平,规模巨大的货币总量能否再次使得日本国内的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从而引发新的金融和资产泡沫,值得人们警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仍很难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变得更加消极,有使国内消费总需求进一步减少和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面对总需求不足的困境,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丽  王世龙  
非常规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针对本国经济"顽疾"的主要治疗方法。极低的利率水平,规模巨大的货币总量能否再次使得日本国内的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从而引发新的金融和资产泡沫,值得人们警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央行负利率政策仍很难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变得更加消极,有使国内消费总需求进一步减少和国内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面对总需求不足的困境,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当务之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龙斧  王今朝  
"崩溃边缘论""大锅饭论"和"凭票供应论"是支撑"国有企业效率效益低下论"的"三驾马车"。它们对中国历史和事实进行扭曲性、推断性、延伸性的唯心主义处理,再用封闭主义、双重标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与效率效益低下之间建立起具有伪经济学性质的因果关系,不仅否定1949—1980年几亿人、几代人、几十年为新中国经济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创业性、建设性和积累性发展贡献,而且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的制度合理性。唯物主义、整体主义的分析表明,"崩溃边缘"是对事实的扭曲,而"大锅饭"和"凭票供应"则是中国特殊条件、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经济现象,而非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的一般性经济规律(如凭票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席涛  
最近30多年间,美国通过改革僵化的命令-控制的管制体制,建立了市场化的成本一收益分析的管制体制。监管机构以成本-收益分析作为制定和执行规章的基本原则、决策程序、分析方法和绩效标准,以提高管制质量,提高管制效率。中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强调社会主义特色的同时,更带有全球化时代的经济特征。分析美国市场经济中成本-收益分析的管制体制,对中国政府转变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建立现代监管体制会有所启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桂堂  
“金融级差收益”与双重体制摩擦王桂堂一、现状描述改革以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金融界普遍出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二律背反”现象。一方面,银行自身不良信贷资产越积越多①,亏损现象有增无减②;而另一方面,专业银行机构外延扩张迅速,基础设施建设豪华,人均费用水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城市土地国有要求得到经济上的实现,但现行中央政府对土地收益分享制度安排引发种种弊端,进而威胁到土地市场化的终极改革目标。分析表明,种种弊端并非源于收益分享,而是内生于收益分享形式的不恰当安排———分成分享制,定额分享形式则能有效根除这些弊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